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練習阿斯東加瑜伽3年後,她與家人的相處更和諧了!

作者:惰惰的瑜伽行

每天早上4:20起床,在家練習阿湯1小時35分鐘之後,準備家人的早餐,之後7:00送女兒上學,這是壯壯媽媽每日的晨間日常,她已經堅持了3年。

到了周末或小假期,在把女兒安排妥當後,壯壯媽媽會從南京前往杭州,到Shine老師的教室練習阿湯,有時連續練習2天,有時連續練習1周。

這不是一個盲目的決定,而是在體驗過Shine老師課程後,才做出的最佳選擇,因為她很喜歡阿湯,也深知遇到一位好的阿湯老師,實乃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兒,必須要牢牢把握住機會。

一枚非原生的湯粉

自從有了女兒,壯壯媽媽便離開了職場,将自己的重心回歸于家庭。可是,此前在職場上拼命工作落下的身體毛病,卻依然時不長地困擾着她。

她做的是審計工作,每年最初的3-4個月,每天基本都要伏案工作17個小時左右,導緻她的腰部總是不舒服。

規律練習阿湯之後,她沒有再出現過之前的腰痛問題。雖然在練習中,她也會經曆疼痛或受傷,可她心裡清楚,那些問題是由于錯誤的練習方式造成的,與阿湯練習本身沒有關系。

壯壯媽媽并非一枚原生的湯粉,而是參加過多次提升課後,轉變為規律練習阿湯的。回顧那段日子,她覺得自己的心态不好,會攀比,總是在糾結自己為什麼做不到。

可是,客觀情況擺在那裡,有些差距注定無法彌補,比如年齡差距、身體條件等。周圍有些同學,就是比她年輕,體式就是能輕松做得更深入。壯壯媽媽心裡會不服氣,也就不願意跟别人交流,甚至不願意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分享給她人。

認識Shine老師之後,她發現體式比自己好的人太多了,就算自己隐藏一些知識不分享,别人也能通過其他管道獲得,是以根本沒有隐藏的必要。另外,這些知識就算說出來,别人也不一定會采納。

遇到老師,對阿湯的錯誤認知得到糾正

談及對阿湯的了解,壯壯媽媽表示也曾存在錯誤的認知,隻是練得久了,遇到了對的老師,才會愈加清晰正确的方向是什麼。

她記得最初練習阿湯時,感覺很累,盡管當時的老師告訴她,休息術很重要,但她對老師并不信服。于是,老師的話,便是聽一半,扔一半,休息術做得自然不夠認真,導緻體力消耗很多。

在Shine老師的教室練習後,她對老師會有一種莫名的信任,因為老師會分享很多知識,不僅告訴學生結果,也會分享其中的原因與過程,自然更具說服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壯壯媽媽也對阿湯的療愈作用有了更為準确的認識。此前,她以為阿湯能療愈心靈,是因為練習中會消耗更多體力,讓練習者沒有更多的能量去應付生活中的負面情況,甚至是練習者在生活中想發火的瞬間,沒有力量或能量去爆發,便選擇對此事進行容忍。

她覺得,容忍意味着明知道一件事情是錯誤的,由于沒有精力去處理,就讓錯誤繼續發生,繼而可能給未來留下很多隐患。

而練習阿湯,她發現會讓她内在的修為是學會包容。包容則代表着遇到錯誤的事情,要用循序善誘的方式進行引導,可能不會那麼直接,比如嚴格的詞語,難免對别人造成傷害,但會積極地想辦法來糾正這個錯誤,并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處理事情。

讓壯壯媽媽印象最深的是,當她學會用包容的心态教育女兒時,她們的相處關系就變得特别融洽。

以前碰到女兒犯錯時,她會本能地用處理審計工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即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在哪裡,并沒有剖析孩子為什麼這麼做。

後來,她發現孩子做錯事,有時她明知道自己是錯的,但因為有外在的誘因,便會先享受一時的快樂,而忽略掉錯事可能帶來的傷害。

她覺得正是因為規律練習阿湯,才讓她意識到這背後的種種,也讓她更有耐心去尋找孩子犯錯的原因。

她會讓自己安靜下來,思考孩子近期反常的原因,也會去翻看孩子的筆記、被子底下有沒有藏東西等。這時,問題可能會暴露出來,這些問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可能處于一個過渡的階段。然後,她就有可能在過渡的階段找到轉圜的餘地。

阿湯讓她與夫妻的相處更和諧

同樣,阿湯練習也讓壯壯媽媽跟夫妻的相處變得更為和諧。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畢竟要找到三觀一緻的同路人太難了。很多時候,兩個人在組成家庭後,才暴露出三觀的重大差異,可是接下來該如何繼續相處呢?

