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錦:聚力《南沙方案》和自貿區政策賦能,打造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南沙樣本”

作者:清華金融評論

近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第13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舉辦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區域論壇。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中共廣東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共廣州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援,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金交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清華金融評論》編輯部承辦。論壇以“新産業 新模式 新動能——以金融高品質發展助力強國建設”為主題,為期1天,設定“科技金融賦能新質生産力”“金融創新加速賦能自貿區發展”“發展數字金融,建構新生态格局”“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之路”“綠色投融資洞見與布局”“金融力量助推城市更新多元發展”6大議題,共邀請到18位權威專家分享交流,共同為中國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東省經濟金融發展建言獻策。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工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錦發表主題演講。他提到,自貿區挂牌以來,南沙積極探索灣區金融發展路徑,保持良好的增長态勢。一是“立”字為先,金融業增加值GDP占比、稅收占比均排名全區行業前5;落地廣州期貨交易所,實作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曆史性跨越,夯實金融業高品質發展之基。二是“破”繭成蝶,落地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跨境股權投資試點、氣候投融資試點,累計形成近百項金融創新成果,打開金融改革開放創新之門。三是“特”色鮮明,築造跨境金融、融資租賃、期貨産業等獨具大灣區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面臨金融創新需拓展深度和廣度、亟需獨具區域特色的政策賦能、統籌開放與安全等挑戰,南沙将圍繞《南沙方案》目标,建設更加包容的大灣區金融市場、更加創新的金融改革開放示範區、更具特色的“5+3”灣區特色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安全的高品質發展保障體系。

朱錦:聚力《南沙方案》和自貿區政策賦能,打造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南沙樣本”

圖為朱錦分享

以下為嘉賓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上司、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我是南沙金融局的朱錦,在此感謝各位上司和嘉賓長期以來對南沙金融發展的關注、關心與支援!今天根據組委會安排,我将圍繞“金融創新加速賦能自貿區發展”這個主題,與大家一起分享南沙自貿片區金融發展的實踐成果和幾點思考,我發言的題目是“聚力《南沙方案》和自貿區政策賦能 打造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南沙樣本”。

首先,我簡要介紹一下南沙自貿片區金融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因港而興”“宜居宜業”“投資熱土”等已逐漸成為南沙的重要形象,得益于國家和省、市賦予的重要曆史使命與重磅政策利好。南沙先後被國家賦予建設廣東唯一的國家新區、廣東自貿區最大片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全國首個國際化人才特區等重大使命,國務院2022年6月高規格釋出《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的重要使命,提出了“一個戰略定位、兩個階段性目标、三個先行啟動區塊、四大保障措施、五大重點任務”的戰略布局,清晰勾勒了南沙發展的主攻方向、時間表和施工圖,開啟南沙發展新篇章。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着力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南沙方案》要求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廣東省金融“十四五”規劃賦予南沙“深刻把握‘雙區’建設機遇,金融開放合作邁向更高水準”的重要使命。廣州市金融“十四五”規劃強調南沙“建設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示範區和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視窗”的發展定位。這些都為南沙金融改革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立足目标任務,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南沙積極探索灣區金融發展路徑,保持良好的增長态勢,成為全國金融改革創新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概況來講,南沙自貿片區金融業高品質發展,就是緊緊咬住三個字“立、破、特”。

“立”字當先,夯實南沙金融業高品質發展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發展要先立後破。凡事立則興業,立好産業根基才能破局發芽、茁壯成長。從2015年自貿區挂牌以來,南沙堅定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金融業從零起步、迅猛發展,跻身南沙五大重點産業之一。一是金融名額質效再上新台階。全區金融業增加值GDP占比、稅收占比從2015年幾乎為零,分别上升至2023年的8%、10%,均排名全區行業前5。9年來累計落戶持牌法人金融機構17家(占全市1/4)、上市公司15家,管理規模百億元以上的基金管理人占全市的1/2。本外币存、貸款餘額分别為3658億元、3207億元,近3年年均增速達到20%,遠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準。二是重大金融平台建設邁向新高度。重大平台項目是南沙金融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廣州期貨交易所落戶南沙,實作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曆史性跨越,特别是香港交易所入股參與,使其成為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也是南沙協同港澳的生動寫照。粵港澳大灣區商業銀行、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籌設工作穩步推進。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落成啟用,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資管中心啟動建設,多個戰略合作項目簽約落地。明珠金融創新集聚區功能顯現,吸引超50家機構入駐,累計舉辦活動百餘場,成為南沙對外展示金融發展成效的視窗。三是對外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加強與港澳金融規則銜接,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為粵港澳金融合作、政策機制對接建立良好溝通管道。已引入3家港資銀行在南沙設立支行,6家區内企業赴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超460億元。打造國際金融交流平台,辦好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等全球性主題活動,向世界傳播南沙金融聲音。

