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作者:毅财富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蘋果近日宣布推出其首個AI系統,一舉将人工智能推進到“個人智能”階段。蘋果股價表現波瀾不驚,但A股蘋果産業鍊在6月12日迎來一波漲停潮。

2024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4)主題演講在6月11日順利落幕,蘋果宣布推出其首個AI系統——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使用者在使用Siri時可以利用OpenAI的ChatGPT。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大會上表示,蘋果智能強化了隐私和個性化,“将超越人工智能,進入個人智能。”

對于蘋果的AI布局,深圳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極力看好,其在個人社交賬号上一天内轉載了4篇相關評論文章,基本上都是利好的視角來剖析蘋果這次開發者大會。

不過,也有對此持謹慎态度的投資人。網際網路怪盜團主理人裴培向本刊表示,“生成式AI任務還是由ChatGPT在雲端執行的,蘋果端側沒有算力,隻有軟體部分的功能融合,實際意義有限。”資深美股投資人陳達也向本刊表示,“蘋果現在估值30倍,而從2010年-2018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蘋果的市盈率一直是不到15倍的水準,是以目前的估值水準,在曆史上來看是高估的狀态。”

在蘋果宣布推出AI系統那個交易日,蘋果股價下跌了1.91%。與蘋果股價不同,A股市場蘋果産業鍊經過“時間消化”,6月12日,“果鍊”龍頭立訊精密、藍思科技、歌爾股份等集體高開,蘋果概念中的傑美特、智信精密、海能實業等紛紛漲停。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但斌為蘋果與OpenAI的合作“叫好”

一天内,但斌在個人社交賬号上轉載了4篇有關蘋果前景的文章。題目分别是:《蘋果AI一夜颠覆所有!Siri史詩級進化,内挂ChatGPT-4o,奧特曼來了,馬斯克怒了》《看了“蘋果AI全家桶”,你會換機嗎?》《來自蘋果的重擊》《蘋果AI劃時代登場:整合GPT-4o、Siri全面進化、每個系統都能用》。

綜合這4篇文章的視角,看好理由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搭載AI後軟體更有生命力;二是蘋果智能需要搭載iphone15以上的機型,刺激了一波換機潮;三是蘋果的人工智能不具有侵擾性,是一種溫和的進步。例如,Business Insider媒體和科技領域首席記者Peter Kafka認為,這些智能協助場景确實聽起來相當不錯,尤其是開篇提到的機場場景,但并非所有展示的功能都具有颠覆性。而且,蘋果希望在AI路徑上謹慎行事,試圖展現一種既令人驚歎又不引起恐慌的AI形象。

對于蘋果将會與OpenAI合作,陳達認為是天作之合,“蘋果想将iPhone打造成人工智能的終端裝置的話,自己從0到1做,肯定不如從外部整合進ChatGPT有效。同時ChatGPT本身面臨貨币化的問題,它是一個 限制性營利實體而不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賺錢仍然是很現實的需求,況且如果不能實作商業上的貨币化,生成式AI很難得到長期的爆發式的發展。二者一方需要貨币化的平台,而另一方需要技術支援,是強強聯和。”

蘋果與ChatGPT的合作,對于谷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沖擊,裴培認為,谷歌隻能幹瞪眼。在這一場争奪戰中,微軟超過了谷歌。iPhone作為暢銷全球的移動終端,所搭載的AI系統将會得到更多的使用者。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蘋果30倍估值處于較高位置

對于蘋果推出新技術,但資本市場報以“腳投票”現象。陳達認為,原因很簡單,這并不是一個出人意料的資訊,之前的股價已經反映預期,當利好來兌現後則股價調整是很自然的事情。

陳達認為,市場預期蘋果一定會拓展AI業務,并将這個預期計入了股價之中。目前,蘋果30倍左右的市盈率屬于偏高位置。巴菲特過去兩個季度一直在賣出蘋果的股票,衆所周知,巴菲特很少在其認為公司業績穩定且股價低估時賣出股票,這有悖于他的價值投資理念。其實從2010年最晚到2018年,蘋果的估值長期在15倍附近徘徊;而随着巴菲特在2016年左右建倉之後,到今天蘋果公司估值逐漸膨脹到30倍。“支撐它高估值的原因我認為有兩點:一是積極的回購;二是确定性的增長預期。如果将标準降低,增長預期減弱,從30倍降到20倍或者15倍,也完全處在合理範圍内。”

晨星公司的股票分析師威廉•科爾文(William Kerwin)指出,“我們維持對蘋果公司股票170美元的公允價值估計,目前的股價被小幅高估了。”

從科爾文撰寫的報告來看,他對蘋果2025财年(2024自然年)的業績是積極樂觀的,并對2025财年的iPhone更新周期有信心。但他并沒有調高對蘋果的估值,可見在他的模型測算下,蘋果樂觀的業績并沒有消化較高的估值。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蘋果端側AI沒有算力

