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婚又是姐弟戀,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值得一看

作者:小作家慕姑娘

對于伊能靜,她的離婚、再婚,雅億不是非常認可。我挺欣賞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的。

伊能靜曆經幾次輿論漩渦後卻能穩穩站起來,出書出歌演戲上綜藝,捧紅丈夫婆婆兒子,在直播間收獲頗豐,在56歲的年紀仍能面頰紅潤眼中有光,家庭和睦事業興旺。

同時期的台灣女星,林志玲半隐退,大S深陷離婚泥潭,相比起來伊能靜過的是非常平衡的人生。

前段時間,她花了三千萬給兒子買房,有人去采訪了她現任丈夫秦昊——問他舍不舍得?

秦昊說,哈利是我女兒的親哥啊。

一句話,充分展示了在二婚家庭裡,伊能靜的能力。

二婚又是姐弟戀,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值得一看

她讓現任老公把自己的兒子視如己出,支援自己一擲千金。

她讓現任婆婆對自己贊不絕口,情同閨蜜。

她讓前夫對自己毫無怨言,兩人歡喜快樂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

這都不是錢多就能搞定的事情。你看多少女強人與前夫撕得死去活來?

二婚又是姐弟戀,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值得一看

她與前夫在各自組建家庭後,都迎來事業的發展與婚姻的幸福——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祝福。

很難相信,她兒子22歲了。

這個孩子,不僅幫着她帶小妹妹,常陪她玩。他那種有禮貌有教養的形象也很讨人喜歡。

伊能靜跟哈利仿佛是朋友的關系。

她和兒子經常談心,分享世界觀。伊能靜也十分尊重兒子的興趣愛好,并加以引導。哈利雖然年輕,已有了不小的成績,比如寫過小說,寫過詩歌,作過詞曲,還拍了電影。

二婚又是姐弟戀,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值得一看

很多姐妹,不知道怎麼跟成年的孩子相處。

要麼活成了孩子的枷鎖,要麼讓孩子因為怕你而明裡一套暗裡一套。

在伊能靜分享的文章中,我特别欣賞她給兒子寫的這一段——

你說,大人創造的問題卻要我們躲起來,但我們這一代是要來學會面對的。你讀存在主義、讀迷惘的一代,然後開始讀女性權益史,你告訴我一個人被輕視是因為她多重身份的重疊,一個女人的性别、背景、能力、膚色都能使她的歧視層層疊疊。我們讨論過外面的噪音,你說這世界多數人在河兩岸,但也有一群人在河上。河兩岸的人永遠是固定的,是以他們看不懂彼此,互相批判,但當他們看到河上漂流的人時會突然團結起來,一起譏諷河上的人。但是,你說,媽媽,我和你都是河上的人啊!是以你核心自由穩定,因為你知道,隻有河上的人有可能看見大海。

伊能靜和秦昊走到一起時,秦昊35歲,伊能靜45歲。

那時的他,沒錢、沒事業,卻想給自己買套房子。大他10歲的伊能靜,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現實考量,極力勸阻他。

伊能靜不解:“我是為你好,為什麼你不懂呢?”

秦昊說:“這是我的人生,就算要摔跟頭,你也不能剝奪我摔的經驗啊。難道我和你在一起了,就要過你的人生嗎?”

伊能靜意識到:即便在一些事上,我們可能更有經驗。但我們依然無權幹預别人的成長。要看着最愛的家人“受苦”,兜圈子,再領悟,我們都不能剝奪他去體驗的權利,哪怕是以愛為名義。

後來,伊能靜的大兒子釋出世俗看來離經叛道的視訊,伊能靜都說,尊重孩子做自己,是非常寶貴的。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父母要嚴格管教。

對青少年與成年孩子來說,她這個心态是很贊的。伊能靜的高明在于,她懂得松手、放手、交托、兜底——好的姐弟戀讓人反思,讓人成長,她在二婚老公身上學到的功課,幫助她智慧地去對待自己的孩子。

