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賈乃亮成抖音新“帶貨一哥”,背後遙望科技卻不賺錢!回應稱“經營性現金流逐漸回正”

賈乃亮成抖音新“帶貨一哥”,背後遙望科技卻不賺錢!回應稱“經營性現金流逐漸回正”

華夏時報

2024-06-21 20:38釋出于北京華夏時報官方賬号

賈乃亮成抖音新“帶貨一哥”,背後遙望科技卻不賺錢!回應稱“經營性現金流逐漸回正”

“618”大促收官,各方激烈交戰結果出爐。“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002291.SZ)旗下簽約的明星主播賈乃亮在抖音帶貨的銷售額一路領跑,成為抖音新“帶貨一哥”。

5月20日至6月18日,賈乃亮、廣東夫婦、“與輝同行”、董先生輪番争奪抖音直播帶貨每周銷售額第一的寶座。在5月21日開始的第一場直播裡,賈乃亮創下單場4.25億GMV的成績。5月的抖音帶貨達人榜中,賈乃亮以7.07億元的銷售額名列第一。

雖然直播間有好消息,遙望科技卻在交出虧損10.5億業績報告之後,收到了深交所“八連問”,涉及公司經營、财報資料、商譽減值變動情況等。

面對監管問詢,遙望科技兩次公告延期回複。直至6月17日晚,遙望科技作出回應,并強調公司業績已經明顯好轉。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公司就之前的一些投入開始慢慢進入變現期,經營性現金流逐漸回正。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為15.81億元,同期增長43.44%,直播短視訊為主的社交電商業務在一季度的毛利率達到12.34%。

連續三年虧損

遙望科技前身是經營鞋服業務的“星期六”,在2022年底更名轉型,被稱為“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為人熟知,是因為旗下簽約有衆多明星主播,如賈乃亮、王祖藍、張柏芝、黃聖依等。目前旗下簽約藝人超60人,簽約主播上百人。

有衆多明星加持,遙望科技的業績卻并不“閃亮”。

業績報告顯示,遙望科技已經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約20億元。2023年遙望科技全年實作營收47.77億元,同比增長22.48%,但“增收不增利”,淨利潤虧損10.57億元,同比擴大超3倍。2021年及2022年,遙望科技分别虧損7億元、2.6億元。

2023年公司業績報告上還出現了向抖音采購23.03億元資訊服務的支出,疊加經營現金流連續兩年均在-2億元以上,遭到外界質疑。而監管也如期而至,深交所就公司經營、财報資料、商譽減值變動情況等發出“八連問”。

遙望科技兩次公告延期回複。5月31日,遙望科技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将問詢函回複日期延期6月7日。6月8日,遙望科技再次延期回複,稱因《年報問詢函》内容較多,其中公司的回複内容已完成,但年審會計師的核查意見正在履行内部審批流程。

直至6月17日晚,遙望科技作出回應,公司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47.77億元,較2022年增長22.48%,實作毛利率2.05%,與2022年相比變動較大,主要是服裝鞋類業務因加強清貨力度,營業收入有所增加,該業務毛利率由2022年的31.36%降到10.78%;其次,網際網路廣告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新媒體廣告大類中的網際網路廣告代理業務及社交電商業務。自遙望網絡2020年底成為快手廣告一級代理商,2022年5月成為抖音千川一級代理商以來,來自短視訊平台尤其是抖音平台的廣告代理業務規模得以實作較大增長,2023年實作網際網路廣告代理業務營業收入22.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1.58%,占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營業收入的比例51.60%,是公司收入實作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網際網路廣告代理業務毛利率水準較低,公司近兩年網際網路廣告代理業務的快速增長拉低了公司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的整體毛利率。

“公司2023年業務規模和營業收入增長,但由于對消費環境和市場環境判斷過于樂觀和在業務擴張過程中效率有所下降,加上計提的各項資産減值導緻公司淨利潤大額虧損,業績變動符合行業環境變化與自身經營業務開展情況,具備合理性。”遙望科技方面表示。

而針對外界最關注的“抖音平台采購23億元”問題,遙望科技在報告中指出,公司此前的抖音平台流量主要通過其他廣告代理商采買,在2022年5月成為抖音千川一級代理商後,直接與抖音平台合作進行流量采買。是以2023年供應商一流量采購成本相比2022年有較大幅度提升。财報顯示,2023年通過包括抖音在内的多平台采購,遙望科技全年網際網路廣告代理業務成本共計22.23億。

618大促不複往昔?

在今年的“618”大促中,一衆主播資料遠遠不如往年火爆。在抖音平台,飛瓜資料顯示,今年“618”首場直播中,廣東夫婦、琦兒和潘雨潤成交額分别為6114萬元、1292.3萬元和674.8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86.4%、88.46%和77%。

而有主播也萌生退意,6月10日,曾經可與李佳琦齊名的瑜大公子釋出告别信,宣布離開快手直播,但并未透露下一步打算。就在這前一天,董宇輝在抖音自制的訪談節目《我愛我,很棒》中坦言:“我是非常抗拒賣東西的,實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這個工作。”

廣州海客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今的直播行業市場面臨流量成本上升、使用者增長放緩、直播内容同質化嚴重、直播電商商品品質和售後服務問題頻發等問題。其中最主要的難題是如何在維持使用者增長同時,保持使用者粘性和提高轉化率。随着直播電商的競争加劇,擷取流量和使用者的成本不斷上升,商品價格戰越打越激烈。他補充道:“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直播帶貨新奇效應減弱,越來越多消費者意識到直播的盡頭就是帶貨,也就逐漸回歸理性,減少盲目跟風購買。”

“平台和機構都已告别流量高增長時代。”星圖金融研究院進階研究員付一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道,最主要的難題是競争激烈和市場佔有率的争奪。随着直播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和主播湧入市場,導緻競争日益激烈。同時,市場佔有率的争奪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這對于一些小型機構和主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檢視原圖 48K

  • 賈乃亮成抖音新“帶貨一哥”,背後遙望科技卻不賺錢!回應稱“經營性現金流逐漸回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