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電池廠發生火災,18名中國人遇難,出國務工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作者:鐵血觀世界
南韓電池廠發生火災,18名中國人遇難,出國務工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根據美媒近日報道的消息,位于南韓京畿道華城電池工廠發生火災,造成22人死亡,其中18人為中國公民,還有一名寮國籍外來務勞工員以及兩名南韓人,有一人身份無法确認。

事故發生之前工廠中有102名勞工,事發之後南韓總理韓德洙和南韓内政安全部部長李尚民親自抵達現場,總統尹錫悅也在事後視察火災現場并要求徹查事故原因。

南韓電池廠發生火災,18名中國人遇難,出國務工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華城電池廠火災

雖然在2022年8月19日南韓媒體曝出南韓就業市場面臨用工荒,第一季度有17萬個崗位無人問津,中國公民不斷從南韓流失,但是在2023年這一情況得到改善。

在南韓務工的中國公民确實不少,畢竟中國人與南韓人在同一家工廠上班的時薪相同,沒有出現差別對待的情況,自然不會出現大量中國務工者流失的情況。

在南韓火災之後,一名在南韓務工的中國公民向媒體透露,赴韓務工的中國人很多。

透露者是2023年8月來到南韓務工,一個月工資為250萬韓元,折合1.26萬元人民币。如果遇到加班較多的情況,月薪可以達到300萬多韓元,折合1.57萬元人民币。

南韓電池廠發生火災,18名中國人遇難,出國務工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南韓外來務勞工員

此外中國務工者與南韓人的時薪相同,最低時薪為9860韓元,折合51元人民币。

參與華城電池工廠消防救援任務的負責人表示,從現場監控視訊來分析,當天火災發生在锂電池工廠中的房間,起火前锂電池冒出大量濃煙并迅速燃燒,從白色煙霧冒出到充滿整個工廠中的房間隻用了15秒,現場員工用滅火器嘗試滅火但是并未成功。

根據了解,從19世紀80年代以來南韓本土就出現了“華僑”,早期大多從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山東省移民至南韓。

2009年,南韓110萬外國公民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2018年至2020年,中國移民人數超過80萬。

南韓電池廠發生火災,18名中國人遇難,出國務工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中國遊客抵達仁川機場

由于南韓人并不願意從事體力要求高、薪水低的工作,是以進工廠成為外來務勞工員的第一選擇。

可是南韓國家人權委員會在2003年進行華僑調查情況之後,發現693名調查對象在就業、使用公共和私人服務、教育均受到了歧視。

在就業方面,有77%的華僑在招聘階段受到歧視,有79%的華僑認為在晉升時受到嚴重歧視。

在教育方面,46%的華僑在中國小甚至是高中時期都受到過歧視,56%的華僑在報考大學時受到歧視。

南韓電池廠發生火災,18名中國人遇難,出國務工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南韓首爾街頭的外國遊客

綜上所述,在韓務工的中國人和華人日子并不好過,除了要從事體力勞動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

雖然在南韓務工月薪或許比國内要多,但是背井離鄉前往一個語言不通、定居國公民滿眼都是歧視環境中生活真的幸福嗎?答案想必是否定的。

這也就不難了解為何要說“國外的月亮未必圓”,如果說在19世紀由于中國并不發達、各方面百廢待興,進入21世紀之後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絲毫不弱于周邊國家。

即便是和跻身發達國家序列的南韓進行比較,在制造工廠領域南韓未必強于中國,出國務工也許會出現連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

(文/諸葛先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