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作者:南昌鐵路

以下文章來源于CCTV國家記憶 ,作者國家記憶

1952年,為了連通標頭和蘭州兩大新興工業城市,中國決定修建一條連接配接標頭和蘭州的鐵路,名為包蘭鐵路。包蘭鐵路不僅承擔着溝通華北和西北的作用,也是經過甯夏的第一條鐵路。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經政務院準許,1952年,鐵道部開始對包蘭鐵路進行勘察設計。

然而,經過踏勘後,鐵路建設者才發現,這條鐵路要想建成,隻有選擇從甯夏中衛沙坡頭經過。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甯夏中衛沙坡頭,位于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裡沙漠的東南緣。這裡分布着大片高大的流動沙丘,常常飛沙走石,環境極為惡劣。

當時世界上雖然已經有國家修築過沙漠鐵路,但都隻是把路基建在沙漠外圍的平坦地段。在流動沙丘上,有建成鐵路的希望嗎?

負責包蘭鐵路沙坡頭段勘察選線工作的,是鐵道部設計局西北設計分局的地質工程師趙性存。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在一次勘察途中,趙性存和同僚們竟發現一座廟宇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中。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趙性存所見到的古廟,名叫茶房廟。他思索着,如果将沙坡頭的鐵路線規劃在茶房廟附近的延長線上,應當有建成鐵路的希望。

于是,他和同僚們在經過充分調查、反複研究和讨論後,送出了穿越沙漠的選線方案。

要在沙漠上修建鐵路,無疑是個大膽的舉動。但包蘭鐵路的建成,既能快速推動西北地區工業發展,又能開啟新中國建設沙漠鐵路的先河,意義深遠!于是,在鐵道部組織專家鑒定後,鐵道部部長滕代遠準許采用穿越沙漠的這個方案。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而要做出沙漠路基的設計方案,還得先進行一段時間的科學研究工作。

趙性存他們接下來的工作,是要在沙坡頭駐紮下來,進行一段時間的觀測,摸清楚流沙的運動規律。

那時候的沙坡頭,是一個令當地百姓聞之色變的地帶。民間流傳着一句諺語,“上了沙坡頭,白骨無人收,腳踩閻王砭,性命交給天。”

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趙性存和同僚們開始了風向、風速等氣象觀測。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經過觀測和分析,他們得出結論,在沙子上建路基,産生的沉降問題和普通的土質并不會有太大差别。最令人擔憂的,是路基很容易遭到風沙破壞。

為了加快攻克這一世界性難題,鐵道部将鐵道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翁元慶派到沙坡頭,主持路基防沙設計工作。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翁元慶提議,先在沙坡頭設計修築一段450米長的試驗路基,并做出了一份翔實的路基防沙設計方案:用鵝卵石鋪成一個個小格子,将路基兩側的邊坡固定起來。為了防止流沙堆積在鐵軌上,他們還在兩側設計了平台和防沙栅欄。将多種方式結合起來,避免路基被風沙侵蝕和淹埋。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1955年5月,凝心聚力奮戰3個月後,450米長的試驗路基順利竣工。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試驗路基的建成,初步證明了流動沙漠并不是修建鐵路的禁區。這給了鐵路建設者和中衛人民極大的鼓舞。

在鐵路正式修建時,他們又會碰到哪些難題?一場與流沙的持久戰役才剛剛開始……

敬請收看(6月3日)20時播出的CCTV-4《國家記憶》《穿過沙漠的鐵路》之《挑戰流沙》節目。

挑戰世界難題!70多年前,中國在沙漠上修建鐵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