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理财何以青睐債券基金?

作者:陸家嘴金融網
銀行理财何以青睐債券基金?

CFIC導讀

原标題:配置比例持續加大 銀行理财何以青睐債券基金

作為國内兩個重要的資管子行業,銀行理财與公募基金的關系除了競争還有“買入并持有”。

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監管叫停“手工補息”……“存款搬家”效應下,個人資金與企業資金不斷流向理财市場,銀行理财規模重返29萬億元。與此同時,“資産荒”加劇演繹。在此背景下,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公募基金作為銀行理财配置的底層資産,愈發受到重視。

對于銀行理财而言,優質資産與人力資源的供給相對不足,促使銀行理财更加積極地配置流動性強、透明規範、品類豐富的公募基金産品。拆解基金類型,記者發現,具有低風險、低波動、高流動性的債券型基金尤其是中短債基金,以及規模較大有長期穩定曆史業績的短債基金最受銀行理财公司青睐。

展望未來,多位銀行理财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募基金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符合銀行理财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資産配置需求。未來,将繼續加大對公募基金的配置力度,同時會适當配置長期績優權益類基金、可轉債基金等,以提升理财産品收益競争力。

加大投資公募基金力度

“年初的時候有一波利率下行,那時理财行業的底層資産就不太夠配了。在監管叫停‘手工補息’後,銀行理财借助保險資管嵌套存款的路也被堵死,資産配置壓力就更大了,預計理财公司固收配置一定比例資金将會選擇公募基金。”某銀行理财公司人士向記者直言。

“存款搬家”效應下,銀行理财規模維持高增長态勢。據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測算,5月末全市場理财規模在29.7萬億元至29.8萬億元,環比增長4000億元至5000億元。不過,伴随這一現象的是“資産荒”加劇演繹。

業内人士表示,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疊加監管叫停“手工補息”等因素,銀行理财持有的存款類資産利率正在下降,減配這類資産成為必然。越來越多銀行理财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收益率更高的公募基金。某國有行理财人士表示,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公募基金可以作為相對安全且收益高于存款的投資選擇,滿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

據招商證券測算,今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财産品投向公募基金的資産規模占比由2023年末的2.1%增長至2.5%。銀行理财配置公募基金的資産規模由2023年末的約6000億元增配至約7000億元。其中,增配債券型基金約1000億元,小幅增配貨币基金、另類基金和QDII基金,略微減配股混基金。

“對于我們來說,債券型基金尤其是中短債基金是主流配置方向。因為它們具有低風險、低波動、高流動性特點,符合銀行理财的配置需求。此外,還有規模較大、有長期穩定曆史業績的短債基金。”談及青睐的公募基金類型時,某國有行理财人士向記者介紹。

盡管二季度末的權威資料尚未披露,但多位業内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受“手工補息”餘波影響,銀行理财配置公募基金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說,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下調,債市震蕩,傳統投資管道收益降低,而銀行理财規模保持增長,同時面臨“資産荒”。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理财增加對債券型基金的配置有助于穩定收益。銀行理财公司的客戶本身風險偏好較低,債券型基金收益相對穩定,二者比對度較高。

看重流動性強與規範透明

同樣都是買賣債券,為何銀行理财公司需“委托”給債券型基金?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緩解流動性管理的壓力是多位銀行理财公司人士向記者強調的配置理由。事實上,受限于銀行理财公司協同母行業務為主的傳統模式,大部分銀行理财公司在人力團隊配置上略顯不足。因而,不少銀行理财公司選擇“将流動性管理的壓力甩給公募基金”。

某城商行理财公司研究部總經理吳悠然(化名)告訴記者,“同樣是買債,我們自己買賣十分麻煩,但公募基金當天就可以申贖。債券市場不像股票市場,直接下單就可以成交,債券交易都是談好了再成交,短時間内很難找到那麼多交易對手。一隻理财産品持有20多隻債券,以我們的人手一天都未必能全賣完,但若是持有一隻債券型基金,一天就能全部贖回。”

