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高祖劉邦稱帝始末

作者:資深媒體人journalist

漢高祖劉邦,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裡人,出生地點在今天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劉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卒于公元前194年,是大漢王朝的創始人。劉邦出生的那一年,東周最後一任國王周郝王向秦國投降,并在同一年死去,東周滅亡。大約在周平王東遷的那一年前後,羅馬的開國國王羅穆璐出生。劉邦出生之前三十年,羅馬共和國持續二百多年的等級沖突結束,羅馬平民取得與貴族同等的參政權,政體由貴族共和轉變為民主共和。劉邦三十五歲時,秦統一中國。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敲響了曆時一千多年、貫穿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封建制的喪鐘。劉邦建立漢王朝,标志着中國完成了由君主封建制向極權君主制轉型的過程,進入君主專制時代。劉邦是第一個草根逆襲做皇帝的人,是真正的能力以外的資本等于零的人,但他并不是最後一個。

我們對于劉邦的身世知之不多,這并不奇怪。劉邦是第一個草根皇帝,父親劉太公是個農民,并不是什麼貴族世家,自然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家世。不過,劉邦是大漢朝的開國皇帝,一代枭雄,出生時上天自然不能沒有任何表示。據說他的母親曾經在河邊休息,夢見自己和神明約會。當時,電閃雷鳴,天昏地暗。劉太公關心自己的老婆,趕緊跑去察看,卻發現有蛟龍纏在他老婆的身上。不久劉太太便懷孕了,十月懷胎,生下劉邦。是以,劉邦的爹雖然隻是個農民,他卻是個龍種,是以後來做了皇上。當然,這個故事很可能是劉邦成功後有人為了給他臉上貼金杜撰的,也有可能是呂後的發明,呂後在這方面非常在行。

史書記載,劉邦“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左腿上有72顆黑痣。也就是說劉邦長得鼻梁高聳,天庭飽滿,相書說這是天生的帝王相。劉邦為人大大咧咧,在家好吃懶做,不幹活,經常挨他父親劉太公數落。劉邦成年以後,離開自己的老家豐縣,到鄰近的沛縣去當公務員,做到了泗水亭長,相當于負責泗水這個地方治安的派出所所長,科級幹部。劉邦應該還是讀過一些書的,秦國統一後,焚書坑儒,規定一切以吏為師,想當公務員,就得學習法律,通過公務員考試才行。是以,劉邦并不是一個不識字的大老粗,他隻是不學之乎者也而已。劉邦對人很無禮,和他共事的人都被他戲弄過。他尤其讨厭儒生,見到儒生必侮辱之。這也難怪,秦始皇重用法家人物,焚書坑儒,儒生自然遭人鄙視,就像文革時的臭老九,劉邦也是個俗人,不能不受世俗偏見的影響。劉邦還貪杯好色,經常在酒肆裡賒酒喝,一喝就醉。一開始,酒家常常欺負他,賣給他的酒價錢比平常高好幾倍,劉邦也不在意。後來劉邦身上接連出現怪異的事,酒家賣給他的酒就經常打折了。

有一次,劉邦出差到秦國首都鹹陽,正好看到秦始皇出遊,旌旗招展,戈戟林立,鼓樂喧天,氣派非凡。劉邦羨慕得口水都流出來了,長歎了一口氣說:“哎呀,大丈夫就應該是這樣的!”在那個年代,說這種話是要掉腦袋的,連想一想都有罪。天底下有這種想法的人我們知道的也就三個,一個是陳勝,國小生都知道,他在造反時發出了“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的千古絕唱。另一個是項羽,他也看到過秦始皇的儀仗,說了句:“彼可取而代之。”再有就是劉邦。看得出,劉邦這時候隻是羨慕,并沒有要當皇帝的想法。陳勝隻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幻想着有朝一日出将入相,封妻蔭子,也沒有取代秦始皇的想法,真正有當皇帝想法的是項羽。他們後來都創造了曆史,陳勝開啟,項羽繼續,劉邦完成。

劉邦的老婆呂雉也是個女中龍鳳。劉邦找到這個老婆的經曆值得一提。呂雉的老爸呂公是單父人,單父就是今天山東省單縣。呂公和别人結了仇,在老家沒法混了。正好,他和沛縣縣令是好朋友,便跑到沛縣來避禍。沛縣的官吏們聽說縣令家來了貴客,都跑來送錢拍馬屁。蕭何是沛縣的主吏掾,相當于人事部長,負責賓客總接待。他告訴大家:“送禮不滿一千錢的,隻能坐在堂下。”劉邦大搖大擺走了進來,說:“賀錢一萬!”呂公一聽大驚,心想這是哪個土豪,出手這麼大方?趕緊迎了出來。劉邦其實一分錢沒帶,是來吃白食的,這呂公卻一點也不在乎。原來,呂公平日裡喜歡給人相面。他一看劉邦長相非凡,氣勢逼人,心裡就喜歡他三分,趕緊往裡請。蕭何一看,老頭要上當,連忙提醒他:“劉季喜歡說大話,幹不成什麼事。”呂公卻絲毫不以為意。蕭何是否真的說過這句話,史記的記載有可商榷之處。《史記·蕭相國世家》說:“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 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意思是蕭何是縣組織部長,劉邦還沒有發迹的時候,蕭何就經常罩着他。以他們的這種關系,蕭何按理不會在呂公面前這麼損劉邦。無論如何,蕭何後來是徹底改變看法了。劉邦可是當仁不讓,徑直走到主賓的位置上一屁股坐下。宴會結束後,呂公把劉邦留下。呂公說:“我平時就喜歡給人相面,閱人無數。我看你面目清奇,世間罕有,将來必貴不可言,請你自愛。我有個女兒,我想把她嫁給你做媳婦。”這呂公的性子也太急了點,可把他老婆給氣壞了,呂太道:“你不是常說我們這個女兒命好,得嫁個貴人嗎?沛縣縣令向你提親,你都不答應,怎麼就把她嫁給劉季這麼個窮光蛋?”呂公說:“你婦道人家懂什麼?”把女兒嫁給了劉邦。要說這個呂公能掐會算,看準了劉邦是個真龍天子,早晚登基做皇帝,鬼都不信。但天下将亂,他想必是知道的。劉邦這樣的人要放在和平時期,也就是個混吃混喝的小吏,不會有大出息。亂世豪傑蜂起,英雄不問出處,像劉邦這樣膽大妄為之徒肯定要比蕭何這種謹小慎微之輩吃得開。呂公不是會算命,他隻是有政治眼光,拿女兒進行了一場政治投資。他成了嬴政的母親——赢麻了!

呂後也不是一般人,她對劉邦的事業幫助很大。主要表現在她堅定地鼓勵和支援劉邦幹大事,并幫助劉邦打造出一個真命天子的迷信光環。據說有一次呂後帶着兩個孩子在地裡除草,有個老先生路過,找他們讨水喝。呂後對老頭很熱情,不僅給喝的,還給吃的。老頭無以為報,便給呂後看相。老頭看完,呀呀呀了老半天,連聲說道:“夫人您可是天下貴人哪!”呂後很高興,又讓他給兩個孩子也看一看,老頭說:“您之是以能得富貴,全靠您的這個兒子。”在古代,女人沒有地位,母以子貴。劉邦回家後,呂後告訴他,有個老頭給我們母子相面,說我們都是大富大貴之人,要不你也去讓他給看看?劉邦一聽,趕緊追出去,找到那老頭,請他也給自己相一面。老頭說:“夫人和孩子都跟您長得像,從面相上看,您貴不可言。”劉邦謝過老頭,說:“要是你說得準,我将來一定報答你。”後來劉邦做了皇帝,派人去找老頭,哪裡還找得到?

老頭可能隻是為了報答呂後的一飯之恩,說了一些恭維的話,也可能真是個算命瞎子。這要是一般人,可能聽完呵呵一笑,也就過去了,不會太當回事。有心人也可能以此勵志一番。可他是劉邦,一個看見秦始皇的儀仗就發出“大丈夫當如此也”感慨的人,老頭一語點醒夢中人。我甚至認為,這個老頭很可能就是呂後安排的,目的是為了激活丈夫沉睡的潛能。這呂後可不是普通的村婦,會安心守着一個貪酒好色的丈夫,一輩子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而是一個心比天高的女人。這要是和平時期,呂後也隻能自歎命薄,但那是個亂世,機會青睐有心人。心理暗示對于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劉邦之是以敢于造反,後來又和西楚霸王項羽争奪天下,和呂後的暗示、鼓勵與支援是分不開的。

呂後不僅利用迷信鼓勵丈夫幹大事,還為丈夫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神秘的光環。秦始皇建造阿房宮,又在骊山大造陵墓,大量征調天下民工,最多時調集了八十萬人。劉邦作為泗水亭長,負責替縣裡往骊山輸送修墓的苦力。這些苦力可不是正常分派的,秦始皇說,在他的統治之下,人民沒有徭役。這些人都是以罪犯的身份被送去勞動改造,秦朝的法律綿密苛刻,人很容易就觸犯法律,免費的苦力源源不斷。被送去修墓建長城的人基本是有去無回,是以,這些人沒走多遠就逃走了一大半。劉邦估計,等到了目的地,恐怕跑得一個都不剩。自己交不了差,根據秦朝的法律,失職是要殺頭的。劉邦心一橫,對剩下的人說:“你們别跟着我了,都逃命去吧,我也要躲起來了。”隊伍中有十幾個膽大的當即表示願意留下來,跟劉科長幹革命。這一天,他們要經過一條河。劉邦讓一個人前面探路,那人回來報告說:“前面有一條大蛇擋道,趕緊回頭。”劉邦已經喝醉,借着酒勁,拍着胸脯說道:“大膽往前走,怕個球!”劉邦帶頭上前,拔出劍來,把蛇砍成兩段。本來,殺死一條蟒蛇并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但是一個有心人編了個故事,就把這件事給神化了。故事是這樣的。有人經過劉邦斬蛇的地方,看見一個老婦人在那裡哭。過路人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我哭是因為有人殺了我的兒子。”過路人問:“你的兒子為什麼被殺?”老婦人說:“我的兒子是白帝子,他變成一條蛇,擋在了路上,被赤帝子殺死了。”白帝少昊是嬴秦的祖先,赤帝就是炎帝。白帝子是秦朝皇帝,赤帝子當然就是劉邦了,是以劉姓皇族後來又叫炎劉。劉邦斬蛇起義被神化成他将推翻秦朝并取而代之。但這個故事很可能也是呂後編造的。劉邦當時是個亡命徒,朝不保夕,逃命還來不及,哪有心思推翻秦朝做皇帝?他的身邊都是逃亡的罪犯,也沒有這樣的素質。呂後受她父親呂公的影響,一直都在做着富貴夢,隻有她能編出這樣的故事。劉邦聽後心裡很受用,更加目中無人,身邊的人也越來越怕他。我們不知道項羽知不知道這個故事。如果他早就知道,卻又不把這當回事,在鴻門宴上放了劉邦,那隻能說明項羽這個人政治上缺根弦。劉邦早已宣布,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項羽卻懵然無知,一直是個糊塗蟲!

呂後确實是個造神高手。劉邦剛剛造反的時候,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整天隐藏在豫皖蘇魯交界的芒砀山裡。一般人很難找到他,呂後卻能輕而易舉地找到。這其實不難了解,呂後最熟悉劉邦的習性啊!但呂後就連這也能添油加醋,編造出一個對劉邦很有利的神話來。劉邦自己也覺得奇怪:我藏哪裡你是怎麼知道的?難道你有特異功能不成?呂後說:“你藏身的地方頭頂上經常有雲氣,我隻要順着雲彩去找,總是能找到。”劉邦一聽,更加覺得自己不是一般人了。沛縣裡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覺得劉邦是天選之人,跟着他幹革命肯定有奔頭,個個想投靠劉邦。人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内助,這話不無道理。呂後不僅利用迷信為丈夫鼓勁,堅定丈夫的信心,還幫助他宣傳塑造形象,在劉邦造反初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記》說,呂後為人剛毅,輔佐劉邦平定天下,韓信、英布等有功之臣被殺,都是呂後親自動手或者是出主意。戚夫人是劉邦的寵妃,劉邦曾經動過把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立為太子的念頭。劉邦一死,呂後便把戚夫人砍去手腳,做成人彘,扔進廁所裡,還殘忍地帶着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去觀看。可見呂後這個人内心有多麼“強大”。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在劉邦死後臨朝稱制十六年,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事實上的女皇。

秦二世寵信趙高,日夜荒淫無度。他重新開機阿房宮建設,又征調五萬名身強力壯的人守衛鹹陽,進行軍事訓練。這些人和狗馬禽獸消耗大量糧食,鹹陽供應不上,于是向郡縣調取。運糧的民工自帶糧食,禁止鹹陽三百裡内的人食用這批糧食。

高壓統治下,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底層群眾發動的、以改朝換代為目的的暴力革命,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曆史空前,标志着中國以禅讓制和湯武革命為特點的、由貴族上司的朝代更替成為曆史,自下而上推翻君主統治的暴力革命成為改朝換代的主要形式。陳勝和吳廣都是農民。陳勝年輕時給人當長工,有一次,在地裡幹活時,他突然中途扔下鋤頭,冒出一句話:“苟富貴,無相忘!”一起幹活的人都笑他傻,說:“你一個長工,刨地是你的命,哪來的富貴?”陳勝歎了一口氣說:“唉,小麻雀哪裡知道大雁的志向!”

秦始皇一統天下,為了確定大秦江山永固,子孫萬代統治這個國家,發兵三十萬北上攻打匈奴,征調民夫幾十萬修建長城。他又修建阿房宮,派兵攻打嶺南。幾項大工程前後動用數百萬人力,死者無數,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在秦朝,百姓以二十五家為一闾,富人居闾右,窮人居闾左。秦朝征召士兵和民夫,政府不管裝備,被征召的人要自辦裝備和費用。是以一開始,被征召的是居住在闾右的富人,因為隻有他們有能力置辦裝備。富人消耗完了,開始征調闾左的窮人。專制政權一旦擾動最底層的群體,它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這一年,秦國征發闾左窮人九百人去戌守漁陽。漁陽在現在的北京市密雲縣。陳勝和吳廣被任命為這支隊伍的屯長,在兩名軍官的押解下前往目的地。當時正當多雨季節,走到大澤鄉,道路中斷,無法前進。大澤鄉在今天安徽省宿州市東南四十裡。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不能按照規定的時間走到漁陽。秦朝是以嚴刑峻法而著稱的,秦政府可沒有不可抗力一說。根據法律,耽誤了時間,所有的人都得殺頭。俗話說,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陳勝和吳廣兩個人一起合計:“我們現在逃走,會被抓住殺掉;起來造反也會死。反正都是死,還不如豁出去,幹一票大的。”陳勝說:“天下苦秦久矣!我聽說秦二世哥們弟兄排行靠後,本來大位輪不上他坐,當皇帝的應該是長子扶蘇。但是扶蘇經常向皇帝進谏,惹得秦始皇不高興,被派到外面去帶兵。據說他沒有犯什麼罪,卻被秦二世殺了。百姓都認為他是個好人,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楚國将軍項燕打了很多勝仗,深受楚人愛戴,有人認為他還活着。如果我們的隊伍打着扶蘇、項燕的旗号,一定會有很多人響應。”可見陳勝平時還是讀書看報,了解一點時事的,并不是一個隻知埋頭苦幹的愚夫。吳廣同意陳勝的看法,二人找人占蔔,占蔔師知道他們想幹什麼,便說:“你們想幹的事都會成功,但還是得問一下鬼神吉不吉利。”一語點醒夢中人,二人說:“這是在教我們樹立威信!”于是拿塊布帛,寫上“陳勝王”三個字,塞進别人捕獲的魚肚子裡。戍卒買魚烹食,發現魚肚子裡的帛書,不禁心裡嘀咕。陳勝又讓吳廣夜裡到附近寺廟裡,點上篝火,模仿狐仙的聲音大叫到:“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們大驚。第二天,大家都看着陳勝竊竊私語。

吳廣有人緣,戍卒們都聽他号令。押送的軍官喝醉了酒,吳廣用話刺激他,軍官毆打吳廣,激起衆怒。吳廣奪過軍官的劍,将其殺死,陳勝也上前幫忙,殺死兩校尉。二人把戍卒們召集起來,說:“我等遇到大雨,都誤了期限,犯了死罪。即便不被處死,作為戍卒,十個裡有六七個活不成。壯士不死則已,要死就得死個轟轟烈烈。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大家欣然從命,打着扶蘇、項燕的旗号,以順從民意。設壇盟誓,陳勝自稱将軍,任命吳廣為都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動起義,史稱大澤鄉起義。天下豪傑紛紛響應,不久,起義便如燎原烈火,席卷全國,連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鲋都跑了國力,投奔陳勝。陳勝一路勢如破竹,到陳縣的時候,已經擁有兵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人,士卒數萬人,陳縣被一鼓而下。

陳縣的豪傑父老拍陳勝的馬屁,紛紛送出請求,要陳勝自立為楚王。陳勝聽說大梁人張耳、陳餘有見識,就征求二人的意見。二人回答道:“秦實行暴政,滅人國家,暴虐百姓。将軍出生入死,為天下除暴。現在您剛到陳縣,就迫不及待地稱王,這是向天下人暴露您的私心。希望将軍不要稱王,立即引兵西向。派人扶植六國國王的後代,給自己培植黨羽,為秦朝增加敵人。敵人多了力量必然分散,盟友多了軍力就會強大。如此一來,秦國野戰無兵,城守無人,将軍可以滅了暴秦,占據鹹陽,号令天下諸侯。亡國的諸侯得以複國,必然對您感恩戴德,您的帝王之業便成就了。如今您隻占領一個陳縣便稱起王來,天下人恐怕都洗洗睡了。”陳勝不聽,自立為王,建國号張楚。陳縣在現在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

由此可見,陳勝的所謂“鴻鹄之志”也不過是個小目标而已,他并沒有終結暴政、建立一個合理社會的偉大理想。“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真實道出了他心中的願望,也就是做個王侯将相。是以,在攻下陳縣這個鐵嶺般大城市後,他就迫不及待地稱起王來。和劉邦對秦始皇排場的羨慕、項羽彼可取而代也的不屑相比,陳勝的格局還是小了一點,這就決定了他事業的高度。也許這與陳勝出身長工,沒有機會見大世面有關吧?

