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作者:轟Party

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國内車市,即便是那些一向以品牌價值著稱的歐洲傳統車企也很難獨善其身,在這方面沒能守住“底線”的典型例子,就是豪華品牌保時捷、寶馬,當然,還有吉利與梅賽德斯-奔馳共同打造的品牌smart。

smart品牌的高管此前曾多次對外宣稱不會跟風降價,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卻是,今年1-5月smart銷量出現“腰斬式”下滑。上險資料顯示,smart前5個月上險量僅為9099 輛,同比暴跌 53.6%,可謂妥妥的“銷量”腰斬。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可能是認識到了“危機”已在眼前,一直宣稱不降價的smart後來也開始降價了:今年4月,smart借着推出改款新車的名義分别對旗下的兩款純電車精靈#1和精靈#3進行了降價,而smart高層對此的解釋是,這是根據使用者需求對價格和配置做出的調整,并非降價。

然而,即便這兩款新車相比老款車均有了好幾萬元的優惠,其對銷量的提振作用卻十分有限。在smart推出改款新車後的5月,其銷量為3327輛,雖然環比有所增長,但這一月銷量也隻是勉強夠到了去年同期月銷量的最低點,能否持續仍很難說。

也許,在降價仍不能根本性地改變銷量下滑之頹勢的情況下,smart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下該如何在中國乃至海外其他市場生存下去了。

不降價的代價——銷量“腰斬”

在說smart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下其曆史。公開資料顯示,smart是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由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雙方各持股50%。在此之前,smart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的輕奢品牌,一直緻力于在精品微型車領域精耕細作,主打可個性化定制的兩門或四門微型車,在全球範圍内有着較高的知名度。燃油車時代的smart憑借着精準的定位幾乎沒有競争對手,但這也使其成為小衆品牌,始終無法在更大的市場上發展壯大。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現在國内的smart不僅采用了全新的底盤和設計,且全面電動化,相當于從零開始。目前,smart在國内有兩款電動車,即smart精靈#1及smart精靈#3:2022年4月,smart推出了煥新後的首款純電車smart精靈#1,該車最高月銷量曾超5000輛;去年6月,smart又推出了smart精靈#3,并在随後的7月銷量達2400輛。這兩款車型均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打造,由梅賽德斯-奔馳設計部門負責造型設計,由吉利控股的浙江豪情汽車負責整車制造。

然而,smart這兩款車的銷量都有點“虎頭蛇尾”的意思,也就是剛開始銷量很好,後面銷量就越來越差。這說明該品牌在首批使用者嘗鮮後,并沒有形成口碑支撐,無法帶動銷量持續增長。實際上,很多使用者此前之是以會買smart,主要還是因為其品牌以及外觀,問題在于某款車要想收獲好口碑,僅憑品牌和顔值肯定是不夠的。目前smart在國内的銷量主力為精靈#1,即便如此,其今年的總銷量也隻有可憐的6243輛,作為對比,精靈#3今年銷量為2673輛。

第三方平台顯示,精靈#1為小型SUV,精靈#3為緊湊型SUV。令人不解的是,二者的車型雖有差别,但售價卻很接近,前者的價格區間為15.49-28.49萬元,後者的價格區間為16.49-28.99萬元,兩款車的價格幾乎重疊。這不禁讓人懷疑:在本就銷量不好的情況下,二者價格重疊,會不會讓它們在銷量上更加“内耗”?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然而即便是銷量“高開低走”,smart方面仍然宣稱不會降價。smart中國營銷公司CEO 易寒此前就表示:“卷價格不如卷價值,特别是對于smart這樣的品牌,我們更應該以提供情緒價值為先。”此外,smart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在去年8月的成都車展上也說過類似的話:“為保持smart品牌的高價值,我們不會參與價格戰。”

兩人的意思歸結起來就一句話:smart既然是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的品牌,那麼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品牌價值,為了保住品牌價值,smart就不能參與國内此起彼伏的“價格戰”。隻是在包括保時捷、寶馬等衆多歐洲豪華品牌都不得不降價的情況下,smart的品牌價值如今又能剩下多少呢?在自主品牌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情況下,品牌價值不但不再是優勢,反而被認為是在“割韭菜”。

堅持不降價,終于讓smart方面付出了銷量大幅下滑的代價,同時也讓其認清了如下事實:在生存面前,品牌價值根本無關緊要。乘聯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23年smart累計銷量為6.7萬輛,其中國内銷量4.2萬輛,出口2.47萬輛。也就是說,smart去年國内全年銷量甚至還不如某些頭部新勢力單月的銷量。

來到今年,smart的銷量下滑則更加明顯。今年 1-5 月,smart 上險量僅為9099 輛,同比暴跌 53.6%,妥妥的銷量“腰斬”。在今年幾乎過去了一半的情況下,smart上限量甚至連萬輛都沒到,這意味着它與其年初制定的“保5萬輛争6萬輛”的目标已漸行漸遠。

