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作者:來點解讀

來源:中國知網

“我找了整整十五年的母親,如今再見卻是累累白骨……”

1975年,革命烈士楊漢秀的女兒終于找到了自己母親,她小心翼翼翻找泥土中屬于母親的白骨碎片,将其收斂在紙口袋裡,珍重的放在胸前儲存。

此時此刻,她才知道十幾年來自己找錯了名字,原來母親既是“吳銘”又楊漢秀,傳說中那位有錢有顔的“軍閥大小姐”。

但誰也沒想到這位錦衣玉食的大小姐會與革命扯上關系,被埋葬在荒郊野外。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軍閥大小姐”不一般

1912年8月15日,楊漢秀出生在四川廣安縣的一個軍閥家庭。

她的父親楊懋修是川東巨富,也四川軍閥楊森的胞弟,擔任其部隊的師長、補給司令等職務,錢權皆得。

楊漢秀是楊懋修長女獨女,也楊家這一代女兒輩的大姐,可謂受盡萬千寵愛,是名副其實的楊家大小姐。

簡言之,她不用做任何事情,後半輩子隻要按照父親的安排就能無憂無慮生活下去。

可楊小姐不一般,用她的話說:“必須纏足,不讓出門,包辦婚姻,她活着還有什麼意義?”

幼年時期,面對父親“女孩就是要纏足”之類的封建思想,她果斷拒絕,可強勢的父親為了培養“标準的大家閨秀”硬要楊漢秀纏足修身。

為此,他還請了一位先生上門教授楊漢秀知識,培養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遵循家規不抛頭露面的習慣和思想。

楊漢秀沒有屈服,在與父親的據理力争下,10歲的她走出了家門,成功進入了渠縣潛德女子國小讀書。

在學校,楊漢秀暫時脫離了家中束縛,見識到了一些父親不曾讓她接觸的新事物,她愈發的沉穩了。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1924年,楊父參加宜昌大戰身中數槍,臨别之際他最放心不下的還是自己“不安分”的女兒楊漢秀。

“……大哥,幫我照顧好漢秀……”

這時的楊懋修怎麼也沒有料到自己臨終托孤卻将女兒推上了絕路。

面對弟弟的請求,楊森毫不猶豫同意了,當即就把楊漢秀接到了身邊照顧,而此刻失去父親的楊漢秀悲痛又恐慌。

雖然大伯楊森沒有缺她吃短,但寄人籬下的生活讓楊漢秀無所适從。

再加上楊漢秀待人溫和有禮沒有大小姐脾氣,時常深入群衆了解他們,這類“抛頭露面”的行為讓楊家人感到“掉了面子”。

另外,大伯比父親更看不慣楊漢秀的“出格”行為,時常将她朝名門閨秀的方向“掰正”,這讓她倍感禁锢和不安。

幸運的是,在楊家楊漢秀并不是孤立無援的。

她有一個“盟友”哥哥,也是大伯長子楊漢興,其不但參加了各種學生運動,還公開抨擊各路軍閥,後來更是與父親斷絕了關系。

托這位“盟友”的福,楊漢秀不僅不符合楊家心中“大小姐”形象,還“自作主張”退掉了婚約,但楊家人無暇分心顧及她。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1925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已經持續了一年。

1926年,楊漢秀跟着伯父來到萬縣生活,這時她異常迷茫,是渾渾噩噩一輩子就這樣衣食無憂的過去,還是……

同年7月,蘇聯歸來的朱德聽從組織安排來到四川萬縣,在屬于國黨的楊森即當時四川省省長手下幹活。

朱德到來讓楊漢秀接觸到了共産主義的先進思想,為她一潭死水的注入了新力量。

她十分喜歡這個常常來楊家找伯父商量事情的朱伯伯,特别喜歡聽他講述生動有趣且驚心動魄的革命故事。可每當楊漢秀想要追問一些事情時都會被伯父打斷,這也讓她苦惱萬分。

或許是緣分也或許是叛逆,伯父的阻攔不但沒有作用,反而讓楊漢秀徹底記住了共産主義與革命。

1926年9月5日,震驚全國的“萬縣慘案”發生,這也是楊漢秀第一次直面戰争的殘酷和侵略的血腥。

緊接着,她不但看到了朱德、陳毅等共産黨人的愛國之心,還看到他們動員萬縣群衆發動反英運動的勇敢行為,那一刻被他們深深震撼了。

她想,或許這才是她想要的。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改名換姓為革命

“九·五慘案”後,朱德将軍發表了一場反帝演講。

早早就被朱德先進思想打動的楊漢秀,聽了他演講後,放下了心中所有的顧慮,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反帝、革命的道路。

