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作者:閩台縱橫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安溪縣祥華珍山陳氏家廟)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山勢似眠牛,俗稱眠牛形祖宇,位于祥華鄉珍山村安卿自然村。肇基祖陳福寶,系湖頭陳光緒15世孫,元至大二年到至大四年(1309—1311年),自感化裡遷入斯土。拓業建屋,土木結構,坐西朝東。現存珍山家廟,系2010年重建,混凝土木結構,建築面積860平方米。

自福寶開基至今30餘世,700多年。據相關譜牒記載,其家族人丁興旺,散居四方,逐漸在各地繁衍生息,尤以泉州、漳州、龍岩等地為多。現居住安溪、晉江、華安、漳平附近的人口有1.27萬餘人。

珍山陳氏家族曆史顯耀,被譽為公、名、财、子、壽全。公,五世同堂,一堂五代慶三公,皇上賜匾“瑞應重熙”;名,九世蟬聯,八科同榜,有40人高中舉人,五世五進士七翰林,有著名數學家陳萬策,有著名經學大師陳遷鶴;财,八家富有六千二百萬,曾三次申報朝庭三人獲百萬富翁之譽;子,有18世陳萬邦十子盈堂九監一鄉賓著稱;壽,有陳文德享壽百齡添四九,即壽齡136歲(《泉州府志·期壽》記載“陳文德,安溪人,淳樸厚重,不迩聲色,壯歲艱于嗣,屆七十置妾,始生子,長齋奉佛,壽至一百三十六歲,鄉人祀之”)。從泉州府拜賀聯闆及珍山家廟幾幅對聯中,便可窺視一二:九世聯登父子公孫聯翰苑,八科同榜伯叔兄弟同簪纓;三代大夫五世七聯登翰苑,六科主考兩傳二崇祀鄉賢;四傳翰苑閩邦作述第一,九世登科海内蟬聯無雙。

一、珍山支系

陳福寶肇基珍山,其主要支系如下。

高村支派,系珍山福寶8世孫陳宜高,谥德源(7世本複長子),于明正德十三年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18—1566年),遷居華安仙都高村村,建祖厝燕昇堂,2022年人口150多人。

吉土支派,系珍山福寶8世孫陳宜泰,谥德海(7世本複季子),于明正德十三年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18—1566年),遷居華安湖林吉土村,建祖厝名盈平堂,2022年全村人口2000多。

安卿支派,系福寶11世孫陳國珍始建安卿祖祠,國珍生有三子名:廷壽、廷泰、廷寶,其中次子陳廷泰子文奇,号千白,于明天啟元年至天啟七年(1621—1627年),遷居感德裡雙(棕)垵菡竹嶺,開派眠牛祖,至17世陳遷乙,清康熙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662—1722年),續建奉先堂,裔孫蕃衍雙(棕)垵、尾洋、豐都,現有人口2800多人。安卿派至2022年人口3300多人。

悟厝支派,系福寶11世孫陳資榮建悟厝祖祠,至15世孫陳媽姿字惟甫建東坪祖宇,該派17世陳以翼随子遷居福州,18世陳敬喜,名助聰,于清乾隆四十三年至嘉慶二十五年(1778—1820年),遷居漳平市區(現福滿社群),建祖厝福滿堂,東坪派至2022年人口600多人。

華整支派,系福寶11世孫陳澤隆所建華整祖祠,12世陳弘元号純軒建中美坂祖祠,該派人丁興旺,财富力強,科甲聯登,名聲遠揚,以“五世五進士七翰林”著稱,因為官經商外遷較多,據史料記載的有17世陳遷二,于清康熙四十九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0—1720年),移居安溪縣金田鄉常樂裡東陽,今為劍鬥鎮東陽村山美崎,現有人口700多人。17世陳遷鵬,貢生、州通判,例贈文林郎,于清康熙四十九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0—1720年),定居安溪縣在坊裡南街(随父先抵泉城後返安溪),即鳳城鎮南街社群,建陳衙祖厝,現有人口473人。17世博白縣正堂陳冠世,建泉州西街珍山祖祠,現後裔部分居住晉江安海等。至19世下井又分為六支派,其中,文協分居坑美,建瑞美堂(俗稱翰林厝),陳琴世字和世,分居後池溪建候池祖宇;陳淑世又名盛世,分居中墘建中行祖宇;陳弘舉分居下格口下尾坂,其後裔遷往泉州,今有部分居住晉江安海等地。華整派2022年人口3000多人,現居住在珍山下井中墘石凍崛,有1600多人。

奇卿支派,系福寶11世孫陳文德,于明萬曆二十三年至萬曆二十九年(1595—1601年),遷居奇卿,先建重鎮樓,後建奇卿祖宇,2022年人口1700多人(含珍山深洋部分人口)。

豐田支派之祖昆全,系珍山福寶12世孫,始遷豐田建祖厝福壽堂,該派24世均鞏、含笑及同氣、均江遷移漳平圓潭居住,分别建祖厝世澤堂、廈福堂。豐田派2022年人口近2000人。

明末清初時期,珍山遷往台灣較多,在台開墾拓荒,生息繁衍,發展壯大。其中事業有成者陳沼濤(1917—2007年),他一生熱心公益事業,不忘家鄉辦學困難,先後多次傳回安溪,捐建沼濤國小、沼濤中學、沼濤圖書館。

