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作者:設計彙DesignHub

這是一個面積不大的辦公空間的改造實踐,改造對象位于北京一座建于1950年代的老式辦公樓,面積約900㎡。作為一支以綠色設計為專長的團隊,我們以“全生命期低碳化”為目标,以此為契機,展開一場“低碳營造“的實驗,并以兩個完整自然年的營運資料,驗證了改造空間的全周期節能減碳效果。

常見的既有建築空間改造,主要關注功能和空間的改造,大量拆除現有設施,産生建築垃圾;以厚重的材料隔斷空間,浪費資源,也缺乏空間變更的可能;依靠機械設施增加舒适度,忽視了空間布局和生态綠量的調節作用。

風、光、熱、綠色植物等自然要素對微氣候的改善,是人體健康所需要的。我們将辦公空間的改造定義為“低碳化營造”,緻力于創造一個既節能節材,又自然環繞、綠意充盈的環境氛圍,将“灰色”的功能型空間轉化為“綠色”的生态健康空間。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現狀樓棟外觀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改造前平面圖

改造部分為辦公樓西側近900㎡的空間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改造後平面圖

現狀樓闆進行了鋼結構加強,梁下淨高約為2.85m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改造後的入口空間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改造後的接待空間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少裝飾、多自然、輕建構、大綠量”成為低碳營造的主要介入态度。我們提出空間用能、靈活适變、輕量建構、綠量提升、循環再生、智慧調控等六個方面政策。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低碳化營造政策彙總

01 空間節能

用能分解與過渡季的延長

在功能劃分的同時考量空間條件與用能情況的分解。南側為眩光引風區,工位布局退讓出一條開放長廊,對室外直射光起到緩沖作用,避免眩光對使用者的直接影響。長廊裡可以擺放植物,也可以展覽作品。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南側開放長廊解決眩光問題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南側綠廊

北側為擋風緩沖區,可用于非長時間的駐留活動,間隙設定部分封閉會議室,防止北側冬季寒風影響;南北之間以通透格架牆作為分隔,在格架牆的單元子產品之間留有許多洞口,保證了實體空間的連通性,使室内空氣形成對流;東側入口處為最大風壓區,設定了入口生态展廳空間,減少人員駐留,大通風量也促使了綠植的良好生長;中間部分為高舒适區,布置開放式辦公,供人員長時間停留。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北側擋風區與南側導風區共同作用中部的高舒适區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公共區(高舒适區)與綠廊(眩光引風區)

空間用能分區減少了用能區域,結合良好的天然采光和南北自然通風,全年能耗大幅降低。經研究計算,通過用能分解、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等方式延長的過渡季時長可達612小時,減少建築碳排放約24.2噸/年。

02 靈活适變

從空間到界面到設施的未來可變

空間自由可變,界面與家具都可移動、可拆裝,這裡的靈活适變,根本上都是都對資源的集約利用。改造空間東北側為開放活動區,日常使用功能以讨論、閱讀、休閑為主;在舉辦講座、展覽等社會活動時,可利用推拉隔斷實作空間形式與功能布局的轉換。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多功能綜合開放區使用示意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多功能綜合開放區的實際使用情況

由聚碳酸酯闆制作的單片式可旋轉推拉隔斷,可獨立控制每片隔斷的位置,并根據空間需求定義隔斷的功能類型,如滑動隔牆、旋轉門扇、展陳背闆等。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前廳的聚碳酸酯轉軸隔斷可以調整角度控制進光量

此外,界面系統大量采用可裝配式格架隔斷、組合隔斷牆體、通電霧化玻璃隔牆等,通過界面的快速轉換創造多元化功能體驗;利用可移動家具、可拆裝格架來實作空間布局的多樣性。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會議與辦公室間通過推拉隔斷實作分離與貫通

03 輕量建構

以低碳原則最小化使用材料

結構的輕量化代表着材料的節省,是低碳化的直覺表現。項目采用輕型鋼構進行搭建,相比木材具有更大的節材和環保價值。項目采用子產品預制理念,自主設計了可拆裝的格架系統,并內建了細鋼杆架構、亞克力隔闆、鋼片書撐等一系列輕量做法。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子產品鋼構架組裝示意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子產品鋼構書架擺放綠植形成“綠牆”

輕型隔斷采用聚碳酸酯闆,家具體系采用鋼闆、鋼杆等輕量方式,釋放使用空間,也節省了材料。輕量快速建造、可自主安裝調整的工藝,可縮短施工周期,改善施工環境,同時滿足後期多功能需求的轉換。經研究計算,通過輕量化裝配建造的方式節材約1.8噸,對建築全生命周期減碳約1.8噸/年。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輕量化建材與簡單适變的節點構造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不同通透性的聚碳酸酯闆呈現多層次材料質感

04 綠量提升

圍繞生态健康實作最大碳彙

立體生态系統利用生物有機體調節空氣品質并實作碳彙,減少運作階段的碳排放,營造綠意空間。在開放辦公區南側,設有一條由綠植牆、景觀盆栽、工位綠化限定而成的共享綠徑,既作為公共交通走道,又形成了一條對外展示宣傳、對内休憩放松的共享空間。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綠量提升政策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綠廊系統形成一條室内的花園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綠廊改造前後對比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陽光下的綠廊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員工在綠廊空間休憩交流

