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産點謝家壩建築年代及建築人的考證

作者:河北文旅

##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暢遊河北#

關于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産點謝家壩建築年代及建築人的考證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河北省東光縣謝家壩成為列入名錄的58個遺産點之一。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中稱:謝家壩為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夯土以下為毛石墊層,基礎為原土打入柏木樁,夯土層每步厚18~22厘米,平均收分20%。儲存了曆史時期的材料、工藝特征,是中國古代利用夯土技術建設水工設施的實物證據,是中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

謝家壩,也稱糯米大壩,位于河北省東光縣境内,在南運河東岸,連鎮五街村與六街村交界處。壩體長218米,厚3.6米,高5米,是一處較大的運河水利設施。謝家壩采用了糯米漿拌灰土這一中國建築中古老的工藝,在當今極為珍貴。但因為有關謝家壩的史料記載不詳,目前建築年代及建築人尚未有定論。研究謝家壩的建築年代及建築人,不但是對運河水利工程中古代傳統工藝的應用進行深入挖掘,更是對運河文化最本體的傳承與弘揚。

一、謝家壩修建時間

南運河河北段多彎道,緻使險工險段衆多,東光連鎮謝家壩為險段之一,曆史上洪水在此處曾多次決口。在運河水勢豐盛的年代,謝家壩對防禦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但保護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産,也是水工智慧和技術的結晶。

謝家壩建築于何時?為何人所修?目前在地方志書如《河間府志》《東光縣志》《吳橋縣志》《景縣志》等方志中均沒有具體記載,民間傳說為清末民初,是由一位謝氏鄉紳出資修建的,是以叫謝家壩。

目前,關于謝家壩的建築年代有兩種說法,一是清代康熙年間,主修人是連鎮謝氏第一代,官至雲南祿勸州知州謝宗枋;二是建築于清末民初,主修人是民國時期吳橋商務分會特别會長、農務會分會董謝慶祺。

(一)清代康熙年間說

謝家壩建築于康熙四十八(1709)年至雍正六年(1728)之間,主修人是連鎮謝氏第一代謝宗枋。因為:

第一,康熙年間東光境内多發大水,受災嚴重。據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東光縣志》、1995年《東光縣水利志 》等地方志書記載,康熙年間東光境内多發大水,受災嚴重。具體為“清順治十二年(1655),霖雨緻澇,減免錢糧十分之三。”“清順治十四年(1657),縣境大水。”“康熙五年(1666),縣境大水,顆粒無收,減免錢糧十分之二。”“康熙四十一年(1702),縣境大水,大饑。”這幾條水災的記載說明,康熙年間及前後一段時間,東光頻發大水,為患鄉民,而此間的連鎮也難于幸免,作為商貿重鎮,損失巨大。此間,無論政府、民間,修河築壩應該是當務之急。

第二,據民國二十三年《謝氏家譜》中《謝宗枋墓志銘》記載:“康熙己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雲南祿勸州知州和菴謝公告歸,蔔居瀛洲吳橋縣連鎮,二十馀載,雍正戊申(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二十三日寅時終,壽七十四歲”。

第三,在近年到連鎮與老人座談時,問起這個壩是什麼年代修的?鎮上的八十多歲的老人說,此壩早就有,他爺爺那時候就有,但那時也說不清這壩修建于何年,可見此壩修建時間起碼在一百二十年以前。

由此推斷,此壩建築時間應在謝宗枋定居連鎮至其去世的時間段内,即1709年至1728年之間。

(二)清末民初說

謝家壩的建築于清末民初,可以從三個方面論證。

據光緒《東光縣志》記載:“清鹹豐十年(1860年)六月十九日,禦河(今南運河)東西俱決,邑境大水。“清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二日,禦河(今南運河)東西俱決,東光大水。”“清光緒九年(1883年)七月,連日暴雨,河水猛漲,為洩宣恵河水,東光千餘人持械渡河掘北堤,東光、滄縣群眾在範家堤(今屬南皮)發生械鬥,東光死亡48人,史稱“範家壩慘案”。據光緒《東光縣志》、民國《南皮縣志》記載: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範家堤決口處“滾水灰壩”建成。灰壩用江米(本地方言,實為糯米)飯湯拌和石灰、紅土築成。壩頂比宣惠河底高八尺五寸,比河北堤矮五尺六寸。水盛時,由壩上溢流減水三四分入石碑河故道,永遠不準下遊議堵。據民國版《滄縣志》記載: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六月,雨澇。七月運河大水。八月吳橋縣安陵運河東岸決口,水勢浩蕩,灌入宣惠河,滄縣群眾在範家堤灰壩外私築月壩,以防沖注。東光上告,滄州知州袁隧上書,言毀壩利害,結果此事不了了之。據民國版《滄縣志》、民國版《旱澇史料》記載:“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五月甲午,運河決桑園東岸,宣惠河難以宣洩,東光人在河南築台安炮,以擊滄縣守堤者;扒北堤數丈,水由範家堤入滄境。知州袁隧率衆堵築,八月下旬始完。”“清宣統三年(1911年)六月五日,東光縣連鎮南運河東岸決口,水勢洶猛,沖毀鐵路數十丈。洪水沖入東光、南皮、滄縣等縣,災甚重。”“民國六年(1917)七月,連降暴雨,曆史罕見。運河決口,東光百餘村被水淹,倒房四千餘間。東光、南皮、滄州三縣為洩洪水發生械鬥,但未傷人。”從以上曆史資料記載來看,當時南運河東光一帶,東光時發水患,連鎮運河也是時常決口,這對居住在運河岸的謝家來說,形成了巨大的财産威脅。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謝家大壩正處在連鎮運河最容易被水沖垮的東岸大灣子處,此處正是謝家幾百年的老宅和産業,為保住這些家業,謝家必修此壩。