然而,遭到了家中的強烈反對。

每當她出門看到路上來往的流浪漢、乞丐之流,善良的楊漢秀痛心極了,尤其在伯父家中親眼目睹多起軍閥對百姓的掠奪和欺壓後,她愈發難過。

與此同時,她還了解到楊父曾經也是如此。

自己的父親通過職位之便剝削窮苦大衆,這才擁有了3000多畝田地,成為渠縣大地主,而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她一度厭棄自己、厭惡這樣的生活。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楊漢秀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她家與普通大衆的不同和差距,她不想妥協和等待了。

于是當朱德将軍離開萬縣後,楊漢秀覺醒了。

她想要為自己為理想而活,故而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結識了許多同伴。

這期間,楊漢秀認識了一個與她志趣相投的男人趙緻和,慢慢兩人發展了不同尋常的友誼,這也成為了她反抗楊家的第一步。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當時,身份懸殊的兩人相戀後,計劃一起離開四川,前往上海或出國學習外語,力求為國、為革命幹一番事業。

可沒多久就遭到了楊家反對,甚至将楊漢秀抓回了家。

沒有人知道那時楊漢秀做了什麼,但已知的是楊家不再阻攔楊漢秀的選擇,真的讓她嫁給了趙緻和。

接下來的三年或許是楊漢秀最幸福的日子,她脫離了束縛,有了幸福美滿的婚姻、有了志同道合的丈夫,還孕育了兩個愛情結晶。

可惜命運無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日戰争爆發,夫妻倆決定前往前線支援。

出發前夕,趙緻和卻染上了重病,沒兩天人就沒了。

臨終前他拉着妻子的手說:“對不起……以後就拜托你了……期望未來我們的孩子能夠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

丈夫意外離世,楊漢秀卻沒時間悲傷,為了完成丈夫和自己的夢想,她默默收拾好一切,考略接下來的計劃。

恰好,楊漢秀通過自己所在的報社提前得知“朱德任八路軍總司令”這一消息。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北上!一定要北上!”

這一刻,北上延安成為了她的希望。

為了追尋革命道路、為了和平到來,楊漢秀狠心的将一雙兒女送回了老家。

然後,她找上了自己曾經的家庭教師朱挹清,這位打入了楊家獲得她信任的共産黨員,在對方幫助下開啟北上的道路。

1940年,“軍閥大小姐”楊漢秀帶着朱挹清的推薦信,抵達八路軍駐西安的一個辦事處,在那裡與朱德将軍重逢。

“我決心放棄一切跟着共産黨革命到底,連名帶姓堅決改造,無名無姓也決不姓楊……”

“……既然如此,那就叫‘吳銘’吧!”

朱德将軍提議,如果無名無姓的話就按照“無名”諧音取口天“吳”,金名“銘”,就這樣軍閥大小姐楊漢秀消失了,留下的隻有革命戰士吳銘同志!

後來,吳銘先後進入了延安女子大學、魯迅藝術學院、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成為了中國共産黨的一員。

1945年,吳銘被配置設定到關中軍分區工作。

1946年3月,組織給楊漢秀下達了一個特别任務:如果和平協定就維持不變做上層統戰工作;如果形勢變化逆轉,就策動反蔣武裝鬥争。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幾天後,她将與周恩來總理一同坐飛機前往重慶。

臨别前,朱德将軍先後接見她兩次,已經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她明白是同志也是朱伯伯的想法。

但她想要真正發揮出楊森家族的關系,于是告别對方,毅然決然奔赴重慶。

可惜楊漢秀到重慶不久,就被特務跟蹤和監視,為了擺脫這些人,她隻短暫停留了幾天與重慶市委書記王璞取得聯系,約定聯絡方式後就匆匆回到老家,以之前舍棄的“楊大小姐”身份活動。

就這樣,沉寂已久的“楊大小姐”重新出現在社交媒體上。

白天她積極活躍在各界人士舉辦的宴會活動上,晚上她以“吳銘”的愛國人士身份,不斷為籌備後勤物資奔走。

後期為了掩飾自己的行為,她還以修建和經營跳舞廳的名義變賣了家中的良田、金銀用來購置糧食、棉絮、槍支之類物資,運送到了武裝起義的前線。

随着“楊大小姐”的聲名遠播,随之而來的還有不懷好意的特務。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被捕三次後犧牲

