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響中國 | 金牌思政課】邵彥濤:以更高水準的公德心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理響中國 | 金牌思政課】邵彥濤:以更高水準的公德心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目前,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邁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公德心建設也進入了守正創新、深化拓展、整體升華的曆史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繼續锲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那麼,在新征程上,如何繼續抓好并讓公德心建設發揮出更大威力呢?今天我們就這一個問題和大家進行交流。

  重視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協調發展,關注人民精神世界的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内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指出,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色之一,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報告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也就從“本質要求”的高度給新征程上的公德心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把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水準的公德心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實作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以更高水準的公德心建設,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确處理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關系。”“平衡的觀點”的提出,針對的自然是具體實踐當中物質文明(建設)與公德心建設之間的不平衡問題。那就是,伴随着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巨大發展和物質生活水準的大幅提高,“大陸億萬人民創造了物質文明發展的世界奇迹,也創造了公德心發展的豐碩成果。” 但是,公德心發展的豐碩成果與物質文明發展的世界奇迹之間,還存在着較大的距離。尤其是,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發展不協調、發展不持續和發展成果配置設定不均衡等問題較為突出。在此基礎上,不加強公德心建設,不建設更高水準的公德心,物質文明建設的成就無法彰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還可能受破壞、走彎路。

  是以,可以說,社會主義現代化越發展,公德心建設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如果說在此之前,是物質文明建設的快速推進為公德心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那麼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就更需要公德心與物質文明保持同步,更需要發揮公德心的強大精神動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整體躍升、行穩緻遠。

  為此,一方面要圍繞中心,反映實際,推動形成适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以更高水準公德心建設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指引。另一方面又要突出重點,積極推動公德心建設高水準發展,不僅要趕上物質文明建設的步伐,更要“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切實抓好公德心建設的各項任務,充分發揮出公德心建設的最大威力,把公德心建設作為立全局謀大局、于變局中開新局、化危局為勝局的關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撐、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撐。

  二、以高度的公德心,增強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自覺和自信

  新時代新征程上,公德心建設的作用、意義比以往更加廣泛和深刻。隻有建設與物質文明成就相比對的高度公德心,使國家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得到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會更加可感可行,才會真正顯現出獨特優勢。

  道路自信,歸根到底是公德心的自信,是由高度的公德心所塑造的人類公德心新形态的價值和生命力的自信,是對文明發展方向的自信。我們必須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推動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在全社會形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相适應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形成同大陸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比對的國際話語權。建設高度的公德心,充分彰顯人類公德心的新形态的現實價值和未來意義,才能不斷增強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自覺和自信。

  三、以人類公德心新形态,向世界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首先展現在物質文明的發展進步上。那就是,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才走過的工業化曆程,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如果說經濟硬實力是一種push的力量,具有一定的壓迫性,那麼文化軟實力則是一種pull的力量,具有一種内在的吸引力。是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更多地展現為公德心新形态的崛起,中國不僅要為世界供給高品質的物質産品,更要為全球提供具有優秀價值和值得稱道的精神産品和文明形态。

  建設社會主義公德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充分必要條件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和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中國式現代化所要達到的境界和願景,也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本真意義的魅力所在。我們不僅要向世界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輝煌的物質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展現走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自信氣質,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發展的人類公德心新形态的價值選擇和方向指引。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過程中,建構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将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人民創造的社會主義公德心升華為人類公德心的新形态,繼而由内而外、由近及遠地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和整體價值。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相協調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公德心建設才能發揮更大威力。”為此,我們必須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把公德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以更高水準的公德心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作者:邵彥濤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