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馬拉雅以AI重構内容生态提升競争力

作者:中新網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27日電(曉東 于俊)喜馬拉雅借助AI重構内容生态,以“機器人”多角色、帶感情地演播有聲書、廣播劇,平台自身的内容生産、組織效能和經營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AI為音頻注入新質生産力

喜馬拉雅擁有中國最全面的音頻内容生态,其中包括體量最大的内容庫及内容創作者。截至2023年12月,已擁有約4.9億條音頻内容,總内容時長為36億分鐘。這使其在AI時代能夠輕松擷取海量且多樣化的線上音頻内容以不斷演進其AI能力,獲得在AI時代的競争優勢。

喜馬拉雅以AI重構内容生态提升競争力

高品質的資料集是将AI塑造成可靠的解釋器的訓練燃料,從龐大的資料集中探索并獲得有意義的見解以推動AI不斷發展。語音資料相對容易收集和标注,也更易于處理,是以AI在音頻賽道的應用落地變得更為迅速。

喜馬拉雅的“珠峰實驗室”研發了“珠峰音頻AI模型”,引入由AI驅動、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新質生産力”範式。利用AI技術驅動有聲讀物的制作,喜馬拉雅建立了包含535種合成聲音組成的音色庫,以适配不同情景下展示人類的感受及情感。AI貫穿着有聲讀物的預錄制、錄制、後期等全過程,相比于人工創作的耗時,AI提效超過50倍;而由AI制作、人有限參與的精制作,相比于人工創作提效逾3倍。

内容創作者借助AI降本增效。大部分的真人主播在制作一張專輯時,從專輯封面圖、簡介大圖,再到推廣物料圖等,外包給外部工作室的費用至少千元。喜馬拉雅通過訓練AI助力主播制作一張專輯在各環節需要的圖檔,設計成本從幾千元降到幾角,且效率奇高,幾分鐘就能完成圖檔生成。

喜馬拉雅以AI重構内容生态提升競争力

播客主潇潇使用喜馬拉雅智能創作工具“音剪”後說:“超級難剪輯的100分鐘音頻,不到10分鐘就處理完了,把我們嘴瓢的地方都删掉了。”

AI重塑内容生态

作為音頻行業領頭羊,喜馬拉雅不僅将AI技術深入應用于PGC、PUGC、UGC的創作全流程,AIGC本身也成為一大内容生産方式。目前,該平台AIGC内容超2.4億分鐘,占平台音頻内容的6.6%。

喜馬拉雅以AI重構内容生态提升競争力

在内容生态體系中,喜馬拉雅通過AI賦能創作者和平台,以提升内容生産速度和内容品質,形成像“AI制作人”一樣的人機協同。過去制作一本有聲書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現在最快則十幾個小時即能完成。

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認為,AI技術對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音頻公司影響深遠,從内容生産側,AI能夠提升内容生産效率和品質,實作音頻内容的快速生成和優化,降低内容成本的同時,提升内容吸引力;在内容消費側,借助AI,喜馬拉雅能實作更精準的使用者推薦和個性化服務,提升使用者體驗和粘性;在商業化方面,AI還助力喜馬拉雅開拓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空間,通過智能語音廣告等形式實作更健康的商業變現。

AI助力組織升維

AI對喜馬拉雅的深入影響并不局限于内容生态,它還能全面提升組織效能和經營效率。

在協同不同業務團隊做到AI批量化生成後,相比開始的人工+AI生成,效率提升了4.5倍,同時也提升了相應專輯的播放時長與留存。而AI加持下的“數字員工”以智能助手的形式,已在喜馬拉雅的研發、營運、稽核、招聘、設計、法務等數十個崗位悄然上崗,成為企業員工效能提升的得力助手。

喜馬拉雅以AI重構内容生态提升競争力

據公開資料,喜馬拉雅通過AI實作内容稽核,由AI賦能的自動内容過濾平均覆寫率由2022年的25.7%增至2023年的41.8%,2023年底提升至72.2%。喜馬拉雅還運用AI響應使用者需求,在2023年,88.7%的使用者咨詢由AI驅動的智能客服處了解決。AI能力讓喜馬拉雅的經營效率大幅提高。

與此同時,作為企業員工的有力輔助,AI能夠協助完成枯燥重複程式化的工作,讓更多員工把有限的時間專注到更有價值、更有想象空間的事情上去,平台組織也在AI賦能下實作升維。(完)

編輯:于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