天天看點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智行駕道

2024-06-01 19:18釋出于廣東汽車領域創作者

今年4月,一場車禍把華為和問界M7送上熱搜。

5月31日,距離上代問界M7上市僅8個多月,華為馬不停蹄地釋出了其改款車型問界新M7 Ultra,售價28.98萬元-32.98萬元。

老款問界M7的成績不可謂不亮眼,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大定量已達18萬輛,月均超過兩萬輛,是3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型銷冠。如今不到8個月就改款,即便放在日新月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稱得上迅速。而這從側面映射出華為的急切——賣得好,也焦慮。

作為讓問界品牌起死回生和華為車BU實作盈利的重要車型,問界M7不容有失。

加量不加價,問界All in智駕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先的預告中,這改款車型名稱是“問界新M7 Max”煥新版,正式上市才把字尾改成了“Ultra”。在上一代問界M7中,“Max”代表的是智駕版車型。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釋出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回應了那場備受關注的車禍:“問界新M7 Plus采用的是博世和福瑞泰克的智駕方案,也是主動方案,這一方案最高工作85km/h,不是華為的AEB方案,用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的AEB範用可以達到120kmh,隻要不超過150km/h也能工作”。

他還一改過去對華為智駕能力的賣力宣傳,強調起其中的風險來,“AEB也不能百分百保證避免事故發生,需要一定距離才能刹住,盡量避免交通事故,但極限場景神仙都做不到。不能買了不是華為智駕的版本,不管場景開,然後狂黑我們。”

或許是考慮到車禍中的車型“不是華為智駕的版本”,問界新M7 Ultra取消了老款的三個Plus版本,四款問界新M7 Ultra全部搭載了華為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無獨有偶,今年4月上市的問界新M5也取消了普通版,三個配置全部搭載了華為ADS 2.0。連續兩款新車取消不支援高階智駕的普通版,意味着華為正全面轉向智駕。

All in智駕的底氣來自市場,此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曾表示,問界70%使用者選擇了高階智能駕駛包。

除了智駕車型的變化,問界新M7 Ultra還在另外幾個配置上加量不加價。

首先是外觀,此前問界M7的前臉一直采用分布式格栅,問界新M7 Ultra變成了更接近純電車的封閉式前臉+單一格栅,餘承東調侃到,“這是‘大嘴’變‘小嘴’。”

高階智駕最重要的零部件雷射雷達也有更新,問界新M7 Ultra采用了問界M9同款192線雷射雷達。餘承東稱,這是業界量産線束最高的車規級雷射雷達,感覺精度比業界水準提升50%以上,感覺範圍達到250米。

作為對比,上代問界M7 Max搭載的是速騰聚創的126線雷射雷達,最遠探測距離為150米。

問界新M7 Ultra的底盤也從上代的FSD可變阻尼減振器,更新為CDC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

此外,問界新M7 Ultra還搭載了問界M9同款的星環散射體(施羅德聲學散射高音單元)和同款材質座椅。

價格方面,問界新M7 Ultra共有四款車型:大五座後驅智駕版售價28.98萬元;大五座四驅智駕版售價30.98萬元;享六座後驅智駕版售價30.98萬元;享六座四驅智駕版售價32.98萬元。

這四個版本與上代問界M7後四個版本的售價完全一樣,但上代五座後驅版和六座後驅版均不支援智駕,新款等于在價格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智駕、底盤等更新,可謂“加量不加價”。

餘承東稱,新車型6月2日開啟規模傳遞,預計6月傳遞量将達到2萬台。 

華為在着急什麼?

上一代問界M7平均月銷超兩萬輛,如今上市僅8個月就改款,華為在着急什麼?

