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夜大戰,監管很忙!*ST洪濤實控人一邊“哭訴”瀕臨傾家蕩産,一邊抓緊減持

深夜大戰,監管很忙!*ST洪濤實控人一邊“哭訴”瀕臨傾家蕩産,一邊抓緊減持

藍鲸财經

2024-06-18 22:06釋出于北京藍鲸财經官方賬号

藍鲸新聞6月18日訊(記者 徐曉春)6月17日淩晨,萬籁俱寂之時,*ST洪濤在退市的生死線上掙紮。

按照規則,已經連續10天收盤價低于1元/股的*ST洪濤,若是從17日開始連續漲停,尚存保殼的可能。前一個交易日12點44分,洪濤股份“偷偷”在官方公衆号公開新買家的身份,下午開盤公司股價短暫獲得拉升後就引來監管注意,深交所火速下發監管函後,當日洪濤股份仍以跌停收盤。

6月17日淩晨,*ST洪濤正式公告新的控制權變更方案做最後的掙紮。然而因近期的違規操作,一個小時後深交所同時下發了關注函和監管函。

淩晨4點,*ST洪濤實控人劉年新釋出公開信“哭訴”為挽救公司瀕臨傾家蕩産,然而自稱公司上市十四年從未減持的實控人玩起了文字遊戲,其控股公司上半年仍在套現。

*ST洪濤退市“生死局”,提前公開利好引起監管注意

按照最新退市規則,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低于1元,上市公司就将面臨退市。于是,在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之後末,*ST洪濤急了。

據證券時報報道,6月14日中午12點44分,*ST洪濤通過微信公衆号“洪濤股份”釋出名為《洪濤新的控股股東或其指定主體增持公司股份》的文章。文中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劉年新與赢古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赢古能源”)于2024年6月8日簽訂表決權委托協定,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将變更為赢古能源,随後公司将該資訊删除。

下午開盤,*ST洪濤股價翻紅,直線拉升至漲停後迅速回落,最終仍以跌停收盤,6月14日*ST洪濤收盤價為0.62元/股。明明是利好消息卻沒能如預期拉升股價,劉年新在公開信中提到,2024年開春以來,公司遭遇主力資金惡意做空。

*ST洪濤提前公開新的收購方不但沒能挽救公司股價,反而是以引起了監管的注意。6月14日,因信披違規,*ST洪濤當天就收到了深證證監局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深圳證監局要求公司立即删除相關未公開資訊,并自查是否涉及洩露内幕資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到此時,*ST洪濤隻有在未來10個交易日連續漲停,股價才能擦邊回到1元以上,于是6月17日成為了決定*ST洪濤能否實作保殼的生死時間。

6月17日淩晨,*ST洪濤正式公開新資本方入局。然而光伏新能源背景的買方也沒能挽救公司股價,17日開盤後,*ST洪濤繼續跌停,收盤時公司股價僅為0.59元/股。至此,即使未來9個交易日連續漲停,公司股價也回不到1元以上,*ST洪濤已經基本鎖定退市。

而6月17日也是注定是*ST洪濤的不眠夜,在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ST洪濤和監管進行了一場無聲的交鋒。

淩晨2點,*ST洪濤正式公告終止與前次披露的深圳招金以及海南招金的控制權變更事項,正式轉投赢古能源的懷抱,公司實控人劉年新與赢古能源簽訂表決權委托協定,赢古能源成為*ST洪濤控股股東,陳秀花、唐碧琦母子為一緻行動人,共同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僅僅一個小時之後,淩晨3點,*ST洪濤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對于赢古能源入主的不确定性進行了靈魂五問。

另外,*ST洪濤高管侯春偉在5月13日即辭去上市公司董事、副董事長以及總裁等一切職務,公司直到6月17日才進行披露。更重要的是,*ST洪濤不僅沒有公開侯春偉辭職的資訊,還在5月27日向深交所送出了侯春偉的減持申請。

按照計劃,侯春偉預計将減持減持*ST洪濤1970萬股股份,以當日1.19元/股的收盤價粗略計算,侯春偉可以套現2343.93萬元。由于明知規定高管離職後有減持限制仍為其送出減持申請,深交所對*ST洪濤下發了監管函。

就這一晚,*ST洪濤收了兩份監管函一份關注函。淩晨4點,*ST洪濤實控人劉年新在公衆号“洪濤股份”釋出公開信,強調其個人并不存在惡意退市的主觀和故意,同時劉年新“哭訴”稱“為洪濤,我已瀕臨傾家蕩産”。

輿論甚嚣塵上時,6月17日盤後,在*ST洪濤已經任職14年的蘇毅也公司辭去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職務,同時辭去子公司所有職務。内部管理一團亂麻的洪濤股份,在董秘辭職後,董秘辦電話也再無人接聽。

