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作者:蒙自釋出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曾經,我們為了夢想遠走他鄉;如今,我們帶着夢想回歸故裡。自2013年12月從部隊複員選擇返鄉創業以來,36歲的歐紅華的幹勁越來越足。這些年,他紮根家鄉的黃土地,養豬、種地、搞蔬菜營銷,在熟悉的土地上播種新的希望。用他的智慧與汗水,在故鄉的懷抱中開創一番别樣的事業。因為他覺得故鄉有他的根,有他的情,他想用雙手建設家鄉,用奮鬥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突破自我,謀求發展新出路

2013年12月,剛剛從部隊複員回到新安所的歐紅華,曾經也上過流水線,加過最晚的班,也見過初升的朝陽。此前的他,沒有任何種植養殖經驗,通過外出參觀、學習,逐漸了解到種植養殖業的廣闊前景後,便下定決心投身農業發展。2014年,歐紅華突破思想的桎梏,在自己30餘畝的基地裡,蓋豬圈集中養豬、種植白菜、一季大蒜以及枇杷等經濟作物。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開始養殖之前,歐紅華隻聽說養豬出欄快、收益好,可在實踐中,他遭遇了挫折:由于缺乏專業技術,養殖的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收益。歐紅華說:“别人是摸着石頭過河,而我卻是一個猛子紮下水差點沒上來。”創業初期,由于資金匮乏、技術不成熟,養殖的生态豬市場效益不佳,農作物長勢也并不樂觀,眼看着創業計劃就要落空,他心急如焚,四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好在通過黨委政府好政策支援,得以向銀行申請無息貸款,加上和朋友借款等多方籌措資金。在技術方面,歐紅華積極向周圍的老農民、村裡的養殖戶、街道的農牧技術專家請教,逐漸讓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經過幾年多的摸索,2017年終于扭虧為盈,賺到了第一桶金。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挑戰的人。2014年的時候,我對比了很多行業,發現農業競争相對激烈,但是隻要能付出辛苦,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就能夠有所成就。況且這些年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咱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房飲水有保障,道路硬化全入戶,電網更新又提檔,不僅如此,現在惠農政策好,基礎環境好,一切條件都有利于創業。”歐紅華如是說。

全力以赴,擘畫未來新藍圖

關于養豬事業未來的發展,歐紅華也規劃出了屬于自己的藍圖:一是要繼續投入資金,擴大養殖規模,拓展銷售管道;二是要堅持綠色發展,打出生态牌;三是要優化養殖環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不僅如此,歐紅華還在積極謀劃新思路,拓展新路子。“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成功,隻有帶動更多的農戶學會技術,才是造福大家。”歐紅華說道。于是,他不斷在各家各戶走訪,手把手向養殖戶傳授經驗和技術,無償為養殖戶母豬進行人工授精配種,免費上門為養殖戶閹割小豬……用自己的力量一點一滴帶動起村民養殖積極性,提振了村民的信心,先後帶動117戶參與到養殖業中。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2017年,歐紅華擔任蒙自市犇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深感肩上責任重大,通過不斷探索、改進養殖技術,幫助農戶不斷更新知識。2019年,全國爆發非洲豬瘟,他主動上門服務合作社社員和村民,帶領大家每三天一次對房前屋後、道路、溝渠進行全方位系統消毒。通過共同的努力,新莊村沒有發生一例非洲豬瘟病例,當年全體養殖戶出欄2000餘頭,實作總收益1400餘萬元。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如今,面對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大好機遇,歐紅華滿懷憧憬地說:“我希望能夠打造一條種養餐飲全産業鍊,把高品質的肉品、菜品呈現給廣大消費者,進一步打造品牌效應,進一步帶動種養産業發展,提高産品附加值。”

返鄉創業“新農人”歐紅華:生态養殖敲開“緻富門”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栖。共同富裕是人們共同的期盼,而要實作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在踐行鄉村振興中,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在故鄉的沃土上施展才華,扛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拼搏與奉獻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生機勃勃的青春力量。

作者:陳文剛、杜孟霓、楊子傲

編輯:肖金蘭

稽核:王麗萍、王一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