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人物真實的結局

作者:資深媒體人journalist

曹雪芹版本的紅樓夢隻到八十回就完了,高鄂續寫結局如下:

甯府被抄,賈赦賈珍被捆走,兩府大亂。賈母禱天寬宥兒孫,主上宣旨革去賈赦、賈珍的世職,發配邊疆,賈政襲賈赦的世職。雨村落井下石,包勇醉罵雨村。

林黛玉黛玉咳血病重逝去;賈寶玉出家為僧;迎春被中山狼折磨病死;史湘雲丈夫得了暴病;賈母壽寝;鴛鴦自盡殉主;何三引賊盜來賈府,妙玉被賊所搶不知所終;趙姨娘中邪被折磨死;王熙鳳死,一卷草席裹身;惜春出家修行,紫鵑陪伴;香菱難産死,襲人嫁玉菡。

香菱被夏金桂勒死,她的魂魄最終傳回了故鄉,與父母告别;司琪被趕出大觀園之後與潘又安情投意合;賈母病逝,臨終前囑托了寶黛的婚事。

通靈寶玉見賈家大廈将傾,離開了賈府,來到了甄府。經曆了家道中落的甄寶玉削發為僧後帶着通靈寶玉來到了賈府,并交還給賈寶玉。

王夫人水邊遇到了小鬼,其中一個是冤死的金钏,受到驚吓的王夫人落入了水中,一病不起,最終喪命。

賈赦升官,賈寶玉在賈政的要求下去考了科舉,但名落孫山。

史湘雲和衛若蘭成婚,兩人郎才女貌,恩愛非常。

此時的國家已經處于危急存亡之際,于外有東北島國和戎羌的騷擾,于内流寇四起瘟疫橫行。(這樣的背景從上幾回就一直在暗示了)面對國家危難,身為妃嫔的元春親上戰場以鼓舞士氣。

賈政提出讓妙玉做正妻,林黛玉做妾。賈寶玉不得不接受了安排。

妙玉素知寶黛情深,又認為自己不及黛玉,思量過後,她悄無聲息地離開了賈府。

賈府之外賊人四起,府内各奸人也開始兇相盡露,給黛玉煎藥的賈菖賈菱四處偷盜,并偷走了通靈寶玉。後被賈府發覺,通靈寶玉找回。林黛玉認為應直接将兩人送官,二人是以對黛玉懷恨。

戚将軍家向賈府提親賈探春,兩人暗生情愫,但趙姨娘從中作梗,告訴他探春是庶出之女。戚建輝看重嫡庶之别,兩人親事告吹。

朝廷對外戰争節節敗退,計劃和親.南安郡王不舍自己的女兒遠嫁和親,就認了探春為女兒,探春被迫遠嫁和親。從此千裡東風一夢遙。

賈政開始清查賈府的管家,沒收了有貪私之弊的管家賴大所有的家産,賈府已經到了需要收繳管家家産來給奴才發月錢的地步。

賈寶玉去孫家看賈迎春,丫鬟繡桔告訴他迎春已經被折磨緻死達兩年了,寶玉哭着回到賈府,賈家前去孫家理論,但隻是徒勞,最後隻能給迎春修繕一下墳茔作罷。

賈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長,一心想削發為尼,賈政聽聞很氣憤,找來惜春談話。惜春心意已決,趁人不注意離開了賈家。

趙姨娘揭露了王熙鳳殺害尤二姐和克扣下人月錢之事,最不待見鳳姐的邢夫人力主徹查,在秋桐和旺兒的指證下,王熙鳳百口莫辯。賈琏情急之下寫下一紙休書,并把平兒扶正,暗合了王熙鳳“一從二令三人木”的結局;王熙鳳回到娘家不久,她弄權鐵檻寺之事被李衙内、金哥、守備三家告到了都察院,王熙鳳入獄,判終生監禁。期間平兒和小紅來監獄探望過鳳姐,兩人走後,鳳姐血山崩發病,一時各種情緒在心頭堆積,在獄中上吊自盡,哭向金陵事更哀。

賈政終于同意寶黛婚事,衆人皆來給寶二爺和寶情婦奶道喜!而趙姨娘和賈環不滿于自己在賈府的地位,與賈政發生了正面沖突,大鬧一場,最後趙姨娘攜賈環當着賈政的面離開了賈府。為後來賈環成為流寇洗劫賈府埋下伏筆。

