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駱駝祥子》:為什麼努力生活的人,還會淪落底層?

作者:融媒雜志
《駱駝祥子》:為什麼努力生活的人,還會淪落底層?

老舍在《駱駝祥子》中,寫過一個非常戲谑的故事。

主人公祥子,畢生的夢想就是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黃包車。

為了這個目标,他起早貪黑賺錢,一天都不敢懈怠。

然而,無論祥子多麼努力,都始終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祥子悲劇的一生,何嘗不是現實中很多人的寫照?

有人勤勤懇懇上班,隻希望買一套房,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奮鬥半生,也付不起首付,隻能蝸居在出租房裡。

有人夜以繼日幹活,隻為攢下一筆錢,為子女提供優質的教育;

但辛苦多年,也未能如願以償,隻能寄希望于讓孩子自己努力……

很多人總是覺得:隻要埋頭苦幹,就總有一天能過上好日子。

但現實往往是:不管怎麼努力,大多人都無法擺脫底層。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網上有句評價曾經赢得無數共鳴:

祥子到死都認為他未能過上好日子,是因為拉車不夠努力。

他從來沒想過,是無知和狹隘,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失去翻身的機會,最終爛在生活的泥潭裡放棄掙紮。

人要想改變命運,靠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01

  • 努力是成功的前提,但不是全部。

那一年,祥子18歲。

他邁着青澀的步伐,懷着滿腔的熱忱,走進了北平。

來到皇城腳下,他激動不已,立志想要在此闖出一番天地。

帶着鄉間小夥子的粗壯與誠實,凡是以賣力氣就能吃飯的事,他幾乎全做過了。

最終他選擇了自己的行業:拉車。

他心心念念的,是買一輛屬于自己的黃包車。

可買車談何容易?

一輛黃包車需要100塊錢,而祥子每天隻能存1角錢。

也就是說,他想要買一輛車,就需要花費一千天的時間。

祥子知道,要買車就需要存錢,在此之前不能心急。

于是他掏空所有家當先租了一輛車,在北平城跑了起來。

年少的祥子孔武有力,有的是使不完的勁。

但拉了兩天車,他的腳脖子還是腫得像兩條瓠子似的,再也擡不起來。

從早到晚,從東到西,由南到北。

當祥子拉車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被抽着轉的陀螺,每天都被推着走。

可即便如此努力,賺錢還是無比艱難。

有時候,他把車從東直門拉到西直門,還是遇不到一個客人;

有時候,他累到渾身是汗,還會遇到客人耍賴不付錢。

他把每天的生活都用勞作填滿,但買一輛車的夢想,還是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反觀我們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嗎?

你每天在格子間裡朝九晚五,但靠工資換來的報酬僅僅夠維持生活。

你也以為努力就能實作夢想,但現實卻總是給你最響亮的耳光。

《納瓦爾寶典》一書曾說:

“靠出租自己的時間,是永遠無法緻富的,因為當個人投入與收益高度相關時,收入會相對固定,難以實作實質性的突破。”

單純靠努力,你或許能每月賺取3000、6000,甚至20000元的收入。

但當你試圖再進一步,希望月入50000元時,便會發現那幾乎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世上,沒有誰是靠加班比别人多,就真正實作财富自由的。

你見過哪個搬磚勞工,因為搬磚搬得又快又好,最後成為房地産大亨的?

你見過哪個外賣小哥,因為送外賣送得又快又好,最後房車加身的?

如果勤勞真的能緻富,那麼世界首富一定是一頭驢。

耗費汗水掙錢,确實能換來溫飽。

但僅僅依賴這種方式,是永遠無法實作人生逆襲的。

《駱駝祥子》:為什麼努力生活的人,還會淪落底層?

02

  • 财富是對認知的補償,而不是對勤奮的獎賞。

當祥子咬牙苦幹了3年後,他終于攢夠100塊錢,買下了一輛車。

他以為,夢想已經觸手可及,但現實卻給了他狠狠的一擊。

有段時間,老北京城被戰争和謠言所籠罩。

大家都說西直門外的軍閥正在瘋狂地抓捕車輛,車夫們不敢輕易接活。

但祥子為了多賺兩塊錢,還是冒險出去拉車。

果然,還沒等他上小道,就連車帶人被十來個兵擄了去。

車被官府收走,祥子痛不欲生。

幾天後,他趁亂從軍營逃走,還順手牽走三隻駱駝,換了些錢财。

但這錢遠遠不夠買車,他隻能再回到車廠租車攢錢。

車廠的老闆劉四看他為人老實,主動提出借錢給他再買一輛車。

然而,祥子卻堅持要用自己的錢買車,因為他舍不得出利息。

雇主方太太也想幫他在銀行辦理一張存折,這樣既能保證資金的安全,又能獲得利息。

但祥子覺得銀行不夠安全,拒絕了這一好意。

在曹先生家當包月車夫的日子裡,祥子又結識了精通理财的高媽。

高媽拉着祥子跟他說:“祥子,擱在兜兒裡,一個子永遠是一個子,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你聽我的,準保沒錯!”

但祥子對這種賺錢方式嗤之以鼻,他覺得隻有自己攢下的錢才是最踏實的。

可沒想到的是,有一位狡猾的偵探盯上了他,三言兩語就騙走了他的家底。

你看,祥子已經足夠努力,也買到了想要的車。

但為什麼還會淪于貧窮呢?