要知道,雖然“楊大小姐”是四川軍閥楊森的侄女,但她的動作太大了、也太多了。

再加上早年參加的反帝行為與朱德接觸,很難讓身為國民黨的楊森不懷疑,暗地裡也讓一些特務注意到了她。

1946年,吳銘意外失去了黨組織的聯絡信号被迫與組織失聯,同時還有不少尾巴正盯着她的一舉一動。

1947年,特務以其拒絕填寫自新登記表為由抓住她進行調查。可吳銘的動作實在太幹淨了,實在沒能抓到她“通共”把柄。

更何況,這位是背靠大軍閥楊森的“楊大小姐”,可不是随意處置的小人物,無奈他們隻有放人。

“小心點!不要讓我們抓住你把柄!”這是惱羞成怒的特務留下的狠話。

同年8月,“楊大小姐”因黨内間諜中統特務的告密第二次被捕,這一次證據确鑿,哪怕楊森來了也沒有用。

當即她被秘密轉移送往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并受到了迫害,可她卻沒有吐露絲毫關于共産黨情報。

關押期間,她時常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為照顧生病的難友提供一些便利,或鼓勵難友唱延安歌曲打起精神。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哪怕有人利用自己兒子,她也沒有說任何的情報,隻是提到讓兒子堅強,成為一個進步青年,如果她死了長大了再給她報仇。由此可見,吳銘已經做好了随時犧牲的準備。

不過,還沒有等更嚴重的酷刑到來時,吳銘就生病了。

1949年4月,吳銘病情十分嚴重,為此楊森不得不保釋自己“叛逆”的侄女,将其軟禁在重慶醫院。

在醫院,她積極聯絡伯父的姨太太們,試圖策反她們,并通過她們向伯父傳遞消息,意圖讓二十軍脫離内戰。

當然,楊森依舊不為所動。

伯父這條路暫時走不通,吳銘暫時将目光放在了堂弟楊漢烈身上并動員其進行起義,可還未等堂弟起義成功她就先出了事情。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在吳銘放棄勸說伯父之前,她還作了最後一次努力,可惜仍然沒能說動,反而讓楊森愈發不耐煩。

對于楊森來說,這個“不聽話”算得上“敵人”的侄女,既不能為自己帶來利益、還是扯後腿的存在。如果不是胞弟唯一的女兒,他早就一槍蹦掉不管了。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直到1949年9月2日,一場火災導緻重慶損失慘重,傷亡無數。

據吳銘了解,這場大火正是國民黨為報複和嫁禍共産黨蓄意制造的陰謀,而主謀之一正是自己的伯父楊森。

這件事情發生後,讓吳銘徹底對伯父失望了,特别得知伯父在事發前專門去商會勒索金條,這更讓她感到羞恥和憤怒。

故而等她見到對方,一看到伯父毫無悔改的嘴臉時,再也忍受不了,不顧小輩的身份破口大罵起來。

面對自己“惹禍”侄女的臭罵聲,楊森可不是忍氣吞聲之輩,原本還念着一點親情的他轉而惱羞成怒,殺心漸起。

1949年9月17日晚,此刻距離新中國成立還有13天。

楊森下令将楊漢秀,也就是共産黨吳銘逮捕,這是她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被抓。

随後伯父連夜審訊了侄女,企圖将縱火的罵名安在她身上,卻以失敗告終。

最後,楊森逃命前夕下令刑警處将侄女拖入一輛小轎車内勒死,并擡到破碉堡中就地掩埋,時年37歲。

這時1949年11月23日,此刻新中國已經成立53天,但吳銘卻再也見不到黎明了。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結尾

26年後,吳銘也就是楊漢秀的遺體被一位農民發現,闊别十五年之久她的兒女終于與自己的母親重逢了。

今後,這位與衆不同的大小姐會安息在重慶的“一·二七”死難烈士之墓中,與所有的烈士一同永垂不朽!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最偉大的軍閥叛女”楊漢秀》——曉農 ,張建朝

中國知網《延安魯藝的驕傲——悼念烈士楊漢秀同志》——張望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
“軍閥大小姐”投身革命,卻被親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