陳勝發動起義的時候,劉邦已經先他一步脫離組織關系,上山打遊擊了。陳勝号召天下人起來造反,許多郡縣紛紛響應,殺死秦朝官吏,投奔陳勝。風聲傳到沛縣,縣令非常害怕。他一合計,還是主動革命為好,免得被人造反,丢了腦袋。縣令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手下的官吏蕭何和曹參,蕭、曹說:“閣下是秦朝的命官,平時沒少得罪人。如今您想叛變,沛縣人恐怕不會聽您的号令。不如先找回流亡在外的亡命徒,他們有好幾百人,利用他們來彈壓百姓,誰敢不服?”縣令一聽有道理,指令劉邦的連襟樊哙去把劉邦找回來。這時候,劉邦手下已經有幾百号人了。

蕭何、曹參這個主意是不是吃裡扒外,事先和劉邦串通好的,我們不得而知。蕭何沛縣人,因為公文寫得好,被任命為主吏掾,相當于縣人事部長。劉邦還是個布衣的時候,蕭何就好幾次罩着他。劉邦當亭長,蕭何經常保護他。劉邦出差去鹹陽,别人送的禮金是三百錢,隻有蕭何送的是五百錢。這兩錢之差,劉邦記了一輩子。曹參是沛縣的獄掾,蕭何的部下。他們出的顯然是個馊主意。秦朝任命的官吏全是酷吏,平時幫助朝廷壞事幹盡,到了關鍵時刻沒有一個頂事的。樊哙找來了劉邦,縣令卻後悔了。他怕自己駕馭不了劉邦,于是趕緊把城門關起來,派兵把守。他還想對蕭何、曹參下手,這可把二人吓壞了。他們翻過城牆,投奔了劉邦。劉邦沒有對沛縣發起強攻,而是發起攻心戰。他寫了一封信,用箭射進城裡。信裡是這樣說的:“天下苦秦久矣。你們為縣令守城,可是目前各地都在造反,你們的城市早晚會被攻破的。倒不如你們争取主動,殺了縣令,選個有能力的人來當上司,響應造反的諸侯,這對大家都好。要不然,城破之日,大家都得死,那可不值當。”沛縣人一聽有道理,大家一起殺了縣令,打開城門,把劉邦接了進來,就要拜劉邦為縣令。劉邦這時候顯得很謙虛,他說:“如今天下大亂,豪傑并起,要是不找個有能力的人來上司大家,我們将來會一敗塗地。我倒不是愛惜自己,就怕不是那塊料,耽誤了大家。你們還是找個比我行的人來幹吧。”蕭何等人平時職位倒是比劉邦高,也更有本事,但他們都是文官,膽子小,怕萬一造反失敗,秦政府找他們算賬,會滅他們九族。是以,他們都給自己留後路,争着把大位讓給劉邦。沛縣的父老們也說:“我們平時就聽說在劉季身上發生了種種怪異的事情,這人早晚會發達。而且占蔔的結果也是劉季最吉利。讓他來幹不會錯。”劉邦謙讓了許多次,無奈那位置實在沒人敢坐。于是大家推舉劉邦為沛公,祭拜黃帝和蚩尤,号令部衆。劉邦與蕭何、曹參、樊哙等招兵買馬,拉起一支兩三千人的隊伍。他們以紅色作為旗幟的顔色,因為傳說劉邦殺掉的蛇是白帝子,他是赤帝子。可以說這時候的劉邦已經在想着如何推翻秦朝、取而代之了,起點高,目标明确,輿論發酵充分,機會自然青睐有準備的人。

再回頭看陳勝、吳廣。陳勝揭竿起義後,各郡縣紛紛殺死當地的秦朝官吏,響應陳勝。周章又叫周文,陳縣人,曾經在楚将項燕手下擔任占蔔師,有點名氣。他誇下海口,說自己懂兵法,陳勝被他唬住,封他為将軍。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陳勝派周章向西攻打秦國。一路上,周章的隊伍不斷壯大,到了潼關的時候,軍隊已經發展到幾十萬。秦二世大驚,趕緊赦免在骊山修建陵墓的苦力,給他們發放武器,指令少府章邯率領他們迎戰周章。周章的軍隊是烏合之衆,人數雖多,戰鬥力卻不強。周章隻是嘴皮子将軍,章邯可是秦末名将。周章不是對手,被章邯打得大敗而逃。章邯随後追趕,又在河南渑池大敗周章的軍隊,周章自殺。

張耳、陳餘是魏國的名人,秦滅魏國,重金懸賞追捕他們。二人逃到陳縣,隐姓埋名,靠給村裡看大門為生。陳勝攻下陳縣,二人投靠陳勝。他們勸陳勝擁立六國國王的後代,不要自立為王,陳勝不聽。後來,他們請求陳勝撥給他們一隻軍隊,北上征服趙國,陳勝答應了。陳勝派自己的朋友武臣率領這支軍隊北上,很快就奪取趙國的大部分地區。武臣在張耳、陳餘的鼓動下自立為王,陳勝無可奈何,隻得承認。周章向鹹陽進軍的時候,陳勝指令武臣率領趙軍西進,配合攻打關中。張耳、陳餘又勸趙王擁兵自重,坐山觀虎鬥。直到章邯打敗周章,陳勝、吳廣失敗,項梁被殺,章邯率軍攻打趙國,這二位老先生還在那裡做着太平大夢呢。若不是項羽破釜沉舟,打敗了秦軍,這場由陳勝發起的秦末大起義很可能就被徹底鎮壓下去了。

由此可見,張耳、陳餘勸陳勝封六國國王後裔,其實是包藏私心的,并不是什麼制勝的法寶。分封六王後裔,不派兵則不起作用,派兵則削弱自己。秦朝鎮壓叛亂,必定先拿陳勝吳廣開刀。諸侯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必然袖手旁觀,不會出手相救。如此一來,分封的作用何在?後來張耳、陳餘遭到秦軍圍攻,各路諸侯的救兵全部作壁上觀。如果不是項羽破釜沉舟,獨力大戰秦軍,張耳、陳餘和大趙國全都涼涼了。

這時候,燕、趙、齊、魏等國紛紛造反,自立為王。項燕之子項梁和侄子項羽也在吳地起兵,響應陳勝。陳勝封吳廣為假王,監督諸将攻打軍事重鎮荥陽。章邯打敗周章的軍隊後,向陳勝所在的陳縣進軍。三川郡守李由死守荥陽,吳廣久攻不下,章邯将至。吳廣手下将領田臧主張圍點打援,怕吳廣不從,于是假傳陳勝的旨意,殺死吳廣。田臧把吳廣的頭顱送給陳勝,陳勝賜給田臧令尹的大印,任命他為上将軍。田臧與秦軍在敖倉決戰,田臧陣亡,軍隊潰敗。章邯攻打陳縣,陳勝戰敗,逃往汝陰,也就是現在安徽省阜陽市,在下城父被他的車夫莊賈殺害。陳勝稱王的時間總共隻有六個月。

陳勝稱王後,他的老丈人曾經去找過他,從前和他一起扛長工的人想起往日陳勝說過“苟富貴無相忘”的話,也跑來找他,想沾點光。陳勝不拿自己的老丈人當貴客,對他長揖不拜。老丈人大怒道:“你趁天下大亂,竊取尊号,還怠慢長輩,兔子尾巴長不了。”也不聽陳勝挽留,拍屁股走人。起初,陳勝熱情地接待他的那些工友。但是他們中有個人缺心眼,時間一長就忘乎是以,把陳勝卑賤時的陳芝麻爛谷子翻了出來。有人對陳勝說:“您的那個發小是個蠢貨,口無遮攔,有損您的威望。”陳勝也覺得很沒面子,就把那人殺了。這樣一來,所有陳勝的老朋友都找借口離開他,陳勝身邊一個親近的人都沒有。陳勝任命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專門監督群臣。手下将領外出打仗,一有過失,就抓起來治罪。以苛察為忠,對于自己看不順眼的,直接治罪,不按程式交給負責的官吏。所親近的都是一些馬屁精,是以大家不服。司馬遷認為陳勝因為這個原因,起義不久便失敗了。

看陳勝造反後的表現,幾乎就是一個在野的皇帝。他隻是沒有成功,否則很難說他會不會做得比秦朝的皇帝更好。在本書中,我會不時地拿一些西方、尤其是希臘羅馬的領袖來做比較,以便揭示,不同的領袖,不同的做法,會把一個國家帶往何方。我翻譯了大量希臘羅馬史學著作,在史料的掌握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我認為拿羅馬的開國國王羅穆璐來和陳勝做個對比,應該是合适的。

羅穆璐出生在周平王東遷前後,他和弟弟雷慕斯一生下來就被抛棄了。故事要從特洛伊戰争說起。話說特洛伊城陷落後,王子埃尼亞斯帶着族人沖出重圍,逃往意大利,在拉丁人的領地上定居下來,他的後代建立阿爾巴王國。王位傳到努米托和阿穆略兩兄弟,哥哥努米托繼承王位,弟弟阿穆略繼承财産。阿穆略财大氣粗,反奪了努米托的王位。為確定努米托的後代不會争奪王位,阿穆略殺死了努米托的所有男性後代,隻留下努米托的女兒伊麗娅。但他還是不放心,又把伊麗娅送到竈神廟當祭司。根據法律,竈神廟的祭司必須保持處女身,違者處死,這樣就能確定伊麗娅不會生孩子。誰知伊麗娅卻懷孕了,阿穆略在女兒安托的求情下沒有處死伊麗娅,但是指令,一旦孩子生下,立即處理掉。伊麗娅生下一對孿生子,國王指令仆人把孩子帶到台伯河扔掉。也是羅穆璐兄弟命不該絕,台伯河水泛濫,仆人圖省事,沒有走到河流深處,遠遠地就把盛放兩個孩子的木盆丢下。洪水把兄弟倆帶走,被一個養豬人發現,帶回家裡撫養。

兩兄弟長大後,喜歡打抱不平,遠近聞名。也是命中注定,阿穆略的統治不得善終,有一天,兄弟倆與努米托爺孫相認了。這件事當然瞞不過阿穆略,事不宜遲,必須趕快行動。羅穆璐緊急調集平日裡在一起打抱不平的弟兄,無非是一些國王農牧民、逃犯和奴隸,緊急編成軍隊,在木棍的頂端綁上草作為旗幟,和陳勝吳廣的揭竿為旗也差不多。兄弟倆裡應外合,推翻了阿穆略的統治,把祖父努米托重新扶上王位。

兩兄弟不想做富二代,等着繼承祖父的王位。他們決定帶領手下到自己長大的地方去建國,創立一番事業。在建立羅馬城的時候,兄弟倆為選址發生争執,随後雙方大打出手,雷慕斯被殺。羅馬城建成後,羅穆璐成為羅馬的第一任國王。他把适合服役的人編成軍團,其餘的人作為平民;從平民中選出一百名精英,組成元老院,凡事先咨詢元老院後再實行。他建立起一個國王、元老院和軍隊加平民的三權鼎立的體制,這一權力結構後來由共和政體所繼承,為羅馬發展壯大、稱霸西方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偉大的政治家建立優良的制度,垂範後世,政治暴發戶眼裡隻有權力,這也許就是羅穆璐與陳勝之間的差別。

陳勝和吳廣死了,秦二世卻沒有高興太久。很快,更厲害的角色登場了。

劉邦豎起義旗,自立為沛公,自然少不了攻城略地,打打殺殺。至于他攻打過哪些地方,我就不多說了。我寫的是傳記,不是曆史。我隻說能夠反映劉邦性格的事,其他的事留給史學家去考證。我的目的是揭示為什麼他能夠成功,而别的人如項羽卻失敗了。

雍齒是沛縣人,劉邦的同鄉。劉邦攻下老家豐邑後,把該城交給雍齒守衛。魏國将軍周市率軍攻打豐、沛,派人告訴雍齒:“豐邑從前屬于魏國。如今魏國已經打下幾十座城池,如果你投降魏國,魏國将封你為侯,守衛豐邑。如果你不投降,我們攻下豐邑,殺光全城百姓。”周市用的正是劉邦攻大沛縣時用過的招數。雍齒一直都瞧不起劉邦,如今受劉邦上司,心裡老大不情願。魏國招降,正中他的下懷,他沒有多想就投降了。劉邦領兵攻打豐邑,無奈兵力單薄,怎麼也打不下來,急火攻心病倒了,不得已率軍回到沛縣。

劉邦痛恨雍齒和豐邑子弟背叛自己,卻又無可奈何。陳勝死後,景駒被陳勝的部下秦嘉立為楚王。劉邦聽說景駒在留縣,就前去投靠。留縣在沛縣的東面,是現在山東省濟甯市微山縣留莊鎮。正好張良也聚集了百十号人要去投奔楚王,二人在路上相遇。張良是智多星,所謂的謀聖,自然慧眼識英雄,當時就投靠了劉邦,劉邦拜他為廄将,相當于軍中的後勤部長。

張良是南韓貴族,其先祖出過多任宰相。張良二十歲的時候,秦滅南韓,張良因為年紀輕,沒有做過南韓的官。南韓滅亡時,張良有仆人三百人,弟弟死了他都不将其下葬,而是把家裡的錢全部拿出來,尋找刺客,要刺殺秦始皇,為南韓報仇。張良找到一個能使一百二十斤重鐵椎的大力士,就在秦始皇東遊的時候,張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狙擊秦始皇。大力士一鐵錐砸中秦始皇的一輛副車,秦始皇沒在裡面,逃過一劫。秦人四處緝拿兇手,張良逃到下邳,隐姓埋名。秦國雖然專制,無奈沒有天網相助,張耳、陳餘和張良都順利地潛伏了下來。據說在這裡張良得到一個神秘老人傳授的一部《太公兵法》,他如獲至寶,經常研習,變得足智多謀。張良在下邳逃亡時也沒閑着,而是任俠仗義,當時項羽的叔叔項伯殺人,和張良藏匿在一起。這段經曆在鴻門宴上派了用場,改寫了曆史。張良多次運用《太公兵法》向劉邦獻計獻策,劉邦常常采納張良的計策。張良也跟别的造反派頭頭講,那些大老粗沒有一個聽得懂。張良說:“沛公大概是上天派來的人吧。”于是專心輔佐劉邦。

劉邦沒有從景駒那裡借到軍隊。這時候章邯幹掉了陳勝,向東殺來。劉邦與秦軍在蕭縣交戰,不利,轉而進攻砀山縣,三天拿下,收編砀山軍隊五六千人。他率軍殺回豐邑,卻還是沒能打下來。這時候,他聽說項梁駐紮在薛縣,便率領一百多名騎兵跑去見項梁。薛縣在今天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項梁對劉邦很不錯,出手非常大方,撥給了劉邦五千軍馬,還給了十個五大夫将。五大夫是秦漢時期的爵位,級别不低。劉邦率領這支生力軍攻打豐邑,這次終于成功,雍齒逃往魏國。豐邑是劉邦出生的地方,秦時屬于沛縣,漢時改豐縣。父老鄉親背叛劉邦,成了劉邦心頭永遠抹不去的痛。但背叛劉邦的雍齒并沒有就此銷聲匿迹,後面我們還會談到。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在大澤鄉起義。九月,項梁和侄子項羽殺死會稽郡守起義,響應陳勝。會稽郡的治所在現在江蘇省蘇州市。項梁自任會稽郡守,以項羽為裨将。陳勝兵敗被殺,部将召平假傳陳勝的聖旨,拜項梁為楚王上柱國,指令項梁率軍進攻秦軍。項梁率領八千軍隊渡過長江,陳嬰、黥布、蒲将軍等率領手下前來投靠,兵力壯大到六七萬人。這時候,項梁确定陳勝已經被殺,于是召集諸将到薛城議事。劉邦從沛縣前往薛城拜見項梁,項羽剛剛攻取襄城,也來到這裡,秦末兩個叱咤風雲的對手第一次碰面。這時候,項羽隻有二十四歲,而劉邦已經四十七了。這一年齡差距在後來的楚漢相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一年,範增七十歲。他平時呆在家裡,就喜歡琢磨些耍弄陰謀詭計的事。天下大亂,範增這種人怎麼可能安分?他跑來給項梁出主意:“陳勝不敗才沒天理。秦滅六國,楚國是最冤的。楚懷王被騙到秦國去,有去無回,楚國人心痛到現在。是以,楚國的南公先生說:‘即便楚國隻剩下三戶人家,早晚也能把秦國滅了。’陳勝第一個起義,不立楚王的後代而立自己為王,肯定長不了。閣下從江東起兵,楚國的将領們紛紛投奔将軍,就是因為将軍家人世世代代在楚國為将,能夠光複楚國,擁立楚王的後人。”項梁是被殺的楚将項燕的兒子,一聽這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派人去尋找楚懷王的後人。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這時候正在民間給别人放羊呢,項梁把他立為楚懷王,以滿足楚國百姓的願望;任命陳嬰為上柱國,定都在盱眙。項梁自封為武信君。張良一直想光複南韓,便趁機對項梁說:“您已經立了楚王的後人為王,那就幹脆把韓王的後人也立了吧,可以壯大您的力量。”項梁派人找到韓成,把他立為韓王,任命張良為司徒,給了韓王一千多個兵,讓他去收複南韓的土地。

範增出的這個主意看似友善可行,借助楚國殘餘的影響力,可以更加迅速地壯大自己,但其實是畫蛇添足。陳勝隻是一個不知名的農民,照樣一呼百應。他之是以失敗,主要是因為輕敵。陳勝小農意識太強,剛拿下陳縣這麼一個巴掌大的城市就稱王,再加上用人不當,輕率冒進,以緻失敗。他一手扶植起來的趙國拒絕派兵配合攻打秦國,緻使周章孤立無援,被章邯打敗,證明分封諸侯隻能分散自己的力量,并不見得對自己有利。範增觀念陳舊,和張耳陳餘等一幹六國遺老遺少一樣,沒有察覺時代已經發生變化,還幻想恢複君主封建制,為後來項羽的失敗埋下禍根。在當代的著名謀士中,隻有張良一人看清了形勢。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項梁率領軍隊在山東東阿大敗章邯率領的秦國軍隊,又在山東定陶将其打敗。項羽和劉邦在雍丘與秦軍交戰,秦軍大敗,秦将李由被殺。雍丘就是今天的山東杞縣,李由是秦國丞相李斯之子,時任三川郡守。不久後,李斯受趙高陷害,被判腰斬,夷三族。項梁連戰連勝,開始輕敵起來。宋義勸誡道:“打了勝仗,将領輕敵,士兵怠惰,會吃敗仗的。我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秦國的軍隊卻越來越多。我真為您擔心。”項梁不聽。不久,秦二世調集所有的軍隊增援章邯。章邯向楚軍發動進攻,在定陶大敗楚軍,殺死項梁。項梁死後,章邯也犯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導緻他前功盡棄,最後連秦王朝也被葬送了。他認為楚軍已不足為慮,于是渡過黃河去攻打趙國,把兩個比項梁更厲害的角色留着了後面。可見宜将剩勇追窮寇是多麼的重要!趙軍哪敵得過兩支大軍的夾擊,瞬間潰敗,趙王歇、将軍陳餘和宰相張耳全部逃進巨鹿城,被秦将王離率軍圍困。巨鹿在現在河北省邢台市。

項梁出事的時候,項羽和劉邦正在攻打外黃縣。外黃在今天河南省民權縣。當時從七月到九月,陰雨不斷。項羽和劉邦久攻不下,轉而攻打陳留。陳留在河南省開封市。這時候傳來項梁戰死的消息,軍隊陷入恐慌。很顯然,再繼續堅持下去非常危險,二人和将軍呂臣商量,決定率軍東歸。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懷王把都城從盱眙遷到彭城,也就是現在江蘇省徐州市,呂臣駐軍在彭城東,項羽駐軍在彭城西,劉邦駐軍在砀山縣,互為掎角之勢,拱衛彭城。不久,楚懷王把呂臣和項羽的軍隊合并,親自率領。任命劉邦為砀郡長,封武安侯,指揮駐紮在砀郡的軍隊。封項羽為長安侯,号為魯公;封呂臣為司徒,呂臣的父親為令尹。項羽随叔父項梁起兵,這個家當是他們叔侄倆拼死拼活打出來的。楚懷王是叔侄倆從羊圈裡找來的,如今,項梁屍骨未寒,楚懷王就剝奪項羽的兵權,項羽的心情可想而知。雙方是以結下梁子,估計就是在這個時候,項羽第一次有了幹掉楚懷王的想法。劉邦或者因為實力較小,沒有受到猜忌,或者因為他年齡較大,比較圓滑,或者因為楚懷王就想利用他來抗衡項羽,因而兵權沒有受到影響。

