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出行一客

2024-06-06 21:16釋出于北京汽車領域創作者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文 | 翟芳雪 王靜儀

編輯 | 王靜儀

日本車企測試造假不是第一次被曝出來,隻是沒想到這次是五大車企一同翻車。

2023年底,豐田旗下的大發公司被發現,幾乎全部車型(超100萬輛)都存在品質違規,造假時間長達30年。當時,豐田集團掌門人豐田章男出面鞠躬道歉,稱這一行為背叛客戶信任,”絕對不能接受”,承諾限期整改。

但短短半年後,豐田章男又出來道歉了,這一次的情況更嚴重——豐田、本田、馬自達、雅馬哈和鈴木這5家公司被政府通報,在汽車性能測試中存在欺詐行為,一共涉及38款車型、規模超過500萬輛。

根據調查,豐田有7種車型(170萬輛)出現問題,不僅在行人保護測試中送出虛假資料,還在碰撞試驗中非法加工試驗車輛。馬自達的作假更誇張,在碰撞實驗中,用倒計時器控制安全氣囊爆炸;還在密閉環境中進行1小時車輛測試,影響發動機測試結果。

于是更多高管出來鞠躬緻歉。通報釋出後,豐田、本田和馬自達三家企業的高管3日分别召開記者會,就相關事件向公衆道歉。

這樁日本汽車史上最大的醜聞,導緻多款車型停止生産和出貨,并将直接拖累日本GDP。此前大發停止生産和出貨後,日本經濟産業省的礦工業生産指數顯示,1月汽車工業環比大幅下降15.9%,2月下降8.1%。

可以明确的是,造假事件目前不涉及中國。豐田中國方面告訴我們:“經過确認,一汽豐田、廣汽豐田與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車型與本次事件無關,相關認證明驗按照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質問題,請使用者安心使用。”

01 “動搖日本汽車認證體系的根基”

6月4日上午,日本國土交通省派出5名員工,前往位于愛知縣豐田市的豐田汽車公司總部,開始現場檢查。

檢查的結果是:七款車型不符合日本認證标準,其中包括其過去生産的車型,并已暫停目前生産的三款車型的發貨和銷售。

雷克薩斯品牌旗下的“RX”車型被政府點名。

在2015年的發動機輸出測試時,由于未達到目标數值,使用了為得到該數值而經過電腦調整後重新測試的資料。後來的調查發現,測試用的排氣管已損壞,屬于資料篡改。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調查顯示,豐田有7種車型(170萬輛)出現問題,其中3款在産車型在行人保護測試中送出虛假資料,例如在引擎蓋碰撞項目中本該測車頭兩個角,結果隻測了一個角;4款已停産車型在碰撞試驗中非法加工試驗車輛。卡羅拉菲爾德、卡羅拉Axio和Yaris Cross三種車型停止出貨。

馬自達的作假更誇張,在50km/h正面碰撞實驗中,安全氣囊爆炸靠倒計時,而不是傳感器,涉及車型均為日本本土市場銷售車型,分别是昂克賽拉、阿特茲以及MAZDA6。

另外,為了通過發動機測試,馬自達将車輛在密閉環境中進行1小時測試,當車輛檢測到正常駕駛撞風不可能出現的進氣溫度升高(+5度)時,發動機程式将不會自動調整點火時間。受該事件影響,現款MX5RF和馬自達2将暫時停止銷售。

本田則承認了過去8年多對20多款新車的噪聲 (NVH)和排放測試的成績是虛假記載,涉及22種車型,325萬輛車。雅馬哈發動機的3種車型涉及在不适當的條件下進行噪聲實驗,鈴木的1種車型涉及在制動測試成績中造假。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型号認證”是一項兼顧汽車量産和安全的機制。日本汽車廠商在生産新車時,向國土交通相送出申請,接受審查,看是否符合刹車性能等安全性及環保性能相關标準。如果通過審查并進行型式認證,那麼隻需經過在廠商内部确認是否符合标準,無需送出每輛車的資料,接受國家檢查。

日本交通大臣齋藤哲夫說:“違規行為損害了汽車使用者的信心,并動搖了汽車認證體系的根基,對此深表遺憾。”

豐田集團社長豐田章男在記者會上道歉稱,“我們忽視了認證過程,在沒有采取适當的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就大規模生産了我們的汽車。”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圖源/IC

調查還在繼續,造假規模可能繼續擴大。在日本國土交通省要求内部調查有無違規行為的85家企業中,截至5月底已完成調查的有68家。包括豐田在内的17家企業正在繼續調查。

日本政府的調查不是空穴來風,源頭是去年沸沸揚揚的大發作假風波。

2023年4月,大發公司承認在對8.8萬輛汽車進行側面碰撞安全測試中存在舞弊行為。同年年底,調查大發汽車品質違規問題的第三方委員會釋出報告稱,品質違規對象幾乎擴大至全部車型,包括豐田汽車等其他公司品牌車輛在内,存在違規的車型有64款。

舉個例子:在測量正面碰撞時副駕駛席乘客頭部加速度的測試中,未配備安全氣囊的測試車輛可能會因為假人頭部與車廂内部相撞而出現異常值。是以,為了確定通過認證測試,相關人員把送出的資料換成了提前準備好的其他資料。

正因大發造假的影響過大,日本政府決定對車企類似事件進行系統調查。

02 為什麼會大規模造假?