“破”繭成蝶,打開南沙金融改革開放創新之門。改革創新應堅持立破并舉、邊立邊破,破局方可塑新,塑新方可謀未來。在《南沙方案》加持下,南沙落深落細重大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推動金融産業發展實作新突破,累計落地近百項金融創新成果,成為灣區金融擴大開放、強化創新的一片理想“試驗田”。一是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初見成效。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地區,順利推動便利優質企業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擴大資本項目收入使用範圍、跨國公司本外币一體化資金池業務等13項便利化試點措施全部落地,累計辦理試點業務超1.5萬筆,累計交易金額超340億美元;已取得跨境貿易便利化試點資格的銀行機構12家,認定優質企業63家。支援區内銀行機構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提供包括跨境資金結算、貿易融資等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助力南沙區離岸貿易結算額累計超90億美元。二是QFLP和QDLP跨境股權投資試點紮實推進。建構省市區三級聯合審批“綠色通道”,繪制“全流程”工作指引,實行跨境投資基金“白名單”管理,赴港澳開展多場政策推介沙龍,與超20家港澳地區知名金融機建構立常态化合作,累計11家基金管理企業獲批試點、獲批額度超240億元人民币、跨境投資金額超13.5億元人民币,投向生物醫藥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實體經濟領域,并落地全國首個券商私募QDLP基金境外投資案例、全省最大規模QFLP基金和首支QFLP基金利用外資案例,實作了跨境資本雙向流動,助力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三是氣候投融資試點進展順利。獲批成為全國首批試點地區,出台全國首份氣候投融資專項政策,搭建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平台,儲備應對氣候變化項目超150個;創辦首個以氣候投融資為主題的國際大會品牌,建設全國首個氣候金融集聚區、全國首家商業銀行氣候支行,支援指導區内金融機構發行全國首個“氣候融擔”貸款産品等多個綠色金融創新産品,助力金融賦能綠色低碳轉型。四是金融改革創新項目多點開花。近40項入選國家、省、市金融創新案例或試點。支援區内金融科技公司搭建智能化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台,入選商務部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有序拓展數字人民币應用場景,落地使用數字人民币兌現人才安家補貼、購買平行進口汽車場景等多個全國、全省首創案例;支援推動跨境貿易結算綜合服務平台、隐私計算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等多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充分發揮自貿區創新示範引領作用。

“特”色鮮明,築造粵港澳大灣區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标定位,立足《南沙方案》使命任務和南沙自貿片區産業布局,初步形成了獨具灣區特色的三大金融闆塊。跨境金融持續深化,南沙累計開立FT賬戶數量超8000戶,辦理FT項下跨境人民币結算超1.1萬億元,落地境外船舶交易外币資金托管及結算、離岸人民币債券資金歸集等多個FT項下創新業務。跨境理财通業務落地開花,已有20家區内銀行機構具備業務資格,“南向通”“北向通”産品合計超3300種,為大灣區居民跨境理财提供豐富選擇。融資租賃規模凸顯,納入廣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監管名單的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占全省超50%;通過融資租賃累計傳遞飛機282架、船舶103艘,合同金額超1200億元人民币;推動廣東能源租賃成為全省首家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的融資租賃企業;落地全國首單美元結算的跨境船舶租賃資産交易、全國首單船舶租賃資産跨境保理等多個首創業務,相繼入選廣東自貿區制度創新最佳案例,助力南沙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飛機船舶租賃産業集聚區,緻力打造全國融資租賃第三極。期貨産業蓄勢待發,廣州期貨交易所已上市工業矽、碳酸锂等品種,交易額達9萬億元;南沙糧食通用碼頭倉庫成為首批工業矽交割倉庫之一,提供不少于5000噸庫容;吸引摩根大通期貨、華泰期貨等12家期貨法人機構落戶南沙;正在加快建設期貨産業園,打造全國首個期貨金融産業領域全要素園區,為南沙建設完整期貨産業鍊、完善期現貨關聯市場體系、打造風險管理中心提供優質載體。