二婚又是姐弟戀,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值得一看

看到她笑顔如花的樣子,不禁想起了她當初回擊網上關于她有“公主病”的發言:“我拿着幾千萬養家,姐姐孩子的學費也是我一手扛大的,我為什麼不能寵愛我自己啊?我14歲洗盤子,15歲當服務員,16歲進入夜場唱歌......我該有多麼幸運,才讓大家誤以為我是嬌生慣養長大的人。”

伊能靜這個人身上,有很多東西是值得商榷的。

其實她自己也一直在反思。

換位思考,如果我出生于她那麼可怕的原生家庭,我可能也會在年輕時犯錯、離婚、做很多傻事。

難的是她翻了跟頭還能爬起來。

二婚後,她處理前夫關系與親子關系的那種松弛感,她跟婆婆的美好和諧的關系,都是給人啟發。

伊能靜是一個情緒提供者。

她洞察人心,是以家人都愛她。

比如和婆婆相處,伊能靜習慣把誇獎挂嘴邊。婆婆不會做飯,她适時解圍:媽媽,你最大的美德是養育了一個好兒子,不用拿做飯這種小事來逼迫自己。

兒子因為着裝風格成為輿論焦點時,她堅定地尊重兒子所有的行為,支援他做自己。她說——大不了我不做藝人,不做公共人物好啦,但是兒子你不要為怕我受壓力而委屈自己。

這種無條件的愛意、信任與包容,是多少人曾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卻無法滿足的遺憾。

伊能靜知道怎麼做女兒,也知道怎麼做媽媽。

這種理念,總能戳到無數人。

二婚又是姐弟戀,伊能靜的生命力與教育理念,值得一看

最近,焦慮的人特多。父母若不知處理自己的焦慮,孩子深受其害。我特别建議焦慮的成年人,失婚的成年人,好好去閱讀——修身養性。

你看,伊能靜的幾個幸運點,都是拜閱讀與修心所賜。

最早,她被侯孝賢選中做電影主角,又跟作家朱天心結交,她寫作,當年獲得超過70萬銷量,她作詞,她給哈林寫的《春泥》成了經典作。

離婚後的空窗期,她守身如玉。

她用讀書來代替談情說愛,喜歡莎士比亞、加缪,她寫讀書筆記,從書裡汲取力量。

她用寫小作文這種低成本的方式,在網上收貨了大量年輕追随者,悄悄炒紅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又嘗試做直播,因為她讀書多,是以講話有條理,言之有物,風格獨特,收獲了一批固定閱聽人。

女孩要上遷婚,嫁得好,事業好,一定要好好讀書。

女人受了情傷、人生若要翻盤,一定要好好讀書。

讀書,能幫助我們什麼呢?

順境時,你看不出來。

逆境中,讀過很多書的女人,沉得住氣,能夠借鑒前人,分析總結,做出正确的選擇。就像伊能靜在第一段婚姻中出軌被曝光,整個人跌入低谷後,她沒有沉淪。

決定離婚、空窗五年時,她啥都沒抱怨。

韬光養晦,自我反思。

守身如玉,不允許男人試探自己。

精準選擇,一開始就說好奔着結婚而去。

你看,人生道路是一個個選擇堆積而成,我們今天的選擇往往會在七年後才陸陸續續收割果實。

你看伊能靜今天在收獲婆媳同心、丈夫疼愛、母慈子孝、缽滿盆滿……你知道,她在四十多歲時度過了怎樣的至暗時刻,在五十多歲生二胎時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她可以超越年齡,走得步伐穩健,在流量時代精準地扣緊脈搏,找到自己的定位,幫助丈夫事業成功。

你會發現,這是真本事。

人對了,心态對了,你做啥都是對的。

你在每一個時代都可以赢得年輕人的喜歡與流量,不是複制年輕時成功的套路,而是經常回歸内在,謙卑自我,倒空倒空再倒空。

今天,很多姐妹在婚姻裡痛苦。

在親子關系裡掙紮。

雅億都建議你,好好看那本書,以史為鑒,尋找智慧——不管世事多動蕩,家人多面目猙獰,你隻需把注意力投向自己的裡面。青草地,溪水旁能找出自己靈魂的形狀,緊緊跟随你的M者,餘下的人生就易如反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