趙國多次向楚國求救,楚懷王做出戰略部署。他兵分兩路,一路由宋義率領,北上救援趙國。任命宋義為上将軍,項羽為次将,範增為末将,所有将領都聽宋義的号令,尊宋義為“卿子冠軍”。另一路由劉邦率領向西挺進,攻打秦國中央政府所在地關中。懷王與諸将約定:“誰先入關,平定關中,誰就是關中之王。”由此可見,後來項羽分封諸侯,執行的是楚國的既定政策。當時,秦軍依然強大,經常追着叛軍打,大家都認為先入關的人一定是腦子進水了。隻有項羽因為痛恨秦國人殺害了他的叔叔項梁,反應積極,願意和劉邦一起殺進關中。懷王手下的老将們都說:“項羽骁勇善戰,為人心狠手辣。上次攻打襄城,襄城人被他殺得一個不剩。他所過之處,誰都活不了。以前楚國多次出兵,陳勝和項梁都失敗了,就是因為他們過于輕敵冒進。這一次,我們不如派一個老成持重的人率軍西征,對秦國父兄曉之以義。長久以來,秦國人深受暴政之苦,如果去的是一個厚道的長者,不虐待他們,應該可以攻得下來。項羽太彪悍了,不能派他去。沛公向來寬宏大量,可堪此任。”是以,楚懷王拒絕讓項羽參加西征軍,而派劉邦率軍西征。從結果上看,楚懷王的這次安排是正确的,但也再次得罪項羽。劉邦收集陳勝和項梁的殘兵敗将,經砀山縣到達陽城和杠裡,與駐紮在杠裡的秦軍對壘,打敗了兩支秦國的軍隊。

與此同時,宋義率軍北上救援被秦軍圍攻的趙國。宋義走到安陽時就不再前進了,這一呆就是四十六天。項羽要求立即渡過黃河,向秦軍發起進攻;宋義卻想坐山觀虎鬥。看樣子,宋義也是個紙上談兵之輩。二人發生火并,項羽殺死宋義,楚懷王迫不得已,任命項羽為上将軍。楚軍破釜沉舟,大破秦軍,殺死秦将蘇角,俘虜主将王離,秦将涉間自焚而亡。王離是滅楚名将王翦之孫。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戰,經此一戰,蒙恬的軍隊被消滅,秦國已經不堪一擊。

按下項羽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苦戰不提。劉邦引兵向西,在昌邑遇到彭越,二人兵合一處。昌邑在今天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彭越是巨野澤中的漁民,平時在打魚之餘還兼做盜賊。陳勝、項梁起義後,當地人也蠢蠢欲動。澤中少年聚集了一百多号人,大家推舉彭越作為統領。彭越極力推辭,年輕人堅決要求,彭越這才答應。他和大家相約,第二天太陽出來時集合,遲到者斬。到了集合的時間,有十幾個人姗姗來遲。彭越說:“我年紀大了,你們非要我來當這個頭。我們有約在先,遲到者斬。今天集合,這麼多人遲到。我不能把他們都殺了,隻殺最後一個。”說完就把那人拉出來砍了頭,擺上香案,供上人頭,号令部下。所有人大驚失色,頭都不敢擡。彭越攻城略地,收集散兵遊勇,隊伍發展到一千多人。這一次,彭越投靠了劉邦。劉邦、彭越率軍攻打昌邑,但沒有攻下。彭越并無遠大志向,當即回到他的老巢巨野澤,劉邦繼續西進。

這一天劉邦來到高陽鄉,高陽人郦食其前來求見。高陽在現在河南省開封市,秦時屬陳留縣。郦生平時喜歡讀書,家裡窮得叮當響,靠給村裡看大門糊口。盡管地位卑賤,當地的賢士豪傑卻不敢瞧不起他,都稱他為“狂生”。陳勝、項梁起義後,手下有幾十個将領來過陳留。郦生發現他們個個粗鄙貪婪,聽不進有見識的話,于是隐匿不出,靜觀其變。劉邦來到陳留,手下有個騎士正好是郦生的同鄉。郦生對這位同鄉說:“我聽說沛公這個人傲慢瞧不起人,但是有雄才大略。我就喜歡和這種人交往,可惜沒有人替我引薦。你回去見到沛公,告訴他:‘我們裡中有位姓郦的先生,六十多歲了,身高八尺,大家都叫他瘋子,他說自己不瘋。’”騎士說:“沛公不喜歡儒生,有戴儒生帽子的人來拜訪他,他就會把人家的帽子摘下來,往裡面尿尿。他和人說話時經常破口大罵,千萬别告訴他你是儒生。”郦生說:“你盡管替我禀報好了。”騎士找了個機會把郦生的話轉告劉邦。

劉邦來到高陽,在旅館住下,派人召見郦生。郦生進來的時候,劉邦正在讓兩個女人為自己洗腳,對郦生愛答不理。郦生長揖不拜,劈頭蓋臉就問劉邦:“足下是想幫着秦國攻打諸侯,還是想率領諸侯打敗秦國?”劉邦大罵道:“你個書呆子!天下苦秦久矣,是以大家才聯起手來推翻暴秦,怎麼是幫助秦國?”郦生不慌不忙地說:“既然是起義兵誅無道秦,就不該對長者這麼沒有禮貌。”劉邦一聽,踹開洗腳盆,穿好衣服,請郦生上座,向他道歉。郦生對劉邦談到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之策,聽得劉邦津津有味。劉邦請郦生吃飯,問他有什麼好主意。郦生說:“足下聚集烏合之衆,收編散兵遊勇,滿打滿算不到一萬人。就這樣你還想直接殺入關中,這不是自己往虎口裡鑽嗎?陳留乃是天下要沖,四通八達,城裡存糧很多。我和縣令有交情,請派我做你的使者,我讓他聽你的。如果他不聽話,你就率軍攻打他,我做你的内應。”劉邦派郦生先行,自己領兵跟在後面,陳留很快被拿下。劉邦封郦生為廣野君,郦生經常替劉邦當說客,出使諸侯。他又把自己的弟弟郦商引薦給劉邦,劉邦任命郦商為将軍,率領陳留兵助攻開封,但是沒有成功。

劉邦放棄對開封的進攻,向北挺近,與秦将楊熊會戰于白馬,再戰于曲遇東,楊熊大敗,逃往荥陽,被秦二世派人枭首示衆。白馬縣就是今天河南省滑縣,曲遇在河南省中牟縣,荥陽在鄭州西部。秦二世三年四月,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南攻颍川,大概是因為遭到頑強抵抗,城市被攻陷後,發生了屠城事件。颍川郡在今天河南省禹州市。劉邦因為張良的緣故進入南韓領地,張良在南韓沒有太大的作為,率領軍隊跟了劉邦。這說明張良擅長運籌帷幄,卻不是個将才。

劉邦率軍攻打南陽,郡守首戰不利,退保宛城。宛城位于今天南陽市宛城區。劉邦想越過宛城向西進攻,張良勸阻道:“沛公您雖然急着想入關,但是,前方的秦兵還很多,他們占據着險要地形,不好對付。今天如果我們不拿下宛城,宛城守軍必然會抄我們的後路,前面還要面對強大的秦軍,這種打法風險太大。”劉邦從善如流,連夜率軍從别的道路殺回,偃旗息鼓,天亮時到達宛城,把它圍了個水洩不通。南陽郡守一看大勢已去,拔出劍來就想抹脖子!

就在南陽郡守準備自殺的時候,他的門客陳恢制止道:“想死不必搶時間。”他翻越城牆,找到劉邦,說道:“我聽說足下與懷王有約,先入鹹陽者封王。您現在圍攻宛城,宛城周圍有幾十座城池。這裡的官吏和百姓都以為投降必死,是以拼命守城。現在,如果您強攻,傷亡一定很大。如果您放棄宛城,向西前進,宛城一定會抄您的後路。您往前走則失了鹹陽之約,向後轉則要面對強大的宛城。站在您的角度考慮,不如準許宛城投降,封賞其守将。把他變成您的人,率領他的士兵一起向西進發。那些沒有被攻下的城市一聽說這件事,一定會争相開門,把您請進城去,您将一路暢通無阻。”劉邦強攻颍川,屠城報複,緻使南陽拼死防守。如果所有的城市都這樣,他如何到得了鹹陽?于是他痛快答應了。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南陽郡守投降,劉邦封他為殷侯,封陳恢為千戶侯。劉邦率軍向西前進,一路上暢通無阻。劉邦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秦人喜出望外。

話表兩頭。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消滅了王離的軍隊後,率軍渡過漳水,章邯退守棘原,避而不戰。棘原在巨鹿的南部,位于今天河北省平鄉縣。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章邯派長史司馬欣回鹹陽請示,司馬欣等了三天,趙高不見。司馬欣見勢不妙,趕緊從小路逃回。趙高果然派人在大路上候着他。他告訴章邯,即使他們打了勝仗,也會遭到趙高的猜疑,萬一打了敗仗,一定會被趙高當替罪羊,勸章邯早做打算。章邯害怕,走投無路,率軍向項羽投降。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上将軍,率軍向西進發。為了免除後患,項羽背信棄義,将二十萬秦軍全部坑殺。王離和章邯的軍隊被消滅,秦王朝失去了屏障,覆亡立等可待。但項羽的殘暴,也導緻他後來失去關中,送給劉邦一塊盛産帝王的風水寶地。

就在劉邦、項羽的軍隊勢如破竹、秦帝國大廈即将傾頹之時,秦朝宮廷也在發生着巨變。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死于沙丘宮。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合謀,僞造秦始皇遺诏,棄長公子扶蘇,擁立小兒子胡亥為皇帝,是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無道,縱情享樂,不理朝政,把朝廷事務完全交給趙高打理。趙高專權,變更法律,實行嚴刑峻法。群臣人人自危,都想作亂。秦二世重新開機阿房宮建設,修建專供皇帝巡遊的直道和馳道;橫征暴斂,徭役不止。群眾怨聲載道。陳勝、吳廣起義,山東大亂。李斯多次想向皇帝進谏,與趙高發生沖突。皇帝信任趙高,将李斯投入監獄,派趙高審理李斯的案件。趙高将李斯嚴刑拷打,李斯疼痛難忍,屈打成招。李斯在獄中向秦二世上書,為自己辯護。辯護詞送到趙高那裡,被趙高按住不奏,說:“罪犯有什麼權利上書?”趙高派自己的賓客假扮禦史、谒者、侍中去複審李斯,前後派去十幾個人。隻要李斯翻供,就會挨揍,直到李斯不敢改口供為止。後來,秦二世派人察驗案情,李斯以為還是從前那一套,不敢翻供,表示服判。案情上奏,二世大喜道:“要是沒有趙先生,我就被丞相出賣了。” 公元前208年,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俱五刑,論腰斬鹹陽市。”這段曆史已在嬴政傳中交代過。

趙高想獨自把持秦國政權,怕别的大臣不服,就想出一個主意,試探群臣的态度。他讓人獻給秦二世一頭鹿,說是獻馬。二世笑道:“丞相有沒有搞錯,把鹿當成了馬?”他問身邊的人,有的沉默不語,有拍趙高馬屁的,說是馬,也有說是鹿的。二世懷疑是自己腦子出了問題,從此藏在深宮,不再見群臣了。事後,趙高暗中給那些說是鹿的人找茬治罪。從此,所有的人都害怕趙高,不敢說他的不是。

趙高經常對秦二世說:“關東的盜賊掀不起什麼浪來。”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打敗秦軍,俘虜了王離等将領。章邯的軍隊連戰皆敗,上書請求增援。關東基本都反了,各路反王的軍隊都在向西挺進。八月,劉邦率領數萬軍隊攻下武關,實施了屠城。武關在今天陝西省丹鳳縣,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合稱“秦之四塞”。劉邦派人與趙高聯絡。趙高怕秦二世發怒,自己身家性命不保,于是和女婿鹹陽令閻樂以及弟弟趙成合計:“皇上不聽進谏,如今情況危急,要把我們當替罪羊。我想廢了今上,改立子嬰。子嬰仁慈樸素,百姓都說他好。”趙高找來郎中令做内應,詐稱有盜賊,指令閻樂帶兵追捕。趙高連這個女婿都不放心,事先把親家母劫持到自己家裡。閻樂率領一千多名吏兵來到宮門,責問守衛宮門的官員道:“有盜賊跑進來,你為什麼不制止?”守門官員說道:“深宮大院嚴防死守,賊哪裡進得來?”閻樂不再廢話,當即把他殺了,率領吏兵闖進宮來,邊走邊射箭,宦官、宮人大驚,四散而逃,反抗者被格殺勿論,幾十個人死于非命。郎中令和閻樂一起闖進皇帝的住處,二世大怒,指令左右護駕,左右都不敢出手。二世看見旁邊還站着一個宦官,便對他說道:“事情都到這個地步了,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宦官的回答十分經典:“我不敢說,才能活到現在。如果我早說,腦袋已經搬家,還能活到這時候?”閻樂走上前,數落二世道:“你有權任性,恣意妄為,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起來反對你,你還是早點自我了斷吧。”二世說:“我能見丞相嗎?”閻樂說:“不能。”二世說:“我希望做個一郡之王。”閻樂不同意。二世又說:“那就當個萬戶侯。”閻樂還是不許。二世說:“那我就和老婆孩子當個普通百姓。”閻樂說:“我受丞相之命,替天下百姓來殺你。你說破了天,我也不敢上報。”指令軍士上前,二世自殺。胡亥死時二十四歲,當皇帝整三年,這一年是公元前207年。趙高準備立二世的侄子公子嬰為秦王,讓子嬰齋戒五天後繼位。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密謀:“趙高殺死二世,怕群臣殺他,是以假裝要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與楚人有約,要滅掉秦國宗室,稱王關中。今天,他讓我齋戒後到宗廟去,肯定是想在廟裡把我殺掉。我要是稱病不去,他一定會自己過來。他一來,我們就把他殺了。”子嬰依計而行,趙高果然自己跑了過來。子嬰就在齋宮裡殺死趙高,滅其三族。

子嬰不敢稱帝。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九月,子嬰登基做了秦王。他還想保住秦國,于是派兵據守峣關,劉邦大怒,就想攻打峣關,被張良制止。峣關在今天陝西省藍田縣城南。張良說:“秦軍依然強大,不可輕敵。請先派人在山上多插旌旗,作為疑兵。然後派郦食其、陸賈去遊說秦國将領,重金收買他們。”秦将果然願意講和,劉邦就想答應,張良又說:“隻有将領想叛變,士兵恐怕不會答應。敵人因為談判,放松警惕,不如趁機攻打他們。”劉邦采納張良的計策,大破秦軍于藍田。十月,劉邦先于所有反王的軍隊進駐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脖子綁着繩子,封存皇帝玺绶符節,跪在路邊上,向劉邦投降。子嬰隻當了四十六天國王。

劉邦手下的将領有人勸劉邦殺掉秦王。劉邦說:“當初懷王派我來上司西征軍,就是因為我對人比較寬容。況且人家已經投降,殺害投降的人不吉利。”把子嬰交給官吏看守。一個月後,項羽率軍進入鹹陽,屠城,殺死子嬰,焚燒秦國宮室,大火三月不滅,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在熊熊烈焰中灰飛煙滅。在子嬰的身上,劉邦的寬容和項羽的暴戾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嬴政登基三十七年後病死,秦二世登基三年後被殺,子嬰稱王四十六天後被廢,國運由極盛到衰敗再到滅亡,就在彈指一揮間。秦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公元前197年滅亡,帝國享年二十四歲。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然秦以區區之地,緻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把秦朝滅亡的原因歸咎于不施仁義,說得一點沒錯,秦王朝确實是因為暴政而亡,其實又有那個不是呢?但如何才能使統治者不敢施暴,不能施暴,這才是關鍵。賈誼隻道出了果,權力不受限制才是因。絕對權力導緻絕對腐敗,極權專制才是暴政亂國之源。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九月,沛公劉邦接受楚懷王的任命,率軍西征,途經現在的江蘇、安徽、河南、陝西四省,曆時一年,攻入鹹陽,推翻了秦王朝。劉邦出征時帶出來的兵很雜,是各地收羅來的散兵遊勇,打到開封時還不滿萬人,駐軍霸上時也隻有十萬人,戰鬥力不強。那麼他為什麼能夠順利地攻入鹹陽,滅了曾經不可一世的秦帝國?首先,他得感謝楚懷王,派給他這趟美差。王離和章邯率領的秦國兩支主力軍隊全部被派往趙國,結果巨鹿一戰,四十萬軍隊被項羽一口吃掉了。劉邦這一路沒有秦軍的主力,使他得以一路向西,直抵峣關。其次也是得益于劉邦剛柔并濟的政策。劉邦接受陳恢的建議,放過了宛城,派郦食其、陸賈等人一路遊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項羽經常屠城,而劉邦很少使用這種極端手段,是以,他遇到的抵抗也較少。最後,劉邦還得益于秦國朝廷的内讧。李斯的被殺,趙高的政變,子嬰殺趙高,這些統治集團的内鬥極大地削弱了秦國的力量,使得秦朝守國将士更加離心離德,讓劉邦得以順利攻破峣關,直取鹹陽。

劉邦進入鹹陽,手下将領都争搶金銀财寶,隻有蕭何一人進了秦朝的丞相府,收集裡面的圖書賬冊,把這些東西藏了起來。是以,他掌握了秦政府的所有資訊,如軍事要塞、戶口、哪個地方堅固、哪個地方薄弱等,這些資訊在楚漢戰争中對劉邦幫助很大,對漢初建章立制更是不無裨益

劉邦天生貪杯好色,從前地位卑下,隻是個科級幹部,自然享受不到國級的待遇。秦朝的宮殿、犬馬、美女、金銀财寶讓人目不暇接,劉邦看得直流口水,早已按耐不住,就想住在裡面不走了。樊哙勸阻道:“你是想擁有天下呢,還是隻想當個大富翁?秦朝皇帝就是因為擁有這些奢華的東西才亡國的,你要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趕緊回霸上,别呆在這裡!”劉邦早已心癢難耐,那裡聽得進去?這時,張良說話了:“秦政府施行暴政,失去人心,您才有機會來到這裡。為百姓驅除暴君的人,應該保持簡樸的本色。如今,您剛到秦國,就想鑽進溫柔鄉裡不出來,這等于是‘助桀為虐’!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樊哙說的沒錯,您要聽勸!”劉邦雖然是個無賴,身上卻有兩尊大神護體:知人善任和從谏如流。樊哙的話他可以不聽,對張良卻一向言聽計從。他把流到嘴邊的口水咽了回去,離開秦宮,還軍霸上。

劉邦召集關中各縣長者及豪傑開會。劉邦發表講話:“父老們,很久以來,你們受到秦朝惡法的壓迫,苦不堪言。我和諸侯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秦王。根據約定,我應當是關中的王。是以,我與你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和盜竊依法治罪。秦朝其餘的法律一概廢除,官吏和百姓都和原來一樣不做變動。我到這裡是為了除暴安良,不會欺壓百姓,大家不用害怕。我把軍隊撤回霸上,是為了等待諸侯到來,恢複秩序。”他又派人和秦政府官吏到各縣鄉村去,把他的意思廣而告之。秦國百姓大喜,争獻牛酒犒賞軍隊,劉邦概不接受,說:“倉庫存糧很多,夠吃的,不想讓百姓破費。”秦人更加高興,都擔心劉邦不當秦王。