接下來,想跟大家一起探讨關于自貿區金融發展趨勢變化和面臨挑戰。

一是南沙開發開放建設步伐加快,亟需進一步拓展自貿區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建立自貿區是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特别是國家出台《南沙方案》,廣東省、廣州市和南沙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落實政策舉措,其中金融領域細化了26條具體工作舉措,加快推動金融賦能南沙開發開放建設。然而在實踐過程來看,有的改革創新政策效果仍與市場實際需求脫節、與服務實體經濟仍有不少差距。比如,南沙雖與港澳建立了金融交流合作機制,但仍停留在民間互動層面,缺乏高效便捷的官方機制。又如,部分金融創新政策試點門檻過高,導緻政策落地僅停留在首單首創上,複制推廣難度較大,難以有效服務實體産業和市場需求,亟需給予自貿區更加包容、更接地氣的金融開放創新政策措施。

二是自貿區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亟需将金融改革創新政策“齊步走”逐漸向區域特色差異化精準化政策賦能轉變。自貿區從設立之初到不斷擴容,形成了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和改革試點經驗,各自貿片區也逐漸建構了自身的區域規劃布局和産業發展特色。就南沙自貿片區而言,圍繞《南沙方案》任務要求,基于南沙“2+5+2”的現代産業布局,依托一系列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政策和重大金融平台項目,南沙逐漸打造了多個特色金融闆塊,但這些金融業态能否得到良性持續發展,亟需更多獨具區域特色的差異化、精準化金融改革創新政策賦能,避免與其他自貿區的政策口徑一般粗細,防止國内金融政策資源内卷内耗,讓金融資源在自貿區更加合理配置。

三是金融監管形勢日趨嚴格,亟需辯證統籌好自貿區金融開放與安全、持續提升創新監管能力和風險防控水準。在目前金融強監管的形勢下,對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對金融開放監管能力和創新風險防控水準提出更高标準。比如,自貿區部分金融創新試點政策的申報條件門檻過高,難以有效滿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市場需求,但降低申報條件門檻又容易滋生風險隐患,自貿區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視窗,亟需統籌好開放創新與安全發展這對辯證統一體。同時,高标準建設自貿區需要大量高素質國際化複合型人才來支撐,亟需培養鍛造一批懂監管、敢創新、具有全球視野的金融專業人才隊伍,持續提升金融行業的創新監管能力和風險防控水準。

最後,想圍繞南沙自貿片區金融發展機遇提出對策建議。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省委金融工作會議也提出努力在建設金融強國程序中展現廣東擔當、廣東作為,再次吹響“加快建設金融強省”的号角。2024年是實作“十四五”規劃目标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實作《南沙方案》2025年階段性發展目标的關鍵一年。南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平台之一,将立足《南沙方案》定位和任務要求,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謀定南沙金融高品質發展路線圖,開辟粵港澳大灣區特色金融發展路徑,助力建設高水準自貿試驗區。這裡提四點對策建議,概括來講就是四個“更加”。

一是深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建設更加包容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一方面,全方位深化金融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作用,在金融運作機制、行業标準、監管規則等方面深入對接,适時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官方對話機制,進一步探索在資本市場、科創金融、跨境金融、綠色金融等多領域開展雙向合作,支援鼓勵區内金融機構、企業等市場主體,探索與港澳在債券發行審批機制、評級标準等方面互認的可行路徑,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另一方面,加快建設重大金融服務平台。全力推動《南沙方案》重點金融任務落地見效,争取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盡快落地,為跨境保險客戶提供便利化服務;加快籌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争取在業務模式、産品服務等方面創新,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

二是加大金融先行先試力度,打造更加創新的金融改革開放示範區。一方面,用好用實已落地的政策試點。持續深入實施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争取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支援更多符合條件的銀行和企業開展試點業務,便利市場主體開展跨境貿易。優化“雙Q”跨境股權投資試點,積極争取解決門檻過高、手續複雜等政策堵點,支援鼓勵更多頭部機構通過跨境投資引入實體産業,有力推動自貿區實際利用外資擴面增量。深化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加強南沙與港澳在平台建設、融資對接、标準制定等領域合作,鼓勵粵港澳三地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開展氣候投融資,推進氣候投融資領域雙向開放。另一方面,探索更具國際競争力的政策制度。争取國家層面支援在南沙實施更加開放、更差異化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提升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自主權,探索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産品服務标準互認、資金互通、監管合作的改革創新機制,支援《南沙方案》關于推進外彙管理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合作等涉及上級事權的先行先試舉措落地實施。