賈寶玉第二次丢失通靈寶玉,因為通靈寶玉已經獲知了賈府将有災禍,于是藏在了園中某處。

賈元春托夢給賈政說自己被冤枉了,一幹官兵拉着元妃要去行刑,元春告誡賈政讓賈府衆人快些逃命,夢中元春被刀砍成了數段。

寶黛準備辦婚禮當天,錦衣衛包圍了榮甯府,因元春有功勞卻被奸臣陷害被皇帝處死,錦衣衛查抄榮甯府,禦林軍戒嚴大觀園,各處查抄家産。賈赦因罪入獄,賈琏也被押走,後來被處死。賈珍、尤氏也被聖上憤怒處死。賈赦、邢德全被發配,一個病亡,一個自殺途中;賈政一房因為沒有過錯未被抓。賈家全被銷掉官職,淪為平民,四大家族全都連帶抄沒家産。薛家獲悉消息,提前帶家私全部逃到蔣玉菡山莊安家。

賈家上下心思大亂,一些刁奴、媳婦婆子亂嚼,被賈政處罰。而賈環、司棋,十二個戲子、蓉薔都興沖沖的各自拉幫結派,意圖不良。

因為家裡從此貧窮,林黛玉要振興賈家,學探春興利除弊。賈蓉賈薔開始結黨鬧亂子搶奪剩餘利益。時值改朝換代,天下大亂,盜寇橫行,趙姨娘、賈環勾結錢槐一夥強盜闖入大觀園,又搶又殺。賈環罵賈政對待他不公,殺死父親,掠走寶玉。柳湘蓮與薛蟠也和衆道士加入冷子興的強盜隊伍中。而周瑞家的放強盜進門。賈門家反宅亂,自殺自滅。

賈家子弟死亡甚衆,(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黛玉與平兒獨撐局面,帶領衆奴才抵抗強盜。衆奴才懦弱,黛玉又刻薄小性,容不了下人,不得人心。司棋、十二個戲子也在賈府造反。 馮紫英率領衆朋友為就賈家子弟立下功勞而受傷,散去不知去向。

趙姨娘、賈環錢槐一夥強盜掠走寶玉,關在嶽神廟。小紅、賈芸受黛玉之命尋找寶玉。雨驚魂夜,醉金剛倪二、茜雪、賈芸拼命在嶽神廟與賈環等強盜搏鬥,救出寶玉。茜雪(欠血)犧牲。

寶玉後悔當初攆走茜雪。醉金剛倪二将寶玉帶至紫檀堡與蔣玉函、襲人、寶钗母女會面,原來是寶钗母女托醉金剛倪二救的寶玉。寶玉十分感激寶钗,更贊歎襲人對他的有始有終。寶玉惦念着黛玉生死未蔔,幾次急着要回園中找尋。寶钗情急之下,說黛玉已經跳井死了。寶玉頓時昏死過去。

平兒帶了巧姐逃走,在路上遇見賈環的隊伍。賈環抓走巧姐和平兒在嶽神廟。平兒受盡虐待,慘遭殺害,巧姐也危在旦夕。劉外婆忽然出現,在路途遇見蓉薔、王仁的隊伍,央求他們将巧姐救出。蓉薔、王仁救出巧姐後,這起狠舅奸兄,将巧姐賣入妓院。

百十個家奴要離開賈家逃命。黛玉急忙前去制止,未果。小紅站出來,終于勸住那些家奴。黛玉見小紅人才出衆,将衆家仆都交與她帶領。小紅奮起帶衆家仆拼死抵禦,三番五次都把蓉薔賊兵擊潰。

鴛鴦在一個月明之夜準備隻身逃離,又碰見加入蓉薔團夥的司棋和潘又安。二人脅迫了鴛鴦誣告小紅與蓉薔等有勾結,黛玉本來沒有心計,又小性多疑,相信了鴛鴦,令奴才将小紅吊起毒打至死。賈芸激憤埋葬小紅後自殺。黛玉這才醒悟自己冤枉了小紅,中了賊人的反間計(寶钗出此計)。

趙姨娘、賈環錢槐一夥強盜又闖入,衆奴才退散,賈菖賈菱懷恨黛玉,在為黛玉配的藥中加了虎狼藥;黛玉病情更重;見大勢已去,又恐被賊人污了清白,最終在柳葉渚邊上吊而亡。紫鵑瘋了,殉主死去。