從AI技術角度,裴培發文表示,因為生成式AI任務是由ChatGPT在雲端執行的,蘋果端側沒有算力,隻有軟體部分的功能融合。

蘋果WWDC猛推端側AI,聲稱所有AI功能會先通過端側,端側實施不了的才上報雲端執行。結果立即被OpenAI發公告了:包括作文、畫畫在内的絕大部分生成式AI任務都是在雲端執行的。這再次說明了推理算力的端側下放還任重道遠。

業界流傳這樣一個假設:若下一代iPhone提價10%-20%以獲得較高的本地推理能力,大部分使用者能否接受?特别是在80%-90%的使用者尚未養成日常使用AI應用的習慣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把資料中心的資本開支需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過去的消費電子市場經驗一再證明,為了新興功能犧牲成本效益往往得不償失。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到2025年蘋果市值可能不會超過英偉達

6月5日,英偉達市值攀升至3.01萬億美元,首次超過蘋果,跻身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僅次于微軟。

不過随後,英偉達市值回落至2.97萬億美元,蘋果估值再次擡高到3.02萬億美元。這兩家科技巨頭在2025年将會如何表現?蘋果能否保持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的地位呢?

對此,華爾街分析師預計,蘋果2026财年(2025自然年)的盈利将增長10%。如果其預期市盈率仍為27倍,那麼到2025年9月結束時,其股價可能會上漲至215美元。這隻會将其市值提升至3.3萬億美元左右。

英偉達的調整後盈利預計将在2026财年增長33%。如果其預期市盈率為47倍,那麼到2025年底,其股票交易價格将約為170美元,市值将接近4萬億美元。

是以,即使他們的估值降溫,英偉達明年也有明确的機會再次超越蘋果的市值。不過,蘋果在周期衰退中複蘇一直都做的很好,如果它再一次展示這種能力,市值還有沖高的可能。

裴培提到,如果說3萬億美元的英偉達帝國有什麼現實的憂慮,那就是推理算力下放到端側,英偉達推理卡被架空(至少喪失大半個C端)。與訓練不同,推理場景對CUDA(英偉達推出的運算平台)的依賴小,不需要NVLink(英偉達開發并推出的一種總線及其通信協定),目前簡化版(蒸餾後)的大模型理論上已經可以端側運作。蘋果自己開發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就具備端側推理的能力。

英偉達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是以一直在推基于RTX系列顯示卡的AI PC。但是移動端完全是另一個世界,英偉達的Tegra移動解決方案發展的并不算太好,而蘋果A系列和M系列晶片早已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并形成了龐大的應用生态。

英偉達在通用計算領域的統治地位是三位一體的:硬體本身、NVLink和CUDA。然而在端側推理時代,NVLink不必要,CUDA的作用大大減小乃至也不必要,英偉達被限制為一家純粹的硬體公司。蘋果這樣的消費電子公司掌握了終端使用者和消費級解決方案,完全可以把英偉達的統治變成暫時的。

不過,上述願景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實作,甚至不一定能在長期實作。據了解,目前的雲端(資料中心)推理模式已經高度成熟,大模型廠商也更傾向于雲端推理(有助于廠商自己掌控資料)。此外,英偉達中小卡具備相當強的通用性,可以勝任多種不同的AI推理任務,而端側硬體未必具備這樣的通用性。裴培指出,“在長期,我們不知道AI推理主要會在雲端還是本地執行;在短期,肯定還是主要在雲端執行。是以英偉達帝國在短期仍然穩如泰山,但很多人會認為長期的可能陰影已經足夠壓低估值了。”

蘋果扼住英偉達的喉嚨?但斌發聲!A股蘋果産業鍊立訊精密漲停

A股蘋果産業鍊掀起漲停潮

蘋果的AI布局帶動了A股市場的蘋果産業鍊的爆發,6月12日,立訊精密、藍思科技、歌爾股份等龍頭集體高開,重回市場主流視野;蘋果概念中的傑美特、智信精密、海能實業等個股漲停。

招商證券表示,預計iPhone、蘋果智能穿戴和XR硬體在2025年-2026年又将迎來創新大年,看好蘋果AI時代端側創新推動産業鍊迎新一輪發展機遇。蘋果AI僅從iPhone15 Pro系列開始支援,有望推動老使用者換機潮,帶來國内蘋果鍊業績和估值向上彈性。

華西證券分析師趙琳看好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最新進展,建議投資者關注AI在蘋果作業系統中的最新應用。AI應用如遊戲、多模态等賽道有望受此提振,受益标的包括騰訊控股、美團、三七互娛、名臣健康、完美世界、恺英網絡、大豐實業、風語築、奧拓電子等。

鑒于蘋果在行業中的領軍地位,以及着可能出現的換機潮,蘋果産業鍊内的關鍵企業也将迎來全新機遇。華福證券研究所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楊鐘認為,AI應用終端方向上,建議關注華勤技術、福蓉科技、勝宏科技、飛榮達等。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推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