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弱殘兵?台灣夜間戰鬥弱不禁風,沒有美國插手恐怕一碰就碎

作者:張友骅台灣

文|張友骅

6月19日到6月25日之間中國大陸顯然強化了夜航警巡戰備任務,台灣地區也在6月20日進行“子夜飛行”。除此之外,這一次的“漢光演習”顧立雄說要進行夜間作戰,因為中國大陸已經在台灣周遭水域跟空域進行夜航訓練。

老弱殘兵?台灣夜間戰鬥弱不禁風,沒有美國插手恐怕一碰就碎

可以說任何一場戰争都是從夜間攻擊開始打響,無論是第一次的海灣戰争或者第二次的海灣戰争,都是由夜間開始進行攻擊,會打得對手措手不及。夜航的成本非常的高,夜航的成本比日間還要高了很多,因為風險是非常高的,尤其對于戰機的征收、對抗、搜尋,難度都比日航還要高,這是一方面。至于在水面跟水下方面,水面方面的話是目标顯著,很容易被反艦飛彈鎖定,是以在夜間訓練的時候很容易發生碰撞的行為,這是第二。第三個,所有的夜航甚至所有的夜間攻擊,無論是衛星、直管通行系統都要非常的強大,否則的話目标容易産生偏差。

台灣地區已經多年不實施夜間戰鬥,過去在1980年代還有所謂的第一個夜行軍,第二個進行夜間戰鬥,第三個那個時候沒有紅外線也沒有熱像儀。而後因為少子化,怕夜間發生意外,是以所謂的海軍就取消了夜航訓練。因為海軍曾經夜航訓練的時候發生碰撞事故,空軍因為夜航而發生的空間迷向事故,而陸軍就因為夜間戰鬥弄得傷兵累累,有的甚至踩空跌到田裡。可以看得出來台灣地區已經很久沒有實施所謂的夜間戰鬥訓練。夜間戰鬥訓練隻是一個戰術上的運用,隻是一個訓練層次的問題,跟真正在夜間作戰是兩回事。

老弱殘兵?台灣夜間戰鬥弱不禁風,沒有美國插手恐怕一碰就碎

6月26日美國環太軍演是29個國家,由美國統籌指揮,29個國家都派船艦進入夏威夷。過去的操練就是防空、反潛、反艦、人道救援然後海上的主動作戰等等,可以看得出來現在台灣地區真的是非常熱鬧。中國大陸的戰備警巡是以應付突發事故為主,有劇,但是他演練的突發事故、“雙斬首”或者是截斷航路并不在劇本裡面,是以臨時事發的事故作為一個作戰的響應。

台灣地區講“漢光”說沒有劇本,也是以臨時狀況作為一種響應。但美國的環太軍演可以說他這一套劇本是随着印太司令部作戰計劃的改變,每一年都會推演重大的軍演。台灣的軍演規模最小,中國大陸次之,最多最高的是美國的環太軍演。他們非常重視後勤還有作戰的主攻方向,美國的軍事演習向來都很認真,中國大陸近幾年來急起直追,對于演習越來越重視。反觀台灣地區,在美國下指導棋的情況之下演習慢慢地薄弱,今年甚至連攻擊軍都沒有。

過去所謂的攻擊軍就是紅軍,都是由台灣地區的軍事院校資深教官作為兵推的主力。而防禦軍就是一般的現役部隊,一個是學校的資深教官,一個是第一線的指揮官進行較量。但是今年攻擊軍取消,而是以狀況判定作為一個演習的标準,這還是台灣地區第一次沒有劇本的演習。過去“漢光”第1次到第39次都是按照劇本演出,是以他火力很好看。

老弱殘兵?台灣夜間戰鬥弱不禁風,沒有美國插手恐怕一碰就碎

但是再把他拉回到一個現實來,中國大陸的夜航訓練已經差不多長達10天,台灣是第一次,美國的環太軍演是全球規模最大,對于兵力排程等等限制性比較高。美國就在夏威夷水域附近進行環太軍演,然後再把軍演的成果、經驗提供給各個參與國改進或者是研究。解放軍的夜航訓練配合他的情報船,配合他的水下,配合他的水面,配合他的海警船,還有配合他的空中作戰要旨,這一些也慢慢變得比較成熟。

唯獨台灣地區,台灣地區這一次沒有所謂的劇本的超越,又要加強夜間戰鬥限制很多,至少衛星、熱像儀、紅外線,至少知道敵人是在哪邊。所謂的夜間戰鬥幾乎都是後方指揮前方,但是台灣地區有沒有這個能力?截至目前沒有,是以他隻能夠以突發或者臨時狀況作為一個判定,這個判定就考驗指揮官解決的智慧。是以根據這三者有一個結論,如果沒有美國的話,台灣地區在軍事、武器跟作戰演習方面都落後于中國大陸。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檔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内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