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作者:新住家居

我們大家一般的習慣是:有了空調,就不用風扇了。

可我建議你,空調+風扇一起用!

為何要如此?這期,我們就聊聊,兩個一起用的好處!

(别着急吐槽,建議看完再評價,我說得有道理與否?)

01體感溫度降低,提升空排程數省電

一個大部分國中生的都明白的知識:風扇其實是不能降低室内溫度的,它隻是能給人帶來涼快的感受而已。

那怎麼給人帶來涼快的感受呢?這裡頭有兩個實體過程:

其一,空氣流動,帶走人體表面熱量

人體一直有散熱需求,當溫度較高、空氣流動又差的情況下,就會導緻人體的熱量釋放不出去,人就會被自己加熱的空氣所包圍,就有熱的感受。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而風扇能讓空氣流動,帶走人體表面的“相對熱的空氣”,帶來相對涼快的氣體,就會有涼快的感受,其道理跟摸瓷磚會覺得涼一樣。

但這種涼感,僅僅局限于當空氣溫度小于人體溫度的時候,當空氣溫度大于體溫時,人感受到的就是熱烘烘的風,夏天室外刮風的感覺。

可有時候,室内溫度也大于36°了,開風扇也能感受到涼,為什麼呢?

這裡就涉及到了第二個實體過程。

其二,蒸發吸熱的過程

很簡單,我們國中實體就有學習,蒸發的是人體表面的汗液,吸走的人體表面的溫度。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這也是為何人走在40°以上的室外,不會發燒或者燙熟的原因,也是為何給水果套敷上帶水的濕巾,然後吹,能降溫的原因。

得知原理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買個循環扇,讓室内空氣流通起來,降低體感溫度,然後提升空調溫度來省電呢?

美國能源部曾給出過是否可行的答案,該機構曾建議:

居家同時開風扇和空調,哪怕是不直吹,也至少也能讓人的體感溫度下降2°-3°左右,有了這2°,那我們就可以把空調,溫度調高兩度。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要知道空調每調高一度會節省電5%-10%,空調省下來的電可比開風扇用的電多(空調700w-50000w,風扇50w-100w)。

02開空調時,室内溫度可以快速降下來

除了,可以省電,建議你同時用空調和風扇還有一個理由:可以讓室内溫度快速降下來!

怎麼講?丁香生活研究所,曾做過實驗: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在一個16.5平的房間裡,開空氣循環扇的情況下,室溫下降兩度僅需11分鐘,而不開空氣循環扇的情況下,則需要29分鐘。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也就是說:回家太熱,我們想讓室溫迅速降下來,可以同時把風扇開着,不僅人更舒服,還減少了空調啟動期,為了快速降溫全力運作的耗能!

03風扇獨立運作,交換室内外空氣降溫

當然,風扇也不一定要和空調一起用才行。

在夜裡或者陰天,往往室外溫度很舒服,室内卻有點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可以:讓風扇對着窗戶吹,以達到空氣交換,給室内降溫的目的。

其應用的實體原理是伯努利效應,風扇在吹風時,風扇周圍的空氣流速就會變快,壓強就會變小,就會使得室内其他地方的空氣流向風扇,被吹出去。

如果這時候,能在房間的另一面再開一扇窗戶,外面涼爽的空氣,就會迅速補進來,進而使得房間内的空氣溫度不斷接近室外溫度,進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據部落客matthias random stuff的實驗發現,當風扇距離窗戶0.5-2.1米的時候,通風效果會更好。

這也就是所謂的負壓通風法,不僅降低室溫能用,排氣扇以及部分新風系統也是這個原理。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就是咱沒體驗過不知道:在負壓新風系統的加持下,一年開空調的日子會不會少些?

04讓室内溫度更均衡,更舒服

伯努利原理,不僅可以應用在室外的空氣交換,開空調時,也能應用在室内的空氣交換!比如:

廚房,夏天火烤火燎,但一般廚房又沒有空調,這時候就可以把空調拿到廚房去用,利用伯努利原理,可以持續的給廚房補充客餐廳的冷空氣;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衛生間,夏天如廁汗流浃背,有涼風的浴霸,可以開涼風,直接當風扇用,獲得涼感,沒涼風的浴霸,則可以把門和換氣同時打開,讓涼快的空氣進去衛生間。

總之,想要室内均衡的涼快,搭配風扇,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05風扇本來的用途

除了上述之外,可别忘了,每年還有開空調會覺得冷,不開空調會覺得熱的春末和初秋,這時候就可以啟用風扇原有的用途,讓溫柔又清涼的風拂來,正正好。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是以,我建議你空調+風扇一起用,這裡最後額外說兩個東西,大家注意避坑:

其一,空調扇

雖然它叫空調扇,但其實它是冰塊+風扇,并不具備制冷的效果,效果甚微。

當然也不能指望它有空調+風扇的奇效了,再者它還有水箱容易滋生細菌的問題,謹慎選擇。

其二,最近很火的“大學生創新:風扇+礦泉水瓶=空調”!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也不知道為何它能靠着大學生的名義翻紅,其實這東西,很早就有了,甚至十多年前的視訊都能找出來,而且在貧困地區到處都有應用,還有人叫它“非洲空調”!

真的不是什麼創新!

其,從實體原理上的确是有涼風的可能,以下是科普部落客嚴伯鈞關于其原理的解釋:

根據venturi效應(瓶子的形狀形成受限斷面,流體增加)和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大,壓力越小),因為空氣流速較快,與環境熱交換并不顯著,這個過程算是一個絕熱過程。然後再根據理想氣體方程,p(壓強)v(體積)=n(摩爾數)r(熱力學常數)t(溫度),體積、摩爾數、熱力學常數不變,壓強減小,溫度就會減少。

進而實作吹出冷風的效果,但效果非常不明顯。

又因為能量是守恒的,有冷風就會産生熱,風扇會發熱,是以總體室溫還是不會有變化。

大機率大家覺得涼,還是因為咱們開頭講的,空氣流動帶走人體熱量和蒸發吸熱的原理。

為什麼我建議你:空調和風扇一起用?(不隻是為了省電)

ashis paul發明的不耗電空調

要得真正的能讓室溫降低,向室外散熱才是關鍵,大概就是孟加拉ashis paul發明的“不耗電空調”的樣子,據說是拯救了成千上萬的貧苦了,後來還有了延伸版的印度窗(加了風扇和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