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也向記者表示,“關于那些債券,理财公司是可以自己買賣。但以我們公司固收部為例,管理資産規模有5000多億元,共有10餘名投資經理,交易員隻有5位,單以我們的人手去買賣利率債等,調倉人員根本不夠,不得不通過買入債券型基金來實作。”

面對市場如此多的産品選擇,為何公募基金會脫穎而出,規範透明是業内人士向記者強調的重要因素。“公募基金産品都會有排名,業績有保障,申贖有硬性規定。是以對比市場上這麼多産品後,選擇了公募基金。”上述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公募基金相對透明,資訊披露完備,更容易滿足資管新規的嵌套與穿透要求。此外,理财資金在資産配置上很容易受到集中度等監管名額的限制,可通過配置公募基金的方式提升大類資産配置效率。與此同時,公募基金通常具備更強的投研能力,銀行理财公司通過配置公募基金既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也可以創造銀行、理财公司與基金公司之間的業務合作機會。

對優質公募品種需求持續存在

“投公募基金,可以提高資産配置效率。一天就能建倉,申購成功後裡面的債券,按照份額占比就都算我的了。在我看來,投公募基金,相當于一個交易手段。”吳悠然向記者表示,盡管公募基金有上述優點,但銀行理财公司在投資時仍較為謹慎,一個重要因素在于監管的持倉名額。

據吳悠然介紹,根據相關規定,每隻公募理财産品持有單隻證券或單隻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理财産品淨資産的10%。商業銀行全部公募理财産品持有單隻證券或單隻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或該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值的30%。

“這個名額最容易超。因為基金公司的規模是按照季度來公布的,如果我們不知道某隻基金突然遭遇大額贖回,但我們還持有,最後占比超過監管名額就踩了紅線。是以,我們的投資經理不會大量買入公募基金。除了貨币基金以外,一家理财公司最多也就投20%倉位的公募基金。”吳悠然說。

任濤也表示,整體上看,目前理财資金配置公募基金的體量與比例尚不高,這表明理财資金對公募基金的選擇有着比較高的要求和門檻,考慮到理财資金自身對流動性要求較高,風險偏好較低,故過往業績表現較為穩健、具備一定收益彈性、市場認可度較高以及能夠帶來增量價值的公募基金更容易得到銀行理财的青睐。

展望未來的銀行理财配置趨勢,多位業内人士向記者表示,銀行理财公司将繼續加大對公募基金的配置力度,特别是在“資産荒”背景下,公募基金成為重要的投資方向。随着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的變化,銀行理财會進一步優化資産配置結構,以适應投資者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

“銀行理财與公募基金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一定差異,後續銀行理财将更加強調流動性、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繼續将固收或類固收産品作為主要配置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公募基金會作為理财資金的配置方向之一,是否會加大配置力度要看市場表現。不過,理财資金對能夠同時滿足低波動、高流動性的優質公募基金品種的需求應該是持續存在的。”任濤表示。

某國有行人士認為,在“資産荒”背景下,銀行理财公司會加大對公募基金的配置力度,将适當配置長期績優權益類基金、可轉債基金等,以提升理财産品收益的競争力。

婁飛鵬表示,目前來看,禁止銀行存款“手工補息”意味着理财資金配置在存款的收益将降低,這将推動銀行理财更多配置除存款外的資産,後續可能增加對公募基金的配置。基金類型方面,将繼續以債券型基金為主,為了穩定或增加收益也可能增配混合型或權益型基金,不斷提高産品競争力。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張佳琳

微信編輯:關喬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銀行理财何以青睐債券基金?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6月第3期】總第131期:水土不服?外資公募本土化路漫漫

【2024年6月第2期】總第130期:嚴字當頭,退市“風暴”來襲?

【2024年6月第1期】總第129期:中小銀行不良率高企,如何破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