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中國行 | 陳存德:“老祖宗留下的太平鼓文化不能丢”

作者:奔流新聞

“這是民國時期的一面鼓,鼓皮是純牛皮,鼓面的紋路則以祥雲紋、青銅紋為主……”新區太平鼓協會會長陳存德撫摸着眼前這個鼓皮幹裂、色彩斑駁的太平鼓,興奮地向記者介紹着他珍藏的“寶貝”。

這些來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老古董”,陳存德悉心珍藏了20件。“我不是收藏家,我隻是想把具備年代感的鼓都儲存下來,因為這些鼓的傳統制作工藝是非常珍貴的。”陳存德說。

文化中國行 | 陳存德:“老祖宗留下的太平鼓文化不能丢”

選木加工成條狀、楦鼓合口、粉飾内壁、上底漆、打制鐵釘、釀制牛皮……制作太平鼓的工序相當繁雜,打造成一面成品太平鼓足足有十九步工序。

在制作太平鼓時,陳存德認真對待每一道制作流程,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制作太平鼓的材料非常講究,其中鼓皮是關鍵。”陳存德說,“我在牛皮的選擇上采用耕牛皮,皮質比水牛皮硬;同時,為確定鼓面的平整及松緊程度,通常我會在鼓面上放一個碗來衡量,保證鼓聲的穿透力、回響聲達到最佳效果。”

陳存德制作的這批太平鼓,解決了當地村民無鼓可用的窘迫現狀,村民們背起這批鼓興高采烈地表演社火、參加民俗會演活動。

文化中國行 | 陳存德:“老祖宗留下的太平鼓文化不能丢”

“我在新區秦川鎮段家川村長大,我們村的太平鼓擅長“紅拳式”技法,是蘭州太平鼓的原型之一,也是蘭州太平鼓的典範。”談起家鄉,陳存德滿是自豪。

段家川人世代生活在濃郁的民俗文化氛圍中,陳存德也不例外。“我從小就愛看爺爺、父親打太平鼓,在經年累月的熏陶下,我也愛上了打鼓,盼望着成為一名鼓手。”他回憶道。

“紅拳式”鼓法以國術紅拳為基礎動作和基本功,蘊含國術小紅拳的精華,技藝高超,動作繁雜,需要有習武的根基者方可擊打。

文化中國行 | 陳存德:“老祖宗留下的太平鼓文化不能丢”

為了打好“紅拳式”鼓法,陳存德每天早上6點就跟着父親系統學習國術動作,就是為了打出太平鼓的“精氣神”。

1990年,陳存德所在的太平鼓團隊第一次參加了亞運會開幕式,他們敲着激昂雄渾的鼓點,為亞運會擂鼓助威。在此之後,蘭州太平鼓名聲大噪,一度被譽為“天下第一鼓”,成為具有濃郁西北風情的漢族鼓舞和文化名片。2006年5月20日,蘭州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但随着時代發展,太平鼓這一民俗文化活動長期以來隻在春節期間表演,并局限在各大村社,表演技法也缺乏交流,逐漸被淹沒于衆多的民間技藝之中。

陳存德深刻意識到,要在有限的時間内抓緊采取措施,加強對蘭州太平鼓的挖掘、保護、整理和提高。

文化中國行 | 陳存德:“老祖宗留下的太平鼓文化不能丢”

2016年,陳存德了解到成立太平鼓協會,可以更好的保護傳承太平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興奮之餘,他不辭辛苦、各處奔走,自己錄制、編輯視訊素材,自己采寫文字資料,經過兩年的籌備報審,2018年,蘭州新區太平鼓協會順利成立。

“太平鼓協會會長的身份時常讓我備感壓力,對于傳承太平鼓文化我是帶着強烈緊迫感的。”陳存德坦言,很多早期的太平鼓鼓技和陣法瀕臨失傳,為了記錄這些珍貴的資料,他耗時3年,走遍幾十個有特色太平鼓技藝的村落,邊收集邊整理,最終編纂為《蘭州太平鼓正本清源》,詳細記錄了不同地區太平鼓的技藝類型和陣法特點。

在傳承和保護太平鼓文化的基礎上,陳存德還積極創新思路,進行“活化”傳承,推動太平鼓文化煥發新活力。

在新區秦川鎮小橫路社群的支援與幫助下,陳存德的非遺工坊在小橫路社群黨群服務中心成立了。

文化中國行 | 陳存德:“老祖宗留下的太平鼓文化不能丢”

走進他的非遺工坊,展櫃、桌子、牆壁,目之所及皆是太平鼓的手工藝品及服裝道具。

“這批鼓面上沒有任何圖案的太平鼓是用來給中川·青雲驿—蘭州新區史喇口鄉村旅遊區來研學的孩子們準備的工具。”陳存德手裡拿着小巧卻精緻的紅面太平鼓笑着說道。

像這樣的手工藝品,非遺工坊裡還有很多,太平鼓樣式的背包、擺件、鑰匙挂件等琳琅滿目。

“這些手工藝品以文創産品的形式将太平鼓文化帶到大家的生活中,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同時,制作手工藝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小橫路社群居民實作創收。”小橫路社群主任李全芳告訴記者。

近幾年,在陳存德的努力下,新區太平鼓協會聯合武警駐新區7個中隊、新區第二中學、新區第二國小、現代職業學院、甘肅石化職業學院等,開展非遺項目進軍營、進校園傳承與保護活動,派駐太平鼓教練10人,教育訓練隊員800人,既傳承太平鼓文化,又豐富軍營、校園的文化生活。

“回想一下,從16歲到現在,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太平鼓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可不能丢啊!”陳存德感歎道。

來源丨蘭州新區報記者 李怡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