趙姨娘、賈環一夥人終于霸占下園子,蓉薔一夥又想來霸占園子。兩幫人死命拼殺,最終趙姨娘一夥敗下陣來,蒙羞而去。趙姨娘、賈環最後被地主武裝清剿,在平安州雙雙喪命。

一年後,寶玉從山莊偷回賈家,撿到黛玉送他的手帕,又見一白骨,便知道是黛玉。寶玉痛哭失聲,對景悼黛玉。寫下長篇诔文。 寶玉剛念完诔文,黛玉魂歸,傷感訴盡心中情後離去。

寶钗趕來找到寶玉。二人收拾起白骨,送往城外賈家祖茔,埋在黃土壟頭。兩人回大觀園憑吊一番。寶玉本來失意無依,得到寶钗一番盡心安慰照顧,寶玉借酒消愁,寶钗願意以身相許并扶持他。二人興起意濃,在怡紅院紅绡帳裡成就鴛鴦。(昨日黃土壟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裡卧鴛鴦。)

天亮,二人回到山莊。薛姨媽得知二人之事,為他們舉辦婚禮。寶钗出嫁時穿的是那件雀金裘,晴雯補裘卻枉為他人做嫁衣裳。 -

薛蟠因一時沖動又殺了人,被抓。薛蝌為了積累錢财救他,又偷賣私鹽,結果被抓,連累邢岫煙一同發配大庾嶺。邢岫煙發配途中病死。薛蟠連及舊時做的孽,被賈雨村判死罪。

薛寶琴和梅翰林的兒子成婚後涉政鬥被抄家。寶琴帶着幼子逃出梅府,趕來紫檀堡投奔寶钗。寶钗将他安置下來,和自己同住。後告别薛姨媽寶钗母女四處漂泊,後亡故,其子親自将其埋葬,獨自承家。

李紋、李绮被新朝以掃清前朝餘黨為名抓走,發配東北甯古塔,終身未婚。

夏金桂獨居不安,勾引寶玉無效。又暗害寶钗母女,沒有得手。史湘雲的丈夫一家與梅翰林家遭遇相似,史湘雲後到處流浪。

惜春在瓜洲渡口遇見劉外婆,竟視而不見。妙玉在常熟被當地一個公子陳也俊和許多子弟追求,又躲到瓜洲渡口,結果被一個糟老和尚霸占,此廟宇竟是個變相妓院,妙玉淪落風塵。

劉外婆在旅途中打聽賈家一敗塗地,萬分悲痛。她在煙花巷贖出巧姐。巧姐要回賈家一探,二人同去大觀園,卻見家破人亡,一片荒涼,巧姐痛哭不已。劉外婆在廢墟中撿到了惜春畫的大觀園畫,後來巧姐嫁給了闆兒。

夏金桂下毒毒寶钗,卻毒倒薛姨媽。寶蟾識破金桂計謀,使出計上計,找準時機放火燒屋子,金桂被燒死。

寶钗苦心勸寶玉讀書,寶玉不願為戎羌新朝賣命,嘲諷寶钗是國賊祿蠹。寶钗終于心生絕望。

王熙鳳的魂偷回賈家,卻見家破人亡,大哭一場。她扮乞丐在雪地裡掃雪,卻發現躲藏的通靈寶玉。通靈玉向其說了賈家敗落的經過。王熙鳳找到鴛鴦報仇,鴛鴦已經當了尼姑,夜裡被她吓個半死。她痛罵鴛鴦,鴛鴦上吊自殺。王熙鳳做了鬼還強英雄為賈家報仇複興,最終被小鬼帶回。

寶玉和寶钗雖舉案齊眉,終究靈魂不合,任性棄寶钗出家為僧。寶钗獨居寂寞,苦苦等待寶玉未果。一日,寶钗身着薄衣服蕩秋千,引得牆外的賈雨村注意。後來做了他的妾,嬌杏是正妻。

和尚偷盜,寶玉與和尚合不來,終被趕出寺廟。寶玉後來做乞丐生活窮困潦倒。

當官的賈雨村在雪中見一老年婦女僵卧雪中而不予理睬。而此時已經年老的寶玉救了她,認出她是史湘雲。二人晚年于清貧中不期而遇,悲喜交加。湘雲訴說過往四處流浪要飯的坎坷遭遇。寶玉早已看破人生,從此史湘雲和寶玉相依為命(伏麒麟白首雙星)。