劉邦雖然把軍隊駐紮在霸上,但放着現成的榮華富貴不享受,到底心有不甘。有人猜到他的心思,便給他出主意:“秦國地勢險固,富庶程度超過天下十倍。如今聽說章邯投降了項羽,被項羽封為雍王,将主政關中。他要是來了,關中恐怕就不是您的了。趕緊派兵守住函谷關,别放諸侯軍隊進來。征調關中的軍隊,壯大自己的力量,把章邯拒之門外。”劉邦認為有道理,就照辦了。

十一月中旬,項羽率領諸侯軍隊來到函谷關前。隻見關門緊閉,項羽的軍隊進不來。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平定關中,心中大怒,指令黥布等攻打函谷關。劉邦的軍隊畢竟是烏合之衆,這一路過來并沒有打過什麼硬仗,全靠項羽獨力拖住秦軍,以及秦國朝廷的内讧,才能乘虛而入,襲取鹹陽。如今,遇到了消滅秦軍主力的項羽本尊,他哪裡是對手?函谷關被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十二月中旬,項羽進軍到戲這個地方。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羽雷霆震怒,準備進攻劉邦,或許是認為自己勞苦功高,劉邦虧待了自己;或許是感覺項羽太強大,劉邦不是對手,為了自保,想先交個投名狀,便派人告訴項羽:“劉邦想在關中稱王,任命子嬰為宰相,把秦國的珍寶全部據為己有。”子嬰之死,也許跟曹無傷的這篇小報告不無關系。當時,項羽有軍隊四十萬,号稱百萬;劉邦有軍隊十萬,号稱二十萬。範增這時候很受項羽信任,項羽尊稱他為亞父,也就是幹爹。範增勸項羽攻打劉邦,為了刺激項羽,他添油加醋地說:“劉邦在山東的時候是既貪财又好色,入關以後,他卻不拿一物,不近女色,這足以說明他志向遠大。我派人觀察他的雲氣,全部都是龍虎形狀,呈現出五種色彩,這是天子氣啊!必須馬上對他下手,千萬别錯失良機。”項羽接受範增的建議,犒賞士卒,準備第二天一早向劉邦發動進攻。

劉邦這邊出了叛徒,點燃戰火。項羽那邊也出了個人,把戰争的火苗給澆滅了,這個人便是項伯。前面說過,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到下邳,隐姓埋名,逃避秦朝官吏的追捕。在這裡,張良結識了一個人,他便是項伯。項伯是項羽的叔叔,當年,項伯殺人,張良救過他的命。如今,張良有難,項伯投桃報李,也想救張良一命,于是連夜跑到劉邦的軍中,把項羽準備進攻劉邦的情況告訴了張良。他要張良和他一起走,不要留下來送死。張良把項伯引薦給劉邦。劉邦指天誓日,說自己封存府庫,派人守函谷關,沒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等項羽到來。他請項伯回去,把自己的意思轉告項羽。第二天一早,劉邦便在張良和樊哙的陪同下到鴻門拜見項羽,當面賠罪。項羽說:“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哪能這樣?”在張良和樊哙的配合下,劉邦得以脫身離開。一回到軍營,劉邦立即殺掉曹無傷。有關鴻門宴的細節,項羽傳中還會介紹。

樊哙也是沛縣人,是呂後的妹妹呂媭的丈夫,劉邦的連襟。樊哙跟随劉邦造反之前以殺狗賣肉為業。沛縣縣令想造反,派樊哙去招降劉邦。縣令反悔,樊哙随劉邦一起逃亡。劉邦奪取沛縣,被推舉為沛公,以樊哙為舍人。樊哙是一員猛将,劉邦西征,一路攻城拔寨,樊哙常常是第一個登上城頭,殺敵無數。樊哙能打仗,頭腦也不簡單。劉邦想呆在秦王的宮殿裡享受,聽了樊哙和張良的勸告,撤回霸上。這次在鴻門宴中,如果不是樊哙闖進大帳,保護劉邦,劉邦恐怕已經死于項莊劍下,也就沒有後來的大漢王朝了。

幾天後,項羽軍隊開進鹹陽,開始屠城。項羽經過的地方,屠城是家常便飯,這也是他在楚漢之争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嗜殺之人,樹敵必多。項羽火燒秦宮,大火燒了三個多月,多少民脂民膏,在匹夫的一怒之下化為灰燼。連秦始皇的陵墓也遭到項羽的荼毒。殺人是為了越貨,滿足自己和士兵劫掠的欲望。項羽收集秦朝的珍寶和美女,率軍東歸,所過之處,一片廢墟。秦國百姓大失所望,但是由于害怕,又不敢不服。

項羽派人去向楚懷王複命,楚懷王一向不待見項羽,隻給出兩個字:“如約”。當初,懷王拒絕讓項羽和劉邦一起率軍西征,而是派他北上解救趙國,由此耽誤了時間,緻項羽晚于劉邦進入鹹陽,這讓項羽懷恨在心。項羽說:“懷王的位置是我家項梁給的,打天下他沒有尺寸之功,憑什麼由他說了算?安定天下的人是各位将軍和我項羽。”于是假裝尊懷王為義帝,其實就是把他當傀儡,剝奪他的一切權力。

在亂世之中,誰掌握軍隊,誰就說了算。楚懷王把兩支軍隊派了出去,兩支軍隊都取得了勝利,他卻失去對他們的控制,成了光杆司令。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以梁國、楚國境内的九個郡作為自己的領地,定都彭城。項羽違背楚懷王的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以巴、蜀和漢中為領地,相當于今天的重慶、四川和陝西西南部,定都南鄭。要說項羽封給劉邦的地盤也不能算小了,後世的劉備稱帝、三分天下有其一時,也不過是這麼大一塊地方。但巴蜀畢竟不比關中,諸葛亮七出祁山,争奪關中失敗,進取中原的雄圖偉略化為泡影。項羽把劉邦分到那裡,明顯有貶抑的意思。項羽和範增已經對劉邦起了疑心,但是雙方業已講和,又不想破壞協定。是以,他們便想了個借口自圓其說:“巴蜀道路艱險,秦國被流放的人都住在那裡,是以漢中也屬于關中。”意思是項羽并沒有違背當初的約定。就是這個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決定毀掉了項羽。某位曠世偉人有句詩:“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就是批評項羽沒有幹掉劉邦,把婊子當到底,卻為了一塊不值錢的貞潔牌坊丢了江山,失去性命。項羽把關中切成三塊,分封給三個秦國降将:章邯為雍王,以鹹陽往西作為他的領地,定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以鹹陽往東至黃河為領地,定都栎陽;董翳為翟王,以上郡為領地,定都高奴。高奴位于今天陝西省延長縣。司馬欣原來就有恩于項梁,董翳勸說章邯投降有功,是以都得以封王。其他各路諸侯也都得到了封賞。

項羽想讓這三個人監視劉邦,堵住他的東歸之路,卻又怕他們坐大,是以把關中一分為三,讓他們互相制約。隻是這樣一來,他們也喪失了抵禦劉邦的能力。關中乃是帝王之資,孕育了周王朝和秦帝國,占領這裡,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資本。但一分為三,它就什麼也不是了。項羽是一錯再錯,對于項羽的這個錯誤,韓信洞若觀火。

劉邦大怒,就想發兵攻打項羽,周勃、灌嬰和樊哙極力勸阻。蕭何進谏道:“漢中再不好,也比死了強吧?”劉邦說:“怎麼就會死呢?”蕭何說:“我們現在兵力不如人家,百戰百敗,當然是去送死了。商湯和周武能屈居一人之下而取信于萬民之上,我希望大王您到漢中去就任,恩養那裡的百姓,招納各方賢士,收用巴蜀的租稅,光複三秦,如此則天下可圖。”劉邦最大的優點就是知人善任和從善如流,當即任命蕭何為丞相,率軍向漢中進發。同時,他讓張良重金賄賂項伯,請求項羽把漢中之地全部分給他。四月,諸侯兵罷戲下,到各自的封國去上任。項羽撥給劉邦三萬名士兵,護送劉邦到漢中就任。史書記載,楚國和各諸侯國有數萬人因為仰慕劉邦的為人,追随劉邦前往漢中。不過,此時可疑。天下大亂,人人受苦。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是人都想回歸故土,過安穩的日子,怎麼會有數萬人因為仰慕一個人,自願到偏遠的巴蜀,去過自我流放的生活?張良送劉邦到了褒中,二人道别。張良是南韓人,一向對南韓忠心耿耿。韓王複國,他要回去輔佐韓王。臨走前,張良勸劉邦把走過的棧道全部燒毀,既防止諸侯偷襲,也以行動對項羽表明自己沒有東進的想法。劉邦照辦了。

項羽出關後,派人去把義帝遷出彭城。項羽說:“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方圓千裡,而且要住在上遊。”他把義帝遷往長沙的郴縣,也就是現在的湖南省郴州市,逼着義帝馬上出發。群臣發現義帝這艘大船要沉,紛紛棄船。

項羽為人剛愎自用,又睚眦必報。齊将田榮多次違抗項梁的指令,又不派兵随項羽西征秦國,項羽懷恨,就不給他分封。陳餘和張耳是趙國的将相,曾經是生死兄弟,卻在生死關頭發生沖突。巨鹿之戰後,陳餘賭氣放棄兵權,沒有随項羽進軍鹹陽。項羽分封諸侯時,封張耳為常山王,隻封陳餘為侯。田榮造反,自立為齊王,送給彭越一方将軍印,指令他在梁地起兵。田榮又給陳餘軍隊,陳餘打敗常山王張耳,張耳投奔劉邦。項羽大怒,率軍北上,攻打齊國。天下剛剛安定了幾個月,内戰便重新爆發。

淮陰人韓信家裡窮,估計法律也沒有學好,沒有資格到政府裡謀份差事,又不能幹活經商養活自己,就經常到别人家蹭飯,是以人人都嫌棄他。有一天,韓信到城下釣魚,有個洗衣服的老婦人看到他餓得不行,就給了他一些吃的。韓信很感激,說:“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老婦人生氣地說:“堂堂男子漢不能養活自己,還好意思口出狂言。我是可憐你一表人才卻餓成那樣,才給你吃的,哪裡指望你的報答!”當地有個愣頭青當衆侮辱韓信,說:“你雖然塊頭不小,喜歡帶刀佩劍,其實内心很膽小。你要是有種,就把我殺了;要是沒種,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看了那人半天,二話不說,趴在地上,從那人的裆下穿了過去。全城的人都笑話他,認為他是個膽小鬼。

項梁率軍渡過淮河,韓信帶着自己心愛的寶劍前來投靠,但是并沒有闖出什麼名氣。項梁兵敗後,他又追随項羽,項羽任命他為郎中。他多次為項羽出謀劃策,項羽不采納。項羽分封天下,韓信離開項羽,追随劉邦進了漢中。這時候的韓信還是沒有什麼名氣,劉邦隻讓他當一個負責接待的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法,論罪當斬。一起被判刑的十三個人都已經掉了腦袋,輪到韓信時,韓信擡起了頭。當時的監斬官是夏侯嬰。夏侯嬰也是沛縣人,從前是縣衙裡的一個馬夫。劉邦做泗水亭長時,夏侯嬰每次送客回來,路過劉邦那裡,一聊就是老半天。後來,夏侯嬰考上縣公務員,和劉邦關系很親密。有一次,兩人在玩的時候,劉邦誤傷了夏侯嬰。有人把劉邦告了,根據秦國法律,傷人是重罪。夏侯嬰出庭作證說,劉邦沒有傷害他。後來這個案件重審,夏侯嬰被關了一年多,拷打了幾百下。但他并沒有改口供,劉邦最後被判無罪。後來,夏侯嬰随劉邦在沛縣起義。有了這層關系,夏侯嬰和劉邦的交情當然不一般。韓信對夏侯嬰說:“王上不是想要争奪天下嗎,為什麼殺壯士?”夏侯嬰深受震憾,又見他相貌非凡,就把他放了。夏侯嬰和韓信交談後,對韓信十分賞識,于是把他介紹給劉邦。劉邦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也就是一個軍需官,并沒有對他另眼相看。

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話,蕭何對他很器重。劉邦的手下都是東部人,誰也不想在西北那個窮鄉僻壤呆着。他們剛剛走到南鄭,就已經有幾十個将領逃走了。韓信估計,蕭何已經和漢王多次提起他,漢王不用他,于是也加入逃亡者的行列。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也來不及先禀報劉邦一聲,跟在後面就追。有人告訴劉邦:“丞相逃走了。”劉邦大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

過了一兩天,蕭何來見劉邦。劉邦轉怒為喜,便問蕭何:“你為什麼逃走?”蕭何說:“我哪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劉邦問:“你追的人是誰?”蕭何說:“韓信。”劉邦罵蕭何:“逃走的将領那麼多,你都不追。你追韓信,假的!”蕭何說:“其他将領好找,像韓信這樣的人,國内找不到第二個。您要是想一輩子呆在漢中做國王,就用不着韓信。如果您要和項羽争奪天下,除了韓信,沒有誰能指望得上。就看您怎麼想了。”劉邦說:“我也想打回去啊,哪能窩窩囊囊地在這個地方呆一輩子?”蕭何說:“您想打回東部去,能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不能用,韓信還是會逃走的。”劉邦說:“我看在你的份上,就任命他做個将軍。”蕭何說:“即使是當了将軍,韓信也不會留下。”劉邦說:“那我就任命他為大将軍。”蕭何說:“那太好了!”劉邦就想派人把韓信找來,拜他為将。蕭何制止道:“大王您平常待人傲慢無禮,如今拜大将如使喚小孩子,這就是韓信逃走的原因。您如果确定要拜韓信為将,應該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齋戒,設拜将台,禮數全到,這才可以。”劉邦同意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劉邦并不了解韓信,就因為蕭何這麼一席話,劉邦就要拜韓信為大帥,可見劉邦對蕭何得有多麼的信任!劉邦雖然和樊哙、夏侯嬰等親如兄弟,但他們說話的分量卻遠不如蕭何、張良,這和項羽對項伯的偏聽偏信和對範增的懷疑有着天壤之别,可見劉邦的見識比項羽着實高出不少。韓信後來的表現證明劉邦、蕭何的知人善任。将領們聽說劉邦要拜将,都很高興,人人以為帥印非己莫屬。當他們發現劉邦要拜的人是韓信時,一個個舌頭吐出來一尺多長。

拜将儀式舉行完後,劉邦問韓信:“丞相多次提及将軍,将軍有什麼高見可以開導寡人?”韓信謙虛了一番後問劉邦:“大王您東向争奪天下,對手是不是項王?”劉邦說:“是的。”韓信問:“大王自己估計一下,在勇敢善戰、仁慈強大方面,您能比得上項王嗎?”劉邦沉默了很久後說:“我不如項王。”韓信對劉邦深施一禮,說:“我也覺得大王不如。但是,我曾經在項王身邊呆過,我來給您講講項王的為人。項王一聲怒吼,一千個人都會吓得屁滾尿流。但是,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領,是以隻不過是匹夫之勇。項王見人時恭敬慈愛,說話和藹可親。如果有人生病,他會痛哭流涕,把自己好吃的分給别人,關懷無微不至。但是在用人的時候,如果有人立功,該加官進爵,他卻把刻好的官印捏在手裡,把玩到棱角都磨光了也舍不得給人家。這就叫婦人之仁。項王稱霸天下,諸侯俯首稱臣,但他卻放棄關中,而以彭城為首都。他違背了義帝的約定,分封自己親近的人為王,諸侯心中全都憤憤不平。諸侯看見項王把義帝趕到江南,也都紛紛回去,把自己的王趕走,搶占好地盤。項王所過之處,非殘即滅,天下怨聲載道,老百姓跟他離心離德。隻不過是他太強大,大家敢怒而不敢言。他名義上是西楚霸王,其實已經失去民心。是以說他雖然強大,但很容易被削弱。如果大王能夠反其道而行之,重用天下勇武之士,想讓誰死誰敢不死?用天下的城邑封賞功臣,誰會不服?順應想念家鄉希望東歸将士的心願,興起義兵,誰能阻擋?項羽所封的三個關中之王長期帶領秦國子弟在外打仗,死者不可勝數。他們還欺騙自己的士兵,向諸侯投降。到了新安,項王使詐,坑殺秦國降卒二十多萬人,隻放過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秦人對他們恨入骨髓。楚國強大,威逼秦人,以這三人為王,秦人對他們沒有感情。大王入武關的時候,秋毫無犯,廢除秦朝的苛法,與秦國百姓約法三章,秦人沒有不希望您做他們國王的。根據懷王與各諸侯的約定,大王應該做關中的國王,關中的百姓全都知道。大王沒有得到關中,被發配漢中,秦國百姓無不恨得牙根癢癢的。現在大王舉兵東向,不用打,隻要發一通讨伐的文告,三秦就會歸順大王。”劉邦聽完大喜,恨自己沒有早點認識韓信。于是,劉邦聽從韓信的計策,調兵遣将,準備戰鬥。蕭何留下來收取巴蜀地租,為軍隊提供給養,做好後勤保障。

韓信的這番精彩分析,精确點中了項羽的三大死穴:一、分贓不均,禍亂再起不遠。其實是分封制已經不合時宜,在這一點上韓信和當時多數人一樣,并沒有看出來。二、放棄天下形勝、開辟了周、秦兩個王朝的關中平原,定都在四通八達、無險可守的戰地彭城,這劉邦的大好機會。三、三個降将坑了秦軍,遭到秦人痛恨,劉邦約法三章,受到秦人愛戴,人心向背有利于劉邦。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韓信所言。。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八月,漢王劉邦采納韓信的計策,率軍從故道向北出陳倉,揭開了楚漢相争的序幕。陳倉在今天陝西省寶雞市。項羽分封在關中的三個王實在是不堪一擊,确如韓信所言。雍王章邯率軍迎戰,被漢軍打得大敗而逃。兩軍在好畤再次交戰,章邯又敗,逃回廢丘,被劉邦困在城裡。好畤在今天陝西省乾縣東。劉邦迅速平定章邯的領地。章邯是秦末名将,尚且如此,别的王就更不在話下了。漢軍向鹹陽挺進,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相繼投降。不到半年,除章邯占據廢丘、做困獸之鬥外,整個關中地區全歸劉邦所有。劉邦疏通黃河堵塞的地方,開放秦朝的皇家園林,供百姓耕種,再次收買民心。

劉邦派人出武關,借用王陵的軍隊去迎接父親劉太公和呂後。項羽得到消息,派兵在陽夏攔截,王陵軍隊無法前進。王陵也是沛縣人,住在南陽,手下有幾千人馬。項羽把王陵的母親扣為人質,想用她來要挾王陵。王陵派使者去和項羽談判,王陵的母親偷偷告訴使者:“請幫我轉告王陵,好好服侍漢王。漢王是個寬厚的長者,最終會得到天下的。别因為我而分心。”說完,伏劍而死。項羽大怒,把王陵的母親放鍋裡煮了。王陵從此歸順劉邦。項羽為人之任性,由此可見一斑。