其二,清鹹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的北伐軍占連鎮時,清軍為消滅他們,采用了運河水水淹的辦法,使本來很牢固的運河大堤嚴重受損。此後,幾十年過去了,雖說此段沒出過大的險情,但還是給運河大堤留下了嚴重後患,是以也沒躲過清宣統三年的決口。

其三,清宣統三年(1911年)六月五日,連鎮南約五百米處,一個叫三裡淺的地方決口。水勢洶猛,沖毀鐵路,水淹附近幾個縣。這次決口,因距離連鎮最近,對謝家影響最大,維護家族利益,勢在必行。

從外内兩個方面分析,連鎮謝家壩的建築迫在眉睫,民國初年急需建築堤壩,抵擋水患。

二、謝家壩修建人

考證主持建築謝家壩的人,也是判斷謝家壩建築時間的重要要素。

(一)謝宗枋說

謝家壩的工藝水準很高,隻有專業的人士才能完成此項水利工程。謝家壩為連鎮謝氏第一代謝宗枋所築,理由就是謝宗枋有建造水利工程的成功事例。

據康熙五十八年(1719)雲南《祿勸州志》及民國二十三年《謝氏族譜》記載:謝宗枋(1655—1728),字程書,号和菴,祖籍江南徐州沛縣,東光連鎮謝氏第一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他被授予山東東平州司馬,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張秋捕河通判。後又到城武(今山東成武縣)任職。康熙三十九年(1700)因政績突出,謝宗枋被朝廷提拔為雲南祿勸州知州(今雲南省祿勸彜族苗族自治縣屏山鎮),诰授奉直大夫。

考證謝宗枋的履職經曆,發現他于水利工程多有建樹。康熙三十四年(1695),他擔任張秋捕河通判。在清代,捕河通判屬各河廳之主官,隸于河道總督及管河道員,掌理各該河廳所屬之河工事務。到任後,謝宗枋督理閘壩,蓄存有方,雖然主管修浚河道、督理河工,但他能寬猛兼濟,不使官吏及群眾為累,百姓的生活沒有受到驚擾。康熙三十七年(1698),時任張秋捕河通判的謝宗枋,遇到一個難事,所屬戴村壩決,河道工程一個連一個,而連續三年又值歲歉,州民苦于勞役又苦于生計。謝宗枋深深體會群眾之苦,而工程仍要進行。于是他親自深入工地,檢視河道走勢,研究最佳方案,“為之審高下,度長短,擇土移石。”[1]盡量節省民力。一連三個冬天,謝宗枋沒有停止這項工作,最終工程順利竣工,而民生之困稍解,民心安穩。

康熙四十二年(1703),謝宗枋又到城武(今山東成武縣)任職,當時全省遭受災年,奉朝廷之命,各縣紛紛赈濟。1700年,因政績突出,謝宗枋被朝廷提拔為雲南祿勸州知州。到任之後,謝宗枋發揮以往熟悉水利工程的特長,修浚當地的掌鸠河,穿山引流,涉及三個村落,工程長達數十裡,工期達五個多月。“捐俸浚掌鸠河,自镌字崖,引流而下,穿山鑿險,抵伏同、托梯、旋匠諸村,上下數十裡,越五月,水利始成。”[2]從謝宗枋兩任上的水利業績,可知他熟悉水利,掌握水利工程技術。他不但指揮了張秋戴村壩的修建,在施工中還親曆親為,在雲南祿勸州修浚當地的掌鸠河時,謝宗枋曾親自撰寫過一篇文章《創開通濟溝碑記》,記錄了創開通濟溝的經過,這篇文

章收錄在《祿勸州志》卷十三《藝文志上》。可見他對運河上的閘壩很熟悉,對于河道的疏洩技術胸有成竹的。

上述記載說明謝宗枋既有築壩、修河、打堤的技術,也有興修水利工程的經驗。

(二)謝慶祺說

民國二十三年,東光連鎮《謝氏族譜》有這樣一段記載:

