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好學習】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作者:吉林之聲
【好好學習】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有一聲回響,穿越時空;

有一種文明,從未中斷。

讓文物說話,讓曆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AM738 長春fm91.6

吉林廣播電視台 新聞綜合廣播

《好好學習》

本期播出

《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歡迎收聽

本期嘉賓: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袁中樹教授

【好好學習】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曾侯乙編鐘:“國之瑰寶”

1978年,這套曾侯乙編鐘在湖北随縣出土,也就是今天的随州。當時,這個地方是一個空軍雷達部隊的修理所。在施工過程中,部隊首長發現了異常,于是下令停止爆破,改為人工挖掘。後來,經過考古學家的專業發掘,這套編鐘才得以重見天日。

曾侯乙編鐘的演奏方式非常獨特,它需要多名樂手共同協作。編鐘的演奏者需要根據編鐘的銘文和樂律,來确定每個編鐘的發音和演奏順序。在演奏過程中,樂手們需要用木槌敲擊編鐘,發出不同的音符和節奏。

這套編鐘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儲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它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齒形,七根彩繪木梁,兩端以盤龍紋銅套加強,整套編鐘共計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挂在鐘架上。上層三組為紐鐘十九件,立柱是圓木。中層三組為甬鐘,三十三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甬鐘十二件,另有大镈鐘一件,中下兩層的立柱,每層都為三個銅制佩劍武士。整套編鐘共有銘文三千多字,記錄了編鐘的編号、銘記、标音以及樂律。

禮樂之器與禮樂文化

禮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了禮和樂兩個方面。禮是指社會秩序和規範,樂則是指音樂和舞蹈。在古代中國,禮樂文化被視為治國安邦的重要手段,它通過音樂和舞蹈的形式,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和思想,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曾侯乙編鐘是禮樂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它通過編鐘的形制、銘文和演奏方式,展現了古代中國的禮樂觀念和文化内涵。編鐘的形制和銘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而編鐘的演奏方式則展現了古代中國的音樂審美和文化精神。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發掘,對于我們研究中國古代的禮樂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古代中國禮樂文化的視窗,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國的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和音樂審美。同時,曾侯乙編鐘的出土發掘,也為我們研究古代中國的青銅鑄造技術和音樂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好好學習】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好好學習】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文章來源:原創·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編輯:尹詩琳、子欣

稽核:郝滋麗

監制:趙敏 鐘曉

【好好學習】用文化遺産講好文明故事——從曾侯乙編鐘說起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給更多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