頻頻造假,頻頻道歉,然後再被曝出造假醜聞,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套路,有網友戲谑日本車企具有“躬匠精神”。隻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相關企業屢屢置自己于造假的境地?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圖源/IC

在大發造假事件中,根據第三方調查報告,為了滿足豐田快速供貨的要求,縮短開發周期,大發一線員工不得不采取一些違規行為。此外,多年來大發一直在不斷削減成本,質檢部門與銷售部門也脫鈎,導緻質檢人員大量裁減。

降本增效沒有錯,但大發走了歪路。

根據調查,大發從1989年開始在30多年裡斷斷續續出現違規,尤其2014年以後違規行為不斷增加。

在2005年上任的來自豐田的會長(當時)上司下,大發推進結構改革,這個過程中開發的車型“Mira e:S”比原來大幅縮短了開發交貨期。基于這種成功體驗,在後來的新車開發中,要求縮短時間。

2016年變成豐田全資子公司以後,大發面向亞洲市場緻力于開發小型車。2022年度的全球銷量超過170萬輛,占到整個豐田集團的1成以上。但在快速開發、快速供貨的最高指令下,時間緊迫的一線開始出現違規行為。

到2022年,負責碰撞測試的部門人員隻剩下2010年的三分之一。人少事多,員工隻能勉強應付。在壓力和資源受限下,不得不采取違規行為來應對的情況,無疑加劇了大發的品質問題。

東海東京情報實驗室進階分析師杉浦誠二說,汽車行業太過重視速度,而忽略了認證工作,這是企劃、開發和生産都追求效率的結果。

追趕效率是一方面,測試标準脫離企業實際,可能也是大規模造假的重要原因。

杉浦誠二表示,政府制定的型号認證系統規則與汽車制造商的開發之間可能存在脫節。在各公司采取措施防止欺詐的同時,制度本身需要适應時代。

SBI證券的遠藤浩二表示,日本的認證考試非常嚴格,比其他國家嚴格得多。但這些安全檢查标準是1951年制定的,對于許多汽車制造商來說,已經過時且難以遵守。

豐田章男在道歉記者會上也說:“我們采用了更嚴格的标準”,并表示:“雖然這不應該在新聞釋出會上由我來說,但應該開始讨論制度本身。”

追求高效、測試制度有缺陷等因素,也許是這些日本企業作假的動機,但并不能成為其作假的正當理由。

此次事件後,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發表聲明中稱,将嚴肅對待這個問題,“這是汽車制造中影響客戶安全的根本性問題。這是一個不應該發生的事件,未來将遵循當局的指導,徹底推動解決認證申請中的欺詐問題,将通過全行業的努力來恢複信任。”

03 頻頻作假,頻頻道歉

鞠躬也許是這些企業表達歉意的态度,但面對測試作假這樣的嚴重問題,企業不能隻有态度。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圖源/IC

日媒評論稱:“每次爆出違規行為,日本國土交通省都會指令各公司展開調查,日本汽車企業的自淨能力低下暴露無遺。”

2016年, 三菱汽車爆發了嚴重的排放測試作弊醜聞。調查結果顯示,該公司在油耗測試過程中采用了不正當的手段,使得測試結果顯示的燃油經濟性遠高于實際情況。這一造假行為涉及高達62.5萬輛微型車型。三菱汽車首席執行官益子修再次道歉。

2022年3月,豐田旗下的日野汽車爆發了嚴重的排放資料造假醜聞。調查發現,該公司從2003年開始就一直在僞造部分發動機的排放資料,涉及約64萬輛車型。

2023年,日本第三大汽車零部件廠商(日立和本田組建)大規模造假,相關出貨産品超2億件,不當行為持續大約40年,為造假時長最長的醜聞。

作假醜聞如滾雪球一樣,消費者對日本汽車的信任不斷被沖擊,最直覺的影響展現在日本經濟上。

大發品質造假問題,導緻汽車生産和出貨停止,日媒認為這直接導緻2024年1月-3月日本國内生産總值(GDP)負增長。

很多人預測4月-6月GDP将反彈,但更大規模的汽車造假醜聞被曝出。财務大臣鈴木俊一表示,“認證造假對日本經濟的影響非常顯著。”

汽車不但是日本在國際上的重要名片,更加是日本國内第一大經濟支柱,占整個工業産值的40%,占整個日本經濟總量的8%。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帝國征信(Teikoku Databank)的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5月,日本8家汽車制造商的供應鍊企業總數為5萬9193家,總交易額推算為41.997萬億日元。僅豐田就有3萬9113家,達到20.7138萬億日元。 

如此大規模的造假,已經觸及日本汽車商業和文化的根本,風波可能随着調查的深入還會繼續擴散。

責編:趙成

檢視原圖 536K

  •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 500萬輛車涉造假,日本汽車史上最大醜聞是如何釀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