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作者:紀史官
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世界衛生組織曾釋出一份報告,預測2035年時,癌症病人将增加到2400萬人。

那麼在現代如此棘手的疾病,在古代有人會患上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過癌症隻是西醫的叫法,古代的癌症有不同的稱呼,而且隻有一個字,還是我們非常耳熟的字。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一、癌症在古代的叫法

古代的醫學并不發達,沒有任何先進的掃描器器,消息傳播也比較閉塞,是以很少能夠發現癌症。

而且在曆代帝王的記載中,除了末代皇帝溥儀外,也沒有皇帝患癌症的記載。

據專家推測,曹操所患的頭疾,大機率就是癌症,隻不過他因多疑拒絕了華佗的開顱手術。

最早關于癌症的記載,出現在兩千多年前誕生的《黃帝内經》中,其中關于筋瘤、腸瘤等描述,與現代惡性良性腫瘤極為類似。

在《仁齋直指遺方論》中,記錄了古人對癌症的詳細記載,将癌症稱之為上高下深、岩穴狀的硬物,且外表凹凸不平,破潰後瘡口中間凹陷。

也有一些文獻将癌症稱為癌發、癌瘡等,甚至将其歸結為炭疽的一種。

通過對癌症患者的觀察,古代醫生發現,癌症晚期的病人大都日漸消瘦,且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如同樹木失去了榮華,逐漸枯萎、幹燥。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榮就是營養的意思,失榮就是失去營養。再加上癌症患者晚期都食欲不振,面容消瘦。

是以一些醫書稱癌症病人為“脫營”“失精”,明朝的《外科正宗》中,将頸部和耳部的癌症,稱之為“失榮”。

古代雖然有這種以身體狀況命名的方式,不過對癌症流傳最廣的稱謂,還是以惡性良性腫瘤形狀來命名,最常見的名稱就是“喦”。

這個字看起來比較生僻,但它的讀音與“岩”相同,意思也與“岩”一樣,後來許多資料中幹脆以岩來代替。

“岩”代表山上堅硬的石頭,用這個字來指代癌症,說明這種病像人身體上的石頭一樣,堅硬又不好治療。

長在不同部位的喦,也有不同的名稱。

《婦人良方·瘡瘍門》記載:“若初起,内結小核,或如鼈棋子,不赤不痛,積之歲月漸大,峻岩崩破如熟榴,或内潰深洞,血水滴瀝 … … 名曰乳岩。 ”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由此可見,乳岩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乳腺癌。

《外科真診》記載:“舌根腐爛如岩,乃思慮傷神,心火上炎所緻。”

這就是大陸典籍中記載的舌岩,也就是舌癌。

部位名稱加上“岩”字,代表的就是不同的癌症。

是以在古籍醫書,以及一些字典中,癌通喦,也通岩,都代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除此之外古代還會通過惡性良性腫瘤的狀态、形狀,來命名不同的癌症。

二、古代癌症的其他名稱

《瘡瘍經驗全書》卷記載:“繭唇者,此症生于嘴唇也 …… 若腫起,白皮皺裂如蠶繭,故定名曰繭唇也。 ”

這裡的繭指的是長在嘴唇上的硬痂,硬痂越長越大,表面的白皮就會裂開像繭一樣,是以被稱為繭唇,也有的醫書将其稱之為“繭唇風”,實際上就是唇癌。

而古代的舌癌,因為硬塊形狀像豆子,長大後的形狀像菌類,又被稱為舌菌。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尤氏喉科秘書·舌菌》 稱之:“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狀,其色紅紫。 ”

除此之外,舌菌也有“舌菌風”“蓮花風、瘡菌”等名稱。

除了菌狀外,一些癌症的惡性良性腫瘤一旦潰爛,傷口就會向外翻,形狀像花蕊一樣,是以也叫做“翻花瘡”。

一些腎癌也被叫做“翻花下疳”“腎炎翻花”。

在古文中,反與翻的意思相同,翻花瘡也被叫做反花瘡。

對于皮膚癌又癢又痛、出水不斷,且時而分泌臭水,腐肉如棉花的情況,古人稱之為“疳”。

《外科啟玄》卷這樣記載乳瘡:

“經年不愈,或腐去半截, 似蓮蓬祥,苦楚難忍,内中敗肉不去,好肉不生”。

舌頭上長出這樣的腫塊,也被稱之為舌疳。

就連石榴這種水果,都成為癌症的代名詞。

古人發現有的惡性良性腫瘤内部顆粒多,形狀像綻開的石榴,是以用石榴将其命名。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比如乳腺癌被稱為“石榴翻花瘡”,眼科的一些疾病也被稱為“魚子石榴”。

有些惡性良性腫瘤形狀酷似靈芝,有些像痔,是以有了不同的名字,比如舌癌也被稱之為“舌痔”,也有人稱其為“舌芝”。

對于那些腫塊異常堅硬,且表面凹凸不平的惡性良性腫瘤,大都會被冠上“石”的名字。

堅硬的癰結被稱為“石癰”,頸部、腰部和胯部的惡性良性腫瘤,被稱為“石疽”。

《諸病源候論》 卷記載:“ 皮聚而皮厚,狀如座疖,椰如石,故謂之石疽也。”

例如《三因方》中記載,甲狀腺癌就被稱為“石瘿”。

綜上所述,古人根據患者後期的狀态,以及癌症不同的外表,為癌症取了很多名字,甚至一種癌症可能同時擁有多種名字。

隻不過古代交通并不發達,資訊也比較閉塞,是以對于癌症的名稱,大家并沒有特别統一的認知。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有可能不同地區會出現不同叫法,不同師承對癌症的稱呼也不一樣。

但不論哪種癌症,“喦”都是統稱,任何部位上的病變,都可以被稱之為“喦”。

既然古籍中出現了癌症相關的記載,那麼中醫自然也有相對應的治療方法。

三、中醫的應對辦法

在現代醫學中,許多癌症患者确診時,就已經到達了中晚期,甚至癌細胞也已經開始轉移,患者身心都面臨巨大的壓力。

不過對于中醫來說,這些癌症如果可以在早期時被發現,治療起來會更好。

中醫一般認為癌症屬于正氣不足、氣滞血瘀、邪毒積聚。是以應對這種疾病,必須從調和脾胃、滋陰補血等方面入手。

在古代中醫看來,脾胃在癌症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

《素問·刺禁論》記載:“脾為夭壽之使,養生謹和五味。”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醫宗必讀》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脾胃論》也記載:“”善治病者,尤在調理脾胃。

“治脾胃,是以安五髒。”

是以對于頑固的癌症來講,調理脾胃同樣是重中之重。

而且癌症病人都會日漸消瘦、渾身乏力,氣血都被癌症消耗。想要為身體提供營養,必須加強氣血和營養的補充。

中醫理論中,脾胃為氣血生化的源頭,也是機體營養的根本,隻有調理好脾胃,才能保障身體正常功能,加強食物和藥物的吸收。

除此之外,滋陰生津同樣對治療癌症具有重要作用,在選擇滋陰生津的藥物時,古代醫生還會摻雜些固本的藥物,幫助機體對抗惡性良性腫瘤造成的副作用。

在患病過程中,患者的血液也出現嚴重問題,血瘀貫穿整個患病區間,造血功能也大幅度減退。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古代中醫還會采取補血的方法,提高患者的造血功能。同時會配合活血化瘀的功效,讓患者能夠減輕痛苦,幫助機體應對癌症。

到了癌症晚期時,患者身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硬塊,并伴有疼痛、口渴、發熱等症狀。

在中醫看來,這就是邪熱淤毒所造成的,隻有清熱解毒才能緩解。

是以古代中醫會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開出消腫、解毒的中藥,清除惡性良性腫瘤周圍的水腫和發炎。

以上這些應對方式,都是通過中草藥來進行治療。

在患者服藥期間,一些中醫還會采取艾灸、拔罐、推拿等方式,加強患者的身體素質,以達到最終的治療目的。

最重要的是,在采取種種治療方法的同時,古代中醫還會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升患者戰勝癌症的信心。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不過古人生活方式較為單一,并沒有什麼不良習慣,也接觸不到太多科技産物,吃的也都是純天然食品,而且壽命相比于現代人更短,是以癌症的患病率也不高。