李纨之子賈蘭考取功名,李纨老來富貴,卻又悠忽死去,枉與他人作笑談。賈菌也考取功名。

門子後來在邊疆建功當了大官,雨村獲罪被發迹的門子報複充軍東北,寶钗一同被發配。到了冰冷之異疆,寶钗病死,被就地埋在雪中。

又不知過去多少年,寶玉湘雲一路漂泊流離。展眼又是中秋之夜,兩個在街上踱步,見街上家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心中越發感傷,二人各賦吟月詩一首。(脂批第一回所雲“以中秋詩起,以中秋詩收”。)

史湘雲終久死去,寶玉繼續向東路漂泊,最終走投無路,投海自盡,卻被天神救起,帶回天上,而前引者即尤三姐。警幻仙姑展演情榜,有108人在榜,寶玉為情不情,黛玉為情情,寶钗為無情……紅樓一夢至此告終。

在《紅樓夢》的大結局中,寶玉從牢裡出來,看見了變成船妓的湘雲。在《紅樓夢》的大結局中,寶玉從牢裡出來,看見了變成船妓的湘雲,而湘雲也看見了寶玉的身影,她大喊一聲:“那個是賈家的人嗎?”寶玉趕忙跑過去想拉下湘雲,卻隻看見她被客人拉走的背影。而這一别,就此成為了永恒。

史家比賈家抄家更早,是以她還以為寶玉仍然是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想讓他救自己脫離苦海,哪成想賈寶玉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如果不是因為寶玉年齡小,賈府犯的事跟他無關,再加上北靜王的出力,寶玉自己也逃不了被流放的命運。

寶玉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再也沒有了任性妄為的權力,是以隻能眼看着湘雲被客人拉走,而默默流淚。

寶玉不僅保護不了湘雲,就連黛玉留給他的唯一一個玻璃繡球燈也保護不了,那是寶玉對賈府的唯一念想,當繡球燈破碎的時候,寶玉的心也碎了。這時他才明白,原來自己什麼也保護不了,不管是人,還是物件!

曾經紙醉金迷的生活煙消雲散,大小姐史湘雲成了船妓,林黛玉香消玉殒,薛寶钗不知所蹤,連衆星捧月的賈寶玉也一無所有,隻能在街上遊蕩,最終淪為了乞丐。

還好,他遇到了當年的暧昧對象蔣玉菡,并被他帶回了家中。可是剛到家裡,就聽見蔣玉菡的妻子襲人抱怨:“你怎麼把一個叫花子帶回來了?”襲人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眼前的乞丐竟然是曾經的主人寶玉。

襲人頓時心疼的不得了,趕緊為寶玉拿吃的,還服侍他睡覺。為了安撫寶玉,襲人和蔣玉菡商量把寶钗接過來,讓兩人團聚。可寶钗還沒出現,寶玉就已經看破紅塵,一個人走向了白茫茫的大地,而後出家了。隻留下寶钗一個人哭泣着說:“他終究還是不想見我。”

《紅樓夢》的大結局是一場悲劇,沒有一個人有好下場,而這一幕也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懷。

《紅樓夢》别名《石頭記》,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共120回,前80回為曹雪芹所著,後40回作者是誰現在還沒有定論。

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描繪了那個時代貴族佳人的人生百态,完美地呈現出了一種中國式的人性美和劇情美,幾百年來文人學者們在《紅樓夢》裡汲取了無數的藝術靈感。

《紅樓夢》是一部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和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百态的史詩巨著,可以說是每一個熱愛文學之人的必讀作品。

打開這本《紅樓夢》,你能看到古代豪門世族的風花雪月,見證時代變遷的滄海桑田。

賈寶玉出獄後,四處流浪尋找林黛玉和薛寶钗,卻看到表妹淪為船妓。

在《紅樓夢》大結局時,寶玉從牢裡出來,看到做了船妓的湘雲。湘雲從千金大小姐淪為船妓,她站在船頭落淚。忽然她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大喊:“是賈家的人嗎?”寶玉跑到船邊想去拉湘雲,卻隻能看她被嫖客拉走。