哭訴“已瀕臨傾家蕩産”的實控人仍在減持套現

洪濤股份成立于1985年,公司主要承接國家、省、市重點工程的劇院會場、體育場館等公共裝飾工程的設計及施工,比如公司曾承接了人民大會堂國宴廳、鳥巢、上海大劇院、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等場館裝飾。2009年12月,洪濤股份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前,劉年新直接持有洪濤股份47.68%的股份,由洪濤股份92名員工出資設立的對外投資平台日月投資持有31.02%的股權。經過穿透後,劉年新直接及間接持有洪濤股份58%的股權。

需要注意的是,日月投資唯一對外持股的公司隻有洪濤股份,劉年新直接持有日月投資33.27%的股份,是日月投資第一大股東,也是公司董事長。由于員工持股較為分散,劉年新是日月投資的實控人。

劉年新在公開信中表示“實控人個人持股在上市十四年來,沒有套現一分錢”,然而在關注函中,深交所卻提及劉年新控制日月投資減持過程,并問及公司是否存在釋出利好資訊影響股價、直接或間接配合有關方減持的情形。

2009年12月洪濤股份以27元發行價上市,當時日月投資對洪濤股份的持股比例為23.26%,持股對應市值約7.54億元。三年鎖定期滿後,日月投資就開始大手筆的減持。

2013年1月,日月投資首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洪濤股份4.97%的股份,套現約3.25億元。這也是洪濤股份上市後首筆股東減持。五天之後,日月投資又減持了洪濤股份3140.52萬股股票。兩次減持日月投資合計套現超過8億元。

8億套現之後日月投資承諾在2013年不再進行減持,而承諾期過後,2014年1月,日月投資再次通過大宗交易一口氣減持了洪濤股份3.12%的股份,套現1.88億元。兩個月後,日月投資繼續套現1.11億元。

然而日月投資對洪濤股份的減持遠沒有結束,2014年之後,藍鲸新聞記者未再查詢到洪濤股份對日月投資單獨的減持披露,但據深交所關注函顯示,到2022年7月後日月投資持股下降至4.87%,2023年年報時下降至0.94%。

6月17日*ST洪濤的股價異動公告中顯示,2024年以來,日月投資再減持1064.83萬股。即将退市之際,日月投資再抓緊套現超過1600萬元。在公司通過引入投資者、實質性預重整等利好消息拉高股價的同時,日月投資的減持使得深交所直接質問公司是否存在通過布利好資訊影響股價、直接或間接配合有關方減持的情形。

公開信的文字遊戲,實控人質押套現、間接減持數十億

剛剛上市的洪濤股份淨利潤曾經曆連續7年的增長,2013年公司實作收入約35.46億元,是短期内公司收入規模的峰值。但期末時,洪濤股份應收賬款餘額達到26.25億元,同比增長87%,遠高于同期收入的增速。此後也是一發不可收拾,洪濤股份應收賬款餘額不斷拉升。業績走向下坡的洪濤股份找了一份副業。

2015年左右,大學轉型等熱點話題引發社會極大的關注,洪濤股份也在此時通過收購跨界職業教育領域,在此期間公司股價被推高至曆史高點。

與此同時,“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的劉年新進行了增持,不過相比于其實控的日月投資的大手筆減持,劉年新的增持顯得有點不值一提。12個月内劉年新進行了6次增持,總共增持133萬股,支付對價隻有161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洪濤股份曾為收購職業教育資産發行的可轉債,并在2016年8月23日上市,上市第二天,劉年新就出售了所有獲配債券。以出售日123元的收盤價計算,劉年新盈利約8340萬元,僅出售可轉債的盈利金額就輕松覆寫增持的資金。

由于項目進度放緩、結算不及預期的影響,2016年,洪濤股份應收賬款飙升、淨利潤“腰折”,公司股價也持續處于下行通道。2017年,劉年新和陳遠芬夫婦為穩定股價開始新一輪增持計劃,到增持屆滿時,二人合計花費約1.12億元。

除了通過日月投資減持之外,劉年新也早就通過質押獲得資金流入。

在2017年底時,劉年新和配偶第二輪增持的中途,劉年新進行了首次股票質押,一口氣将所持股份的49.11%質押給了國信證券,以當日收盤價計算,質押股票對應市值約8.7億元。劉年新最終拿到了多少錢不得而知,後續公告顯示,這筆錢最終用于劉年新的個人消費以及支援上市公司生産經營,而這筆質押在經曆了6次延期回購之後,至今沒有解除。

後來在洪濤股份持續下行時,劉年新也為這一筆質押進行了多次補充質押。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劉年新所持股份質押率達到96.5%以上。

