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5年,39歲,已婚10年,告訴自己:不要怕,一切都來得及

作者:諾言媽在成長

你好呀,我是諾言媽,一個失業後決心死磕自媒體的二胎小鎮寶媽

自從上個月失業後,我沒有閑着,反而覺得更忙了,想做好多事情

想把公衆号有規律的更新起來

想做小紅書(兩年前注冊的小紅書,更新了幾篇就放棄了,今年年初才決定複更,現在基本上有在規律更新)

把寫好的文章分發到頭條(畢竟頭條曾經是我的主戰場,雖然現在流量不好,但我還是不想放棄,文章最難的部分都寫了,同步到頭條其實花不了多長時間)

同時,還想考個證書(親戚建議我考個教師資格證,說難度不大,現在還沒想好,隻是想着技多不壓身,現在真後悔剛畢業那會沒有多考幾個證,雖然不一定能用得上,但至少是個敲門磚,現在再想去考這考那,真的是覺得力不從心啊!

有句古話說:

“三十不學藝,四十不改行,五十不經商。”

呵呵我這馬上40的人了,還整天瞎折騰,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了?

其實,我覺得,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有個目标,并朝着這個目标不斷前行,拿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

哪怕,慢一點,也沒關系。

85年,39歲,已婚10年,告訴自己:不要怕,一切都來得及

1.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現在我每天的任務按照輕重緩急依次排序為:

  • 堅持日更公衆号
  • 把寫好的文章分發到頭條和小紅書
  • 每天拆解一篇文章
  • 每天堅持閱讀至少30分鐘
  • 不限形式的運動(走路、跟着KEEP練習都行,重要的是要動起來,并堅持做)

其實這裡面的很多事情以前我就一直在做,隻是現在列出清單後,目标更清晰,也更有行動力了。

至于上面提到的考證書的事情,我還沒想清楚,是以目前處于待定狀态。

有人可能會說都快四十了,還想啥呢?

我覺得不管處于哪個年齡段,都不要有放棄自我的想法。

電影《生活大爆炸》中有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别好:

事實就是這麼悲哀,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我們很多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是以,你如何過好普通且珍貴的一天,你也會如何過好普通且珍貴的一生。

在探尋生活的多樣性時,不盲從,找到那份真正吸引自己,且能力範圍内可達成的熱愛。

這樣,我們就能在追求中找到滿足與快樂。

85年,39歲,已婚10年,告訴自己:不要怕,一切都來得及

2.從微習慣開始,持續有效的自律

雖然目前處于失業狀态,但每天總會被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打擾到。

因為你是個閑人,首當其沖的選擇一定是你。

是以為了避免白天遇到這些不可控因素,我都會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早上孩子還沒醒來之前做。

就像昨天快中午時,接到姐姐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孩子肚子不舒服,在學校吐了。

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往學校。

弟弟發燒才好,姐姐又感冒咳嗽,上周六包的藥,昨天早上剛吃完,臨中午肚子又不舒服......

現在基本上也習慣了,孩子小的時候,這就是你的常态,是你必須去面對的。

晚上當然就是各種輔導孩子寫作業,然後洗衣服擦鞋,都是些瑣碎的家務,但是必須要去做。

生活要繼續,自我提升也要有突破,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定要自律。

從上個月開始規律更新公衆号,雖然有的時候真的很累,但是也收獲了一批真愛粉,還是很值得慶幸的。

上周系統的推薦量達到了79.9%,寫的那篇人民日報的文章閱讀量已經2.5萬+,現在還在持續推流中。

這個月目前讀了三本書,第四本書正在進行中

  • 弘丹老師的《精進寫作》
  • 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 陳允斌老師的《吃法決定活法》
  • 路遙老師的《平凡的世界》正在讀

這幾本書真的建議大家多看幾遍,寫作、生活。心理,不同的卡點對應不同的書籍,都給到我很大的幫助。

我把他們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友善我随時拿取。

想要自律,就要付諸行動,而不隻是口頭說說而已。

有效沒效,隻有自己最清楚,資料是最好的呈現方式。

85年,39歲,已婚10年,告訴自己:不要怕,一切都來得及

3.做好當下的事情,不要幻想能快速拿到結果

我媽常說:

“三四月種種子,隻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七八月自然會得到結果。”

不想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想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顯然有悖常理。

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是我今年在做的。

說實話, 有的時候也會急于求成。

每當這時,我就會放慢腳步,通過看書來讓自己清醒。

告訴自己:不管學習任何技能都要有耐心,要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積累的力量。

如果隻是淺嘗辄止,那麼在任何領域都不容易做出成績。

不僅僅是寫作,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是以,做好當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高估了一年内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10年内能做的事情。

也許一個月,一年,三年......你看不到成效,但如果你能用正确的方法堅持10年,我相信你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創造奇迹。

85年,39歲,已婚10年,告訴自己:不要怕,一切都來得及

寫在最後

羅振宇說:

“普通人的努力,在長期主義的複利下,會積累成奇迹。時間幫助了他們,他們成為時間的朋友。”

寫作拼的不是一時的閱讀量,而是持久力,是看誰能長期輸出優質的内容,這樣才能迎來指數型的成長。

39歲才決定要死磕自媒體,雖然走的慢一點,但是隻要你一直在路上,就不怕。

加油啊,中年少女們!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