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作者:中國手藝網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桐廬縣新合鄉,五彩缤紛的面絲如瀑布一般挂在晾曬架上,講述着“一根面條的故事”;餘杭中泰竹街道,笛音袅袅不絕,這笛音早已傳出國門……

去年,文旅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評選出了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桐廬新合索面非遺工坊和餘杭中泰竹笛非遺工坊成功入選。

在杭州,有着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非遺工坊,它們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開展生産、教育訓練、展示、銷售等活動,在促進非遺保護傳承的同時,也帶動了就業增收,促進了共同富裕,成為新時代人文經濟的一抹鮮亮的色彩。

一根面條走進萬家

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老人小孩都特别喜歡吃這個面,用這個面做拌面味道很好的!”今年3月,新合索面在杭州盒馬鮮生超市上架,赢得消費者的一片好評,日均銷量保持在300份以上。

新合索面在桐廬縣新合鄉傳承了千年,全鄉不少農戶從事索面加工制作。然而,長期以來,家庭作坊的“小、弱、散”一直困擾着索面的發展。2022年,新合鄉政府投資400餘萬,将引坑村老舊的禮堂,打造成索面非遺工坊,探索“1+6+N”模式,努力讓新合索面做大做強。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所謂“1+6+N”模式,就是1個索面工廠,6間非遺工坊室,輻射帶動N個家庭非遺工坊。這種“企業+工坊+農戶”模式,讓新合索面從此有了統一的制作标準、統一的原料、統一的包裝和統一銷售,保證了産品的品質,也實作了規模化,大大提升了市場的辨識度和競争力。

在此同時,在索面品類上也不斷創新,發展索面深加工産業,改良索面制作工藝,成功推出了紅曲索面等創新産品。為了讓“新合索面進城”,在品牌宣傳推廣上,非遺工坊也創意頻出:注冊了“新合索面”地域商标;設計了醒目的LOGO在零售、批發及連鎖店等管道統一使用;開出新合索面共富面館;與盒馬鮮生、世紀聯華等超市門店合作,實作了線上全平台銷售。

“過去買的人并不多,加工的索面主要是自己吃。但現在不一樣了,全國各地的客戶都有,面的顔色也從白色增加到紅色、綠色、橙色……口味越多色彩越豐富,銷量也越好。”村民楊秀英一邊晾曬面條一邊感慨:“這在過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非遺工坊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據統計,新合鄉現有450餘戶、1000餘人從事索面加工制作、銷售及其相關行業,新合索面銷售規模突破1000噸,索面制作戶年平均增收超過3.6萬元。

不僅發展生産,新合索面制作工藝與當地的鄉村旅遊也正在走向融合。新合鄉黨委書記陳少霞說:“索面的制作和晾曬是非常美的鄉村旅遊景觀,傳承人既要會做面也要會講面,是以我們定期召集索面傳承人教育訓練,讓他們成為鄉村旅遊的參與者,不僅賣面賺錢,接待遊客講解也能提高收入,最終是要讓老百姓腰包都能鼓起來。”

一支竹笛聲震四方

占領全球八成市場

中泰竹笛非遺工坊位于餘杭區中泰街道紫荊村。在這個遠近聞名的“中國竹笛之鄉”,非遺工坊依托省級非遺項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藝”,采用“非遺工坊+傳承人+協會”模式,傳承非遺技藝,助力鄉村發展。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要傳承,要發展,首先得有“人”。目前,非遺工坊已經聚集了董仲彬、董雪華、黃衛東、丁志剛等一批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他們都是當地制笛名家,也是行業帶頭人。一支竹笛,看似簡單,卻是技藝的濃縮,要經過70多道工藝。竹笛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黃衛東制笛近40年,盡管他的公司有十幾名勞工,但選材、定音、校音等幾個核心環節,都是他親自上陣。這些非遺傳承人不僅傳承着技藝,也傳承着匠心。