項羽因為韓王成沒有功勞,張良又為劉邦效過力,就不放韓王回國,把他帶在身邊,後來幹脆把他殺了,改封鄭昌為韓王,指令鄭昌替他抵擋漢軍。張良從小道逃離南韓,投奔劉邦。張良身體不好,是以很少帶兵打仗,隻是留在漢王身邊出謀劃策。就這樣,項羽因為任性,為劉邦送去一個足智多謀的謀略大師。張良寫信告訴項羽:“漢王隻想根據當初楚懷王和大家的約定,拿回本來應該屬于他的東西,目的達到,就會收手,不敢再往東前進一步。”項羽被田榮和陳餘搞得焦頭爛額,看到張良的來信後,打消了向西進攻的想法。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緻命的決定。因為當時劉邦剛剛占領關中,立足未穩,人心惶惶。假如就在此時向他發起進攻,劉邦很可能前功盡棄。劉邦早有淩雲之志,是項羽最大的禍患,其他人都是纖芥之疾。白帝赤帝說就像“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樣,早就暴露了劉邦的志向,項羽卻充耳不聞。政治敏感度如此之差,焉能不敗?常山王張耳被陳餘打敗,投奔劉邦。劉邦把女兒魯元公主嫁給張耳的兒子張敖,二人結成兒女親家,這是後話。

漢元年十月,項羽暗中指令九江王、臨江王和衡山王将義帝殺死在江中。義帝隻是名義上的國家上司人,既無實權,也不對任何人構成威脅,可以說是人畜無害。項羽完全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此舉乃是暴君的行為,為劉邦揮師東進提供了最好的理由。公元前205年,漢二年三月,劉邦東渡黃河,來到洛陽。新城三老董公對劉邦說:“我聽說:‘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是以說:‘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羽無道,放逐殺害自己的主公,是天下公敵。仁者不在鬥勇,義者不在力大。大王應該率領三軍為義帝發喪,昭告諸侯,讨伐項羽。如此,則四海之人莫不景仰您的大德,三王當年就是這麼做的。”劉邦采納了董公的建議,為義帝發喪,袒露上身,放聲痛哭,整整哀悼了三天。劉邦派使者告訴諸侯:“天下共立義帝,北面而事之。如今項羽放逐并殺害了義帝,大逆不道。寡人親自為義帝發喪,諸侯都穿孝服。我把關内的軍隊全部派出,調集三河的将士,南渡長江、漢江,希望能和各路諸侯共同打擊殺害義帝的楚人。”

這時候,項羽正在征讨齊國的田榮,全然不知道劉邦正在抄他的後路。田榮戰敗,逃到平原,被平原人殺死。齊國人向項羽投降,項羽故态複萌,打擊報複,燒毀齊人的城市,抓走他們的子女,匹夫本性暴露無遺。齊國人再次反叛,田榮的弟弟田橫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在城陽豎起反楚大旗。項羽雖然接到漢軍向東進發的消息,但是已經和齊軍交上了手,就想在破齊之後再回擊漢軍。劉邦是以有時間率領五路諸侯共五十六萬軍隊殺進彭城。彭城無險可守,很快陷落,證明放棄關中的做法何等愚蠢!項羽一聽說老窩被掏,留下其他諸侯繼續攻打齊國,親率三萬精兵殺回彭城。劉邦進入彭城,以為已經取得勝利,老毛病又犯了,整天忙于聚斂财寶,喝酒泡妞,對項羽的到來毫無準備。兩軍在彭城決戰,漢軍大敗,十幾萬人被殺。漢軍往南部山區逃跑,楚軍追擊到靈璧東邊的睢水,漢軍退卻,十幾萬人被楚軍擠進睢水,水為之不流。楚軍将劉邦團團圍住,眼看插翅難逃。就在這時候,老天爺出手,救了劉邦一命。突然,西北風大起,樹木折斷,房倒屋塌,飛沙走石,白天如同黑夜。項羽軍隊大亂壞散,劉邦趁機逃脫,身邊隻有十幾名騎兵跟随。這次彭城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四月。

劉邦想回沛縣取自己的家屬,項羽也派人去取劉邦的家屬。由此可見,項羽一直都沒有防着劉邦,否則早就該把劉邦及蕭何等一幹人的親屬扣為人質,這是天大的疏忽。劉邦的家人全部逃亡,和劉邦失散。劉邦在半路上遇到他的兒子和女兒,便把他們放在車上一起帶走。楚軍在後緊追不舍,劉邦一着急,多次把兩個孩子推下車去。為劉邦駕車的夏侯嬰說:“雖然情況緊急,車跑不起來,但也不能把孩子扔了啊!”劉邦大怒,有十幾次想殺了夏侯嬰。多虧有夏侯嬰護着,兩個孩子和劉邦一起脫離了危險。劉邦的父親和呂後出來尋找劉邦,撞見楚軍,被楚軍俘虜,項羽經常把他們放在軍中做人質。劉邦和項羽都不是等閑之輩,但劉邦為了逃命能夠抛棄自己的親骨肉,項羽在最後時刻還舍不得虞姬,可見在心狠手辣方面,劉邦明顯超過了項羽。當然,也有人會認為項羽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乃婦人之仁,幹大事者不計小節,劉邦才是真英雄。

諸侯一見楚軍強大,全都華麗轉身,重新投入項羽的懷抱。塞王司馬欣逃回項羽身邊,後來死于汜水之上。

形勢急轉直下,必須趕緊想辦法挽回局面。劉邦問群臣:“我想獻出關東,獎勵有能力的人,誰能和我一起建功立業?”張良說:“九江王英布乃是楚國的枭将,與項王有沖突;彭越在梁地造反,這兩個人可以緊急派上用場。至于漢王您的部将,隻有韓信可以獨當一面。如果您想裂土分封,就封給這三個人,楚國一定可以被打敗。”劉邦采納了張良的建議,此舉挽救了劉邦的事業。

九江王英布是六安人,年輕時因為犯法,臉上被刺字,是以又名黥布。秦國修築骊山陵墓,英布也是修墓的苦工之一。英布有政治頭腦,專門結交英雄豪傑。後來,他幹脆帶着自己的同伴落草,在江中做了強盜。項梁在江東起兵,英布率軍來投。項梁死後,英布歸項羽指揮。巨鹿之戰時,項羽派英布率先渡河攻擊秦軍。英布打了幾個勝仗後,項羽才率領全軍渡河。楚兵常勝,功冠諸侯,諸侯服楚,英布功不可沒。項羽經常任命英布為先鋒,在分封功臣時,英布被封為九江王,以六安為首都。但是,英布封王後就不那麼聽話了。項羽征讨齊國,向九江征兵,英布借口生病,派手下率領數千軍隊前去。劉邦攻陷彭城,英布還是說自己有病,袖手旁觀。項羽對英布很不滿,多次派出使者去責備他,同時傳召英布。英布害怕,不敢應召。項羽北有齊國作亂,西有漢王為敵,隻有英布勉強算個朋友,項羽又欣賞英布的才能,想重用他,是以沒有對英布下手。劉邦自彭城戰敗後,軍隊駐紮在砀縣。有一天,劉邦對左右說:“你們這些廢物,沒有一個可以和我商量大事的。”谒者隋何問道:“不知道您說的是什麼大事。”劉邦說:“誰能為我出使九江,勸說英布起兵背叛楚國?如果能把項王絆住幾個月,我就有把握奪取天下。”隋何說:“這有何難?我去!”劉邦派了二十個人和隋何一起出使九江。英布果然背叛項羽,起兵攻打楚國。幾個月後,英布戰敗,與隋何一起逃到劉邦那裡。

英布到來的時候,劉邦正坐在床上洗腳。劉邦也不講究,直接就召見英布。英布大怒,心想,我雖然戰敗,好歹也是個王,見過大世面的人,劉邦欺人太甚!英布對此行十分後悔,認為是自取其辱,當時死的心都有。不過,當他告别劉邦住進飯店後,卻發現那裡面的裝飾擺設和劉邦住的地方一模一樣,于是又大喜過望。可見英布也和陳勝一樣,心中隻有小目标,并無遠大志向,很容易滿足。項羽收了英布的九江兵,殺光英布的老婆和孩子。英布收集殘兵幾千人,劉邦又給了一些兵,兩軍一起駐紮在成臯。此事按下不提。

五月,劉邦抵達荥陽。彭城之戰的敗軍都到這裡彙合,蕭何也征調關中未到服役年齡和超過服役年齡的老弱人員,把他們全部送到這裡,漢軍勢力再次壯大起來。關中已經沒有青壯年了,可見這場戰争把三秦禍害成什麼樣子。楚軍乘勝逐北,從彭城追殺過來,與漢軍在荥陽南部的京、索之間作戰。楚國騎兵很多,漢軍組織騎兵部隊,任命灌嬰為中大夫,秦将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與楚國騎兵大戰荥陽東。楚國騎兵大敗,是以楚軍無法突破荥陽向西挺進。楚漢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六月,劉邦立劉盈為太子。引水灌廢丘,章邯自殺,廢丘投降。大秦帝國最後一位名将就以這種方式謝幕了。本來,以他的能力,如果獨自擁有關中,或許可以阻止劉邦。但那樣的話,他還會不會繼續聽項羽的,就不會說了。項羽對他并不放心,故把關中一分為三。另外兩個純屬廢物,未戰已敗,遂使章邯獨木難支,這塊孕育了兩朝帝王的風水寶地整個歸了劉邦。

公元前204年,西漢三年,魏王豹背叛楚國,劉邦派人招降。魏王豹不聽,說:“漢王為人傲慢,喜歡侮辱人,罵諸侯和群臣就像罵奴仆似的,我不想再見到他。”劉邦派韓信前去讨伐,魏軍戰敗,魏王豹被俘,漢學當年的秦國,在魏地設河東、太原、上黨三郡。魏王豹有勇無謀,既已得罪強大的楚國,就該與漢交好。實力不足,還把兩強全得罪了,不亡何待?劉邦占領魏國後,指令韓信、張耳東下井陉,攻打趙國。

十月,韓信、張耳率數萬軍隊向東攻打趙國,趙王和成安君陳餘在井陉口聚集軍隊,抗擊漢軍。井陉口在今天河北省井陉縣。趙國軍隊号稱二十萬,在數量上占上風,趙軍還占據主場優勢,以逸待勞。李左車向陳餘提出建議,不與漢軍正面對峙,派兵切斷漢軍補給,讓遠道而來的漢軍不戰自亂。陳餘是個儒者,經常把“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挂在嘴上,認為不應戰就是示弱于敵,讓人瞧不起,拒絕采納李左車的計策。韓信得知後大喜,派輕騎攜帶漢軍旗幟,連夜到趙軍營寨附近埋伏。第二天,韓信背水列陣,引誘趙軍出戰。漢軍退無可退,殊死決戰。趙軍全營出動,營寨空虛,被埋伏的漢軍奪取。趙軍打不赢漢軍,傳回軍營,卻發現營寨已經落入漢軍之手,便以為戰争已經失敗,于是崩潰,趙王被俘,陳餘陣亡。陳餘從陳勝起義以後就一直在趙國統領軍隊,也是秦末的風雲人物,這次遇到韓信,一世風流化為烏有。

韓信用千金懸賞生擒李左車。李左車被俘後,韓信為他松綁,拜他為師,向他請教。李左車勸韓信讓士兵休息,鎮撫趙國百姓,對燕國采取勸降而不是武力攻打的辦法,專心對付齊國。韓信采納李左車的建議,派遣使者前往燕國,燕王臧荼歸順漢朝。

漢軍駐紮在荥陽南邊,修築通向黃河的甬道,運送秦國儲存在敖倉糧庫裡的糧食作為軍糧。楚軍多次襲擊漢軍的運糧通道,漢軍糧食供應緊張。楚漢相持已經有一年多了,雙方處于膠着狀态。劉邦與郦食其探讨削弱項羽的政策,郦食其說:“過去商湯讨伐夏桀,把夏王的後人封在杞國;吳王伐纣,把商王的後人封在宋國。秦國背信棄義,侵略諸侯,滅其社稷,讓他們無立錐之地。陛下如果能恢複六國後代的王位,他們的君臣百姓一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仰慕陛下的高尚情操,争相做您的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再南向稱霸,楚國隻有向您俯首稱臣的份。”劉邦一向從善如流,馬上說:“好!趕緊刻印,先生替我拿出去分發!”郦生還沒走,張良從外面進來,劉邦就把郦食其的計謀全部告訴張良,問張良有什麼看法。張良說:“誰出的主意?您大事不好了!”劉邦問:“為什麼?”張良說:“我就用您面前的筷子,來為你謀劃一下。從前,商湯、周武之是以分封夏桀和商纣王的後代,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些人的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陛下能掌控項羽的生死嗎?一不可。周武王打敗商纣王後,為商容家大門立匾,把箕子從監獄中放出,給比幹的墓加封土,陛下您能嗎?二不可。打開巨橋的糧倉,赈濟饑民;把鹿台裡的錢分發給窮人,陛下您能嗎?三不可。征服殷商後,偃武修文,倒載幹戈,向天下人表示不再用兵,陛下您能嗎?四不可。休馬華山之陽,表示不用再打仗了,陛下您能嗎?五不可。放牛桃林之陰,表示不用再輸送糧草了,陛下您能嗎?六不可。天下遊學之士,離鄉背井,抛家舍業,來投奔陛下,無非是想将來能得到一塊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如今您為六國的後代恢複王位,這些人都去事奉各自的主人,傳回故鄉,到親朋好友身邊,誰還會留下來幫您打天下?七不可。除非楚國不再強大,否則,您立的這些六國的後代還是會投靠楚國,哪能為您所用?八不可。如果采用那人的計謀,您就完蛋了!”劉邦正在吃飯,聽完張良的分析,嘴裡的飯一口全部噴了出來,大罵道:“書蟲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下令馬上把印章銷毀。

郦食其是劉邦重要的謀士兼說客,替劉邦出了不少好點子,絕對不是個蠢材。作為儒生,他腦子裡滿是再現夏商周三代盛世的不合時宜的理想,還是張良看清了問題的本質:君主封建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更何況,你劉邦如今朝不保夕,誰會服你?集中力量還怕打不過項羽,分散力量則必敗無疑。若不是張良點破,劉邦也得重蹈項羽的覆轍。

陳平是陽武縣人,陽武縣在今天河南省原陽縣。陳平小時候家裡窮,和他的哥哥陳伯一起生活。陳平很喜歡讀書,陳伯苦哈哈地種地,卻放任他去遊學。陳平身材高大,是個美男子。有人問陳平:“你家這麼窮,你怎麼長得白白胖胖的?”他的嫂子說:“吃糠咽菜罷了,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這話讓陳伯聽見了,一怒之下把老婆趕出了家門。

陳平長大,到了婚配的年齡,富人都不把女兒嫁給他,窮人家的他又看不上。同鄉有個富人叫張負,孫女已經出嫁五次,五個男人都死了,是以沒人敢娶。有一次,張負跟着陳平來到他家,陳家在窮巷子裡,用破草席做門,門外卻有很多長者來往留下的車轍痕迹。張負回家告訴兒子說:“我想把你女兒嫁給陳平。”兒子說:“陳平家窮得叮铛亂響,他還好吃懶做,一縣的人都笑話他,我幹嘛要把女兒嫁給這種人?”張負說:“哪有像陳平那樣相貌堂堂的人會長久貧賤的?”堅持把孫女嫁給陳平。陳平家裡窮,出不起聘禮,禮金是張家借給他的,酒肉也由張家出。張負告誡自己的孫女:“不要因為陳家窮,就不盡心服侍。對待陳平的哥哥要像對待你的父親一樣,對待他的嫂子要像對待你的母親一樣。”自從陳平娶了張家的女兒,手頭開始寬裕起來,交遊的人也日益廣泛。鄉裡祭神,陳平是那個配置設定祭肉的人。陳平分得很公平,父老們交口稱贊。陳平說:“唉,我陳平有朝一日主宰天下,也會像配置設定祭肉這麼公平。”

陳勝吳廣起義後,陳平告别哥嫂,投奔魏王咎,被任命為太仆。陳平給魏王出主意,魏王不聽。有人在魏王面前說陳平壞話,陳平逃走。項羽略地來到黃河,陳平投奔項羽,被項羽賜予卿一級的爵位。殷王反叛,項羽派陳平率軍征讨,殷王投降。項羽拜陳平為都尉,賜金二十镒。不久,劉邦攻下殷地,項羽大怒,準備殺掉平定殷地的将官。陳平害怕,封金挂印逃走,投奔劉邦。劉邦傳召陳平等七個人進見,請大家吃飯。吃完飯後,劉邦請大家回旅館休息。陳平說:“我有事而來,要說的話不能過今天。”劉邦和陳平一聊,非常投機,就問陳平:“你在楚國做的是什麼官?”陳平說:“都尉。”劉邦當天就拜陳平為都尉,讓他做乘車時的護衛和監督軍隊将領的護軍。衆将領嘩然,都說:“大王得到這個楚國逃兵才一天,不知道他的能力高低,就出門和他同車,還讓他監督我們。”劉邦聽說,對陳平更好了。

周勃和灌嬰等說陳平的壞話:“陳平雖然長得一表人才,其實未必有真本事。聽說他在家和嫂子通奸;在魏國,魏國不容他;逃到楚國,又混不下去,才到我們這裡來。如今,大王尊寵他,讓他監督各軍将領。我們聽說陳平收受将領們的賄賂,錢給得多的人得到好位置,給得少的得到差的位置。陳平是個反複小人,大王可得小心點。”周勃、灌嬰是劉邦的鐵哥們,在劉邦面前分量很重。劉邦心中起疑,責備推薦人魏無知。無知說:“我所說的是才能,陛下所問的是品行。現在有個人品行像尾生和孝己那樣高尚,卻對勝負成敗沒有幫助,這種人對陛下來說有什麼用?楚漢相争,我推薦的是能出奇謀的人才,考慮的是他的計策對國家是否真的有利。至于通奸受賄這種事,根本不值得懷疑。”劉邦把陳平找來,對他說:“先生替魏王做事時,不忠于魏王,為楚王做事時半道離開,如今你又來跟我混,講誠信的人有這麼三心二意的嗎?”陳平說:“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納我的好建議,是以我才離開;項王不信任别人,他所親信重用的人不是同姓就是老婆的家人,有才能的人他不能用。我聽說漢王善于用人,是以前來投奔。我兩手空空來,不收點禮金無法生存。我的計謀如果能用,您就采納;如果沒有可用的,禮金全都在,請交給官府封存,我辭職回家。”劉邦一聽,趕緊道歉,重金賞賜陳平,拜為護軍都尉,監督所有将領。從此再沒人敢嚼舌頭!

