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南方都市報

2024-06-18 22:04釋出于廣東南方都市報官方賬号

“如果我28歲時創業還不成功,就回去幫家裡打理生意。”曾經,“澳門賭王”之子何猷君曾立下“創業flag”,這個約定在何猷君28歲之時尚未實作,卻有可能在近期正式落地。南都記者查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獲悉,日前,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已正式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挂牌。

根據招股書披露,在并購了武漢eStarPro俱樂部、瑞典知名電子競技俱樂部NIP後,何猷君持有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14.2%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并擔任集團CEO。如果一切順利,星競威武将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電競第一股。

乍看之下是“電競第一股”,何猷君卻似乎想把星競威武做成不一樣的電競公司。根據招股書顯示,在三大營收闆塊中,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藝人管理服務闆塊都貢獻了近六成的營收。招股書還提到,該公司将開啟“電競+”的發展模式,除了電競營收外,還專注于将電競運動員培養成成功的線上藝人。

不過,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仍未脫離虧損,根據招股書,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2022年和2023年,星競威武集團淨虧損分别為630.6萬美元和1325.8萬美元,虧損率分别為9.6%和15.9%。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何猷君“買買買”的豪門電競俱樂部要上市了

作為“澳門賭王”四房的兒子,何猷君引人注目的除了18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被牛津和麻省理工同時錄取,2016年考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金融碩士以外,還有其早早開始的創業經曆。

天眼查顯示,目前與何猷君相關的公司還有8家,其中上海嘉猷、上海猷用、深圳前海夢猷、上海尚猷4家被何猷君玩上了諧音梗的公司都處于登出或存續狀态,經營範圍包括商務服務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等領域。上述公司成立時間最早在2016年,這意味着何猷君從21歲起已早早開始了創業旅程。

在何猷君的衆多創業公司中,星競威武是何猷君的核心事業。2017年,何猷君成立了V5電子競技俱樂部。該公司迅速在2018年下半年以競标形式拿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名額并建立了英雄聯盟分部,當時不少人猜測席位費上億。不料2020年在LPL春季賽中,V5戰隊獲得0勝16負的戰績,創造了LPL單賽季曆史最差戰績。

花費了巨大金錢的電競俱樂部竟收獲如此差的戰績,當時,何猷君急需找到國内更懂行的人來引領與合作。巧合的是,2020年由前魔獸争霸知名電競選手孫力偉(ID:xiaOt)創辦、奪得2019年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冠軍的武漢eStarPro戰隊遭遇了資金危機。最終何猷君選擇介入,V5和武漢eStarPro宣布換股合并後成立星競威武集團,并将總部落地于武漢光谷。

2023年1月,星競威武集團還以股權置換方式完成了對瑞典知名電子競技俱樂部NIP的并購。作為一個擁有超20年曆史的電競品牌,NIP是全球最早布局電子競技賽道的先驅者之一,旗下擁有彩虹六号、無畏契約、FIFA足球世界、反恐精英等電競項目戰隊。完成對NIP的并購後,原V5電子競技俱樂部也更名為如今的NIP電子競技俱樂部。

完成這次跨國并購後,星競威武集團的業務從中國覆寫到歐洲、南美等地的市場。由此,原V5電子競技俱樂部已更名為NIP電子競技俱樂部,并以NIP Group的全新身份征戰接下來的比賽。

根據招股書,經曆兩次合并後,目前何猷君持有星競威武集團14.2%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并擔任集團CEO。NIP俱樂部老闆、集團聯席CEO Hicham Chahine通過控股機構持有12.4%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eStar戰隊創始人、知名電競選手孫立偉持有集團8.7%的股權。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去年營收6億,藝人管理服務貢獻超六成

一家電競俱樂部到底是怎樣掙錢的?根據招股書,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2022年淨收入為6,580萬美元(4.7億人民币),2023年全年淨收入為8370萬美元(6億人民币),其中營收來源主要來自電競戰隊營運、藝人管理服務和活動制作三大闆塊。

在三大主要營收闆塊中,2022年電競戰隊營運收入2171萬美元,藝人管理服務收入3856萬美元,活動制作收入557萬美元;2023年電競戰隊營運收入2165萬美元,藝人管理服務收入5261萬美元,活動制作收入940萬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2022、2023年兩年中藝人管理服務闆塊的收入分别占比為58.6%和62.9%,而所謂的主營業務電競戰隊營運收入分别為33%和25.9%。按此來看,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更像是一家MCN公司。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據招股書披露,星競威武集團電競戰隊營運闆塊的收入具體包括比賽參與獎勵及聯賽收入分成、運動員轉會及租賃費、贊助及廣告費、遊戲道具、皮膚及運動員卡銷售的IP授權、品牌商品銷售、電子競賽的人才管理服務以及真人秀服務費收入。而藝人管理活動營收來源主要是通過收購網絡藝人的代理合同權拓展藝人管理業務來獲得收入。

關于藝人管理業務方面,招股書還提到,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專注于将電子競技運動員培養成成功的線上藝人,将他們在電子競技領域的成功進一步延伸到娛樂界。2020年,全球最著名的流行偶像之一、Instagram上粉絲最多的男藝人之一王嘉爾已入股星競威武成為合夥人和和實益股東。

開啟“電子競技+”模式讓營收多元化?仍未脫離虧損

根據招股書,星競威武集團以1.68億美元的總對價收購了NIP俱樂部,并形成了1.09億美元的商譽。不過,經曆了大手筆的合并後,星競威武集團仍未能擺脫虧損的局面。根據招股書,2022-2023年,星競威武集團營收從6583.5萬美元增長至8366.8萬美元,毛利率分别為5.7%和8.6%。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2022年和2023年,星競威武集團淨虧損分别為630.6萬美元和1325.8萬美元,虧損率分别為9.6%和15.9%。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對于未來業績的增長,招股書中提到,除了要確定電子競技團隊在各個地區和各個賽事中取得最佳成績以外,還要關注“電子競技+”模式帶來的可持續增長機會。

招股書将“電子競技+”模式分為三個階段,1.0階段主要包括以比賽成績為重點的電競俱樂部營運,以及以分成為基礎的固定聯賽名額和多元化收入來源。但目前NIP已進入2.0階段,即通過人才管理、活動制作、創意工作室和蓬勃發展的廣告業務創造收入。

星競威武集團稱,目前在藝人管理業務中已認證為網絡藝人、電競和遊戲相關主播等提供數字營運能力,來獲得來自廣告、贊助協定、直播以及活動和旅遊等方面的收入。同時,星競威武集團還為全球企業品牌提供娛樂營銷和咨詢服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來自我們的電競團隊營運、人才管理和活動制作業務的淨收入分别占我們淨收入的25.9%、62.9%和11.2%,證明了我們收入的多樣性。”招股書中提到。

同時,招股書稱公司正在探索第三階段,包括電子競技教育和教育訓練、粉絲世界(B2C貨币化和元宇宙)、數字收藏品、電子競技房地産和 IP 等多元業務。

采寫:南都記者 林文琪

檢視原圖 19K

  •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 賭王兒子的電競公司沖刺電競第一股,營收依賴藝人管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