三是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布局,建設更具特色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南沙“2+5+2”現代産業布局,在堅定不移、持之以恒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大前提下,聚焦跨境金融、融資租賃、期貨産業三大特色金融闆塊精準發力,建構“5+3”灣區特色金融産業布局。一方面,傾斜更多資源做好五篇文章。進一步優化南沙科技型中小企業風險補償資金池機制,利用好“明珠投融荟”産融對接活動品牌,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流程投融資服務。探索建立與國際标準銜接的綠色金融标準體系,高水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平台,集聚面向世界的氣候友好企業及氣候金融資源。探索開展智能信貸、智能投研、智能風控等數字金融服務,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應用場景。另一方面,聚焦三大細分領域精準發力。跨境金融方面,争取更高水準的跨境金融政策措施,在推動跨境投資便利化、深化FT賬戶功能體系、跨境理财通擴面增效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資管中心,促進跨境金融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期貨産業方面,不斷完善期貨市場體系建設,全力支援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更多期貨品種;加大力度建設期貨産業園,涵蓋集期貨産品開發、期貨技術創新等多種功能,關聯發展相關現貨、交割、倉儲、物流市場,争取成為全國期現貨關聯重點區域。融資租賃方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融資租賃發展模式,推動大型租賃企業在南沙集聚,鞏固中國融資租賃第三極地位;多措并舉推動飛機船舶租賃業務做大做強,建設國内領先的飛機租賃中心和船舶、海工大型裝置租賃基地,聯合港澳打造成為全球飛機租賃中心。

四是統籌金融創新和風險防控,建構更加安全的高品質發展保障體系。一方面,加強區域金融監管協同,探索建構适應自貿區建設的金融監管創新體制機制,確定金融監管與金融改革創新相比對;探索建立粵港澳金融監管合作交流機制,強化金融風險研判和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協同解決跨境金融風險、防範非法金融活動等問題。探索監管科技研究與應用,提升金融科技監管統一性、專業性和穿透性。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的政策優勢,持續優化金融人才發展環境,關聯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加強人才交流和培養,集聚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金融人才,促進自貿區金融開放監管能力和創新風險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通過軟硬兩手抓,統籌推動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

(注:根據現場發言整理,僅供參考)

朱錦:聚力《南沙方案》和自貿區政策賦能,打造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南沙樣本”

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是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的系列區域論壇,也是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主論壇,自2016年發起以來已連續舉辦了九屆,論壇長期緻力于搭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金融交流與全面互聯互通的高品質平台,融合政策、學術和業界等多方面觀點和研究成果,打造輻射全國的專業、開放、共享的高端金融盛會,以助力大陸經濟金融改革與高品質發展。本屆論壇現場參會人員500餘人,座無虛席,同時在清華五道口視訊号、抖音号,《清華金融評論》視訊号、金融微課堂,廣州金交會視訊号,新華網、新浪财經、鳳凰網财經、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經濟觀察報等多平台線上同步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近60萬。

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

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由主論壇和區域論壇組成,旨在關注全球金融發展的新思想、新趨勢、新實踐、新動力,聚焦中國與世界、市場與監管、學術與實踐三大層面問題,共商經濟金融領域重大問題,為實作高品質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

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

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簡稱“金交會”)創辦于2012年,迄今已成功舉辦13屆。金交會通過“線上+線下”“展示+互動”“路演+洽談”等方式,打造集金融成果展示、金融改革宣講、金融知識普及、金融學術研讨、金融産業對接、金融産品推銷、金融裝置展銷、金融人才交流和金融招商推介“九會合一”的金融盛會,實作“讓世界在這裡感悟中國金融”的願景。

本文編輯丨梁婧

責編丨白雪 、蘭銀帆

初審丨徐蘭英

終審丨張偉

朱錦:聚力《南沙方案》和自貿區政策賦能,打造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南沙樣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