二、文物墨迹

1.家廟牌匾

珍山家廟裡懸挂顯眼的三塊牌匾,系清康熙皇帝于庚子年(1720年)禦筆題贈:“天衢獨步”賜陳萬策祖父陳洪圖,“龍躍雲津”賜陳萬策父親陳遷鶴,“天池雷奮”賜陳萬策本人,公父子三人回谒立旗挂匾。康熙皇帝又于戊子年(1708年)秋禦筆題贈:“天䘵傳芳”嘉獎陳萬策,“望重藝閣”贈于陳遷鶴,這兩匾懸挂于華整祖祠。家廟中還懸挂陳遷鶴、陳萬策父子對聯,上聯由陳遷鶴撰寫:自同發而佛耳而福鼎,水木火相生,蜿蜒結就土金宅;下聯由陳萬策對句:由開基有分派有遷居,高曾祖遞衍,賢親恃在子孫俦。家廟前懸挂陳遷鶴親筆書“大宗祠”牌匾。這些珍貴牌匾或被盜或被毀,現在懸挂的牌匾皆為仿制品。

2.著作墨寶

陳遷鶴,乳名炳,字聲士,号介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已醜科第三名會魁殿試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左春坊左庶子掌坊事,入值南書房,奉政大夫。他既是易經大師,也是書法家。著作有:《論易》15卷,《尚書私記》1卷,《上峰堂交集》2卷,《閑居咫聞》12篇,《翰韓江詩》1卷,《春秋紀疑》3卷,《毛詩國風繹》1卷,《春樹堂文集》2卷計8種。陳遷鶴的書法作品有廣東惠萊縣岐石的《圓通庵賦詩》《陳氏大宗祠大門題詩》《題鳳山石崖摩刻詩》,泉州中心市區仁鳳街的佟公祠,有一塊《佟太老公祖講堂記》古碑刻,黑頁岩材質,碑刻署名陳遷鶴等作品,還有為安溪吾都陳氏族譜作序。安溪文廟存有一方珍貴的“皇清重修學宮碑記”,碑文由陳遷鶴撰寫。

陳萬策,乳名廣,字對初,号謙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戍科殿試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署理日講官,起居注官,詹事府正詹事,加封為通奉大夫。他不僅是數學家,也是文學家、書法家。著作有《四書制義》2卷、《館閣絲綸》2卷、《近道齋詩文集》8卷,以及《中西算法異同論》等書籍。還同李光地分修《禦纂周易折中》,又分修《性理精義》《欽定詩經彙纂》等書,均得皇上誇獎。書法作品有:《重建安平橋記》《萬安橋記》等。

陳科捷,乳名有綸,字瀛可,号繩臬,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殿試進士,官至吏、戶、禮、刑四部掌印給事中,鴻胪少卿,鴻胪寺卿,加授中議大夫,不僅是文學家,還是書法家。著作有《晉溪文房》《太史家稿》《靜學居詩話》《詩學聲調譜》《餘堂詩集》《志通齋集》《晴窗随筆》等,現存書法有《陳法玩易圖題詠》《修身·治學》,在浙江蒼南題寫“世德堂”等作品。

3.拜賀聯匾

據台灣藏書《珍山通族大家譜》記載:珍山陳氏家族自大明天啟年丁卯科洪圖公中舉以來,蟬聯科甲,九世聯登,至清朝名聞四海,泉州府撰寫對聯,刻制聯闆、牌匾拜賀。

拜賀對聯:

“五傳翰苑三學士,兩世鄉賢一鴻胪”。

“九世聯登父子公孫皆翰苑,八科同榜伯叔兄弟盡簪纓”。

“六任考官兼提督學政,兩朝仕宦理鴻胪寺卿”。

賜拜賀聯闆:

“千秋理學鄉賢裔,四世文章翰苑家”。

又賜兩匾:

“玉堂濟美”“金馬萃英”。

現在,珍山村的禦賜匾額,府贈牌匾和先賢墨迹大多被毀、被盜。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安溪祥華珍山陳氏家廟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題贈匾額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三、遺址古迹

1.冶銀遺址:珍山境記憶體有明代古冶銀、冶鐵遺址,其中,珍山後林銀場溪杉載等有3個采礦井,均為明代冶銀遺址,銀渣分布範圍300平方米,堆積厚度近1米,系民間組織開采和冶煉。

2.古石碑:該石碑位于珍山下井角落,高1.2米,寬0.6米,記載下井福寶14世孫陳希盛捐獻佃租修路的美德。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珍山下井14世陳希盛,号金山賢達,喜捐乙石佃租、修通珍山往洋滿、遐徹、谷村三地的道路,使衆人出入順暢。有石碑記之。

“夫峻嶺雲齊而雙連咫尺,名曰:親家相見嶺,荒徑樹陰而徘徊旋曲。名曰:三十六折險,通洋滿、遐徹、谷村,凡經著,俱咨艱辛。茲珍山下井德行陳希盛,号金山,喜捐柴橋頭田乙石佃耕蠲租,仲秋芟夷,遐迩佥益久暫均利衆寺,曰美哉,義舉钜勳,享嘏勒碑,以埒墘坤不朽雲。萬曆三十二年甲辰八月日。

戶長業富六照陳蔭

勸首陳嘉甫立

戶長進富忠綿等贈”

該碑文闡述了當時珍山出行非常不便,山高可齊雲,陡峭雙峰間咫尺可見,蜿蜒曲折、荒蕪難徒步,以及捐贈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