劉邦問陳平:“天下紛擾,何時可定?”陳平說:“項王的骨鲠之臣隻有亞父範增、鐘離眛、龍且、周殷幾個人,大王如果能拿出幾萬斤黃金,用反間計離間對方的君臣關系,就能讓他們互相猜疑。項王為人猜忌心重,容易聽信讒言,他們内部肯定會自相殘殺,漢軍再向他們發起進攻,一定能打敗楚國。”劉邦說:“好!”撥出四萬斤黃金交給陳平,讓他随便用,從不過問錢是怎麼花的。陳平大把花錢,在楚軍中行反間計,宣稱:“鐘離眛等将領在項王手下效力,功勞多了去了,卻一直不能裂土封王,如今,他們想和漢王聯手,滅了姓項的,在他的土地上稱王。”項羽聽說,果然不信任鐘離眛等。

漢三年四月,楚軍把劉邦困在荥陽,形勢危急。劉邦請和,願意以荥陽為分界線,荥陽以西歸漢,以東歸楚。範增勸項羽不要答應,急功荥陽,劉邦非常擔心。項羽派使者到漢營,陳平指令給他上太牢,也就是豬牛羊肉。陳平走近一看,是楚王的使者,便假裝非常驚訝,說:“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命人把太牢端走,換上粗糙的食物。使者回來,把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告訴項羽。這本來是一場并不高明的表演,很容易識破。無奈項羽太年輕,城府不深,又剛愎自用,遂對範增起了疑心。範增越是急于拿下荥陽,項羽就越是不聽。範增一片忠心,兩軍相持,出奇者勝,主意不錯,卻遭到項羽猜忌,不覺大怒道:“天下大事已定,大王您自己看着辦吧,請準許我辭職!”甩手不幹,還沒回到彭城就病死了。

五月,荥陽城中糧食斷絕。将軍紀信對劉邦說:“情況緊急!我去騙過楚軍,大王趁機出城。”入夜,陳平打開東門,放出兩千多名婦女,楚軍四面殺來。紀信乘坐劉邦的座車,大叫道:“我們沒吃的了,漢王投降。”楚軍高呼萬歲,都跑到城東去看熱鬧。劉邦趁機率領幾十名騎兵從西門逃脫。項羽大怒,燒死紀信。

劉邦逃回關中,調集兵馬,準備再戰項羽。轅生對劉邦說:“楚漢在荥陽相持好幾年,漢軍經常處于被動狀态。這次大王出武關,項羽一定會引兵向南,您再深溝高壘對付他。這樣,荥陽、成臯就可以喘口氣。派韓信等平定河北趙地,連接配接燕國和齊國,然後,您再回荥陽也不晚。這樣,楚國要防備的地方就多,力量分散。漢軍得到休息,再和楚軍決戰,一定能打敗楚軍。”劉邦采納他的計策,出兵宛、葉之間。宛就是南陽,葉在今天河南省葉縣。項羽果然上鈎,率軍追了過來。劉邦頑強防守,不與他交戰。彭越在下邳大敗楚軍,下邳離彭城很近,項羽放下對劉邦的圍攻,東向攻打彭越。劉邦趁機占領成臯。項羽打敗彭越,回頭攻下荥陽,包圍成臯。劉邦逃出成臯,北渡黃河,大清早闖進韓信、張耳的卧室,奪了他們的兵符印信,開始調兵遣将。韓信、張耳起床,得知是漢王到來,大吃一驚。劉邦指令張耳留守趙國,拜韓信為相國,率領劉邦沒有帶走的軍隊攻打齊國。劉邦逃走後,項羽攻陷成臯,想要向西推進,漢軍堅守鞏縣,楚軍無法前進。

彭越又在項羽的大後方攻城拔寨。九月,項羽指令大司馬曹咎守成臯,自己率軍攻打彭越。項羽指令曹咎堅守十五天,不得出戰。他将在十五天内平定梁地,回來會合。當時,韓信正在攻打齊國,劉邦手中兵力有限,有好幾次被困在荥陽和成臯之間,險象環生。這時候,劉邦萌生了放棄成臯以東地區、屯兵鞏縣和洛陽的想法。郦食其發現項羽犯了個緻命的錯誤。他在打下荥陽後,沒有留下足夠的兵力堅守敖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敖倉乃是天下糧倉,對戰争勝負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羽在各個戰場之間疲于奔命,竟然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郦生建議劉邦立即進兵收複荥陽,控制敖倉的糧食,扼守成臯這一戰略要地,堵塞太行山的通道,控制蜚狐口,守住白馬津,向天下諸侯展示漢軍已經掌控戰局的主動權。劉邦深以為然。蜚狐口在河北省涞源縣北,白馬津在河南省滑縣。

郦食其又對劉邦說:“如今燕趙已經平定,隻有齊國還沒有被拿下。齊國的田姓宗族勢力很強,東臨大海,西有岱嶽,有黃河和濟水阻擋,南與楚國相臨。那裡的人狡詐多變,您雖然派去幾萬軍隊,一時半會兒恐怕也打不下來。不如您派我前去遊說齊王,讓他做我大漢東部的屏障。”劉邦同意了。

郦生來到齊國,面見齊王田廣。郦生是一個舌辯之士,自然少不了一番搖唇鼓舌。在此之前,齊王聽說韓信即将率軍攻打齊國,已經在曆下部署重兵,準備抵擋韓信。曆下就是現在山東省濟南市。齊王采納郦生的建議,派遣使者與漢講和,撤去曆下的戰備,天天和郦生飲酒狂歡。韓信的軍隊已經出發,但還沒有渡過黃河。聽說郦生已經說下齊國,韓信就想停止前進。這時,辯士蒯徹對韓信說:“将軍受命攻打齊國,漢王是派了一個使者來和齊國談判,但是有指令讓将軍停止前進嗎?為什麼擅自停下?況且郦生隻是一個辯士,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拿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将軍以數萬之衆,用了一年多時間才攻下趙國五十幾座城市。你為将多年,功勞反而不如一個書生?”韓信一想有道理,便率領軍隊渡過黃河。

韓信貪功,聽從蒯徹的馊主意,背信棄義攻打齊國,不僅害死了郦生,也為自己的滅亡埋下伏筆。

公元前203年,漢四年十月,韓信對曆下發起突襲。齊國已經與漢議和,毫無準備,被打了個大敗。漢軍前進到齊國首都臨淄,這時候郦生還在那裡和齊王喝酒呢,對所發生的事全然不知。齊王認為自己被郦生出賣了,于是把郦生下了油鍋,但已經于事無補。

郦食其是個戰略家和談判大師,為劉邦的大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就落得這樣的下場。

大陸文化似乎并不譴責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甚至把這種行為當成是智慧的表現。貞觀初年,唐太宗一面派唐儉為使說降東突厥,一面派李靖進軍攻打東突厥。和郦生一樣,唐儉已經說降了東突厥的颉利可汗,李靖卻不顧唐儉死活,趁突厥人松懈發動奇襲,生擒了颉利可汗。唐儉運氣比郦生好,在亂軍之中逃得一命。成王敗寇的文化,助長了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

項羽不在,正是收複成臯的好機會。漢軍多次挑戰,曹咎堅守成臯,拒絕應戰。劉邦派人侮辱曹咎,曹咎是個莽夫,不堪其辱,把項羽關于十五天内不許出戰的指令抛到腦後,率軍渡過汜水,漢軍趁其半渡而擊之,大破楚軍。楚國的金銀财寶全部落入漢軍之手。曹咎和司馬欣就在河上抹了脖子,漢軍再次奪取成臯,在廣武駐軍,以敖倉的糧食為軍糧。項羽正在攻打彭越,連下十幾座城池,聽說漢軍攻占成臯,立即率軍殺回。漢軍正在荥陽東圍攻楚将鐘離眛,聽說項羽到來,全都跑到設防堅固的地方避險。項羽确實是威震四方,可惜沒有戰略頭腦。他就這樣在荥陽與彭城之間疲于奔命,直到耗盡全部資源。

楚軍也在廣武駐紮,與漢軍對峙。廣武在今天河南省荥陽市東北。楚軍沒有占據敖倉的劣勢漸漸顯露出來,幾個月後,楚軍出現糧食短缺。彭越和英布一南一北,經常在項羽的後方打遊擊,切斷楚軍的補給。項羽非常擔心,但又無計可施。于是他想出一個“妙招”。劉邦在彭城之戰失敗後,老爹和老婆都被項羽俘虜了。項羽搭了一個高台,在上面放塊案闆,把劉太公放在案闆上。項羽對劉邦說:“你再不出來,我就把你的老爹炖了。”劉邦的回答更絕:“我和你都是楚懷王的臣子,我們曾經是拜把子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爹炖了,請分我一杯羹!”項羽大怒,就想殺了劉太公。這時候,項伯又出面了。鴻門宴時,劉邦曾經和項伯約為親家。項伯說:“天下大勢還未可知,你還是悠着點。何況争奪天下的人都不顧家,你把老頭殺了,對你沒有任何好處,隻能增加仇恨!”項羽一想也對,就沒有對劉太公下手。其實不是項羽仁慈,他對王陵的母親就下得了手。項羽之是以不殺劉太公,是因為這時候他已經打不過劉邦,需要留下太公這個籌碼。

項羽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對劉邦說:“天下紛紛擾擾這麼多年,都是因為我們兩個人。我想和你單打獨鬥,一決雌雄,别再讓天下百姓受苦了。”項羽有拔山扛鼎之力,劉邦哪裡是他的對手?劉邦笑道:“我甯願和你鬥智,不和你比蠻力!”項羽指令三個壯士出陣挑戰,漢軍中有個叫樓煩的神箭手把他們全射殺了。項羽大怒,親自披挂出陣。樓煩搭箭想射項羽,項羽怒目圓睜,大喝一聲。樓煩吓得一哆嗦,不敢射箭,轉身逃回堡壘,再也不敢出來。劉邦派人一打聽,才知道是項羽親自出馬,不禁大驚失色。項羽和劉邦見面,在兩軍陣前講話。項羽又提出單打獨鬥,劉邦卻宣讀起項羽罪狀來:“項羽違背了楚懷王的約定,把我封在蜀漢,罪一;假傳聖旨殺害卿子冠軍宋義,罪二;救援趙國後不回國向楚懷王交差,而是擅自劫持諸侯軍隊進入關中,罪三;燒毀秦朝宮殿,挖掘秦始皇陵墓,私吞秦國的财寶,罪四;殺秦國降王子嬰,罪五;背信棄義,在新安坑殺秦國降卒二十萬,罪六;把自己的将領分封到好地方為王,把原來的主人趕走,罪七;把義帝逐出彭城,鸠占鵲巢,搶奪韓王的土地,把梁、楚據為己有,多吃多占,罪八;派人對義帝下毒手,罪九;施政不公平,國王的約定不信守,為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罪十。我率領義兵聯合諸侯讨伐殘暴的竊國之賊,派這些暴政中的幸存者攻打你,何苦與你單打獨鬥?”這是一篇讨項檄文,應該不是在兩軍陣前宣讀的,否則項羽不等讀完,早沖過去,斬了劉邦了。項羽氣得七竅生煙,早已暗中埋伏的弓弩手嗖的一箭射出,正中劉邦的胸部。劉邦反應快如閃電,捂住自己的腳大叫道:“賊人射中我的腳趾。”劉邦躺倒在軍營裡,張良堅持要他起來勞軍,以安軍心,免得楚軍乘勝發動進攻。劉邦起來安撫軍人,由于傷得很重,他被送進成臯養傷。

韓信占領齊國首都臨淄。這時候,齊國也不再和項羽作對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齊王田廣向項羽求救。項羽派大将龍且率兵救齊,齊楚兩軍在高密會合,楚軍号稱二十萬。然而,龍且哪裡是韓信的對手?有人勸龍且深溝高壘,不與漢軍作戰,等其糧草斷絕,可以不戰而降。龍且常随項羽打勝仗,未免輕敵,非常瞧不起韓信,認為一個連吃飯都得靠洗衣服的老太太救濟、鑽别人褲裆的人能有什麼能耐?拒絕接受這一聰明的建議。公元前203年,漢四年十一月,兩軍在濰水決戰。韓信預先派人在上遊堵住河水,然後把龍且引過河來,趁其半渡,放水切斷楚軍,向過河軍隊發起進攻。楚軍大敗,龍且被殺,齊王田廣被俘。灌嬰、曹參也分别打敗其他齊國将領,齊地被全部平定。

韓信平定齊國後,感覺自己的翅膀開始硬了起來。看到沒有多少功勞的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心理難免失衡。他派人送信給劉邦,信中說:“齊國人僞詐多變,反複無常,南邊又靠近楚國。我的官不夠大,鎮不住他們,請封我為假王。”劉邦正在和項羽苦苦相持,看到信後,勃然大怒,破口大罵道:“我被困在這裡,生命危在旦夕,朝思暮盼你能來幫我一把。你倒好,竟然想自立為王!”劉邦這些話是當着韓信使者的面說的,在一旁的張良、陳平趕緊踹了他一腳,在他的耳邊說道:“漢軍作戰不利,韓信想稱王,你禁止得了嗎?不如順水推舟答應了他,讓他踏實下來。不然的話,恐怕他會變心。”劉邦反應神速,馬上就明白過來,接着罵道:“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 公元前202年,漢四年二月,劉邦派張良帶着齊王的印绶前往齊國,封韓信為齊王,同時指令他率領軍隊向楚國發起進攻。

項羽聽說龍且戰死,心中害怕,派盱眙人武涉去遊說韓信。武涉對韓信說:“當今二王相争,勝敗的決定權在你手上。你右投則漢王赢,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天被滅,明天就會輪到你。你和項王有交情,為何不反漢而與項王聯手,三分天下而王之?”韓信的謀士蒯徹也為韓信剖析了楚漢戰争的形勢,勸韓信在兩邊保持平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讓楚漢雙方都不敢動手。蒯徹說:“我聽說‘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你如今戴鎮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不獨立是沒有出路的。”應該說,武涉和蒯徹的意見都有一定的道理,無奈韓信腦子進水,就是不聽。史家普遍認為,他一來因為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覺得自己不該背叛劉邦;二來他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認為劉邦不會那麼不仗義。但我認為,他們都看錯了!韓信腦子要真是那麼簡單,他就不是韓信了。

韓信的才能,我已經講過了,無需贅述。但他為什麼沒有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成為一方諸侯,而隻在項羽和劉邦帳下做個小官?原因是他和蕭何一樣,都是有能力而無魄力,隻是将才而非帥才。韓信在劉邦出陳倉前為其指點江山,對天下情勢了如指掌。是以他早就知道項羽不是劉邦的對手,決定站在強者一邊,以便分得一杯羹。他知道,劉邦在小恩小惠方面十分大方,吃飯、穿衣、甚至是豪宅都舍得給,就是不願意裂土封王。是以,他趁楚漢相持不下之機,兩次敲劉邦的竹杠。他認為自己功勞最大,能力超群,劉邦不敢把他怎麼樣,但他過于自信了。他說項羽刻個章,棱角磨平了都舍不得賞賜有功的手下,好像很小氣的樣子。但項羽在分封諸侯方面卻很大方,自己隻要天下的一部分,劉邦要的卻是整個天下。按照韓信的邏輯,他應該支援項羽才對。無奈韓信的眼裡隻有強者,哪怕此人為了權力,可以置自己親人的性命于不顧。他隻顧眼前的名利,絲毫不考慮日後會狡兔死,走狗烹。曆史上,像韓信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

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共和是最佳選擇。羅馬建國之初,因為搶奪薩賓女人,引來薩賓人的入侵。薩賓人攻入羅馬,雙方打得難解難分。這時候,已經身為人母的搶劫的薩賓女人突然帶着孩子出現在戰場上,隔開交戰雙方,仗打不下去了,兩國握手言和:羅馬實行雙國王制,一個羅馬人,一個薩賓人;元老人數增加一百,羅馬人一百名,薩賓人一百名;薩賓人搬到羅馬城,與羅馬人合并成為一個國家。這是一個雙赢的結局。共和模式鑄就羅馬的偉大,後來羅馬戰勝一切外來之敵,成為西方的霸主,其力量就來源于共和。

中華文化先天缺乏共和的基因,隻能靠引進外來品種加以改良,而當時東西方并無聯系。天無二日,人無二主,三人中隻能有一個勝者,是以無論韓信作何選擇,最後的結果恐怕不會有多大的不同。

蒯徹一看,這人腦子進水了,再跟他混下去恐怕小命難保,于是假裝瘋癫,離開韓信。

項羽眼看各路諸侯都離他而去,軍糧也吃光了,韓信又發兵攻打楚國,不覺憂心忡忡。劉邦不失時機派人去找項羽談判,要求放回劉太公。項羽趁機與劉邦講和,約定中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屬漢,以東屬楚。鴻溝是位于荥陽、成臯間的一段古運河。項羽滿以為這下戰争可以結束,至少是享受一段間歇期,便遵守協定,放回劉太公和呂後,率軍東歸。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缺乏契約精神,往往是字迹未幹,條約就成為曆史。誰遵守條約,誰就倒黴。劉邦正準備往西走,被張良和陳平制止了。張良和陳平說:“漢已經擁有天下的一大半,諸侯都依附我們。楚軍兵疲食盡,正是上天要滅亡它的時候。現在要不把它打趴下,那就是養隻老虎,等它将來咬自己。”劉邦采納了他們的建議。

張良足智多謀,千百年來被視為智慧的化身。他出身貴族,但他的一些做法卻一點也不貴族。他組織刺殺秦始皇可算是一種英雄的行為,在專制武裝到了牙齒,人民手無寸鐵的情況下,刺殺就是合理合法的選擇。但他太喜歡耍陰謀詭計,不講誠信。峣關之戰,他一面和秦軍守将談判,一面在背後搞突襲,不僅背信棄義,而且置己方談判人員于危險境地,完全不是光明磊落的行為。我甚至懷疑,郦食其的被殺也有他的功勞。更有甚者,在楚漢相争的最後階段,他又故技重施,慫恿劉邦撕毀停戰協定,在項羽後面搞偷襲,在曆史上樹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内戰中,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最沒有道德底限的人。是以,古希臘人說:“亂世惡棍享大名”。張良後來被迫隐退保命,韓信死于女人之手。因為,即使是陰謀的受益者也不敢信任他們。不講誠信之人自己也會成為不誠信的受害者。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十月,劉邦追擊項羽來到固陵。固陵在今天河南省太康縣。劉邦與齊國國王韓信、魏國丞相彭越相約在這裡會戰楚軍,韓信和彭越的軍隊卻沒有如期出現。楚軍與漢軍交戰,漢軍大敗。劉邦又使出他的老招數:龜縮在堅固的工事裡不敢露頭。如果回看楚漢戰争的曆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劉邦親自率軍打仗,基本都吃敗仗。尤其是在面對項羽時,他隻有挨打的份。劉邦的勝仗都是他手下的将領們打的,韓信自不必說,曹參、灌嬰等都很能打。項羽則相反,他的手下總吃敗仗,而他卻從來沒有戰敗過。由此可見,項羽是個好将軍,劉邦卻是個好統帥。

劉邦對張良說:“諸侯不聽号令,如何是好?”張良回答道:“楚軍眼看就要被消滅,韓信和彭越二人卻沒有分到封地,他們不來理所當然。大王您要是能與他們共分天下,他們馬上就到。韓信封王本來不是出自您的本意,他心裡忐忑。梁地本來是彭越平定的,您因魏豹的緣故拜彭越為相國。如今魏豹已死,彭越也想被封王,而您卻沒有早做定奪。現在請您拿出濉陽以北至穀城的地方,封彭越為王,把陳縣以東至大海封給韓信。韓信家在楚國,對故土念念不忘。如果您能夠割出這兩塊地方,封給這兩個人,讓他們各自為戰,就一定能夠打敗楚國。”劉邦采納了張良的意見,韓信和彭越果然率軍前來會合。英布也來到垓下,被劉邦封為淮南王。

