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作者:飯團說事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位不平凡的科學家用自己的畢生精力,為祖國繪制了西南地區詳細的地圖。他拒絕了蔣介石邀請逃往台灣的機會,堅持留在大陸完成自己的事業。這位愛國科學家就是吳忠性先生。他的兒子吳邦國更是為國家建設貢獻了一生,官至正國級。你能猜出這位兒子是誰嗎?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中國自古就是教育大國,讀書人備受尊崇。吳家就是這樣一個書香門第,幾代人都是教書匠。吳忠性的曾祖父吳運泰活躍在光緒年間,還勉強趕上了科舉的最後一班車,考上了貢元。别看就是個小功名,在當時那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了。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後來吳運泰就在本地給大家開私塾講學,漸漸在社會上也是有了一些地位。他的兒子吳克信更是直接考中了正經縣丞,成了禦林軍。辛亥革命後吳克信也就丢了官,隻好老老實實回家鄉教書、行醫瞎混了。

這一代人的家教雖然還算過得去,但是日子确實開始往下走了。吳克信的兒子吳顯芳為了養家糊口,在外頭幹活太操勞,竟然英年早逝了。年紀小小的吳忠性就成了孤兒,隻好投奔外祖父楊國虞家讀私塾。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在那個年代接受像樣的教育确實不容易,吳忠性上學的路可以說是異常坎坷。他17歲才上的國中不久就倒閉了,隻能跟着親戚自學實體化學。這親戚還給他僞造了一紙國中畢業證,讓他得以考上省立中學,後來更是進了陸地測量總局的中央陸地測量學校。

畢業後,吳忠性被配置設定到了測繪局工作。别看是個技術崗位,可吳忠性對這份工作可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其他人玩忽職守,他卻一門心思鑽在業務上。戰火紛飛,測繪局為了避免遭到破壞,東躲西藏四處轉移。在這艱難的環境下,吳忠性開啟了人生最偉大的事業繪制西南地區地圖。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說實話,雖然西南從秦朝起就是大陸的版圖,可由于地形複雜、交通不便,對這片土地的了解一直是一知半解。缺乏專業測繪技術,西南地區的地形更是一直是個謎。吳忠性可不這麼想,他認為"越沒人繪制過,越有必要去做"。于是,他先後走遍了桂林、貴陽、貴州平壩等地,親自丈量這片神秘的土地。

就在平壩,吳忠性的長子吳邦國出生了。那時的吳忠性還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兒子将來會為國家建設做出如此卓越的貢獻。他隻是兢兢業業,利用業餘時間,繪制了第一張五十萬分之一比例尺的西南地區地形圖。這項創舉在當時可謂是開了天際線。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1945年日本投降,吳忠性終于不用再冒生命危險丈量了。不久,他就被派往英國進修。英國人倒是很機靈,讓他去印度繪圖。沒想到吳忠性順手就把大陸邊境那一塊地區的地形給畫了出來,可謂是珍貴的"竊取"呐!

回國後吳忠性很快就當上了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制圖科主任。這時蔣家也開始黨員登記了,不登記就等于退黨。吳忠性早就看蔣家不順眼,幹脆就不登記了,自動退出國民黨算了。蔣介石逃跑時,曾三番五次召喚他,無奈吳忠性不為所動:"兩年前我就看出你的無能了,怎麼可能跟你走!再說,我的地圖還沒繪制完。"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建國後,吳忠性繼續為人民服務,成為解放軍西南軍區測繪分局的制圖科科長。他不僅為進軍西藏繪制了路線圖,還完成了西南地區大比例尺地形圖的繪制。他将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編撰成書,為培養年輕一代測繪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多虧了吳忠性等一代人的努力,大陸的地圖測繪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1980年,國際地圖學協會正式接納了大陸為會員。吳忠性代表國家出席了國際地圖學術讨論會,這無疑是對其一生貢獻的最大肯定。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作為一代科學家,吳忠性用自己的畢生精力,完成了一項在當時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壯舉,他的貢獻是極其不平凡的。更值得欽佩的是,他拒絕了蔣介石的大餐,毅然選擇了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他的兒子吳邦國繼承了父親的這種愛國情懷,對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拒絕和蔣介石逃亡台灣,為我軍繪制入藏地圖,兒子官至正國級

我們身邊其實還有很多這樣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他們用自己專業的能力在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隻要心存熱忱、兢兢業業,每個人都可以像吳忠性那樣,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更多這樣的科技報國故事在未來綻放光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