一聲聲凄厲的呼喚從波光粼粼的湘江上傳來,寶玉的心也随之抽緊。他目睹着昔日的紅樓玉女淪落到今天這般凄涼的地步,内心五味雜陳。

"愛哥哥,救我..."史湘雲伸出手,淚眼婆娑地望着寶玉。但無情的嫖客已将她拖入船艙,消失在夜色中。寶玉愣在原地,隻覺得天旋地轉。

昔日的歡聲笑語仿佛就在昨天,那個愛說愛笑的湘雲妹妹,曾經是大觀園裡最爛漫明媚的女孩。

她性情直爽,從不把兒女情長放在心上。可命運卻和她開了個天大的玩笑,父母早逝,丈夫又英年早亡,接踵而至的是家道中落。一步步地,将她推入了絕境。

寶玉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切。他想沖上前去,想拉住湘雲的手,告訴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可是,他自己何嘗不是身無分文,無力回天?紅樓一夢,繁華散盡,昔日的榮華富貴都已化為烏有。

寶玉悲從中來,淚如雨下。他恨自己當初的纨绔不學,恨自己沒能保護好身邊的親人。

黛玉香消玉殒,元春、迎春早逝,探春遠嫁他鄉、惜春遁入空門,湘雲淪落風塵……大觀園的姐妹們,竟是一個比一個命運多舛。

寶玉站在湘江岸邊,望着波濤翻湧的江水,心中一片死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彷徨,不知該何去何從,活着還有什麼意義?

曾經的他,是榮國府的貴公子,錦衣玉食,不知人間疾苦。他在大觀園裡和一群女孩們嬉戲玩耍,詩詞歌賦,飲酒作樂。他以為生活就會這樣無憂無慮地繼續下去,直到有一天,笑聲戛然而止。

而今,連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湘雲,那個活潑爛漫的表妹,竟淪為了船妓。寶玉曾暗暗發誓要保護她一生周全,可如今卻隻能眼睜睜看着她被生活折磨得不成人形,無力回天。

寶玉的心在一點點死去。他恨這個世界的不公,恨命運的捉弄。他恨自己的無能,沒能保護好身邊的親人。他開始懷疑活着的意義,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

站在江邊,寶玉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孤獨和無助。他茫然四顧,卻發現自己早已被抛棄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家破人亡,親友離散,他已經一無所有。

江水翻湧不息,寶玉的心也随之起伏。他想起了曾經快樂的時光,想起了那些永遠失去的人。淚水模糊了雙眼,悲傷淹沒了心田。

他緩緩走向江邊,望着洶湧的波濤,心生一股莫名的沖動。是啊,既然生無可戀,不如就這樣結束這一切吧。他已經厭倦了這個荒誕無情的世界,厭倦了永無止境的痛苦和掙紮。

寶玉閉上雙眼,腳尖已經觸到了江水。寒冷刺骨的感覺傳來,像是死神的召喚。他就要随波逐流,永遠沉淪于這無盡的苦海中了。

就在他萬念俱灰,想要在江中結束這一切時,兩個奇怪的聲音傳來,是癞頭和尚與跛腳道人。

"你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人生在世,不過是一場夢。富貴功名,不過是過眼雲煙。"

"放下執念,看破紅塵,你的歸處就在前方。"

寶玉恍然大悟。是啊,他來自何方,又要去向何處?他曾以為自己生來就是要在紅樓貴族中厮混一生,可到頭來,不過是南柯一夢。既然身邊的親友都已各奔前程,他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寶玉深深地看了一眼波濤翻滾的湘江,心中默默地祈禱,但願湘雲今後能脫離苦海,擁有新生。他轉身随癞頭和尚與跛足道人走入山林,再不回首。

這一刻,他放下了所有的牽挂,告别了塵世的糾葛。他要去尋找生命的真谛,追尋心靈的甯靜。曾經的榮華富貴、兒女情長,都将随風而逝。

而那一聲聲"愛哥哥"的呼喚,卻将永遠萦繞在他心頭。

那是歎悠悠,斷腸聲聲,到相思帶離恨,眼望故鄉遙,淚滿衫袖。

愛情原是個夢,寶玉醒後回頭,空對孤帆兩悄然。

回首往事,寶玉終于看清,人生在世不過一夢,悲歡離合不過人生。活着,就要帶着希望和愛繼續前行,哪怕生活給了你一千個打擊,也要堅強地撐過這一生,因為你的心裡,還住着最愛你的那些人。

溪橋柳影,月下荷塘,都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美景。寶玉雖隐名山林,但他知道,故人有淚相思,夢裡花落知多少。

生命中總有人值得你銘記一生,願所有善良的人都能擁有詩意地栖居,願這世間再無悲哀和離别,唯有希望和愛永駐心間。

當年,就是看紅樓夢看的,聯考填志願時,哪裡也不去,就要往金陵。

年少時,認為林妹妹的亡故是最大的悲劇,覺得作者好殘忍,就算嫁不了寶玉,嫁個北靜王爺也是好的,怎麼能就這麼讓林妹妹死了呢。

寶玉哭靈時肝腸寸斷地唱“天缺一塊有女娲,心缺一塊難再補”,一邊跟他一起流眼淚,一邊說:“該,誰讓你娶了寶姐姐。”

周末高中同學微信群裡聊天,有老同學問我:“木木,寶玉讓晴雯給黛玉送手帕,為什麼要送兩條舊的,為什麼黛玉看到舊帕子就懂了,她懂什麼了?”

