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伏界“勞斯萊斯”來了,看行業龍頭隆基如何破“卷”?

作者:華夏能源網

一場SNEC展,看透光伏行業AB面。

光伏界“勞斯萊斯”來了,看行業龍頭隆基如何破“卷”?

一面,光伏産品和技術同質化嚴重。以風頭正盛的BC概念産品為例,在上一屆SNEC展中還很少見身影,卻在今年被衆星捧月。無論量産與否,大部分頭部光伏企業都展出了自己的BC産品,并冠以五彩紛呈的名稱,HPBC、ABC、TBC、DBC、HBC、ZBC……

另一面,在不同的細分賽道中,湧現出拒絕低端内卷的領先者。尤其是元件龍頭中唯一實作了BC量産的隆基綠能,産品疊代速度令行業側目。從防積灰、耐濕熱等差異化元件,到高端别墅專用元件,隆基推出了一系列基于BC技術的光伏新品。

在SNEC展會現場,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表示,光伏技術疊代在加快,BC時代已經來臨,隆基對“BC技術是未來5-6年的主流技術”這一判斷沒有改變。由此可見,隆基對BC技術的未來充滿信心。

2024SNEC展已謝幕,但行業内卷和殘酷競争卻永遠沒有“休止符”。在AB面中,各家企業都尋找着自己的定位,也在尋找着在低價競争、産能出清“陰影”下能夠活下去的正确道路。

作為行業龍頭,隆基除了自身發展,更肩負着帶領行業邁過拐點、觸底回升的重任。全面押注BC的隆基,能夠不負衆望,引領行業打破内卷、走向新階段嗎?

産品場景再細分

隆基在本屆SNEC展重磅釋出了基于BC技術的Hi-MO X6 别墅款光伏元件。在展品産品介紹中,隆基用醒目的字号寫着“光伏界的‘勞斯萊斯’”這與該款産品的高端定位——“别墅專用”有關。

光伏界“勞斯萊斯”來了,看行業龍頭隆基如何破“卷”?

安裝在别墅屋頂上的隆基Hi-MO X6别墅款元件

隆基瞄準的别墅市場,有什麼獨特價值?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實際上業界已有不止一家頭部企業把目光瞄準了别墅客戶群體。美的釋出了别墅獨立綠電解決方案,TCL光伏科技帶來“零碳美墅”光儲充方案,華為推出的“家庭綠電”也是以别墅使用者為目标人群。别墅市場具有幾個顯著特點:

首先,這一細分市場以高淨值客群為主,對居住體驗要求較高。隆基綠能分布式業務中國區總裁牛燕燕透露,全國别墅有500萬套。别墅用電量遠高于普通住宅,是普通住宅的16倍。在中國,别墅月均用電3200度。冬夏兩季别墅月均用電高達4200度,别墅月均電費2600元,年均電費3.2萬元。

其次,這一市場對于更高品質、更佳發電性能的産品需求極大。

近年來,分布式光伏市場的應用場景越來越細分化。有業内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以往隻用幾款産品便能滿足所有客戶需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趨勢是,看誰能更精準地把更多細分場景區分出來,把不同場景裡的客戶收益提升上來。

對于這樣一個細分市場,隆基傾注了很大的精力,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首先要歸功于BC技術與别墅場景的高适配性。對分布式産品有需求的别墅業主,往往價格敏感度不高,而更看重屋頂光伏的美觀性、在有限面積下的發電量、安全省心等。相較于TOPCon元件,BC元件具有更美觀、效率更高等特點,更适配于别墅場景。

Hi-MO X6别墅款元件沒有栅線,元件最高功率可達450W。并且,通過HPBC至黑電池和結構玻璃等工藝,照在玻璃上的光線會均勻地多次反射至不同方向,進而確定在不同安裝角度下,元件在視覺上呈現統一的360度無死角的黑色效果,而且沒有眩光,確定元件色彩的統一以及光伏與建築的完美融合。

此前,隆基已推出一系列基于BC技術的元件,除了防積灰、耐濕熱此類功能性元件外,别墅款元件是隆基向分布式細分場景進軍的重要一步棋,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構築BC護城河

光伏行業的發展由技術快速疊代推動,其殘酷的一面在于,新的技術一旦占據市場主流,舊的技術便再難有立足之地。隆基笃信,技術領先将能決定企業未來生存空間,而企業的戰略選擇決定着未來的命運。

在目前P型技術向N型技術疊代浪潮中,隆基戰略性選擇了BC,這是一條對的路嗎?

