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作者:上海黃不易

視訊加載中...

這個視訊裡不知道用黃酒煮楊梅吃,是真是假?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吃法,然後拿鑷子把楊梅的果肉一點點拔出來分食,能吃上3~5天,在目前看來這純屬是虛構娛樂了。難道是物質匮乏的那個年代這樣吃的嗎?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江浙滬一帶楊梅的最大産地應該是浙江,被稱為“楊梅之鄉”,上市時間大多數集中在6月份。品種較多,口味、個頭都不同。當然在上海能見到還有其它地方的楊梅,比如福建、廣東等等。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常見的楊梅有以下幾種:

1.荸荠,成熟後呈紫紅色,一進制硬币大小,汁多核小,較甜微酸,略有香氣。是浙江種植面積最大、最廣的品種,産地浙江餘姚和慈溪,6月中旬至7月初上市。

2.東魁,有“楊梅王”之稱,成熟後呈暗紅色,個頭很大,宛如乒乓球大小,平均果重22~25克,最大的重約50克左右。肉厚汁多,味濃,酸甜适中,價格昂貴。産地浙江仙居和麗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3.丁岙,果柄基部有一紅色圓球型凸起,被譽為“紅盤綠蒂”。成熟後呈紫黑色,柔軟多汁,個大核小,酸甜可口。産地浙江溫州。

4.晚稻,晚熟時呈紫黑色,充分成熟後近黑色。肉質細膩,酸甜多汁,香氣濃郁,果肉易分離,常被作為泡酒之用。由于不易運輸,價格略顯小貴。産地浙江舟山和定海。7月中旬上市。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5.白楊梅,也稱為水晶楊梅。成熟後顔色從粉紅色到乳白色不等,相傳在古代通體乳白色的楊梅最為稀有,常常被作為禦用貢品。肉質綿軟,鮮甜多汁,略帶酸味。産地浙江上虞、餘姚和福建漳浦。6月上市。

6.烏酥,成熟後呈紫黑色。個頭較大,果肉厚實,核小而酥,柔軟細膩,酸甜多汁,頂部有個小凸起。産地廣東汕頭。6月中上旬上市。

7.安海硬絲,也稱為浮宮楊梅。成熟後成深紅色或紫紅色。個頭較大,,口感較粗硬,酸甜适中。耐儲存,友善運輸。産地福建龍海浮宮。5月至6月上市。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楊梅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水果,每年夏季上市,果肉是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難免會沾上一些浮塵。每當楊梅成熟時,散發出的香味極易引誘果蠅。在楊梅上能看見一點一點的小白點都是果蠅的的卵,孵化後的幼蟲也是寄居于楊梅上靠吃楊梅肉、吸食楊梅汁而活,果蠅的一生都是以吸食水果為主。是以很多人在采摘楊梅時就直接吃,并無大礙,同時還攝入了優質蛋白(果蠅)。這叫“眼不見為淨”。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但是還有大部分人是無法接受直接吃的,回來要拿清水先洗一洗,隻是去掉點微塵,這和直接吃沒有什麼差別。正确的清洗方式是在清水中加入少許鹽或食用小蘇打,讓楊梅浸泡一會兒,這樣做非但可以去除楊梅果肉表面的浮塵,也可以将果蠅的卵或其它小蟲去除,再次清洗幹淨就可食用。

楊梅要放黃酒煮一煮,吃果肉用一把鑷子一點點拔出來。

以上是在上海比較常見的楊梅品種。大陸種植楊梅的曆史已經長達千年,普遍都在南方。楊梅的吃法有很多種,有做成蜜餞的冰糖楊梅,有用來泡酒喝的。楊梅是應季水果,唯有夏季有;營養價值還很高,養顔美容、止瀉排毒,頗受美女們的歡迎,真是“梅”你不行。#頭條創作挑戰賽#​#今日餐桌美食分享#​#美食#​#水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