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作者:小蘭聊曆史

華國鋒,這位名字或許在現在的年輕人耳中已經有些陌生了。但是,對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人來說,他可是家喻戶曉、赫赫有名的上司人。作為一代開國元勳,華老不僅功勳卓著,更以一己之力,為中國特殊年代鋪平了道路。可就在2008年,當這位87歲的老人離世時,發生了四件"沒想到"的事情,讓全中國上上下下無不痛心疾首,淚流滿面。這四件事情到底是什麼?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瞧瞧,2008年的8月20日,在北京一家醫院裡,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人世。這位老者,不正是革命元勳、開國将領華國鋒嗎?當年,華老可是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終年87高齡離世,實在讓全國人民無不扼腕長歎,痛失至親恩師一般。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黨中央對華老的逝世當然也不會無動于衷。緊接着,就發生了令人"沒想到"的第一件事:那就是,當局為華老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隆重非凡的國葬儀式。眼見這陣仗擺開,不禁讓人大跌眼鏡:平日裡忙得焦頭爛額的幾位常委都紛紛現身,向華老的遺體鞠躬哀悼;從各個機關機關趕來緻祭的官員也是擠滿了靈堂,竟還有毛主席的親孫子毛新宇也趕來吊唁;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當日前來送别的群衆達數萬之衆,他們淚眼汪汪地向華老告别,苦苦哀恸。看來,作為黨和國家的一位開國元老,華老确實地位超然,備受愛戴。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這還沒完,在官方的評價中,竟然贊揚華老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這可是黨員工作者夢寐以求的最高贊譽了!華老之是以配得上如此高度評價,自然是因為他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才讓國家免于陷入腥風血雨的局面,有他這份功勞在。想必,對華老而言,這樣的待遇實至名歸。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在華老逝世後,大家以為他肯定會安息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裡了。沒曾想,華老最終竟是下葬在了家鄉山西交城縣的卦山。原來,盡管身為國家高官,但華老心系家鄉的思緒卻從未打過折扣。在年輕時,他就是在交城這片熱土上開始了投筆從戎、殺敵報國的抗日道路。是以,即便早已是仙逝,他也希望能"葉落歸根",回到家鄉長眠,望着親切的田園,享受山間的甯靜。黨中央自然不會違背他的願望,最終還是将他安葬在了卦山之上。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接下來更加"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中央竟然還在卦山為華老專門修建了一座陵園!起初,大夥兒以為華老歸鄉隻是一座簡陋的墓地而已。誰知,這陵園不僅占地面積寬闊,有上千平方米,還專門修建了高達392級台階,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不過,相比其他貴族陵墓,華國鋒陵園簡樸許多,絕無半點奢靡之氣,這也符合他一貫的作風。難怪有人稱贊道:"此陵園雖小,卻很高雅,堪稱巧克力盒子裡的鑽石。"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

通過華國鋒這場令人"沒想到"的國葬儀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黨和國家對這位開國元勳的高度尊重和懷念之情。不得不說,如今的中國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華老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奮鬥和貢獻。正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才有了祖國統一、人民幸福的今天。是以,人民之是以如此悼念華老,實因他就是人民的孩子,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看來,隻要我們永葆革命初心、為人民謀利益,就一定能赢得民心、經得起曆史檢驗。

2008年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葬禮前後,出現了4個“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