即便患上了癌症,中醫大都在早期時就發現并治療。

對現代人來說,外界許多因素都有可能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

四、現代癌症風險

《美國醫學會雜志》曾發表過一篇報告,從2006年到2016年,全球癌症患病率增加了28%。

英國癌症研究會也預測,到了2027年時,每兩位男性中,就會有一人患癌症。

患癌風險将會從2010年的44%上升到50%,女性患癌風險将會從40%上升到44%。

更确切地說,似乎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患癌症的機率也有所增加,在人們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豐富時,癌症也悄悄埋下了種子。

首先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發生了重大變化。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沒有網絡時,大家唯一的樂趣除了看電視,就隻能通過運動、逛街、讀書等方式來消磨時間。

但不論哪種方式,大家都不可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勢必會進行空間上的轉換。

而且那時的工作不用每天對着電腦坐一天,可以進行适當的軀體放松。

但當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時,大多數的工作都要久坐,大家的娛樂方式也變成了躺在床上刷手機,甚至可以幾天都不出門,也不會進行任何鍛煉。

而且随着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天下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安靜地刷手機,甚至通過熬夜來釋放心中的苦悶。

但醫學證明,睡眠不足會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

美國癌症研究所的從業人員曾做過一項實驗,對睡眠少于7個小時的群體,以及睡眠充足的群體進行調查,發現睡眠不足的群體癌症患病率要高出47%。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除此之外,久坐和缺少運動,同樣增加了癌症的患病風險。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今的飲食,也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這一風險。

在科技進步的同時,食物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足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味蕾需求。

殊不知有些食品經過了重重加工,又添加了許多人造化學試劑,使得食物本身的營養大幅度流失,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肥胖和患病的風險。

尤其是許多人追求重口味、高油高鹽的食物,一定程度上增加肥胖率。

不論是不健康的食物,還是使人緻肥的食物,都是癌症的誘因。

就拿我們所有人都喜歡的飲料來說,其中的添加劑和含糖量都嚴重超标,長期飲用可能誘發20多種癌症。

2016年一項資料表明,每天喝兩杯以上飲料的人,相對于不喝飲料的人,患結腸癌和腎癌的機率大幅增加。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除此之外,遺傳、抑郁症、環境污染等不可抗力因素,同樣會增加癌症風險。

綜合來看,在所有導緻癌症的誘導因素中,大部分都與自身的生活習慣有關,而且大都是可以避免的。

2012年時,《中國癌症歸因分析》中就指出,中國總體癌症死亡病例中,57.4%都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慢性感染導緻的死亡率高達29.4%。

占第二位的是主動吸煙與吸二手煙,占比22.61%。

最後才是職業、環境等因素。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人們雖然享受到了便利,但卻因為過度放縱、過度追求享受,進而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也有研究表明,現代人之是以患癌症機率增加,與壽命增加有很大的關系。

古人壽命短,還沒等檢查出患癌症,就已經離開了世界。而現代人壽命長,是以才會患上各種疾病。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但不論怎麼說,想要與癌症絕緣,我們還是應該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結語:

雖然古代癌症患病率并不高,但古代中醫還是通過觀察,将癌症取名為“喦”,對于不同部位的癌症,古人也随之取了不同的名字。

或許是古人壽命太短,或許是古人生活健康,又或許是資訊滞後,古人患癌症的機率并不高,可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人們患癌症的機率卻急劇增加。

與其說癌症是一種不可根治的疾病,不如說癌症是曾經不好生活習慣積累所緻。

短時間的壞習慣,不會迅速導緻癌症。同理,癌症的治療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想要與癌症說再見,最重要的還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癌症”是西醫叫法,在中醫盛行的古代叫啥?僅一個字,卻很耳熟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全球癌症病例十年增加近三成》

中國知網《現代生活與癌譜變化》——趙琳

中國知網《古代文獻對癌症命名的探讨》——史蘭華

中國知網《資訊速遞 WHO:未來20年全球癌症患者或增加五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