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作者:趣味曆史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你可曾想過,一條簡易的滇緬公路竟然會成為一個有着四億多人口的大國的生命線?這條路的修建過程不僅艱苦異常,更凝聚着無數同胞的鮮血與汗水。當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争,叫嚣着"三個月内滅亡中國"時,這條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線就成了中國的主動脈。滇緬公路雖已過去了八十多年,但那些驚心動魄的場景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令人扼腕歎息。究竟當年發生了什麼?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争,他們猙獰殘暴的面目徹底展現出來。為了實作"三個月内滅亡中國"的瘋狂野心,日軍迅速占領了中國的東南沿海各大城市,切斷了中國與外界的海運聯系。眼見形勢岌岌可危,中國政府決定沿印度洋尋找出路。的就是從雲南南下,穿過緬甸抵達仰光港,借助海外華僑的捐贈維系抗戰物資的輸入。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就這樣,1938年初,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餘萬群眾自發加入了修路大軍。風餐露宿、艱苦跋涉,他們用雙手沿着滇西緬北990公裡的崇山峻嶺,鑿石刨岩,曆時10個月終于修成了這條滇緬公路。當時雲南青壯年男丁多已加入前線作戰,這條路的修建幾乎全靠留守家鄉的婦孺老幼。他們扛着從家裡帶來的工具和幹糧,在沒有任何機械裝置幫助的情況下,依靠着雙手推石碾、挖山石,一個石碾往往重達2-3噸,在狹窄傾斜的山坡上操作實屬鮮有人力可及。更令人心酸的是,當時國民黨政府财政拮據,對這些出力勞工沒有任何補助,他們隻能靠自己的存糧維持生計。幹糧吃完就挖野菜,野菜也吃光了就有人開始餓死;還有人從懸崖墜落身亡,更多人是累死或患瘧疾而死。據記載,修路期間因各種原因喪生的勞工不計其數。

1938年底,滇緬公路終于通車,成為中國抗戰的命脈。然而與之相伴的是一條另一條用血肉鋪就的滇緬鐵路:這條全長860公裡的鐵路從昆明出發,經過祿豐、楚雄到緬甸臘戍,沿途條件同樣惡劣,耗時卻是滇緬公路的3倍之久。據統計,有10萬名勞工死在了建鐵路工地上,平均每修建8米就有一人倒下。誰也沒想到,付出了如此慘重代價,就在鐵路即将鋪軌時,戰局突變,中國遠征軍不敵日軍被迫敗退,為阻敵人,滇緬公路被炸毀,滇緬鐵路也不得不全線炸毀,30萬滇西百姓的艱辛付出就此化為烏有,無數人跪地痛哭。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此前,日本攻陷了菲律賓、新加坡等地,戰線逼近緬甸。作為英國殖民地,緬甸的英軍裝備陳舊,訓練不足,更缺乏叢林作戰經驗。即便如此,英國人仍舊固步自封,認為日軍不可能進犯緬甸。然而事實是,在英軍來不及調兵遣将之際,日軍就已攻陷了仰光,仰光戰役由此打響。英軍節節敗退,眼見緬甸防務将全面崩潰,盟軍這才不得不求助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1942年2月,威武雄壯的中國軍隊開赴緬甸前線,當時有士兵們乘坐美國卡車,前方有機車開路,軍容整肅,旗幟飄揚,沿途滇西百姓夾道歡送,不少見者潸然淚下。然而中國軍隊到任後,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使命。當時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心腹派史迪威将軍擔任中緬印戰區盟軍的參謀長,負責指揮中國部隊。不過,史迪威的任務其實更多是軍事外交,而非實戰指揮。由于觀念存在差異,他與蔣介石之間也是互有分歧。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在戰況膠着的情況下,1942年5月,盟軍倉皇退守緬北。中國軍隊艱難堅守, 終于在5月底擊退了日軍的進攻。然而由于後勤補給跟不上,加之盟軍内部缺乏協調,遠征軍被迫全線撤退,退守中國境内。足足六個月的緬甸遠征,中國軍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5萬多人傷亡、近20萬人疾病纏身、各種物資和裝備幾乎全線損失。此役不但未能阻擋日軍的進攻,反而讓中國軍隊遭受重創,為後來渡過最危險時期增添了巨大壓力。

中國遠征軍,你應該知道的真相

每當提及抗日戰争時,人們往往隻記住了那些輝煌的戰役,而忽視了無數同胞用鮮血和生命為之鋪墊的艱辛曆程。滇緬公路、滇緬鐵路的修建不啻是一曲壯懷沉痛的史詩,見證了中華兒女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不畏艱難的浩然正氣。即便在悲壯的緬甸戰役中,中國軍人亦是不惜抛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這種視家國存亡如己任的責任心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正是支撐中華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危機中頑強抗争、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