在TOPCon、HJT、BC的技術路線之争中,TOPCon在短期内快速起量,迅速占領市場。多數龍頭企業都抓緊時機,從2022年起就大規模擴産TOPCon産能。

但隆基遲遲未有動作。直到2023年9月,隆基突然宣布押注少有企業問津的BC技術路線。不過,BC起量較慢,2024年一季度隆基的HPBC産品出貨僅4.75GW。隆基的選擇受到業内質疑,其元件出貨量第一的寶座,也在2023年被TOPCon龍頭晶科能源奪去。

隆基被業内評價為步子“慢”了,甚至是被批評為錯失了TOPCon的紅利期。

實際上,隆基并非“慢了”,而是在前期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用于構築BC技術“護城河”。

隆基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日前在接受華夏能源網采訪時介紹,隆基的技術護城河包括三個圈層。第一個圈層是專利技術的申請;第二個圈層是供應鍊的建設,“比如關鍵裝置、關鍵材料的獨家供應”;第三個圈層是對關鍵人員的管理,在國家法律架構下對技術秘密進行保護。

光伏界“勞斯萊斯”來了,看行業龍頭隆基如何破“卷”?

與技術護城河同時進行的,還有隆基對BC産品矩陣的布局。

2022年,隆基第一次釋出了BC産品Hi-MO 6。2023年,隆基将Hi-MO 6品牌更新為Hi-MO X6,相繼推出單玻防積灰、雙玻耐濕熱、基于矩形片的Max産品,以及本次SNEC釋出的别墅專用款等多種細分元件,基本覆寫目前分布式市場的絕大多數應用場景。

此外,今年5月,隆基還釋出了針對集中式的Hi-MO 9,以及搭載BC電池的BIPV産品——隆頂4.0。

數年前,隆基曾笃定單晶技術,并據此完勝多晶陣營,成為不折不扣的“光伏茅”。現在,隆基又All in BC,勢将繼續引領行業技術變革。隆基确信的是,“未來5到6年,BC将會成為市場的主流”。來自龍頭的壓迫感給到行業,從今年SNEC展上花樣繁多的BC展品來看,這一天也許要大大提前了。

以技術創新破“卷”

光伏内卷,讓每一位光伏人都倍感煎熬。BC、HJT、鈣钛礦、0BB、疊瓦、防積灰......SNEC展是參展企業的産品秀場,更是前沿技術的競技場。

内卷的另一面,是光伏行業現階段陷入了供過于求。僅最近18個月内,行業就建成了800GW TOPCon産能。供過于求進而導緻了低價競争,目前,元件價格已降至0.8元/W左右。

整個光伏産業鍊都很受傷,大部分廠商的産品價格已跌至成本線附近,行業洗牌正在進行。

其實,早在去年的SNEC上,李振國就曾向行業預警稱,“未來兩到三年内,一半以上的光伏行業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面對目前的寒冬期,無論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還是對于隆基自身,走出低價内卷的“怪圈”都迫在眉睫。然而,破“卷”談何容易?

光伏行業内卷的原因有很多,涉及到業内、業外、國内、國際多重因素。日前,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就指出,光伏内卷除了企業各自為戰、盲目投資外,還有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等多個“幕後推手”。

除此之外,技術擴散過快,也是産能過剩、低價内卷的最重要原因。李振國在分析“TOPCon為何短時間内就過剩”時表示,TOPCon企業沒有建立自己的技術壁壘,“有些企業在研發上投入的資源很多,但有些企業就是抄襲模仿。這對于行業發展以及頭部企業建構競争力來說,都是不利的。”

也是以,隆基在發展BC技術時,很重視獨特競争力的建構。隆基希望借BC的領先技術優勢,從低端同質化的競争中脫穎而出。

此外,隆基還在更多新技術上突破向前,甚至走到了“無人區”。在這樣的極端領先領域,“卷”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根本沒有跟得上的競争對手。

就在SNEC展會期間,隆基宣布其研發的晶矽-鈣钛礦疊層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34.6%,再次重新整理由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5天後,隆基又在德國慕尼黑Intersolar上宣布,其研制的商業化M6尺寸晶矽-鈣钛礦疊層電池,實作30.1%的光電轉換效率,标志着隆基在疊層電池技術商業化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外,隆基在前不久還拿下了“全球光伏行業首個燈塔工廠”。從技術研發、商業化到工程制造能力的全面領先,讓隆基有了破“卷”的底氣。

行業寒風刺骨之時,隆基“高築牆、廣積糧”,用更多時間築牢自己的BC技術護城河,以其技術優勢,刺破内卷困境,劍指下一次技術疊代、改寫格局的更遠方。

(轉載請标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微信号:hxny306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