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開館

作者:環球中藝

6月18日,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在位于陝西西安的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博物館開館。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莊長興,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鮑永能,省委外事辦公室主任、省對外友協常務副會長姚紅娟,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書記、秘書長韓一兵,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建利,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省文物局副局長孫周勇,陝西曆史博物館館長侯甯彬,西北大學黨委書記蔣林,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隊長王建新共同為絲綢之路考古館揭牌,中國駐烏茲别克斯坦大使于駿視訊緻辭。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開館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發轫于1938年對張骞墓的考古調查、發掘與修繕。在考古先驅黃文弼、王子雲等引領下,薪火相繼開展絲路考古,1956年設立全國第二個考古專業。20世紀90年代,西北大學确立“立足長安,面向西域;周秦漢唐,絲綢之路”的考古學科定位,從西安出發,沿着張骞出使西域的足迹開展考古工作,發掘出土了大量古代遺存,創新性地建構了古代遊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論方法體系,對絲綢之路早期人類活動、社會形态、文化交往、經濟發展、貿易往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開館

2009年,西北大學考古隊走出國門進入中亞,開啟了絲綢之路考古新篇章。作為首支走出國門開展絲路研究的中國考古隊,由王建新教授帶領的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多年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填補多項研究空白。确認了《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遺存,使中國遊牧文化考古理論和實踐進入國際領先水準,為絲綢之路考古提供了廣為認可的中國方案。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開館

此次揭牌的絲綢之路考古館位于西北大學博物館二層,總面積近600平方米,分為“序廳”“囑托·不忘初心”“開啟·大學擔當”“赓續·千年追尋”“回響·盛世華音”“奮進·一流學科”“展望·絲路放歌”“尾廳”等八個部分,以“國家戰略、學者擔當、高校作為”為主線,通過圖文、實物、視訊和場景複原等多樣化手段,全面展示了學校絲綢之路考古工作的豐碩成果。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館開館

“絲綢之路考古館不僅記錄和展示了絲綢之路考古工作的全過程,更弘揚了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精神。考古館的落成,對中亞考古隊全體成員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王建新表示,将與各方共同努力,為絲綢之路考古作出更大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