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銀河“ETF賽中賽”激戰正酣,已吸引百餘家機構參與

作者:驚奇商業

主動投資遭遇市場強烈波動之際,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正在迎來高光時刻。

Wind資料顯示,截至6月21日,大陸的ETF規模已經達到2.46萬億元。

如此資産規模下,ETF也成為了衆多私募管理人布局的新方向。但産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的B面,投資者如何大浪淘沙選擇适合自己的産品,以及私募管理人應當如何對産品進行創新化設計以降低同質化競争的風險,同樣是擺在各方面前的難題。

如此背景下,中國銀河證券在2024年第五屆中國銀河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中新增開設了“ETF賽中賽”,以ETF配置為基礎,搭建起以競技交流與服務支援共築的橋梁,實作合作共赢。

這不僅可以促使投資者更加具象化地了解到ETF産品的收益情況,同時還能促進參賽的私募管理人與同業、市場的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ETF賽中賽”開賽不足2個月,但已經吸引了100多家機構的參與。

衆多私募管理人踴躍參與的背後,是對中國銀河證券服務能力的認可。

中國銀河證券長期深耕機構服務生态,積極探索各種方式,以建立私募管理人與市場、同業之間溝通的橋梁,助力各方實作合作共赢。

随着ETF産品規模的穩步增長,2024年第五屆中國銀河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ETF賽中賽”還将帶給市場怎樣的驚喜,備受矚目。

“狂飙”的ETF

2004年,大陸首隻ETF産品誕生,這一年也成為ETF發展的元年。

如此算來,大陸的ETF已經走過20年的曆程。從無到有、從形單影隻到如今的百花齊放,ETF市場已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态勢。

Wind資料顯示,截至6月21日,國内ETF數量964個,同期規模達到2.46萬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ETF的投資群體也在逐漸壯大。上交所釋出的《上海證券交易所ETF行業發展報告(2024)》(下稱“上交所ETF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滬市持有ETF賬戶數高達669萬戶,全年交易賬戶數為862萬戶;投資者結構方面,機構投資者持有占比更高,交投更為活躍。截至2023年末,滬市ETF規模和全年交易量中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分别為63.5%、61.2%。

ETF闊步向前的主因,或還是因為在目前資産荒的背景下,資金期望通過提升組合的投資回報以此熨平“資産荒”的影響。

作為可以全球化、多類别配置的資産類别,ETF也成為了衆多私募管理人的研究配置方向。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5月29日,私募購買年内上市ETF的規模已經超過13億元,其中78家私募機構旗下的114隻産品跻身年内上市的49隻ETF前10大持有人名單,合計持有ETF份額高達13.64億份。

如此背景下,中國銀河證券在2024年第五屆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新增開設“ETF賽中賽”,以ETF配置為基礎,進一步發揮私募管理人在ETF資産配置中的投研能力和風控對沖能力,以及加強私募機構同業間的經驗交流,搭建以競技交流與服務支援共築的橋梁。

據了解,此次由中國銀河證券主辦的“ETF賽中賽”設定了“月度十佳星耀ETF配置獎”和“年度十佳星耀ETF配置獎”兩大獎項。

其中,“月度十佳星耀ETF配置獎”主要根據各月表現進行量化打分,綜合評選出前10名的獲獎機構;而“年度十佳星耀ETF配置獎”則根據整個大賽期間的表現進行量化打分,綜合評選出前10名的獲獎機構。

獲獎機構所能得到的權益也頗為豐富。

綜合月度和年度獲獎情況,此次大賽獲獎的機構有望獲得公募基金提供的定制化投研服務、定期的基金經理線上和線下交流服務。

這對于不少私募管理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去年開始,市場風格切換頻繁,行業輪動節奏較快,行業主題ETF産品同樣需要承受回撤風險。中國銀河證券的“ETF賽中賽”相當于搭建起了私募管理人與同業的交流橋梁,以此幫助布局ETF産品的私募管理人提高投研能力。

朝陽永續還為“ETF賽中賽”的獲獎機構提供全管道推廣資源;銀河證券、公募基金、朝陽永續也會為獲獎機構聯合頒發榮譽證書及年度頒獎典禮參會席位。

酒香也怕巷子深,管道推廣為私募機構解決了部分後顧之憂。随着ETF市場的極速擴容,各家私募管理人都在推出自己的ETF産品,這導緻産品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不少優秀的産品的光芒或許也被同質化競争所掩蓋。

借助中國銀河證券“ETF賽中賽”所提供的推廣管道,優秀的私募管理人可以和市場有更多的交流,可以有更多機會被“看見”。

已吸引百餘家機構

此次中國銀河證券主辦的“ETF賽中賽”報名時間從2024年5月1日開始,2024年12月31日報名結束。比賽則是從2024年5月1日開始,2025年1月31日結束。

盡管目前“ETF賽中賽”僅開賽不到2個月,但機構參與熱情高昂,已經吸引100多家私募管理人的參與。

短時間内吸引衆多私募管理人熱烈參與“ETF賽中賽”,也是對大賽主辦方中國銀河證券機構服務能力的信賴。

中國銀河證券一直以長期化的視角探索多樣化的私募管理人服務方式,建構合作共赢的機構服務生态。

早在2018年11月,中國銀河證券便舉辦了首屆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當時參賽産品達到1967隻,參賽私募機構數量高達1206家。如今,這一公開賽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

第五屆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已經吸引了超2800家機構的參與,同期參賽産品數也已經是首屆公開賽的2倍以上。

一路走來,中國銀河證券的服務内容總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及時響應市場的需求。例如公開賽一開始隻是提供交易系統服務,但現在已經更新至包括管道、品宣、投研等在内的全鍊條服務。

此次中國銀河證券在第五屆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中增設了“ETF賽中賽”,同樣是順應目前ETF産品極速擴容的趨勢,滿足市場對于ETF産品的需求,建構私募機構與同業之間的交流橋梁。

具體來看,對于“ETF賽中賽”,中國銀河證券主要從收益、回撤、夏普和規模等角度對參選機構進行量化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激烈的角逐,“ETF賽中賽”5月首份榜單已經揭曉,不少優秀的私募管理人更是借此嶄露頭角。

但比賽不是唯一的目的。

中國銀河證券通過在第五屆專業交易政策公開賽中增設“ETF賽中賽”,為參賽機構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搭建私募管理人與同業、市場之間的橋梁,真正提升私募管理人在投研、風險對沖等各方面的能力,或許才是賽事的真正意義。

展望未來,ETF的發展正在受到監管層的大力支援。上交所ETF報告指出,未來将多措并舉豐富ETF産品格局,持續優化ETF投資生态環境,促進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為指數化投資營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或許也是不少私募管理人的新機會。

中國銀河證券“ETF賽中賽”的精彩仍在演繹,吸引着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在ETF産品同質化競争的汪洋裡,又有哪些私募管理人會脫穎而出,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中國銀河“ETF賽中賽”激戰正酣,已吸引百餘家機構參與

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請審慎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目标等相比對的産品及服務。私募大賽不構成要約、不構成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私募大賽參與機構及産品的投資建議或宣傳推介,不構成對投資者投資建議或可擷取相關收益的保證。私募大賽活動解釋權在法律法規規定範圍内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本文中私募機構觀點不代表中國銀河證券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