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青稞種子的傳說,這一篇文章說清楚了

作者:藏晶零食旗艦店

西藏人的主要糧食是青稞,它主産于西藏的東南部地區。那麼,最早時的青稞種子是怎樣來的呢?關于這個問題,至今尚未發現任何文字記載,隻是在民間流傳着幾種不同的神話傳說。

關于青稞種子的傳說,這一篇文章說清楚了

傳說一:藏族的祖先原來是由觀音菩薩變成的一隻猕猴,這隻猕猴降生到西藏修法。有一天當他在岩洞中靜修時,有個岩妖對他進行引誘,并強迫他與自己成婚。婚後生下6隻小猴(有說4隻)。猕猴把這6隻小猴帶到果木殷實的地方去居住。随着小猴的增多,果林裡的果實不夠吃了。

于是猕猴到布達拉山上去祈禱聖者恩賜食物,聖者從“須彌山”(ri-rab)隙中取出青稞、小麥、豆類播撒在地裡,大地上就長滿了谷類、豆類等7種食物。猕猴把小猴們從樹林中帶到長滿谷物、豆類的平原地區,“毛迹漸短,尾亦漸縮,更人語言,遂變為人”,并在雅隆地區開墾了第一批農田,種植了青稞、小麥、大麥、芝麻和豌豆。

關于青稞種子的傳說,這一篇文章說清楚了

傳說二:在神話《斯巴形成問答歌》中,說各種糧食種子是各色斑鸠送來的,耐人尋味。藏族人認為,在遠古時代谷物的獲得與鳥類有着密切的關系,這是不無道理的。歌中唱道:

最初斯巴形成時,

陽山坡上長白竹,

白竹頂上白鸠落,

白鸠送來大米種。

最初斯巴形成時,

陰山坡上長青竹,

青竹頂上青鸠落,

青鸠送來青稞種。

最初斯巴形成時,

山坳中間長紅竹,

紅竹頂上紅鸠落,

紅鸠送來紅麥種。

關于青稞種子的傳說,這一篇文章說清楚了

傳說三:在一篇長詩《青稞歌》中,說二十一顆青稞種子是大海龍王(vbrug)賜給人類的。長詩共347句,從無青稞的遠古時代說起,到尋找青稞種子去祈求上界天神、中界贊神和下界龍王幫忙,叙述了人類得到青稞的全過程,形象地反映了遠古時期藏族人由遊牧狩獵階段過渡到農業生産階段的艱難曆程。其中一首唱道:

天熱大海衆龍王,

要給人類七粒糧。

一者大海寬無際,

二者大海深無底。

陸地黑頭衆黎民,

如何前來取糧粒?!

無際大海深底處,

糧谷齊全藏寶庫。

黑色白色綠青稞,

三七二十一整顆。

神奇龍王妙法顯,

作浪送糧到海灘。

關于青稞種子的傳說,這一篇文章說清楚了

傳說四:神話《青稞種子的來曆》中說布達拉王子為了從蛇王洞取來青稞種子,曆盡艱險與屈辱。正當他取到種子欲返歸途之際,被蛇王發現,一口毒液噴過去,英俊的王子變成了一條小狗。小狗叨着青稞袋子向一座花園跑去,看到了美麗的俄滿姑娘,便放下袋子去咬姑娘的衣角。

小狗把姑娘拖到袋子旁,用前爪去刨土,姑娘明白了小狗的意思,一路挖坑一路種青稞。等他們到達布達拉王國時,西藏青稞飄香了。從此,藏族先民過着較穩定的農耕文化生活。今天在西藏還有過藏曆新年時,先用糌粑喂狗的習俗,借此追記這位先人的豐功偉績。

關于青稞種子的傳說,這一篇文章說清楚了

神話傳說畢竟是神話傳說。據考古證明,“青藏高原是青稞的發源地。這是大陸文物工作者1995年6月13日,在雅魯藏布江北貢噶縣昌果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考古時,發掘出土了農作物種子碳化粒千餘粒。這些碳化粒經麥類育種家确認為青稞碳化粒。這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首次發現最古老的古青稞史前考古遺址。這些青稞碳化粒的發現使青藏高原的青稞栽培史由傳說中吐蕃時期提前了近十五個世紀,表明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時代居住在西藏腹地雅江中部流域的藏族先民就已從事于青稞耕種。同時,也進一步揭示了作為大陸第三大河的雅魯藏布江‘青稞’為主栽作物的農業文明已形成”(《西藏民俗》2001年第三期第10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