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作者:華商政能量

為加快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轉化發展上實作新突破,在長安區,時尚多元的文化藝術品将藝術的種子播撒在鄉村大地;唐朝詩人們走出教材,被融進了大大小小的文旅場景;一個村子将一百多年的非遺文化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活起來”“潮起來”,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農文旅融合深入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長安實踐

在黃色的小洋樓裡,陳設着從歐洲淘來的各式擺件,讓人琳琅滿目;極具禅意的院子裡面,三五遊客正在喝茶聊天,好不惬意;“多巴胺”顔色的玩具店裡擺滿了古靈精怪的玩具藏品,引得年輕人紛紛在此拍照打卡……很難想象,這些洋氣時髦的藝術元素全部融合在長安區一個古老的村子裡。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這裡是位于長安區子午大道中段的黃良文化創意街區,原本鮮為人知的黃良新村,在藝術和鄉土的“碰撞”下,讓人去屋空的老街舊巷搖身一變成了西安人“偷得半日悠閑”的好去處。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幾年前,村裡幾戶人家把房屋租給了一些藝術創作的年輕人,經過他們的改造為村子帶來了生機活力,更引起了街村幹部和群衆的關注,“誰說鄉村不能洋氣?”自此,把黃良新村打造成文化藝術品類聚集的規劃便徐徐展開。如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集體盤活宅基地收來的租金更讓村民增加了收入,也吸引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來。“目前入駐産業有二十多家,去年為群衆帶來經濟收入達60多萬元。”黃良新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棟永介紹道。今年2月,黃良新村被命名為西安市鄉村旅遊示範村。

終南山下,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無獨有偶,同樣在黃良街道,“老”非遺正在煥發“新”魅力。在位于黃良街道的葛邵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豆腐。120年曆史的葛村豆腐已成為當地富民、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實作年産值5000多萬元,帶動相關300多名從業人員增收緻富。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據介紹,長安區黃良街道鎖定花卉生産種植、豆腐工坊體驗、創意街區旅遊等功能定位,打造西安近郊遊的文化地标,今年6月8日,該街辦被省文旅廳命名為第四批陝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示範街道。

黃良街道的探索發展成為長安區鄉村振興的一個樣闆。截至目前,長安區文化遺産資源轉化成項目共48個,通過發掘鄉村豐富深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以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進一步帶動“農業+産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促進鄉村産業轉型更新,拓寬農民增收管道。

聚焦打造“唐詩文化核心體驗區”

再塑長安文旅新名片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是唐代詩人崔護在今長安區杜曲街道桃溪堡所作,留下了人面桃花的愛情佳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千古傳誦的《清明》,是詩人杜牧因身處異鄉不能回長安少陵原祭祖,有感而發。“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出自唐代詩人賈島,他曾居住于今長安韋曲。

長安區文化資源豐厚,曾經是詩人最集中的地方,很多著名的詩人先後到訪過這裡。近幾年,長安區政府聯合高校及民間組織,深入挖掘唐詩資源。經研究統計,長安區境内發現有唐代詩人活動過、居住過、創作過的地方多達86處,考據有關長安的唐詩1400餘首,這些唐詩文化研究成果都以書籍形式出版。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對于豐富文化旅遊的深刻内涵具有深遠意義。為推動文化遺産活化利用,長安區内打造了大大小小的詩歌藝術館。截至目前,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王昌齡等九個唐詩文化藝術館已經相繼設立建館。李白、岑參、劉禹錫、韓愈、柳宗元等故園及詩歌藝術場館正在籌建,與之相關聯的還有推敲園、少陵園、城南韋氏故裡、人面桃花園、太乙長安道、杜牧杜氏祖茔等多個唐詩點位已建成或正在關聯開發。

“長安區近年來高度重視唐詩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通過探尋和整合唐詩文化資源,借生态搭台,以文化賦能,聯合民間組織、社會力量全域打造了一系列的詩人故居、詩歌藝術場館、唐詩景區,把散落在長安區的文物文化資源串珠成鍊,接下來目标打造‘唐詩文化核心體驗區’。”長安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相關上司告訴記者。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唐詩文化資源,以及長安區内學者、文人、協會等持續性的研究基礎,長安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确将“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作為文旅發展思路,提出要深入挖掘整合唐詩文化資源、策劃開展唐詩系列活動、打造唐詩項目,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轉化發展上實作新突破。

以活動和項目賦能

打響“山水長安 唐詩故裡”文旅IP

開發和打造文旅項目對于帶動産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今年來,長安區以“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為指引,全力引育唐詩相關的文旅項目,推動文旅融合提質增效。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詩聖裡”項目規劃圖

在杜曲街道杜曲村,總建築面積約8600平方米的“詩聖裡”項目正在加速建設。“通過老舊房屋窯洞改造建設杜甫文化創意區、戶外露營區、唐詩文化民宿、窯洞商業、觀光農業園等。旨在打造一個文化深厚、理念創新、節能環保的鄉村振興文旅項目。”相關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在太乙·長安道旅遊小鎮上,已完成的唐詩項目——千書林,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在此誦讀着石刻上的經典詩句。據介紹,千書林利用奇石造景,雕刻了名家書法的詩詞歌賦,打造唐詩千書林特色景觀長廊,讓遊客直覺感受唐詩之美。

據悉,長安區以“唐詩裡的長安”為主題,今年全年計劃開展唐詩活動達20場。截至目前,已先後舉辦了“梅香雪影” 詩歌朗誦會、“唐詩故裡·喜樂元宵”遊園會、桃花詩會、唐詩新唱、首屆“長安杜牧詩歌獎”頒獎典禮、端午系列詩會等主題活動13場。“唐詩相關活動在民間一直以來熱情高漲,伴随着今年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整體規劃,活動整體的社會反響很好。”長安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相關上司介紹道,今年通過系列活動,整合了民間高校政府等方面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面,進一步打響了“山水長安 唐詩故裡”的文旅IP。此外,在招商引資方面,長安區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上半年,先後邀請10家文旅企業實地考察優質文旅項目。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聚焦八個新突破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破圈出彩”

年初的兩會上,西安市部署了“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提出要“加快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轉化發展上實作新突破”。今年來,長安區發揮傳統文化禀賦優勢,全面打造“長安山水 唐詩故裡”文化IP,在整合唐詩文化資源、舉辦特色文旅活動、開展文物保護、培育特色新興産業、創新“文旅+研學”線路産品等方面持續發力,讓文化資源的“流量”真正轉化為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能量”。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權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