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判了!汽車知識産權“第一大案”終審落槌

作者:autoobserver

在知識産權保護日益受重視的今天,一起汽車行業的技術秘密侵權案的判決在業内引起了軒然大波。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以“新能源汽車技術秘密第一大案終審落槌”為題釋出消息稱,該庭審結了國内兩家知名車企(即吉利汽車和威馬汽車)之間因員工“跳槽”引發的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秘密侵權糾紛上訴案。

該案原告為吉利汽車,索賠額高達21億元,最高人民法院二審适用2倍懲罰性賠償判決侵權人威馬汽車賠償吉利汽車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合計約6.4億餘元,創大陸知識産權侵權訴訟判賠數額曆史新高。

一場耗時6年的維權大戰

公開資料顯示,吉利和威馬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曾擔任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是吉利收購沃爾沃收購案的負責人。同時,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侯海靖也來自吉利汽車。

2016年,近40多位管理和技術骨幹從吉利成都子公司集體離職,其中大部分人離職後立即加入了威馬汽車,在威馬相關子公司擔任關鍵職務。

2018年,吉利發現這些去了威馬的前員工大量申請關于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的實用新型專利,其中12套專利正是利用了他們在吉利工作時接觸和掌握的有關新能源汽車底盤應用技術,包括12套底盤零部件圖紙及數模承載的技術資訊。

判了!汽車知識産權“第一大案”終審落槌

吉利随即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認為威馬在沒有任何技術積累或合法技術來源的情況下,在短期内即推出EX系列型号電動汽車,涉嫌侵害吉利技術秘密,嚴重侵害了吉利的利益,請求判令威馬停止侵害并賠償其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21億元。

一審法院認為,威馬侵害了吉利5套底盤零部件圖紙技術秘密,并裁定威馬向吉利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及維權合理開支200萬元。

收到一審判決後,雙方均不服一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經過長達6年的拉鋸戰,最高人民法院将本案認定為一起有組織、有計劃地以不正當手段大規模挖取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及技術資源引發的侵害技術秘密案件,最終将賠償金額定格在了6.4億元。

判賠金額成為這一案件的一大看點。對于本案的損害賠償數額的确定,最高人民法院認為,依據吉利二審證據,可以新能源汽車代表性企業同期利潤為參考,根據威馬《招股說明書》,以威馬EX系列型号電動汽車的銷售數量(81733輛)及平均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其整車銷售可得利潤,并綜合考慮涉案底盤技術秘密利潤貢獻率等因素,計算侵害涉案技術秘密所獲得的利益。

同時,考慮威馬具有明顯侵權故意、侵權情節惡劣、侵害後果嚴重等因素,對威馬2019年5月-2022年第一季度的侵權獲利适用2倍懲罰性賠償,而2018年9月-2019年4月的侵權獲利隻計算補償性賠償數額。最終計算出,威馬應賠償吉利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約6.4億元。

為汽車行業知識産權保護打樣

知識産權侵害案件的審理往往複雜而艱難,因為審理因涉及商業秘密認定、侵權行為舉證難、技術評估複雜性和賠償金額計算困難等多重因素,這類證據的收集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是以在這場訴訟中,吉利的維權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不僅耗時長達6年之久,在财力上也花費巨大。據悉,吉利僅在訴訟成本這一項的付出便超過1300萬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威馬已經進入破産重整的流程,并且陷入嚴重的資不抵債的局面。據悉,威馬在破産重組前,賬面資産約40億元,但負債高達203億元。判決的這筆6.4億元賠償款,威馬能否支付給吉利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号。

盡管如此,在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黃劍林看來,吉利此次勝訴意義重大。“本案對于吉利,不論是象征意義,還是實際意義,都是标杆性的,從目前展示的案件影響和效果、侵權人目前的經營狀況,判決書上所顯示的維權合理開支13275298.5元人民币,我認為對于吉利而言均是值得的。”黃劍林說。

或許對于吉利而言,這場訴訟的勝訴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經濟賠償。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吉利對于知識産權保護的堅定立場和對于原創技術的尊重。吉利通過這場訴訟,不僅為自己赢得了尊嚴,也為整個行業樹立了尊重知識産權、保護創新技術的良好典範。

判了!汽車知識産權“第一大案”終審落槌

放眼全球,由知識産權引起的糾紛案例屢見不鮮。在國際上,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專利侵權糾紛案,蘋果最終赢得了5. 39億美元的賠償;在國内,華為與三星的專利侵權案也以華為勝訴告終,凸顯了知識産權在現代企業競争中的重要性。這些案例均表明,随着全球化競争的加劇,知識産權已成為企業競争的重要武器,而司法機關對知識産權的保護力度也在不斷加強。

早在2004年,國家上司人就曾指出,“世界未來的競争,就是知識産權的競争。 知識産權在企業的發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專利戰略,是企業在國内外市場競争中提升核心競争力的必要手段。”随着全球化和技術革新的不斷深入,知識産權不僅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核心資産,更是中國汽車産業融入全球價值鍊、參與國際競争的重要支撐。

此次吉利勝訴威馬,不僅是一場法律上的勝利,更是車企知識産權保護意識的一次深刻覺醒,為中國汽車産業的健康發展樹立了典範。一方面,将促使更多企業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整個行業向高品質發展邁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營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鼓勵企業通過合法途徑開展技術研發和市場競争,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産業的繁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