劉年新在公開信中提到長期借款5億元給公司纾困的資金,部分即來自2022年的股票質押所得。當時,劉年新再以“向上市公司提供财務資助”為由,向國信證券質押所持股份的21.57%。截至2023年末,洪濤股份賬面存在需要向劉年新支付的長期應付款餘額約是2.28億元。

控股公司則大規模減持,實控人個人小手筆增持,劉年新在公開信中所稱“實控人個人持股十四年沒有套現一分錢”,也是玩起了文字遊戲。

早在2016年時,洪濤股份已經有明顯的危機趨勢,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超過500天,這也就是說,洪濤股份做完工程根本無法在一年之内收回資金支撐自身經營運轉。到2019年,洪濤股份應收賬款餘額為70億元左右。

無通過回款帶來現金流的洪濤股份,負債率從31%飙升至70%以上,公司徹底陷入流動性危機。在洪濤股份還未到如今這個地步之前,劉年新及妻兒也曾通過提供擔保以及資金借款,試圖幫助上市公司度過危機,但顯然也沒法填滿洪濤股份的缺口。

臨時撤退的國資和資金實力存疑的新買家赢古能源

2018年,洪濤股份上市後首次出現虧損,當年歸母淨利潤虧損額約為4.22億元。此後洪濤股份經曆了六年五虧,到2023年淨利潤虧損額擴大到14.04億元。連續虧損、賬戶當機、接連收到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内控報告等,2024年洪濤股份的大廈終于崩塌了。

5月6日,洪濤股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洪濤股份成為了*ST洪濤。但在此之前,劉年新做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試圖保殼,正如其在公開信中所稱,積極司法重整以及引入外部産業投資者。

十數億市值上市公司洪濤股份最終卻是因還不起91萬元貨款而走向重整。今年1月底,惠州市中和建築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建築”)向深圳中院申請對洪濤股份的重整。

被申請重整的同時,劉年新火速與深圳招金、海南招金簽署股權轉讓架構協定,計劃以1.52元/股的價格向其轉讓持有的洪濤股份4.58%股權,深圳招金和海南招金背後都有山東招遠國資的身影。按照計劃,劉年新将剩餘表決權進行委托,盡調結束順利收購後,洪濤股份将進行控制權變更。

國資入局的消息給洪濤股份直接帶來了四連闆。5月底,深圳中院指定了洪濤股份的預重整臨時管理人,并從債權申報開始推進實質的預重整程式。5月下旬開始,洪濤股份提前收獲了六連闆,再次推高股價。而深圳招金和海南招金的股權收購卻沒了動靜。

也正是以,結合日月投資在此期間的減持動作,劉年新飽受“設局套現”的質疑,但在公開信中劉年新否認存在這一主觀意圖。

直到6月17日,洪濤股份終止與深圳招金、海南招金的股權轉讓架構協定,并火速抱上赢古能源的大腿,接盤方從大型貴金屬企業變更為布局風光儲的新能源資本方。在劉年新的公開信中,特别強調其與赢古能源簽訂股權轉讓協定“是正式協定,而不是意向協定”。而這說變就變得買方,讓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質問公司相關重大事項的籌劃、決策過程是否審慎存在重大疑慮。

那麼放棄國資背景的買方換來赢古能源又是何方神聖呢。

據天眼查App顯示,赢古能源成立于2023年4月,到“吞下”上市公司僅僅成立一年時間。赢古能源背後股東方穿透後隻有陳秀花、唐碧琦母子二人。赢古能源經營範圍則從會展服務、酒店餐飲管理、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二手車經紀再到五金批發、光伏裝置及元器件銷售等全方位覆寫。

截至2024年3月31日,赢古能源淨資産約為3401萬元,賬面資金約756萬元,同時負債率達到93.26%。以這樣的資産狀況,赢古能源計劃提前向洪濤股份提供纾困支援。劉年新公開信中提到,赢古能源在收購股權外,還決定在二級市場購買不少于5000萬元的洪濤股份股票。對于赢古能源雄心勃勃的規劃,深交所的問題是錢從哪兒來。

另外,賣身赢古能源的問題不止是資金,根據《企業破産法》,在重整期間劉年新作為董事長,可能實質上無法轉讓其持有的股權,進而導緻赢古能源可能無法取得控制權。

總之,短期看來,轉而賣身赢古能源做大做強洪濤股份建築裝飾主業的美好願望存在極大的不确定性,一不小心說漏嘴的洪濤股份沒有迎來股價回升,反而收到了深交所的監管函,股價持續低于1元之後,*ST洪濤已經基本鎖定退市。6月17日晚,公司董事、副總裁兼董秘蘇毅也遞交辭呈離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