“我也曾受到三觀差異帶來的困擾,但在阿湯練習中,我能夠慢慢地進行自我消化。我也深知,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那麼就認真完成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便好。關于人生要扮演的角色來自于Shine老師的某次分享會,讓我記憶猶新。”她回憶道。

在生活中,壯壯媽媽有很多角色,她開始給這些角色排位。首先,她是女兒,要孝順父母;其次,她是媽媽,要照顧好孩子;再次,她是老婆,對夫妻也要有一種分擔。

以前,當她跟老公出現沖突時,她會不經意地産生對抗情緒,總是針對他。漸漸地,她想通了,他們都有各自的角色要承擔,不如在這兩個角色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縱然,人生不太可能一帆風順,但換種方式看待生活,她的日子會逐漸平穩起來。

練習阿斯東加瑜伽3年後,她與家人的相處更和諧了!

任何人都适合練習阿湯

總體來說,壯壯媽媽是一位頗為包容的阿湯練習者,對待一些事情,她會有自己的判斷與準則。

她周圍的阿湯練習者,有些人對阿湯練習并不專一,比如無法做到規律練習,不定期參加其他主題的提升課,偶爾練練臀腿等。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被一些阿湯練習者介意,認為他們不是純正的阿湯練習者。

壯壯媽媽的想法是,那些練習者可能隻是對阿湯的認知有限,沒有遇到把他們引導上阿湯練習道路上的老師,因為她記得Shine老師說過,任何人都适合練習阿湯。

而她也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幫助身邊的練習者,特别是阿湯小白。她坦言,自己的體式不能說多好,但練習時的專注程度讓小白心生向往。

這時,她會建議小白去找有經驗的湯老師練習。在她看來,她已經不是單純的阿湯練習者,她的角色在發生轉變,她願意做一名阿湯的傳播者。

“雖然我不太可能像老師一樣去講瑜伽哲學,或給别人輔助體式,告訴别人如何精進體式,但我可以分享在阿湯練習中如何受益,幫助小白更好地認識阿湯的好處。”她分享道。

當女兒漸漸長大後,壯壯媽媽開始思考除了照顧家庭,自己還能做些什麼。她平時喜歡小動物,機緣巧合,她開始參與動物救助的項目,力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幫助那些小動物。

三年前,最初接觸這個項目時,她心裡沒譜,有時也想打退堂鼓,可是做着做着,她就堅持下來了,她做長期義工的機構還成為當地規模較大的動物救助機構之一。

如今回顧往事,她覺得能堅持下來,與她規律練習阿湯有關,也就是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隻要堅信這一點,總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最初她接觸阿湯,目的很簡單,希望通過練習阿湯,讓身體不那麼僵硬,呈現一種較為舒适的狀态。在這個過程中,她腰疼的毛病也得到了緩解。

後來,她偶然接觸了很多瑜伽哲學、瑜伽理論的内容,對瑜伽的認知也在不斷豐富中。特别是她接觸了行動瑜伽這個流派後,她會把救助動物這件事看作是瑜伽拓展到生活中。

采訪手記:

壯壯媽媽是我的網友,曾經打賞過我的文章。在一次品牌方的線下活動群裡,我看到了她的名字,便想當面感謝一下她。

怎料,她那天日程很緊,也隻是跟我匆匆打了個招呼。我一向覺得自己善于記得别人的長相,但對她,我實在有愧。下次見面時,我怕真認不出她。

不過,她很熱情,當我跟她提出講講她的阿湯故事時,很痛快就答應了。由于她平時事情多,比較忙,我沒能約到一對一的語音溝通時間,我們的交流是通過微信語音留言完成的。

她講了很多有意思的話題,特别是一些阿湯教室的現狀,讓我對于這個市場又有了新的了解。

對于阿湯帶給她個人的變化,我未曾想過,她竟然談得如此深入,以至于阿湯對她的影響成為了這篇文章的脈絡,與我往常的撰寫方式略有差別,讓我的寫作過程都充滿了新鮮感。

我感覺壯壯媽媽是個很有瑜伽/阿湯故事的練習者,最難能可貴的是,僅有一面之緣,她便樂于與我坦誠分享。若是将來有機會跟她見面深入聊聊,說不定,這篇瑜伽人的故事還能進一步細化和調整,以更完整的面貌示人。

#瑜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