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園裡“弄潮兒”

作者:水墨施甸

盛夏,走進施甸縣仁和鎮中和村小磊農莊,一排排無土栽培槽整齊排列,一個個圓滾滾、綠油油的西瓜吊挂在枝頭,在翠綠瓜葉的襯托下錯落有緻,讓人看得新奇又愛不釋手。

【鄉村振興】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園裡“弄潮兒”

農場主段光磊正在修剪枝條,“一棵藤留一個瓜,把多餘的瓜剪掉,確定營養最大程度地供給。我試種了六畝無土西瓜,相比于有土種植的西瓜來說,無土種植的西瓜口感更甜、皮更薄,不僅解決了土地鹽堿的難題,也避免了作物根系與土壤接觸導緻的多種病蟲害。病蟲害少了,農藥用量就下降了,生産出來的西瓜吃着更放心。”段光磊信心滿滿地說道。

【鄉村振興】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園裡“弄潮兒”

潛心做隻“回巢雁”,不做好高骛遠鷹。2012年,自雲南農業大學畢業後,基于對農業的熱愛和對家鄉地理氣候的了解,段光磊果斷放棄了在省城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家鄉自主創業。這是決定他人生道路和方向的一次重要選擇,做出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他也不得而知。回家的第一年,他就一頭紮進自家三畝土地,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鄉村振興】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園裡“弄潮兒”

一路創業多艱辛,重整旗鼓再起航。2013年段光磊建立3畝溫室大棚種草莓,然而天公不作美,一陣大風把大棚全部吹倒。2015年,段光磊又租了200畝土地種植辣椒、馬鈴薯、無筋豆等蔬菜。通過實踐他才知道,雖露天蔬菜種植投入成本相對較少,但抗自然風險能力也相對較低,由于對當地氣候預估不足,最終蔬菜種植以宣布失敗而告終。2019年,他總結了幾年來的失敗經驗,決定放棄種植200畝蔬菜,重新靜下心來、腳踏實地搞起現代化設施農業栽培。

【鄉村振興】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園裡“弄潮兒”

土地既能長出莊稼,也能長出夢想。段光磊對原有大棚進行了“強基固本”,修建30多畝大棚,開始種植草莓、桑葚、無花果、葡萄、辣椒等多種蔬果。“之前草莓一直都是傳統土壤栽培,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土壤闆結、鹽漬化嚴重,導緻草莓品質産量下降。2019年下半年,我重新回到了昆明農科院,通過和老師學習請教,決定改用現代化溫室大棚來無土栽培草莓,通過四年的實踐摸索,2023年,草莓的品質和産量終于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段光磊說。運用現代化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草莓品質出色、美觀幹淨,吸引了不少遊客和外地商家,“小磊農莊”在當地也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

【鄉村振興】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園裡“弄潮兒”

市場在選擇産品,産品也在适應市場。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新農人”,段光磊非常清楚這一點。2024年,他又開始嘗試無土種植西瓜,再次開辟一條新的“賽道”。“西瓜無土栽培,目前在施甸範圍應該屬于首次種植,嘗試成功後,将對仁和鎮乃至施甸縣的水果種植或者現代農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正常種植容易造成土壤鹽堿化,目前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控制或者禁止土壤種植大棚西瓜了,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新農人’,必須不斷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這樣我們的路才會越來越寬,我今年才做無土栽培嘗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土西瓜已經種植成功。看着藤蔓上的西瓜一天天變大,就像自己的小孩慢慢成長一樣,我心裡充滿了期待。”段光磊說。

待到7月,小磊農莊的無土種植西瓜便可上市。當問及有什麼感想時,段光磊感慨地說:“做農業真辛苦、真難!困難雖然多,但隻要堅持,敢想、敢做、勤思考,就會慢慢摸索出路子來。”段光磊這隻“歸巢雁”,如今已成為鄉村振興的“弄潮兒”,大家都在期待着看到這隻“歸巢雁”的夢想不斷地開花結果,讀到他越來越精彩的“農業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