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作者:言言雪

今天文章有些辣眼睛熏鼻子,如果你正在吃東西,麻煩請跳過。

因為今天這一篇注定是“眼睛不可承受之重”。

今天的主角是日本的奇葩營銷。

前段時間日本進階餐廳的“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了,據說價格是普通飯團的3-10倍。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科學未來人

名字有些炸裂,但我不會告訴你,更炸裂的是它的制作過程:

把飯團放胳膊處使勁揉捏,再夾幾下讓飯團成型,充分吸收一下腋窩汗液的精華,最後用方形海苔紙卷起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科學未來人

更炸裂的是,還有顧客會先做下運動,嗯就是排最多的汗,做最香的飯團。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科學未來人

據說有些廚房禁地還會開放給顧客參觀,隻為證明真是妙齡少女夾制的。

把這條新聞再多刷一會兒,真的要徹底yue了。

多少人跟我一樣,想跪求一雙沒看過的眼睛。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我以為“想你的腋”足夠炸裂,沒想到大廚在民間,把jiojio、狐臭都搬出來了。

不過大家可要失望了,因為日媒《西日本新聞》做過調查,大約有34%受訪人士認為腋窩這位置,比其他部位更具吸引力。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既然說到jiojio,也不是沒人用腳整活兒,茅台“少女踩曲”這次就躺槍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茅台也不寂寞,青島啤酒葡萄酒也躲不過。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雖然說這“腋來香”操作就真的很日本,但還是有人好奇為啥日本對“少女”執念那麼深?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要知道在日本除了少女的“腋窩飯團”,還有少女的“口嚼酒”。

什麼意思?字面意思!

就是用少女的唾液發酵制作而成的。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坦蕩的山雀

中國的叫花雞裡沒有雞,老婆餅裡沒有老婆, 夫妻肺片裡沒有夫妻。

隻有日本大廚誠不欺我:

“腋窩飯團”裡有腋窩,“口嚼酒”裡真有口水。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雖然“少女腋窩飯團”的營銷很辣眼,但很顯然這家餐廳有自己的想法,請允許我不正經分析一頓:

一是融入宜家效應。

說到宜家效應并不陌生,比如“奧利奧”餅幹“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科羅娜啤酒“在瓶口放一瓣青檸”。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科羅娜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當屬奧利奧的做法,把兩片餅幹分開,舔一下奶油夾心,再搭配牛奶一起吃。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奧利奧

宜家效應,簡單來說,品牌在營銷中加入一個行動力按鈕的引導,為消費者使用産品過程中增加儀式感。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亦如此,把“擠一擠、壓一壓、蒸一蒸”的動作融入其中,為平平無奇飯團增加更多儀式感。

其次是營銷少女。

說起來還真不是隻是日本,目前國内品牌做營銷的,對于少女二字頗有執念。

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少女這個詞成了品牌、KOL的營銷流量密碼。

好比MIUMIU拉來80多歲的吳彥姝奶奶代言,展現其優雅不過時一面,營銷年紀最大的缪缪女孩。MIUMIU就是借助極具反差感的代言形象,反向營銷品牌的少女風。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miumiu

如果說有的品牌熱衷營銷少女感,是強化品牌年輕化的形象。

那有個特例就是茅台,茅台忙着營銷少女的腳,醉翁之意不在于年輕,而在于文化。

前面我們就提到,網友看完“腋窩飯團”一幕後,就在評論區艾特到茅台。

不同于日本少女飯團,大家對于茅台少女營銷,包容度似乎更高。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醬酒知識庫

難道因為茅台是大品牌,是硬通貨嗎?

其實大家對于“少女光腳踩曲”是有誤解,說起來人工踩曲久矣,這是一種古法技藝。

雖然茅台是否為“奢侈品”存在争議。

但好在茅台學習LV講旅行、愛馬仕講工匠那一套,講好品牌故事,大大方方營銷“少女光腳踩曲”,沒有藏着掖着。

正如李澤厚在《美的曆程》中表達的觀點那樣:

任何一個美的形式都要内含一個理性的概念。美是理性與感性、形式與内容的平衡,品牌也是。

茅台理性和感性兩手抓做好品牌教育,早在2018年,茅台就推出品牌紀錄片《人生緻味》,把“少女制曲”的美具象化。

在感性方面,

茅台把“踩曲女工”,形容為赤腳跳芭蕾的姑娘;

把“少女制曲”打工現場,美其名曰“曲間芭蕾”;

把看似辣眼睛的“腳踩”,營銷成對我眼睛很友好的“一曲一芳華”畫面。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茅台時空

在理性方面,

茅台以《人生緻味》紀錄片為載體,講好茅台制作酒曲故事,讓大家知道“踩曲女工嚴選妙齡美女”并非博眼球。

正所謂“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一個好曲塊兒,是有自己的标準:

13厘米-14.5厘米之間,四面緊中間實。

曲踩得對了,釀出來的酒味兒才對味,如果不達标則不能入庫。

要達準就要控制“體重”,是以需要找到體态輕盈女子踩曲塊。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醬酒知識庫

少女步态輕盈,讓酒曲均勻受力,這效果是男性和機器無法達到。

據說制曲工廠中的房間勞工體重不能高于120斤,是以排除了大部分男性,我們也就看到制曲勞工多半為妙齡少女。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相對于大家對于茅台“少女營銷”給予最大的寬容,網友對于日本的“奇葩營銷”刻闆印象就很難抹去了。

這主要怪日本的首因效應。

放在品牌身上來解釋的話,就是說我們跟品牌打交道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會産生“先入為主”的效果,影響我們往後對于它其他動作的認知。

我們對于日本的營銷和設計師,也存在首因效應:重口味、陰間、辣眼睛、驚悚。

畢竟我們看過日本策劃的騷操作,一個比一個辣眼睛。

日本眼藥水的品牌,在地鐵設計讓人窒息的鬧鐘,瘋狂支配打勞工。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醬酒知識庫

整頓打勞工的,還有日本北海道Koyoyoju Plywood公司,設計長頸鹿午睡箱,主打一個站立睡姿,被戲稱“午睡棺材”。

就怕門一關、燈一滅,人一躺,直接涼涼了。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 狂丸研究所

不過最吓人的還是東京奧運會,直接在天上放起人頭風筝,看完san值狂掉。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在藝app

明明核污水是有害的,日本還設計無公害的吉祥物「氚」,證明核污染處理水是安全的。「氚」最後被網友罵下架,喜提史上壽命最短吉祥物。

“少女腋窩汗蒸飯團”火爆日本,茅台躺槍笑不活了!

圖源:觀察者網

從東京奧運會到腋窩飯團,日本的營銷一出手絕對不會失手,一直發揮穩定。

看似上天下海無所不能“接地氣”,實則無處不在無時無刻“接地府”,這些騷操作多了,也就沉澱為我們對于日本營銷的刻闆印象。

日本少女腋窩飯團翻車,茅台的少女踩曲出圈,再次印證了一句話:

做品牌,就是做時間的朋友。

腳或腋窩本無罪,有罪的是品牌的滞後。

隔行如隔山,消費者對于每個行業的認知,都是有壁的。

這就考驗品牌長期做好自身行業的市場教育,講好品牌故事,才能将産品正向的一面,種進消費者心智中。

是以品牌不能局限于産品種草,還要兼顧長期種樹,才能将品牌沉澱為文化,而不是笑話。

就像茅台把制曲文化教育前置,持續講好少女踩曲工匠文化的故事,避免消費者對品牌産生誤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