入口展覽區和辦公區南側均設有立體綠化系統,吊頂采用具有反射特效的鏡面複合闆,向上放大了自然光和綠植牆的生态界面,擴充了生态空間範圍。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入口鏡面複合闆吊頂延展了生态空間

南側牆體内側的綠植牆還調節了牆體的蓄熱性能,結合自然通風形成了冬暖夏涼的效果。通過綠植牆、工位綠植、格架綠植、盆栽等多層次的立體綠化共同塑造的生态氛圍,給使用者營造了健康、自然的空間感受,也能放松精神、活躍思維。經研究計算,通過綠量提升的方式可減少建築碳排放約0.2噸/年。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無處不在的綠意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綠廊内的家具裝置“曲水流觞”與多層次的立體綠化

05 循環再生

廢料利用再造與可再生能源

建築改造的低碳化首先是對既有設施的最大化利用。設計保留了原有的圍護、裸頂以及部分可利用的裝置。主要辦公區地面保留了原有基層,在地磚清潔、自流平填補縫隙等措施後直接鋪設PVC。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在原有基層直接鋪設PVC卷材,空調裝置利舊

我們将拆除的玻璃廢渣和金屬管型材打碎、切割,制成骨料摻入水磨石中,經過多次切割打磨,形成了一種差別于傳統水磨石的特殊肌理。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将拆除的龍骨玻璃摻入混凝土地面

我們将廢棄的塑膠水瓶進行回收,重新溶解、編織、利用,形成極具特色的聚氯乙烯編織地毯。這些看似普通的廢物廢渣通過回收加工再度呈現,也呈現了多元的綠色美學。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将塑膠水瓶溶解編制而成的聚氯乙烯低碳

整個改造過程全部采用綠色建材,秉承可降解、可循環的标準,大量利用工業原生材料和內建木材,減少二次塗刷。小花紋鍍鋅鋼闆的精緻細膩,聚碳酸酯闆的簡潔朦胧,鏡面闆的無限映射,金屬鋼網和鋼闆的粗放,實木內建材的溫暖,都通過材料的不同特性的運用,營造了令人驚喜的空間效果。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采用工業原生材料,減少二次塗刷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傳統的防水材料——鍍鋅鐵闆慢反射綠植形成的豐富觀感

立面局部采用複合化BIPV解決方案——真空低碳光電玻璃。本産品是由光伏玻璃與真空霧化玻璃共同構成的中空玻璃,集發電、保溫、隔音、遮陽、調光等功能于一體;外部光伏玻璃所産電能可直接控制内部霧化效果,産品本身建構了一套完整的能源自循環體系。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BIPV一體化光伏玻璃應用

06 智慧調控

引導全周期的使用行為和設施比對

在全生命周期内,低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與使用者的行為方式有密切關系。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空間、資源、行為和裝置等多元化“智慧”對象,項目建立了基于“感覺—傳輸—解析—回報”循環邏輯的智慧辦公平台,對空間的光照、溫度、氣流、行為的變化進行環境感覺與資訊收集,将所收集的資料傳輸到中樞平台,基于智能算法完成資料分析,再将裝置響應政策回報到智能終端,由智能終端同步中樞平台展開系統調控。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以“智慧”為中樞的體系搭建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智慧低碳物聯辦公互動釋出系統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辦公空間日常運作資料釋出(實時更新)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在項目中應用的傳感器與智能終端

如環境感覺管理會根據自然光照的強度逐漸開閉内區燈光,在自然光線不足時,照明裝置采用“自動檢測,分區補光”的方式,達到整個區域的照度最優,既滿足舒适度,也達到節能效果;根據室内溫度情況控制空調的開啟,避免使用者對能源的浪費;能源管控資料會回報使用者何時适宜開窗通風或空調制冷;空間使用管理會為使用者配置設定更合理的資源,避免浪費。智慧手段為低碳化的實作提供了全周期的保障,也更好地引導了使用者的行為和設施的最佳比對。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燈光亮度根據自然光通量自動調節

07 以小見大

一次低碳語境下的實驗

“綠之屋”的低碳營造,是一次以低碳語境為目标的改造實踐,具有很強的實驗性。項目不大,卻貫徹了低碳化的理念與政策,從空間、功能到建構、材料,從現場利舊到再生能源的利用,智慧系統引導着全生命期的效果調控,最終實作了全面的節能減碳,也營造了健康優雅的綠意環境。

兩個完整自然年的實際測試與營運記錄證明,通過被動式手段和有效的調節實作了超低能耗營運,全年累計空調使用時長不超過1個月,大幅延長了過渡季的時間,年能耗43.38kWh,年均節能率35.43%,全周期減碳2478噸。對于中國城市更新中大量的建築空間改造,這個“以小見大”的項目在低碳化營造層面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辦公空間用電系統年均(2022—2024)節能率實測

“綠之屋”,以小見大的低碳營造 / 中國院

▲ 低碳營造政策示意

項目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

改造時間 2022年

設計團隊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築設計研究院

設計主持 劉恒

建築設計 劉菲 徐風 崔晨陽 徐常毓 黃劍钊 楊茜 曹陽

機電設計 高志宏 徐紅星 任志輝

智慧統籌 黃劍钊

現場控制 徐常毓

光伏及隔斷技術咨詢 新立基節能玻璃(天津)有限公司

精磨混凝土技術咨詢 北京大古建築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版權所有: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築設計研究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