在生存面前,smart終于變相降價

可能是認識到了再這樣下去可能就會遭遇“退市”風險,smart方面在今年4月14日推出了煥新版精靈#1與精靈#3,相比于此前的老版本,新款車型在價格、配置方面均出現了變動。

具體而言,兩款車各有3種配置,根據配置不同,smart精靈#1官方零售價為15.49-19.99萬元,smart精靈#3官方零售價為16.49-21.99萬元。其中,smart精靈#1的價格相比舊款下調了2.41-2.60萬元,smart精靈#3的價格相比舊款下調了3.6-5.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車仍提供了性能版,售價分别為28.49萬元和28.99萬元。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部分業内人士認為,smart此舉看似在推出新車,實際上卻是借着舊車改款的名義變相降價,畢竟smart的多位高層此前都曾在不同場合表達過不降價,若直接在老款車上降價,則難免尴尬。

面對外界對“變相降價”的質疑,佟湘北給出的解釋是:“我們不是調價,經過在中國市場兩年的營運,我們更深刻地洞察了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用車場景,現在中國市場很‘卷’,堆砌配置并降價的模式不可持續。我們是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調整了精靈#1和#3的配置,根據使用者習慣和需求量體裁衣,這是我們的政策。”

佟湘北的言外之意是:這兩款車的價格相比之前之是以更低了,隻不過是因為其配置更低了,而配置之是以可以降低,是因為經過我們調查後,發現此前的某些配置對中國使用者而言是不必要的,是以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使用者的真實需求出發的。

也就是說,smart這兩款車的新版實際上不但降價了,也減配了。聽佟湘北這麼一說,很多準備入手smart的新使用者就不樂意了:減配降價其實相當于沒降價,一點誠意都沒有,那為何要買?

不但如此,降價同樣“背刺”了很多老使用者。車質網資訊顯示,自從4月中旬smart推出兩款車的新版以來,其投訴量就急劇增多,投訴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是“變相降價”。很多老使用者的投訴理由都是一緻的,大意幾乎都是:自己當時買車時smart方面甚至連一分錢價格都不肯讓利,可是剛提車不久,smart推出的新款車就不但降了好幾萬的價,而且還可以免費贈送新使用者某些權益。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如果說得罪了新使用者,還隻是影響一時的銷量,那得罪老使用者,則可以說直接影響到了smart的立足之本——品牌價值。這是因為這些老使用者當初之是以選擇smart,其實就是認可其品牌,然而如今,smart卻通過降價狠狠地傷了老使用者們的心。

即便如此,精靈#1與精靈#3分别作為小型SUV以及緊湊型SUV,其15-20萬元的售價區間,與國内同級别車相比仍不算便宜。比如,作為與精靈#1同級别車的比亞迪元UP,其起售價已經下探到了10萬元以内。而作為與精靈#3同級别車的比亞迪元Plus,其售價為11-14.78萬元,頂配的售價甚至都比smart兩款車的最低配還低。

俗話說,沒有賣不出去的車,隻有賣不出去的價。對比了smart與國内同級别車的價格後,前者銷量大幅下滑似乎就很好了解了。隻是smart銷量差的原因,可能還不止于此。

降價仍無用,Smart該何去何從?

自4月推出兩款車的煥新版後,smart在完整銷售月的5月份之銷量的确有所提升,第三方平台顯示,5月smart零售銷量為3327輛,作為對比,今年1-4月其銷量分别隻有1145輛、726輛、1700輛及1718輛。也就是說,降價的确使得smart的兩款車型之銷量在環比上實作了相對意義上的大幅增長。

即便如此,smart今年5月3327輛的銷量也隻是勉強夠着了去年同期的銷量水準。去年1-5月,其零售銷量分别為3170輛、3616輛、5911輛、4390輛以及2624輛。在大多數時候,今年5月的銷量甚至還比不上去年那幾個月的平均銷量。我們不禁想問:如果降價依舊無法對smart的銷量起到提振作用,那它究竟該何去何從?

降價仍止不住銷量下滑,smart究竟該何去何從?

其實,降價之是以依舊無法對smart的銷量起到太大提振作用,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其降得還不夠,這一點我們在上文已經做出說明,另一方面卻可能跟smart的品質有關。身邊購買smart的多位使用者此前曾向“轟Party”透露,這兩款車大毛病雖沒有,小毛病卻不少,比如外觀件翹邊、異響、車機反應慢、續航打折比較大等,而這些問題即便跟廠家反映了也得不到解決,是以隻能湊合着把其作為代步工具了。

總之,不管是對吉利還是梅賽德斯-奔馳方面來說,如果它們還想讓smart在國内乃至海外的其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非退市,那麼其就得在今後拿出真正的誠意來。

這種誠意包含兩方面:一是,認真聽取使用者的需求和回報,真正打造出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産品來,而不是一味躺在過去的成績上固步自封;二是該降價就降價,把價格降到真正有競争力的價位,而不是守着品牌價值不放,畢竟品牌價值在存亡面前,又值幾個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