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美國持續更新AI晶片管制,對中國AI發展影響幾何?|钛媒體AGI
钛媒體APP
2024-06-16 22:07釋出于北京钛媒體APP官方賬号

(圖檔來源:StockCake)
钛媒體App 6月14日消息,近日,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限制中國擷取用于 AI 的晶片技術,包括全環繞栅極(GAA)以及高帶寬記憶體(HBM),不過,該規則尚未最終敲定。
對此,6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美方一邊表示希望同中方開展對話,一邊醞釀打壓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暴露出美方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僞嘴臉。美方舉措阻止不了中國科技進步,隻會激勵中國企業自立自強。中方将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實際上,近兩年,美國對華AI半導體出口管制持續更新,晶片采購、Al晶片設計、先進晶片制造均有涉及。而此次計劃限制的GAA、HBM,均屬于 AI 晶片領域的關鍵技術。
其中,GAA可以增強半導體性能并降低功耗,GAA-FET環繞栅極半導體(Gate-All-Around)是繼平面的Planar-FET以及2.5D的FinFET之後的一個全新3D架構技術,簡單來說,2025年即将量産的2nm則正式進入GAA結構時代;而HBM,是用于模型訓練的GPU(圖形處理器)關鍵存儲元件,目前包括SK海力士、美光科技和國内企業擁有這項技術。
目前,英偉達、英特爾和AMD等 AI 晶片公司正批量訂購基于HBM技術的AI晶片,未來也将生産基于GAA的晶片。是以,這有可能影響未來中國企業與三星、英特爾、台積電等全球制造供應鍊的合作。
目前,中國和美國AI晶片市場總規模占全球90%以上。
據钛媒體App編輯計算和整理,2023年,全球 AI 晶片市場規模大約為536億美元。其中,中國AI晶片銷售額約1200億元人民币(約合165.4億美元),美國約為350億美元以上。
Gartner預測,到2027年,全球AI晶片營收将是2023年市場規模的兩倍以上,達到1194億美元。
那麼,美國持續更新AI晶片管制下,對中國AI發展影響幾何?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Roger Sheng)近日對钛媒體App等,分享了針對高性能AI晶片出口限制的一些破解政策。
中國大模型廠商無法獲得用于訓練的最新AI加速器卡,将大大增加所需時間,顯著降低效率。
本地AI開發人員必須投資于将開發工具遷移到本地供應商平台,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工程資源。
AI基礎設施的多樣化,将導緻AI技術向不同方向演進,并帶來生态系統的孤立。這種做法不利于系統的健康營運,而且成本更高。
中國企業将更關注行業(垂直)大模型,而非通用大模型的生成式AI具體用例。
中國強調AI的重要性,并支援投資大規模基礎設施,建構國家AI資料中心平台。
其他國内AI晶片供應商在中國獲得更多商機,并通過與當地夥伴合作來更新其解決方案。
盛陵海認為,對于美國的限制,國内 AI 晶片企業不能有幻想,要多看國内晶片的供應商和國内相關的替代産品,雖然它們可能在初期時有很多問題和局限性,但是不給機會是永遠培養不起來的。
他強調,有些企業現在低調、不敢做國家生意是沒有意義的,隻要大規模應用、讓産品競争力提高,美國一定會知道,它不動這家企業不是因為企業沒有開發出AI晶片,而是因為這家企業還沒對它構成威脅,有些企業需要調整認知偏差,隻要晶片做得好,國内市場會給機會。
不過,長期來看,中國 AI 晶片市場依然具有很大的商機。
據Gartner預測,生成式AI将從2024年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使用,2025年雲端的AI推理需求會超過訓練,而且需求量會增加得比訓練更快。尤其是相對于雲計算的大量推理成本投資,從不同的模型參數來看,邊緣/端側AI更加可行,裝置端可支援10億~100億參數規模的模型,邊緣端可支援100億~1000億參數規模的大模型。
盛陵海認為,未來邊緣/端側的生成式AI應用會從智能手機、電腦不斷擴散到消費物聯網、智能家居,進一步到汽車。生成式AI落地到汽車就需要更可靠、更高的自動化程度,需要和其它AI能力結合起來,進而實作更可靠、更迅速、更智能的應用處理能力。
盛陵海建議,全球要認識到生成式AI仍處于炒作頂峰階段。而今年下半年OpenAI将推出GPT-5,這個時間點非常重要,可以看到Scaling Law(規律效應)到底還有多少有效範圍、能走到什麼地步。中國企業必須做好兩手準備,選擇合适的技術路線/解決方案,以建立AI能力,為生成式AI落地做好準備。
同時,他認為中國企業需要與本地AI基礎設施提供商合作,并且采用邊緣/端側AI晶片提供商的最新解決方案,了解平台支援的AI模型和優化模型平台遷移的能力,在邊緣/端側平台上開發場景式生成式AI應用。
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6年,全球邊緣AI晶片市場規模達到688億美元,2022-2026年CAGR将達到16.9%。
盛陵海強調,美國的确在AI領域相對領先,但落到基礎生産力上,中國企業有很大能力去實作這些産品。
“中國的 AI 大模型是從‘一無所有’再到‘自主研發’,AI 晶片也有這個堅定的信心,我們才能把AI晶片産業做起來。”盛陵海表示。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胡潤峰)
檢視原圖 141K
-
對話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美國持續更新AI晶片管制,對中國AI發展影響幾何?|钛媒體AGI -
對話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美國持續更新AI晶片管制,對中國AI發展影響幾何?|钛媒體AGI -
對話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美國持續更新AI晶片管制,對中國AI發展影響幾何?|钛媒體AGI -
對話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美國持續更新AI晶片管制,對中國AI發展影響幾何?|钛媒體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