“慶祺,字玉符,号筱軒,别号祐生。行四,附貢生。候選縣丞、敕援徵仕郎、義務樂字營提督、軍門梅委員、後路轉運出力、褒獎五品銜六品軍功、民國縣立自治局委派保董、北區第五十四保村長、保衛團團長、北區警察署警董、國民國小校校長。送學界“慈航”匾一方。吳橋商務分會特别會長、農務會分會董。獲内務部三等獎章、河務局銀色獎章。著有《家庭寶鑒》、《丹青花卉》冊頁、《金石刻集錦》。有肖像在本邑縣志[3]。。”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能得到以下幾個資訊:

第一、清末民初這段時間,謝慶祺主持着謝家内外事務,是當時連鎮謝家的家族長,有為家族避免受水患襲擊的義務。

第二、謝慶祺時任吳橋縣商務分會特别會長,修建謝家壩,他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号召能力。

第三、當時謝慶祺謝氏為連鎮富戶之一,從财力上也應具備修建謝家壩的經濟實力。

第四,兩枚獎章有來曆。謝慶祺曾獲得兩枚獎章,一是内務部三等獎章,二是河務局銀色獎章,這應都是國家級獎勵。清末、民國時期河務局是專門管理運河事務的機構,能獲得國家級水利方面的獎章,應該是在水利方面做了突出貢獻。

這裡還需要分析一下,當時為什麼這麼重視運河的水災,還給私人頒發國家級獎章?一是清末、民國時期南運河時有決口,災情非常嚴重,毀掉大量房屋、村莊、農田,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群眾受水患影響嚴重;二是還因水災出現了械鬥事件,比如說“範家堤慘案”。可以說,幾座水壩的建成,對穩定南運河一帶社會局勢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政府鼓勵民間人士參與運河堤壩的建築。

三、謝家壩古已有之,隻是于清末民初重修

據光緒朝《大清會典·事例》卷九百十二《工部·河工堤壩各項工程三》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道光三年又奏準,東光縣南運河連鎮汛縷堤漫口,将南北兩壩頭鑲裹,并于壩後建築月堤一道,以為新壩重關,堤後積水蘆坑用土築平,以資鞏固。” “縷堤”即臨河處所築的小堤,因連綿不斷,形如絲縷,故稱“縷堤”,縷堤堤身低薄,僅可防禦尋常洪水,在特大洪水時不免漫溢。“漫口”即被水沖潰的堤岸決口。

這是有關連鎮堤壩的一段記載,時間明确,道光三年,即公元 1823年;地點明确,連鎮。又說是縷堤重修,說明此壩原來就有,道光三年又“将南北兩壩頭鑲裹”,重修“月堤一道”,說明在1823年以前東光連鎮運河段舊有堤壩。

經過查閱相關史料及民間走訪,作者認為,謝家壩地處大運河轉彎處,角度比較大,水勢甚急,對岸上的沖擊自大運河存在就有了,是以在此處建造堤壩是必然之舉,不管是土壩,還是石壩,應該古已有之。至于今日我們見到的謝家壩,隻是曆次重修中的一次,而且使用了糯米和泥與夯土築造工藝,良好的工藝讓大壩更為堅固,更能保護了大堤及岸上百姓的生命和财産。

四、謝家壩的建築技術

據《東光縣志》《南皮縣志》的記載: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範家壩決口處“滾水灰壩”建成。灰壩以江米(方言,即糯米)飯湯拌石灰、紅土築成,應為水中壩。據《景縣志》的記載: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安陵鎮華家口村,清宣統三年(1911年),時任景縣知縣的王為仁主持修建了華家口的運河糯米大堤,用三七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此壩是運河西岸壩。

由此可見,有以上兩段修建糯米壩的成功技術做借鑒,連鎮謝家壩的修建在技術上已經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範家壩 “滾水灰壩”是水中壩,是清末的河務部門所修;華家口糯米壩,是運河西岸壩,是當地政府部門所建;而謝家壩是運河東岸堤壩,是謝家家族私人捐資修建。三座糯米壩以三種形式、三種方式修建而成。

從當時連鎮謝家面臨的水患、運河大堤的實際情況、成功的建築技術這三方面做參考來分析,不難看出,民國初年是修建謝家壩的最佳時期,也是最關鍵時刻。

參考文獻

[1]王奂、徐可先《河間府志》,康熙十七年。

[2]李廷宰、高攀雲,《祿勸州志》,康熙五十八年。

[3]崐岡、李鴻章光緒朝《大清會典·事例》卷九百十二。

[4]周植赢、吳浔源《東光縣志》,光緒十二年。

[5]紀振镈《吳橋志料》 民國二十年。

[6]耿兆棟《景縣志》民國二十一年。

[7]王德乾、劉澍鑫《南皮縣志》,民國二十一年。

[8]東光縣水利志編纂委員會《東光縣水利志 》,1995年。

[9]謝培真《謝氏族譜》,民國二十三年。

[10]李學谟《滄縣志》,民國二十二年。

本文摘自《滄州文化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