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作者:曆史的天空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東北,這片飽經戰火摧殘的土地,在那個風雲詭谲的年代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毛主席親自部署,派遣六名大将星拱衛東北,直指國共内戰的關鍵地帶。可誰料到,隻有兩位将軍堅持執行指令,其餘四人卻在中途"放了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東北這塊寶地,從古至今就被視為争奪的焦點。這裡不僅物産豐饒、資源富集,更是中國工業的命脈所在。可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東北地區長期被邊緣化,被稱為"蠻荒之地"。直到近代,在張作霖的開發下,東三省的經濟和工業才迎來了飛速發展,糧食産量、礦産開采量均傲視全國。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到了抗日戰争時期,國共内戰一觸即發。老毛聰明絕頂,看穿了蔣介石暗中謀奪東北的陰謀。于是,在1945年的重慶談判之初,他就拍闆決定,組建東北野戰軍強守這塊戰略要地,并直接點名派遣了六名自己最信任的大将前往增援。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這六人分别是陳赓、葉飛、楊得志、趙爾陸、黃克誠和梁興初。可誰知道,開弓沒多久,就出了岔子。最先"放鴿子"的是陳赓。此時山海關的戰況激烈,前線道路被切斷,陳赓隻能作罷。葉飛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他原本打算渡海北上,但海上通道也被封閉了。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至于楊得志和趙爾陸,他們原本好好的在路上,卻被聶榮臻硬生生拽下水,留在了熱河戰場。看來,當時各戰場形勢都焦災難當,确實需要這些猛将坐鎮。唯有黃克誠和梁興初兩人,一路綠燈,終于抵達了東北前線。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到了東北,黃克誠立馬施展漁陽絕學,打遍四方,建立了一個個根據地,夯實了群衆基礎。他消滅了當地匪患,分田到戶,深得民心。梁興初更是當仁不讓,一上來就被林帥重用,率領部隊在秀水河子一役中出奇制勝,殲滅了頑固的敵軍,為"虎将"之名而揚名遠播。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老毛對于中途"放鴿子"的四人并不責怪,相反還嘉許了他們在别處的英勇表現。生活總不如人意,關鍵要靈活變通,将有限兵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正是這種通力協作、統籌兼顧的指揮方針,才讓人民解放軍最終赢得了内戰的勝利。

主席指令6大名将搶占東北,為啥隻有兩人抵達,其餘都“放鴿子”

曆史的發展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充滿了戲劇性。東北之役正是如此,從毛主席的慧眼獨具,到大将們的分赴前線,再到最後的大反轉,處處彰顯了當年那些開國元勳的智慧和決斷。雖然隻有黃克誠、梁興初兩人最終抵達東北戰場,但他們發揚了解放軍的優良傳統,用實際行動赢得了人心。而其餘四員大将雖然中途"放鴿子",卻也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奪取最後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正所謂"無解放區,無老百姓",隻有讓廣大人民群衆當家作主,革命事業才能赢得最終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