韓信、英布和彭越趁劉邦戰事吃緊敲竹杠,犯下大忌,為他們日後的覆滅埋下伏筆。韓信是劉邦的部下,全靠劉邦提攜,方有今日。後來,他也是第一個被拿下的。項羽搞分封制失天下,劉邦有秦國的模式可以借鑒,又怎會重蹈項羽的覆轍?劉邦的嫡系蕭何、曹參、樊哙、灌嬰等都沒有封王,就是明證。時代已經變了,封建制正在為君主專制所取代,許多人的思想卻還沒有轉變過來,結果都被時代淘汰了。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十二月,項羽率軍來到垓下。垓下在今天安徽省靈璧縣。兩軍決戰。韓信率軍三十萬為中軍,孔将軍指揮左軍,費将軍指揮右軍,劉邦在後面,身後是绛侯周勃和柴将軍。項羽的軍隊大約有十萬。韓信的軍隊先出戰,戰局不利,向後退卻。孔将軍和費将軍向楚軍發起進攻,楚軍不利,韓信趁機殺回,楚軍大敗。韓信後撤應該是一種政策,目的是把項羽的軍隊吸引過來,左右包抄。看來古曲十面埋伏其來有自。項羽回到軍營,漢軍和各諸侯軍隊将楚軍團團包圍。入夜,隻聽四面的漢軍都唱起了楚歌。項羽大驚,說:“難道漢軍已經把楚國全部占領了嗎?怎麼這麼多楚人啊?”成語四面楚歌就是這麼來的。其實,這是韓信的攻心戰術。項羽的信心果然崩潰。當夜,項羽率領八百名騎兵沖出重圍,向南逃走,天亮後劉邦才發現,立即指令騎将灌嬰率領五千騎兵在後追殺。項羽逃到東城,在烏江自刎。烏江在今天安徽省和縣。灌嬰斬首八萬,平定楚地。魯國堅守不下,劉邦把項羽的人頭拿給魯國人看,魯國投降。劉邦以魯公之禮将項羽下葬。曆時五年的楚漢戰争宣告結束。

劉邦來到定陶,立即故技重施,闖入齊王韓信的軍營,接管了韓信的軍隊。在楚漢戰争時期,劉邦不止一次這麼做過。當時,他這樣做是為了抗擊楚軍,但這一次目的不同,因為最強大的對手已經被消滅。顯然,劉邦已經開始着手削弱韓信的實力。韓信隻能乖乖就範,他手下的将官如樊哙、灌嬰等都是劉邦的鐵杆,他不過是個職業經理人。他若造反,軍隊可不一定會聽他的。

各路諸侯紛紛打報告,強烈要求漢王劉邦登基做皇帝。劉邦非常謙虛,推辭了三次,不得已,“為了國家的利益”,才“勉強”同意。公元前202年,漢五年二月,劉邦在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地點在今天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

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戰争就這樣以一個皇帝取代另一個皇帝而告終。這場戰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推翻秦王朝的暴政,具有天然的合法性。當暴政不堪忍受,反抗就成為權利。但在暴政被推翻後,各方諸侯因分贓不均,挑起内戰,性質就改變了。楚漢戰争是劉項兩個軍事集團争奪奴役中國人民權力的戰争,戰争的代價是群眾大量生命的喪失,最終受益者是劉邦集團。劉邦政治上老到,占據關中這一有利地盤,軍事上表現出更大的韌性,最終取得戰争的勝利。項羽正相反,政治幼稚,放棄有利地盤,又在戰略相持、需要出奇制勝時相信了劉邦的和平承諾,為劉邦所乘,導緻徹底失敗。内戰,不管其口号多麼堂皇,結果總是一樣的,那就是最沒有底限的人取得勝利,奪取政權,成為新的暴君。

劉邦以齊王韓信熟悉楚國習俗為理由,改封韓信為楚王,以淮北為封地,都下邳。封彭越為梁王,以魏國故地為封地,都定陶。遷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不變,立無諸為閩越王,以閩中地為其封地。

劉邦定都洛陽。這一天,他在洛陽南宮舉辦酒會。劉邦說:“各位諸侯,各位将領,請你們都說實話,不要有所隐瞞。我為什麼能奪得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去天下?”高起、王陵說:“陛下為人傲慢,喜歡侮辱人,項羽仁慈,對人友善。但是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打下來後就賞賜給人,與天下人共享利益。項羽嫉賢妒能,陷害有功的人,猜忌有能力的人。人家打了勝仗,他不給人記功;得到土地,不給人分利。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劉邦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我能力不如張良。管理國家,安撫百姓,保障給養供應不絕,我不如蕭何。連結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用好他們,這就是我奪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範增這麼一個人才,卻不能信任重用,這就是他為什麼被我打敗。”

與項羽相反,劉邦知人善任,從善如流,辨識能力超群。劉邦想定都洛陽,齊人婁敬進谏道:“秦地被山帶河,有四座大的要塞,防守堅固。遇有突發的緊急情況,立即可以召集到百萬之衆。由于秦人長期開發,關中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這就是所謂的天府之國啊!陛下入關,把首都定在那裡,山東再亂,秦朝的故地還可以保全。與人搏鬥,不掐住其咽喉,按住其脊背,是不能取得全勝的。如今陛下控制了秦朝的故地,也是卡住天下的咽喉,按住天下的脊背。”劉邦問群臣,群臣都是山東人,争着說:“周朝統治了幾百年,秦隻傳了兩代就亡國了。洛陽東邊有成臯,西邊有崤山、渑池,背靠黃河,面向伊川和洛水,地勢險固,作為首都沒有問題。”劉邦咨詢張良的意見,張良說:“洛陽雖然有這些險固的地方,但是,它的中間地帶大小隻有幾百裡,土地貧瘠,四面受敵,不是用武之地。關中左有崤山、函谷關,右有隴和蜀,沃野千裡。南邊有豐美富饒的巴蜀,北邊有可以放牧的胡苑。把三面圍起來防守,隻以東面控制諸侯。諸侯安定的時候,利用黃河和渭河運輸天下的糧食,西面供應京師。一旦諸侯有變故,順流而下,可以輸送物資。這就是所謂的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啊!婁敬說得對。”劉邦當天指令車駕西行,定都長安。拜婁敬為郎中,号奉春君,賜姓劉。

張良身體多病,跟随劉邦進入關中後,便開始道引養生,不吃糧食,閉門不出。張良說:“我家世代做韓王的相國。南韓滅亡後,我不惜一擲千金,替南韓向秦報仇,天下振動。如今,我以三寸不爛之舌做皇帝的軍師,封萬戶侯,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我的位置已經不能再高了,我心滿意足。我不想再理人間事,專心修道。”司馬光十分贊賞張良的政治智慧。他說,以張良的智慧,他應該知道修道成仙純屬無稽之談。受到劉邦稱贊的三傑中,韓信被殺,蕭何坐牢,是因為不知足。是以,張良才假托神仙,視功名榮辱如無物。張良是懂得明哲保身的人。

一般來說,司馬遷和司馬光這些史學大咖的評論是中肯的。隻有一點,他們都是禦用文人,是以不能真正觸及君主和君主制的本質。的确,張良名為修道,實乃避禍。張良運籌帷幄,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立下不世之功,但他一不像韓信那樣掌管軍隊,二不像蕭何那樣掌管官吏和錢糧,對劉邦的地位不構成威脅,功成身退也就罷了,實在沒必要“從赤松子遊”,裝得有點過了。真實原因是張良多次給劉邦獻陰謀,慫恿劉邦做出背信棄義之事。劉邦是個專制君主,信其謀略,不可能信其為人。他不退隐,也許隻會像蕭何那樣自取其辱。

劉邦是個孝子,漢号稱以孝治天下,孔夫子說: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可見“孝”是維護君主專制的有效工具。劉邦每五天就要去朝拜劉太公一次,剛開始,雙方用的都是家人父子之禮。後來,劉太公聽了管家的話,改對劉邦行君臣之禮。劉邦大驚,于是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劉太公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活着的太上皇。比他早的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親嬴異人,不過,他成為太上皇時已死多年。

項羽部将鐘離眛從前和韓信關系不錯,項羽死後,鐘離眛逃亡,投奔韓信。劉邦痛恨鐘離眛,聽說他在韓信那裡,便發诏書捕人。有人趁機誣告韓信謀反,阿意順旨、落井下石小人從來就不缺,這大概是有人猜測,劉邦對韓信不滿,為邀功請賞,趕忙遞刀子。劉邦問諸将如何處理,都說:“趕緊發兵,殺了那小子。”劉邦不做聲,又問陳平。陳平問:“上書告發韓信這件事韓信知道嗎?”劉邦說:“不知。”陳平問:“陛下的精兵與楚國比誰多?”劉邦說:“不比楚國多。”陳平又問:“陛下的将領有比韓信更善于用兵的嗎?”劉邦說:“不如。”陳平說:“陛下兵不如楚國精,将領又不及韓信,如果發兵攻打韓信,那是逼他造反啊,我為您的安全感到擔心。”劉邦問:“那怎麼辦?”陳平說:“古時候天子有巡狩和與諸侯見面的習慣。陛下出行,聲稱要巡遊雲夢,與諸侯在陳縣會面。陳縣在楚國的西邊。韓信聽說天子出來巡視,必然會放心地前來迎接,到時趁機把他抓住。這樣無需興師動衆,隻要用一個力士就行了。”劉邦照陳平說的辦。韓信心中害怕,把鐘離眛殺了,帶着頭來見劉邦。可見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并不是因為聰明,而是因為他的膝蓋骨确實不硬。劉邦可不含糊,指令武士将韓信抓了,放在後車上。韓信抱怨道:“有人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話果然應驗。天下已定,我是該下鍋了。”劉邦無話可說,隻說了句:“有人告你謀反。”下令把韓信綁了。不久,改封韓信為淮陰侯。

韓信知道劉邦猜忌自己的才能,經常稱病不朝;平時郁郁寡歡,羞于與周勃、灌嬰等在一起。有一次,韓信到樊哙家,樊哙對他非常恭敬,自稱是臣,說:“沒想到大王竟然屈尊來到小臣家。”韓信出門,自嘲道:“我竟然下賤到與樊哙這樣的人為伍。”劉邦曾經與韓信讨論各位将領能帶多少兵 。劉邦問:“我能帶多少?”韓信說:“陛下也就能帶十萬。”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韓信說:“我多多益善。”劉邦笑道:“你那麼大能耐,怎麼會落到我手上?”韓信拍馬屁道:“陛下不能帶兵,卻善于帶将,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被您抓住。況且陛下這是天生的能力,非人力所能及。”确實,在楚漢戰争中,劉邦自己幾乎沒有打過什麼勝仗。他能打敗項羽,全靠韓信等衆将之力。看得出,韓信對劉邦其實并不服氣。劉邦善于将将是實情,但他并不是在被劉邦打敗後就擒的,劉邦抓住他用的是權謀,韓信焉能真心服氣?韓信把自己置于一個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對現狀不滿,另一方面他又沒有獨挑大梁的魄力,這種沖突鑄就了他悲劇的命運。

劉邦論功行賞,剖符封功臣為徹侯。蕭何功第一,被封為酇侯,食邑最多。功臣們都不服,說:“我們都是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蕭何沒有汗馬之勞,隻是舞文弄墨,動嘴皮子,功勞卻反在我等之上,到底為什麼?”劉邦說:“各位熟悉打獵不?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和兔子的是狗;放狗和訓示野獸所在地方的是人。各位就像能夠逮住走獸的狗,蕭何就是那釋出訓示的人。”群臣都不敢再說話。張良作為謀臣,也沒有戰功。劉邦讓他自選齊地三萬戶作為食邑。張良說:“開始的時候,我離開下邳,與皇上在陳留相見,這大概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用我的計策,僥幸不時命中。我希望受封在陳留,不敢要三萬戶。”于是封張良為留侯。封陳平為戶牖侯,陳平推卻說:“這不是我的功勞。”劉邦說:“我用先生的計謀,戰勝了強敵,這不是功勞是什麼?”陳平說:“要是沒有魏無知,我哪能有機會為您效力?”劉邦說:“你啊,是個不忘本的人!”同時封賞魏無知。

劉邦因為天下初定,孩子年幼,兄弟又少,有鑒于秦國實行郡縣制、沒有自家人幫襯、最後孤立而亡的教訓,于是大封同姓諸侯王以鎮撫天下。是以,漢朝繼承秦朝的制度,以郡縣制為主,雜以秦代以前的分封制,但對分封制做了嚴格的限制,非劉姓子弟不封王。蕭何、張良、韓信、樊哙等文武功臣獲得封侯之賞,但隻有食邑,可以享用封地的稅收,沒有統治權,相當于公司優先股的股東。其地位不是法定的,而是源于君主的賜予,許多人的後代因為各種緣故被剝奪分紅的權利。他們大部分在朝中為官,完全喪失作為貴族的政治地位,徹底淪為皇帝的家奴。在羅馬,這些人會被安排進入元老院,成為上司精英。元老院被稱為國王荟萃的殿堂,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權力機構存在的,對君主的權力形成制衡。至此,中國自周王朝分崩離析以來開始的、由君主封建制向君主專制過渡的程序宣告完成。

劉邦封了二十幾個大功臣,其餘的人還沒有得到封賞,日夜争功不止。有一次,劉邦在路上看到将領們三三兩兩坐在地上嘀嘀咕咕,便問張良:“他們在說什麼?”張良說:“陛下您不知道?他們這是在謀反啊!”劉邦大吃一驚,說:“天下已經安定,他們為什麼要謀反?”張良說:“陛下以平頭百姓的身份起義,靠着這些人奪得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之人都是親朋故舊,所殺之人都是平時的仇人。軍隊管功勞簿的官吏計算過,天下的土地都不夠用來封賞的。這些人怕不能人人得到陛下的封賞,又怕因平時得罪過陛下而被殺,是以聚集在一起準備謀反。”劉邦憂心忡忡地說:“那可怎麼辦?”張良問:“皇上您平生最痛恨、大家也都知道的人是誰?”劉邦說:“雍齒和我有舊仇,多次讓我很難堪,我想殺他,隻是因為他功勞多,不忍心下手。”張良說:“趕緊先封賞雍齒,群臣就放心了。”于是劉邦舉辦酒會,封雍齒為什邡侯,催促丞相、禦史厘定功績,實行封賞。酒會之後,群臣皆大歡喜,都說:“雍齒都能封侯,我等更沒問題了。”劉邦以蕭何功高,賜蕭何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不用小跑。

由此可見,劉邦絕不是一個睚眦必報的人。隻要有利于自己的統治,他連曾經不共戴天之敵都可以封賞,雍齒就是個鮮明的例子。他後來殺死韓信等,是因為這些人對他的統治構成了威脅,而不是他們平時得罪了他。大凡是政治人物,都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克洛迪是羅馬的保民官,深受下層群眾喜愛。他和凱撒的妻子偷情,被抓了現行,依法将被提起公訴。凱撒想獲得克洛迪的支援,不僅否認此事,主動戴起綠帽子,還支援克洛迪,與其結為政治盟友。因有這樣的胸懷,故能成就一番事業。

劉邦把秦國繁瑣的禮儀和苛刻的法律全部廢除,一切務求簡單易行。他這樣做雖然得人心,卻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他的手下是一幫大老粗,彼此熟悉,不講究禮節。他們經常在一起喝酒,酒喝多了就争功,喝醉了還會大呼小叫,拔劍砍柱子,完全不成體統。劉邦越看越不順眼。儒生叔孫通是秦二世時的博士,見秦朝不妙,逃回山東老家,投靠了項梁,後來又投靠項羽。劉邦攻占彭城後,叔孫通轉投劉邦。一看劉邦讨厭手下的粗鄙行為,叔孫通就提議為劉邦制訂一套朝儀。劉邦知道自己也是個粗人,要求叔孫通制訂的禮儀必須是自己能夠接受的。叔孫通聚集了一幫儒生,在野外日夜練習了一個多月,終于把禮儀練熟了。劉邦看完後說:“這個我能做到。”公元前200年,漢七年十月,長樂宮落成。群臣按照叔孫通制訂的禮儀前來朝賀。諸侯衆臣個個戰戰兢兢,尊卑有序。禦史在一旁執法,舉止不合禮儀的人就被趕出去。直到酒會結束,沒有一個人膽敢喧嘩。劉邦十分滿意,說:“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有多尊貴!”重賞了叔孫通。秦滅六國,把六國的禮儀全部拿來,吸取其中尊崇君主、抑制臣民的部分。叔孫通對秦的禮儀有所增損,但基本是照抄,連官名、宮殿的名稱都很少改變。

儒生陸賈經常在劉邦面前談《詩》、《書》,劉邦罵道:“老子馬上得天下,要詩書何用?”陸生說:“馬上可以得天下,馬上能治得了天下嗎?商湯、周武逆取而順守,文武并用才能長治久安。從前,吳王夫差、晉國的智瑤以及秦始皇都是因為窮兵黩武而滅亡。假如秦國統一天下以後,施行仁政,效法先聖,天下能落到您手裡嗎?”劉邦聽得有點不好意思,說:“你幫我分析秦為什麼失去天下、我為什麼奪取天下以及古代治國的成敗得失。”陸生寫了十二篇文章,每奏上一篇,劉邦都叫好,左右呼萬歲,劉邦給他的書取名叫《新語》。站在君主專制的角度,陸賈和後來的賈誼都分析得不錯,在當時也算是真知灼見了。但如果放到今天,或者以同時代希臘羅馬人的視野,他們就都是自甘奴了。

秦始皇滅六王後,北攘匈奴,南平百越,動用軍民幾十萬。劉邦打敗項羽稱帝後也想在對外征戰中有所作為。匈奴太子冒頓殺死他的老爹頭曼單于,成為匈奴新單于。冒頓向東滅了東胡,向西趕走月氏,向南吞并樓煩和白羊河南王,控制了西域和中國東北,把蒙恬奪取的匈奴土地全部奪了回去,并開始侵略燕、代等屬于中國的地方。當時,中國正是楚漢相争階段,兵荒馬亂,冒頓沒有對手,得以野蠻生長,手下有控弦之士三十多萬。劉邦把韓王信封在北邊,定都馬邑,也就是今天山西的朔州,讓他防備匈奴。匈奴圍攻馬邑,韓王信投降。

公元前200年,漢七年十月,劉邦禦駕親征韓王信,韓王信逃亡匈奴。當時正好下大雪,天寒地凍,十分之二三的士兵凍掉了手指。劉邦駐紮在晉陽,聽說冒頓在代谷,就準備去攻打他。劉邦派人前去偵察,冒頓故意把精壯的士兵和牛馬藏起來,偵察人員看到的盡是一些老弱病殘。劉邦派出去的十幾個偵察兵回來後都說匈奴不堪一擊。劉邦畢竟是個老狐狸,又派劉敬、也就是婁敬出使匈奴,探聽虛實。劉敬回來向劉邦禀報:“兩國交戰,應該打腫臉充胖子,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手才對。我到匈奴,看見的都是老弱病殘,這肯定是為了示弱,暗中埋伏奇兵,打我們個措手不及。我認為匈奴不能打。”劉邦剛當上皇帝,正想大展宏圖,如今大軍已經出發,卻被劉敬劈頭蓋臉澆了一盆冷水,心中大怒,罵道:“齊蠻子不過是憑口舌之能撈了個官當,現在竟敢動搖我的軍心!”下令将劉敬鎖上,關在廣武。

劉邦先于主力軍隊到達平城,平城是今天山西省大同市。冒頓派出四十萬精銳騎兵,南北兩個剛剛一統天下的君主相遇了。這個冒頓也不是一般人,他本是頭曼單于的太子,但頭曼移情别戀,準備剝奪他的繼承權。于是他訓練一支完全聽命于他的軍隊,他制造了一支響箭,他把響箭射向誰,手下就得跟着把箭射向此人,違者處死。為了測試手下服從指令的程度,他先拿自己的老婆做試驗,不敢朝他老婆身上招呼的人都被處死了。最後,他把箭射向自己的老爹頭曼,奪了政權。經過一番的征戰,冒頓單于控制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到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匈奴進入鼎盛期。