因為他能腳踏實地賺錢,但賺到的錢,卻不足以抵禦外界突如其來的襲擊。

因為他能老老實實攢錢,但沒有足夠的認知,去守住财富甚至用錢生錢。

老舍先生在書中這樣評價祥子:

他不怕吃苦,也沒有一般洋車夫的惡習。

假若他的環境好一些,或多受着點教育,他一定不會落在“膠皮團”裡,而且無論是幹什麼,他總不會辜負了他的機會。

但祥子偏偏缺少的,就是教育。

因為沒有受過教育,是以對事情認知不足,常常會判斷失誤。

劉四拉不好車,卻可以成為車行的老闆;祥子的車拉得很好,但隻是個車夫。

究其原因,劉四一直在想怎麼做老闆,但祥子從來沒有想過拉車之外的生活。

如果人隻知道賺辛苦錢,就很難擺脫命運的桎梏。

因為真正決定财富多寡的,并非單純的努力,而是更深層次的思維、眼界和資源的差異。

這些因素堆砌在一起,就成為了富人與窮人間的“鴻溝”。

是以人要想緻富,首先就要從繁重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去思考更多的賺錢模式。

隻有不斷提升認知,才能擺脫貧窮的桎梏,換來命運的新生。

《駱駝祥子》:為什麼努力生活的人,還會淪落底層?

03

  • 成功是小機率事件,在此之前拼的是強大的心力。

祥子第一次買車,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那輛車是他用汗水一滴滴掙出來的,用雙腿一步一步跑出來的。

可是,買車不到半年,祥子又一無所有。

第二次買車的時候,他身上所有的錢又被人瞬間騙空。

此時的祥子,感覺生活已經毫無希望。

他覺得世界是一攤惡臭的泥沼,任憑自己怎麼努力,也爬不出來。

事業的挫折還未平息,感情的打擊更是讓他痛不欲生。

祥子一直喜歡鄰居家的小福子。

因為小福子溫柔、體貼,幾乎符合祥子對理想妻子的全部期望。

但他卻因生活所迫,娶了蠻橫霸道的虎妞。

虎妞難産死後,祥子以為自己和小福子可以幸福地共度餘生。

沒想到,此時的小福子因為生活拮據,隻能無奈賣身。

後來的她,無法忍受賣身的恥辱,草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祥子得知了這一消息,徹底心灰意冷。

他在人間,已經無所寄托,前途更是渺茫。

他不再認真拉車,生活也變得渾渾噩噩。

他開始放縱自己,學會了抽煙、喝酒,甚至出入風月場所。

那個曾經熱愛生活、努力向上的祥子已經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對生活失去熱情、好吃懶做的麻木看客。

祥子的遭遇可悲嗎?

當然。

他以為努力就能改變命運,卻忽略了,要賺錢不能隻靠死腦筋;

他以為相愛就能相守一生,卻忽略了,這世間還有太多無法成全之事。

他以為失去了車、失去了小福子,生活就再無意義,卻忽略了,人生就是起落交替,遭遇挫折之後也會有新的轉機。

祥子最大的悲哀,并非因為遭遇的挫折太多,而是他在命運的暴擊下,徹底喪失了希望,放棄了抵抗和掙紮。

畢淑敏在書中寫:“我們要和命運厮殺,哪裡能不受傷。”

在命運之神眷顧之前,一切困難都是賜予窮人的考驗。

熬過去,你就能改變命運;熬不過去,你就隻能淹沒在現實的泥沼裡。

聽過一句話:

“大部分人都不過是把苦難煉成了疤,然後又在傷疤上開出了花。

但是真正的富人,都是在苦難中磨砺出了遠超常人的心力。”

什麼是心力?

是在爛泥中重新站起的能力;

是不論經曆多大挫敗,都永不服輸的能力;

是面對命運不公,還能和它戰鬥到底的能力。

像那藝術家馬三立,早年被僞軍扇耳光、被戲園子老闆騙錢、被地痞流氓訛詐……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曾灰心喪氣,反而愈發堅毅,最終靠出色的口才出現在大衆視野裡。

像那作家路遙,童年慘遭饑荒、青年被初戀抛棄、壯年又窮困潦倒……

可他依舊能挺起胸膛,用筆尖回怼生活的襲擊,最終成為一代文學大家。

作家哈金曾說:“其實人和人,到最後的差別,就是這一個一個的坎兒。你能不能熬過去,過去了你就不一樣了。”

人生的坎一個挨着一個,向上的台階也是一步接一步。是台階還是坎,隻有邁過去了你才知道。

扒掉認命的弱者思維,把苦難當磨砺,你才能從泥濘的底層中真正站起,朝着高處攀登。

《駱駝祥子》:為什麼努力生活的人,還會淪落底層?

有人說看《駱駝祥子》,第一遍看的是祥子,第二遍看的是老舍,第三遍看的是自己。

祥子是舊社會背景下,千千萬萬底層勞動人民的一個微小縮影。

他們的命運如同薄紙,經不起時局飓風的輕刮,稍有觸碰便搖搖欲墜,甚至最終四分五裂。

但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其實生活都不存在絕對的死局。

命運曾多次為祥子辟出岔路,可他卻選擇了最破敗的一條。

在這個社會,想要主宰命運,靠的并非外力,而是内心的抉擇和意志。

風會熄滅蠟燭,也會讓火越燒越旺。

真正的強者,并非天生就站在高處,而是從貧瘠的土壤中,不斷思考、掙紮,乃至覺醒、崛起。

來源:微信公衆号“每晚一卷書”

作者:Leyla

編輯:以凡

【聲明:本号為宣傳傳媒領域融合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平台,屬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