我一愣,是啊,為什麼寶玉不着一言,黛玉看到舊帕子的瞬間就懂了呢?

也許對于他們倆,真的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黛玉幼年進賈府,與寶玉朝夕相處。

年少時的私語,是呢喃在耳邊的戲谑,字字不沾情,卻令人情難自禁。當兩人年歲漸長,當歲月拂去飄搖在心湖的絲絲絮絮,當層雲散去,當風來雨來,當最後那一筆拂去深深意,那些話,那些情,那些無有着落的心緒,在黛玉的心裡刻成了蝕骨的相思,不能嫁給寶玉,她隻有離去。

而寶玉,他為什麼那麼愛林妹妹,隻愛林妹妹,因為隻有在懂得他的林妹妹面前,他才是他自己,而不是被期待,被想望,被塑造的那個他。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也如此,有時候,我們深愛一個人,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多麼好,而是因為,自己在他面前,可以做自己。

那種心靈的放松,是任何外在的東西都代替不了的,那種把心掏出來的信賴,是相信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從此與另一個人相牽連的那一種可能。

大觀園裡的寶玉給黛玉編故事,現實中的人不也如此。那時,是你,一次次在耳邊說:“将來,我們要一起去這裡去那裡,所有那些曾經獨自走過的地方,都要一一去一起走一遭,一邊走,一邊告訴對方,當年的自己,多麼可愛,多麼好笑,竟不知那樣的成長,是為了等你來相遇、相知、相愛、相依。”

有過那樣的相處才會終于知道,原來,重要的,不是去什麼地方,看什麼風景,而是,跟什麼人一起去,人世間所有的美景,如果沒有那麼一個你,站在我身邊,和我一同欣賞,再美好的風景,也不夠美好。

套用穿越小說裡的台詞是“沒有了你,縱然赢得了整個世界,也是惘然。”是啊,如果沒有你,縱然看盡世間美景,也難得欣喜。那時單純的心境裡,傻傻地,執固地認定:我認為好的,你也一定認為好;我覺得對你好的,那就一定是對你好!

恨不能把一顆心雙手奉上,不怕被涼,不怕被晾。

誰的青春不瘋狂,誰的青春不受傷,誰的青春不曾為了那麼一個真實或者臆想的你,面對千般風景萬般思緒,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放置在另一雙手上。

當所有的過往,都成轉身的背影,有的倔強,有的蒼涼,有的神傷,即便多年以後,一生辰光悉數被時光掩埋,卻總有一些東西,融進了那些風景裡,不會消亡。

歲月過去,所有曾經說出口以及沒有說出口的愛和喜歡,都不再那麼重要了,甚至身邊有沒有那麼一個人,也無所謂了,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地面對,不斷的選擇,不斷的放棄,然後,終于學會,微笑。

為什麼寶玉和黛玉心意相通,隻有林妹妹從來不說仕途經濟這些混賬話,因為比喜歡,比愛,更難得的,竟是懂得。這世上名利常見,唯一顆真心難得。所有珍貴的人和物和心意,落到那個能懂的人身上,價值傾城;落在不懂的人身上,一文不值。

兩個人之間的懂得,是看雲,懂得一朵雲有一朵雲的追逐;是看山,懂得一座山有一座山的堅持;是看樹,懂得一棵樹有一棵樹的等待;是看水,懂得一泓水有一泓水的容若……

有了這樣的心境,再看寶玉哭黛玉,依然有淚可落,可是不再責怪他娶了寶姐姐。越到年歲漸長,越發覺得,真正的悲劇,原來是寶姐姐,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人世間,最難疏導的情緒,就是“意難平”,說不上來哪裡不好,處處都好,人人都說好,可是當事人心裡,就是過不去那個坎兒,這個人,是很好,是極好的,可是,永遠也代替不了心裡那一個,那一個心靈的缺口,沒有辦法用其他人、其他事來填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