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作者:老胡說曆史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總有一些感人肺腑被遺忘在時代的長河中。今天,讓我們一同回顧那個特殊年代,重溫一位開國元勳陳錫聯的經曆。1982年,一場空前絕後的航空慘劇發生,陳錫聯的次子不幸罹難。面對噩耗,這位將軍卻沒有要求什麼,隻是眼眶濕潤地說:"家裡的事我來辦,就不勞煩黨中央了。"一個響亮的回答,道出了一代革命者那種淡然視死如歸的精神。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那會兒,大陸的民航事業才剛起步,航班數量少、飛行員缺乏,這成了民航發展的嚴重攔路虎。為解燃眉之急,空軍總是抽調飛行員去執行民航任務,他們就像"航空鐵人"一樣,身兼數職。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1982年4月,一架編号為B-266的"三叉戟"客機從白雲機場起飛,目标地是桂林奇峰機場。機上搭載112人,其中不乏空軍抽調來的機組人員。分内外勤你問我?機長陳懷耀和副手陳錫聯次子就是其中兩位。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于塔台失誤,航班高度下降過低,卻遇上桂林大霧彌漫的天氣,眼前突現峭壁,飛機避之不及,最終撞上恭城一座無名山峰,全機人員罹難,當場粉身碎骨,慘不忍睹。

待搜救人員趕到,隻見一片狼藉:殘骸四散,到處是血肉模糊的碎塊,除了幾個大型機件,其他的隻剩下一地焦黑。仔細盤查,救援隊無不為之憤恸副駕駛竟是陳錫聯将軍的獨子!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陳錫聯,人們如雷貫耳的開國元勳,與陳赓并稱為"陳陳将軍"。他的一生可謂是經曆了坎坷,但又極為傳奇。

年少時,祖籍湖北的他在地主剝削下吃盡了苦頭。1927年黃麻起義爆發,他加入遊擊隊,次年被編入工農紅軍。年紀小小,就已投身革命洪流,開啟了英雄遠征路。他曆經艱苦磨砺,在戰火硝煙中一步步成長,由一介小卒做起,直至戎馬生涯結束時,已是開國上将、中央常委。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革命年代,陳錫聯與陳赓結下了生死之交和手足之情。陳赓生前許諾,必定善待其家人,于是在陳錫聯的妻子去世後,将自己的妹夫王璇梅許配給陳錫聯,兩人喜結良緣,并育有四子一女。

作為一代将門虎将,陳錫聯素以嚴格著稱,從不徇私舞弊。他的幾個兒子無一例外,都是自力更生,靠着自己的本領在軍中一步步成長起來。長子陳再強就讀陳赓創辦的軍校;次子本可仗恃父蔭,但他甯可步步為營,從普通學員開始升遷。這一點,恰恰印證了陳錫聯教子的嚴格作風。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悲劇發生後,中央迅速垂詢,并打算盡可能地減輕陳錫聯的悲痛。無奈,這位堅毅的老人隻是眼睛泛紅,語重心長地說:"家裡的事我來做,不勞煩黨中央費心了。"他既沒有要求别的什麼,也沒有責怪誰,隻字未提兒子離世的傷痛,全然一派大将風範,令人肅然起敬。

這件事後來漸漸散去了,但陳錫聯卻始終未忘。退役後的他毫不退縮,仍緻力于軍隊建設,繼續為國效力。直至1999年,這位開國上将離世,享年85歲。人生到最後,他依然是那副革命者的豐采。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細想陳錫聯一生,他用行動诠釋了共産黨人應有的高尚品格:樸實無華、堅韌不拔、舍生忘死。一場海空慘劇無法磨滅他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即便失去摯愛骨肉,他也沒有動搖分毫。或許,這就是一代革命者不平凡的獨特之處吧。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業,用殘酷鬥争在戰火硝煙中淬火成鋼。死生對他們而言,不啻是家常便飯。面對巨大的悲痛和創傷,他們泰然處之,安之若素,這是常人所無法企及的精神境界。

1982年,陳錫聯次子空難去世,面對慰問時他說:家裡的工作我來做

值此新時代,我們在追憶先輩的同時,也當以他們為鏡,以虔誠的心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為國家和民族的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對得起那些為祖國事業捐軀的英烈們,也不負曾經的青春年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