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

作者:夢清州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裝竊聽器一事,竟是被自己的一位情報分析師以5000美元的價格給賣掉的。

(主要信源:新華網2017年04月12日——情報金礦!揭秘美軍竊聽蘇聯水下電纜:幫助打赢冷戰)

在冷戰的陰霾籠罩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這場較量不僅展現在軍備競賽和意識形态的對抗上,更延伸到了暗中進行的情報戰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裡,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試圖窺探對方的機密。然而,誰也沒想到,一個價值數億美元的絕密計劃,最終會被區區五千美元出賣。

這個故事要從1971年說起。那一年,美國中情局通過各種管道獲悉,蘇聯海軍正在遠東海岸的海底部署一條重要的通信電纜。

這條電纜承載着蘇聯軍方的核心情報,如果能夠成功竊聽,無疑将為美國帶來巨大的戰略優勢。

于是,一個代号為"旋花計劃"的絕密行動應運而生。美國政府不惜重金,投入巨資研發了一款能在深海環境中長期工作的竊聽裝置。

這個裝置不僅要能承受海底巨大的水壓,還得具備足夠的續航能力和隐蔽性。為了確定萬無一失,美國還特别打造了一艘新型核動力潛艇,為的就是能夠悄無聲息地潛入蘇聯海域。

1971年,海面上風平浪靜,潛艇内卻是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船員們屏息凝神,生怕發出一絲響動驚動了蘇聯的警戒系統。

經過無數次的勘測和排查,潛艇終于在萬米深淵中找到了那條關鍵的通信電纜。

他們抓住這難得的機會,迅速将那個僅有六米長的竊聽裝置安裝在了電纜上。

這個小小的裝置内置了钚電池,理論上可以持續工作長達五十年。它能夠對周圍的聲音進行監聽和錄制,将擷取的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回美國。

就這樣,美國成功地在蘇聯的家門口安插了一個“眼線”,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秘密竊聽行動。

在接下來的歲月裡,這個竊聽裝置為美國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情報。美國方面通過這些情報,不僅掌握了蘇聯海軍的動向,還對蘇聯的軍事戰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1981年的一天,美國突然發現他們的監聽裝置失去了信号。起初,他們以為隻是裝置出了故障,但很快就意識到事情并不簡單。

經過調查,他們驚恐地發現,蘇聯正在拆除他們的監聽裝置。

這個發現讓美國方面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蘇聯是如何發現這個隐藏得如此之深的竊聽裝置的。

更讓美國感到不安的是,蘇聯并沒有對此事大做文章。他們沒有在國際上揭露美國的這一行為,也沒有借此向美國施壓。

相反,蘇聯似乎刻意保持低調,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這種詭異的平靜反而讓美國更加忐忑不安。他們開始懷疑,蘇聯是不是在打什麼更大的主意?是不是在策劃什麼更大的行動?

就在美國上下為此事焦頭爛額之際,真相卻在四年後才浮出水面。1985年,一場看似毫不相關的調查,意外揭開了這個謎團的答案。

原來,這個價值連城的絕密計劃,竟然是被美國自己人出賣的。而出賣的代價,僅僅是區區五千美元。

這個叛徒名叫佩爾頓,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名普通分析員。他在1979年因表現平平被開除,之後生活陷入困境。

佩爾頓心生怨恨,決定铤而走險。他憑借自己的分析能力,從一些零散的情報中推斷出了“旋花計劃”的存在,随後主動聯系了蘇聯大使館,以五千美元的價格出賣了這個價值數億美元的絕密計劃。

“旋花計劃”的失敗,标志着冷戰時期一個重要情報行動的終結。它不僅改變了美蘇之間的情報博弈格局,也為後來的情報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這個事件再次證明,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系中,最不可預測的往往是人心。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
[玫瑰]1981年,美國人發現自己在蘇聯鄂霍次克海底電纜偷裝的竊聽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賊心虛就裝不知道。4年後美國才得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