匈奴軍隊把劉邦包圍在白登長達七天。白登就是白登山,位于大同以東五公裡處。漢軍裡外不能相救,糧草斷絕。劉邦采納陳平的計謀,派人重金賄賂冒頓的阏氏,也就是匈奴單于的老婆。阏氏給冒頓吹枕邊風,說劉邦和陛下一樣,也是個開國之君,不是泛泛之輩,說不定已經設下埋伏,正等匈奴人上鈎,不要輕舉妄動。碰巧,與單于相約會師的漢奸軍隊誤期,冒頓起了疑心,以為他們和劉邦聯手,給匈奴人設套。于是,他把包圍圈放開一個角。正好,天降大霧,劉邦和漢軍趁機逃出生天。劉邦發動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對外戰争就這樣失敗了。與其說是陳平的奇計挽救了劉邦,冒頓被老婆誤導,失去了一次天賜良機,倒不如說是冒頓單于此時并沒有吞并大漢帝國的計劃。和劉邦一樣,這位冒頓單于也是個統一匈奴的王者,國家内部尚不穩定,不能冒險和一個個頭與自己一般大的巨人拼命,這也許才是匈奴人放過劉邦的真正原因。為了奪權,這個冒頓曾經殘忍地殺死了自己的前妻和父親,又怎麼會被老婆的枕邊風吹動?基于相同的原因,劉邦也明白,冒頓并不好惹,于是就坡下驢,班師還朝。這是漢匈百年戰争的開始,以漢帝國的初戰失利而告終。兩個大國,同在一片大陸上,文化、發展程度和生活方式不同,早晚會進行一場較量。幾十年後,劉邦的曾孫劉徹征讨匈奴,把匈奴人打得七零八落,不得不逃入西伯利亞,報了白登之圍一箭之仇,這是後話。

劉邦改正錯誤和他納谏的速度一樣快,一到廣武,立即赦免劉敬,說:“我不聽你的話,以緻被困平城。前面派出去的十幾個偵察兵都被我斬了。”封劉敬兩千戶為關内侯。劉邦往南走,路過曲逆,對那裡大加贊美。說他走過的地方,除洛陽外,就數這裡最好了,封陳平為曲逆侯,把整個曲逆送給他作為食邑。陳平多次随劉邦出征,六出奇計,每次劉邦都增加他的封邑。韓生勸項羽定都關中,項羽不聽。韓生隻是抱怨了一句:“楚人乃沐猴而冠”,就被項羽下鍋了。兩相比較,就知道項羽為什麼會失敗了。

冒頓不斷侵犯北部邊境。劉邦很是擔心,于是向劉敬讨計策。劉敬獻和親之策,建議劉邦把長公主嫁給冒頓。呂後知道後,日夜哭泣,說我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你忍心把她抛到匈奴那個蠻荒之地?劉邦心軟,下不了決心。後來還是找了個别人家的女子,冒充公主嫁了過去。這就是漢初對匈奴采取的外交政策,是在對匈奴戰争失敗後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和親政策對漢初的和平與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了漢武帝時代,中國國力強大,放棄和親政策,打得匈奴人找不着北,這是後話。

和親政策其實就是和平外交,但為什麼是漢皇帝把自己的女兒嫁過去,而不是匈奴單于把女兒嫁過來呢?這恐怕還是天朝上國的觀念在作祟,堂堂大國皇帝,豈能做番邦小國的女婿?是以隻能委屈大國的公主,到大漠草原去受苦了。

這個時期發生了貫高謀刺事件。貫高是趙王張傲的相國,劉邦從平城回來,路過趙國。趙王張傲是張耳之子,劉邦的女婿。劉邦待人一向傲慢,對這個女婿頤指氣使,動辄打罵。貫高從前是張耳的門客,對少主受辱十分不忿。漢王八年,公元前199年,劉邦征讨韓王信,路過柏人縣,也就是今天邢台市隆堯縣。貫高派人在旅館埋伏,準備等劉邦投宿時殺死他。劉邦覺得柏人和迫人諧音,不吉祥,便不在那裡留宿。後來此事暴露,張傲、貫高等人被捕。張傲并未參與此事,貫高受盡百般酷刑,始終堅持為少主開脫,獨攬全部罪責。劉邦受到感動,釋放了張傲和貫高。貫高出獄後便自殺了。這件事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劉邦的個性。總體而言,隻要不對他的政權構成威脅,他對人還是比較寬容的。

蕭何營造未央宮,把宮殿建得極其壯麗。劉邦一看,勃然大怒,說:“天下洶洶,多年苦于戰亂,成敗還是未知數,為什麼要過度建設?”蕭何說:“正因為天下未定,是以才好趁機建造宮殿。況且天子擁有四海,宮殿不壯麗,不能顯示您無上的權威。一次到位,後代就不用再建了。”劉邦一聽,心花怒放。看來,蕭何不僅治國有一套,馬屁功也屬上乘。明明是投皇上所好,聽起來卻像是在為人民服務。

未央宮落成,劉邦在未央前殿舉辦酒會,大宴諸侯和群臣。劉邦舉起玉杯,為太上皇劉太公祝壽。劉邦說:“從前您總說我好吃懶做,不會發家緻富,不如劉仲會種地,有出息。如今,是我的家業大,還是二哥的家業大?”群臣高呼萬歲,大笑取樂。後來,光武帝劉秀的哥哥劉縯也常常取消劉秀隻會種地,沒什麼出息。但劉縯死後,劉秀卻扛起造反大旗,并最終奪取天下。看來老實人也許隻是沒有遇到合适的機會,并不一定缺乏能力。

十一

趙國丞相陳豨在代地造反,劉邦親自率軍平定,立兒子劉恒為代王。劉恒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陳豨在赴任前,去向韓信辭行。韓信對陳豨說:“你管轄的地方部署着天下最精銳的軍隊,你又是皇上所信任的人。如果有人對皇上說你造反了,皇上一定不信。第二個人告發,皇上就會起疑心。第三個人告發,皇上一定會發怒,自己接管軍隊。我和你裡應外合,天下可圖。”陳豨同意。劉邦征讨陳豨,韓信稱病,不同行,暗中派人和陳豨聯絡。韓信打算和家臣假傳聖旨,赦免罪犯和官奴,襲殺呂後和太子。賓客的弟弟向呂後告發,呂後與蕭何合謀,以劉邦打敗陳豨,諸侯、群臣都應該入宮祝賀為由把韓信騙進宮裡,殺死在長樂宮鐘室。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196年,漢十一年冬,劉邦稱帝5年之後。

司馬光說,韓信在關鍵時刻敲劉邦的竹杠,劉邦早就想殺他,太小瞧劉邦了!雍齒帶着劉邦的老鄉叛變,差一點讓劉邦的革命事業剛開始就夭折,劉邦不僅沒殺他,還封他為什邡侯;貫高謀刺,被劉邦赦免。可見劉邦并非睚眦必報之人。韓信是劉邦推崇的三傑之一,能夠結連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為劉邦打下半壁江山,比任何人都危險。劉邦為了鞏固統治,剝奪了他的兵權,将其貶為淮陰侯。韓信不學張良,淡出名利場,明哲保身,反而像個怨婦,到處公開自己的不滿,讓劉邦對他心懷忌憚。可以說,韓信被殺,不是因為他得罪了劉邦,而是因為他讓劉邦寝食難安。

劉邦征讨陳豨時,向梁國征兵。梁王彭越學韓信稱病,派手下人帶兵去邯鄲參戰。劉邦大怒,派人責備彭越。彭越害怕,想親自去向劉邦謝罪,被部将扈辄制止。扈辄勸彭越造反,彭越不從。梁國的太仆犯罪,逃到劉邦那裡,告發彭越和扈辄謀反。劉邦派人将彭越抓起來,送往洛陽關押。有司判彭越謀反罪成,劉邦赦免彭越,廢為庶人,發配到蜀地。也是彭越活該倒黴,他在前往流放地的路上碰到了呂後。彭越向呂後申冤,說自己沒有犯罪,希望能允許他回到故鄉昌邑,請呂後幫忙向劉邦說情。呂後滿口答應。到了洛陽,呂後立即勸劉邦殺掉彭越,斬草除根。彭越被夷三族,枭首洛陽。就這樣,呂後連殺兩個當代最顯赫的王爺,為漢王朝除去了心腹大患,在心狠手辣方面超過了劉邦。劉邦造反的時候,呂後幫他造勢,替劉邦編造了許多神話。如今,他又幫劉邦清除掉兩個最強大的潛在敵人。她和劉邦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是以劉邦死後,她能臨朝稱制十幾年,成為西漢實際的統治者。

公元前195年,漢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當初韓信被殺,英布内心就非常害怕。彭越伏誅,劉邦把他制成肉醬,賞賜給所有諸侯。這是專制帝王的恐怖政策。看到彭越的肉醬後,英布内心的恐懼可想而知。他和韓信、彭越都是劉邦手下的異性諸侯王,而且是手中掌握軍隊的那一種。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彭越不想坐以待斃,決定造反。他暗中命人召集軍隊,以防不測。人要倒黴,身邊總是出小人。英布懷疑中大夫贲赫和自己寵愛的小老婆通奸,準備逮捕贲赫。贲赫逃到長安,告發英布造反。英布一看贲赫逃走,自覺不妙,發兵叛亂。

劉邦生病,想派太子率軍征讨英布。商山四皓對太子的舅舅呂釋之說:“太子帶兵,打勝仗了還是太子,地位不會提高;打了敗仗,災難恐怕就要來臨。你趕緊去請太後找機會告訴皇上:‘黥布是天下猛将,善于用兵。各位将領乃是陛下的平輩,讓太子去上司這些人,等于是讓羊去指揮狼,哪能叫得動?要是讓黥布知道了,馬上就得向西打過來。皇上雖然病了,可以用車載着,躺着指揮,諸将不敢不盡力。皇上雖然辛苦,為了老婆和孩子,還得打起精神!’”呂後照辦,向劉邦哭訴。劉邦也認為太子劉盈不堪重任,自己帶病出征。

商山四皓是隐居在商山上的四個老人,這時候已經八十多歲了,須發皆白,是以被稱為四皓。他們信奉黃老之學,是秦朝的博士。劉邦稱帝後,聽說他們的名字,想請他們出來做官。四個老頭了解劉邦的德行,不想一大把年紀了去受劉邦侮辱,于是拒絕了。這時候,呂後已經老了,劉邦寵愛更年輕的戚夫人。劉邦認為,太子劉盈太柔弱,不像自己;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更像自己,就動了換太子的念頭。母以子貴,呂後非常着急,讓自己的哥哥呂釋之去向智多星張良請教。張良讓他們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在一次宴會上,劉邦看到太子劉盈身後跟着四個須發皆白的老頭,就問怎麼回事。當得知他們就是商山四皓時,劉邦大吃一驚,說:“多年來我一直在找你們,你們都避而不見,怎麼就跟了我的兒子?”四皓說:“陛下輕慢讀書人,動辄辱罵,我們不想自取其辱,是以才藏起來。如今我們聽說太子仁慈孝順,尊重有才華的人,天下人都争着要為太子效力,我們這才出山。”劉邦說:“麻煩你們盡心教導太子。”叔孫通和衆大臣也極力反對,劉邦打消換太子的主意。

公元前195年,漢十二年十月,劉邦與英布在蕲西會戰,英布大敗而逃,後來被殺死在鄱陽湖。蕲西在今天安徽省宿縣。在這一戰中,劉邦為流矢所中。

就這樣,三個在楚漢戰争中幫了劉邦最大忙的将軍都遭遇了同樣的下場。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都不是從沛縣出來的,是以,都不是劉邦的嫡系。三人中,韓信能力最強,功勞最大,和劉邦關系最近,死得也最早。在中國的極權政體中,君主與功臣似乎是天然的敵人。比起朱元璋來,劉邦算是一個胸襟開闊的皇帝了,但依然不免對功臣開了殺戒。這是穩定政權的必要舉措,是制度問題,家天下決定的。

在同一時期,羅馬取得西方的霸主地位。公元前753年,傳說中的國王羅穆璐在羅馬建國。初期,他也遇到了和劉邦同樣的困局。在一場權力争奪戰中,他殺死了與自己争奪王位的弟弟。但是,他沒有在專制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他建立了一個元老院,把和自己一起奮鬥的精英們集中起來,與國王分享權力,國王、元老院和群眾大會構成羅馬政權的三駕馬車。元老院是一支中間力量,連通執政者與群眾的橋梁。三駕馬車互相制約,力量此消彼長。在七百多年間,羅馬由王政走向共和,又由共和走向民主,其間除推翻王政引發了外國幹涉的戰争外,所有的變革都是和平的,沒有發生内戰或颠覆性的社會動蕩,羅馬的國力穩步提升,由一個單一的城邦發展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以地中海為内海的、多國家、多種族混合的大帝國。翻開李維的《羅馬史》可以看到,這個雖然國家饑荒、瘟疫和戰争不斷,但除了共和末年的内戰外,從來沒有出現過秦末農民大起義時慘烈的人口大滅絕現象,更從未有過人相食的記載。東西兩個大秦,同為霸主,一個專制,一個共和,其主要差別就在于此。

劉邦建政之初分封了許多諸侯王,但那都是權宜之計。後來韓信等被殺,盧绾等叛變,異姓王基本被消滅。劉邦吸取了秦帝國在天下造反時沒有自家人幫襯、頃刻間土崩瓦解的教訓,認為分封制還是不能完全廢棄。項羽分封異姓王,天下離心離德,是以劉邦認為,還是自家子弟可靠,死後不會掘自己的墳墓,于是與大臣們殺白馬盟誓:非劉姓者不得封王,分封了一批劉姓子弟。這些劉姓王中的一部分後來發動了七國之亂,證明在權力面前,自家人同樣不可靠。劉邦保持了秦國的郡縣制,分封制與郡縣制混合,互為補充,互相制約,拱衛皇權,這一體制一直為中國曆代統治者所沿用,直到1911年,大清國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才終于壽終正寝。這時候離劉邦稱帝已經過去2113年,劉邦所建立的混合帝制和羅穆璐建立的三駕馬車壽命相差無幾。不過中國的王朝就像中國古建築一樣舊去新來,羅馬的三駕馬車卻像羅馬的建築那樣千年不倒,隻是變換了主人。羅馬的政體後來經過孟德斯鸠的提煉,為現代美國人所繼承。美國人加入了司法獨立,由國王(執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舊三權體制發展成現代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分立的新體制。

劉邦班師回朝,路過老家沛縣。劉邦舉辦酒會,邀請從前認識的父老子弟喝酒,又找來一百二十個兒童,教他們唱歌。劉邦自己寫了一首詩,編成曲子,自彈自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讓兒童們和他一起唱。劉邦邊唱邊跳,慷慨傷懷,不禁老淚縱橫。劉邦對父老們說:“遊子思念故鄉。我雖然定都關中,千秋萬歲以後,我的魂魄還是會喜歡沛縣。況且我是以沛公的身份起義,驅除暴逆,最終奪取天下。就讓沛縣作為我沐浴的封地,免除大家的徭役,世世代代不用納稅。”豐縣是劉邦的出生地,但在劉邦起義之初背叛過劉邦,這次也在沛縣父老們的求情下享受到與沛縣相同的待遇。

相國蕭何因為長安地域狹窄,上林苑空地多,已經荒廢,向劉邦請示,希望能讓百姓進去耕種。劉邦大怒,說:“相國收受商人的賄賂,竟然幫他們說情,要占領我的花園。”下令廷尉治蕭何的罪,并給蕭何帶上枷鎖。廷尉相當于現在的公安部長兼法院院長。幾天以後,有個姓王的衛尉值班時問劉邦,蕭何到底犯了什麼罪,劉邦對他那麼狠?劉邦說:“我聽說李斯做秦國的丞相,有好事都歸功于皇帝,有不好的都歸咎于自己。如今,相國收受商人的好處,幫他們向我要地,以便讨好百姓,是以我把他辦了。”王衛尉說:“蕭相國替百姓請地,那是他應該應份的,您怎麼能懷疑他呢?當年楚漢相争,陳豨、英布造反,陛下在外平亂,蕭相國守衛關中,那時候他一跺腳,您就和關中說再見了。他不在那個時候替自己謀利益,現在才摟錢,腦子有病?況且,秦是因為聽不到不同意見才亡國的,李斯分擔過錯,有什麼值得學習的?為什麼要懷疑相國呢?”劉邦聽完,心裡很不高興。當天就派人把蕭何放了。蕭何已經老了,平時就謹小慎微的,這時他光着腳來謝恩。劉邦說:“相國可别多禮。你為了老百姓向我要地,我不同意,我不過是桀纣那樣的暴君,相國是好宰相。我故意把相國鎖了,是想讓老百姓知道我的不是。”看來,劉邦是在怪蕭何搶在自己前面把好事做了,讓自己相形見绌。從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到了生命最後階段,劉邦依然聽得進逆耳忠言,從谏如流。

但是,他也像其他老年專制統治者那樣多疑。有人向他進讒言,說樊哙将在他死後發兵,殺死趙王如意。劉邦很寶貝這個兒子,曾經動過換太子的念頭,一聽大怒,立即派陳平去把樊哙殺掉。樊哙是劉邦的哥們兼連襟,呂後的妹夫,為劉邦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即使有這層關系,也差點因為一個誣告而掉了腦袋。陳平怕呂後報複,沒有殺死樊哙,而是把他逮捕,送回長安。他們到長安時,劉邦已經去世,樊哙被呂後釋放。

劉邦在征讨英布時中了流矢,走路很痛苦。呂後請來良醫給劉邦看病,醫生說:“這病可以治。”劉邦罵醫生說:“我以平頭百姓的身份提三尺劍奪取天下,這難道不是上天注定嗎?我的小命握在老天爺手裡,扁鵲來了又能怎樣?”不讓治,賜醫生黃金五十斤,把他打發走了。但我認為,劉邦應該是知道自己大限到了,不想連累醫生。他知道呂後的德行,一旦治不好,醫生會倒大黴的。一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帝王,在生死關頭能有此善念,實屬難能可貴。劉邦和同是草根皇帝的朱元璋不同,從來不避諱自己的低賤出身。這說明他是一個很自信的人,在這一點上,他比貴族出身的項羽更有涵養。

劉邦病重,呂後問:“陛下百歲之後,如果蕭相國也不在了,誰可以替代他?”劉邦說:“曹參可以。”呂後又問曹參之後誰來替代,劉邦說:“王陵,但是王陵有點愣,可以讓陳平幫他。陳平很聰明,但難以獨任。周勃為人忠厚,沒多少文化,但是将來能保劉姓江山的人一定是他,可以讓他做太尉。”太尉相當于國防部長。呂後問還有誰,劉邦說:“那老子也不知道了。” 公元前194年,漢十二年四月甲辰,劉邦在長樂宮去逝。

劉邦出身布衣,不修文學,性情豁達大度,識人善任,從谏如流。他吸取了秦王朝滅亡的教訓,總結了周、秦制度的優點,建立了一套混合式專制制度,郡、國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制約,極大地鞏固了中央集權,這套制度被中國人沿用了兩千多年。秦始皇開始了由君主封建制向極權君主制的過渡,劉邦完成了這一過程。劉邦稱帝,标志着自商鞅變法開始建構的極權體制正式成型,取代了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封建制。貴族階層徹底喪失其相對獨立性,中國社會由國王、貴族和庶民的舊三元結構演變成皇帝、奴才和奴隸的新三元元結構,階級對立更加尖銳,沖突更加難以調和。從此中國的社會變革不再由貴族推動,而是由割據的軍閥和底層草根主導,貴族革命為暴民革命所取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