在老一輩藝人的帶領下,一群“笛二代”也在非遺工坊裡茁壯成長。這些年輕人不僅傳承着竹笛制作的傳統工藝,也以更加開放的姿态擁抱市場。“笛二代”施飛雲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他用網際網路思維改革竹笛銷售模式,通過打造竹笛互動分享平台、研發竹笛文化創意産品、線上開展直播演奏教學等方式,促進竹笛産品的多元化營銷。像施飛雲這樣回鄉創業的“笛二代”,中泰街道有30多個,他們為紫荊村竹笛産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技能教育訓練是保證竹笛品質的核心。每年,中泰都要舉辦竹笛制作比賽,激烈的比拼,促使制笛匠人們不斷提升技藝,也讓中泰竹笛的品質不斷提高。每月,都有竹笛制作大師開辦講座,分享讨論竹笛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和問題,提高整體制作技能。2022年至今,非遺工坊已開展相關技能教育訓練數十場,線上線下各類免費演奏教學教育訓練300餘場。

非遺工坊 用傳統文化為鄉村插上共富翅膀

近幾年,中國竹笛藝術夏令營、中泰竹笛“水上音樂會”等旅遊産品的打造,為中泰竹笛錦上添花,不僅帶動了鄉村制笛藝人和剩餘勞動力就業、促進當地群衆增收、拓寬了緻富路,還擴大了文化消費、激活了全域旅遊、繁榮了城鄉經濟。

如今,杭州餘杭中泰街道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竹笛生産基地,年産中高檔笛箫200多萬支,國内外竹笛市場保有量超過85%,年産值達3.5億元。

中泰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小平表示,接下來,中泰竹笛将繼續立足特色産業,尤其圍繞“種竹、做笛、賣笛、演笛”,讓紫荊村不僅是竹笛的生産中心,更是創新産品的研發中心、笛文化的傳播中心,着力打造成為農文旅融合的示範地、共同富裕的樣闆地。

文化微觀

非遺與鄉村經濟碰撞出奇妙火花

兩個非遺工坊的典型案例,呈現了這樣的事實:在杭州,非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助推着人文經濟的發展,推動着鄉村振興。

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文化的沉澱,非遺蘊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它不僅僅是技藝與傳統的傳承,更是連接配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精神紐帶。當非遺與鄉村經濟相結合時,便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一方面,非遺為鄉村經濟注入了獨特的魅力。那些富有特色的非遺項目,以其不可複制的文化屬性,成為吸引人們關注和消費的重要因素。就拿新合索面來說,千年的曆史和獨特的工藝,是普通面條所不能比拟的。那一碗面,不光能填飽你的胃,更能喚醒你内心深處對文化和傳統的向往。這種不一樣的體驗,也成為它個性化的市場競争力。

另一方面,非遺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産業的創新。非遺為創意和設計提供了無盡的靈感源泉,催生出衆多具有文化底蘊和市場競争力的産品和服務。不論是新合索面創新推出彩色面條,還是中泰竹笛創新銷售平台,這些創新都豐富了相關産業的内涵,為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開辟了新的路徑,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非遺,進一步擴大了非遺的影響力。

非遺助推人文經濟,還展現在對就業和創業的積極影響上。它為許多人提供了施展才華和實作價值的舞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非遺傳承人和從業者,促進了就業的多元化。同時,也激發了人們的創業熱情,圍繞非遺衍生出的各種商業模式和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一點,從中泰30多個回鄉創業的“笛二代”身上展現得尤為明顯。

然而,要充分發揮非遺對人文經濟的助推作用,仍需要社會各界持續努力。要加強對非遺的保護和傳承,確定其源頭活水不斷;要加大對非遺與經濟融合的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還要注重人才培養,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總之,非遺是推動人文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應當高度重視非遺的價值,積極探索其與經濟的深度融合,讓非遺在助力人文經濟的道路上綻放出更絢麗的光彩。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姜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