事實上,進入2024年以來,問界M7的銷量一直呈現下滑趨勢。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今年1-4月,問界M7傳遞量分别為2.9萬輛、2.1萬輛、1.8萬輛和0.9萬輛。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從銷量巅峰的近3萬輛,到跌破1萬輛,問界M7僅僅用了4個月。而問界品牌的合計銷量(問界M5/M7/M9),也在4月也被理想汽車反超。

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同樣面臨增長難題。今年4月11日,華為重新釋出了去年11月上市的智界S7,同樣主打“加量不加價”。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但智界S7上市後,并未複制去年問界新M7的輝煌。根據汽車資訊平台資料,智界S7二次釋出後周銷量維持在1000輛左右,其中4月29日-5月5日的周銷量跌至576輛,5月6日-5月12日的周銷量為700輛。如果沒有大的突破,智界S7的5月銷量可能不足3000輛。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在6月1日舉行的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餘承東透露,截至今年5月19日,鴻蒙智行(包括問界和智界品牌)的總銷量為13.4萬輛。對于銷量下滑,他表示5月是産品調整期,主力銷售産品換代導緻短期内銷量下降,預計6月份銷量将重回快速增長。

除了已經上市的幾款車型,在問界新M7 Ultra釋出會上,餘承東還公布了鴻蒙智行其他車型的最新進展:問界新M5上市一個月大定量突破2萬輛;與北汽合作的享界S9将首發華為ADS 3.0,預售價為45萬-55萬元,預計今年8月上旬上市;華為與江淮汽車合作的智選車品牌首款車型将在明年春季上市。

新車改款越來越快,等等黨難赢

無論是問界M7上市8個月即改款,還是智界S7五個月内二次釋出,都從側面展現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之激烈,即便強如華為,也必須枕戈待旦,時刻做好出擊準備。

事實上,從2023年價格戰席卷車市以來,各家不僅在價格上拼刺刀,在新車改款方面同樣刀刀見血。

例如極氪001三年内兩次大改款:2022年7月,改款極氪001座艙晶片更新為高通8155,但售價不變。今年2月,極氪001再次改款,全系更新為800V高壓架構。極氪汽車CEO安聰慧稱,一台電動汽車的整車裝配級部件總成大概有2000 餘處,行業内換代車型的整車裝配部件總成優化比例一般不會超過30%,但全新 001優化更新的總成多達1118處,優化比例超過了50%。

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林金文則表示,全新極氪001的硬體成本增加了5萬元,“在目前售價下幾乎沒有利潤。”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不賺錢也要賣車,不隻是極氪一家。今年4月,餘承東在微網誌表示,“售價低于30萬的華為高階智駕其實都是虧本銷售”。

智行駕道(ID:carviews)統計發現,問界新M5全系售價低于30萬元,智界S7有五款售價低于30萬元,剛剛釋出的問界新M7 Ultra也有一款低于30萬元。如果餘承東所言非虛,那麼賠本賺吆喝幾乎闆上釘釘了。

當然,沒有車企願意虧本賣車,“賠本賺吆喝”在當下合理性在于,在競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車企必須先活下去,熬過行業洗牌期,才有可能後續收割市場。

最新的例子是比亞迪,前不久比亞迪釋出了第五代DM混動技術,其首發車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起售價雙雙定在了9.98萬元,在配置大幅更新的情況下,和去年大殺四方的秦PLUS DM-i同價。作為國内和全球都銷量第一的新能源車企都尚且如此,其他車企可想而知。

雖然比亞迪這兩款車型的定位與華為鴻蒙智行并不重合,但餘承東顯然也感受到了壓力。在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餘承東說,現在智能電動網聯汽車中,全世界“Number One(第一)的卷王應該是比亞迪,“因為比亞迪有超低的成本”。

越來越快的改款,越來越低的價格,以及越來越高的配置,讓等等黨陷入了一個沒有終點的迷霧——究竟等到什麼時候才适合買車?這個問題,恐怕短時間内沒人能回答了。

檢視原圖 87K

  •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 上市8個月就改款,問界M7賣得好也着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