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文柱 | 為國之道 恃賢與民 一一讀《素書》有感

作者:雲蔔堂

作者 李文柱

李文柱 | 為國之道 恃賢與民 一一讀《素書》有感

《素書》是兩千多年前秦朝世外高人黃石公密授張良的一部很短的傳世之作,被稱為“中國謀略第一奇書",全書隻有6章136句1336字。曆史上注釋解讀《素書》的人很多,宋代名相張商英作過釋評,清代王氏作過注解,當代學者陳伉、丁敏翔等人也都編譯出版過不同版本的《素書》。南懷瑾先生說:“《素書》是中國古代縱橫家的奇書,朝夕參研,處世、治事,都會有舉重若輕的奇效。”

我讀《素書》,深感書中充滿智慧和哲理,是中華文明前三千年赢得天下、治國興邦的寶典,也是人們修身處世、完善自我的結晶,它不因時空的久遠而失去對現實的指導意義,也不為篇幅的簡短而影響其普遍指導意義。我贊同有人所說:“書中格言形式表達的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智益壽;用之治囯,可以位極人臣;用之經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軍事,可以百戰百勝。"書中經典名句比比皆是,讀之無不受益多多,特别是對身居高位者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

黃石公作為秦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是與鬼谷子齊名的半人半神的隐士,《素書》《三略》是他的代表作,主要為主政、主軍者所著,可謂字字珠玑,句句經典。僅舉一例,書中說:“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策無遺。"意思是說,治理國家的最高原則,在于依靠賢人和群眾。信任賢人如心腹,對待群眾如手足,就不會失策。我認為,"恃賢與民"這四個字,正是其治國理政的思想精髓和規律總結,也是這部書的點晴之筆。

恃賢,就是依賴賢人。所謂賢人,就是有才有德、德才兼備的人。賢人所愛好、厭惡的情感與人民完全相同,想要選擇和舍棄的事物亦與人民完全相同。《素書》有言:"安在得人,危在失士。"可謂至理名言。

得賢人者得天下。一國一家之興衰成敗,歸根結底,是個得人和失人的問題。周朝開國元勳姜子牙是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他輔佐周王父子消滅商纣,平定内亂,開疆擴土,促成了"成康之治",被後人稱為"謀略鼻祖,百代宗師"。稱霸春秋的齊桓公并不是一個十分賢德的明君,隻是有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名相管仲的輔佐,使他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秦始皇當年正是依靠王翦、李斯、白起、蒙恬等曠世賢才,橫掃六國,北擊兇奴,南攻蠻族,一統天下。漢高祖劉邦滅秦興漢得天下,依靠的是張良、韓信、蕭何等濟世之才,正如他自己所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撫民,供給響饋,不斷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是以取天下者也。"唐太宗李世民之是以得天下、創盛世,也是靠房玄齡、李靖、魏征等一衆賢人。

古人将賢才稱之為"國之大寶",就是有經國濟世之才。凡為明主,都深知人才是事業的第一要務,無不求賢若渴。公元前309年,燕國内憂外患,兵弱國貧,人才奇缺,燕昭王便找相國郭隗商讨求賢之事,國王聽了相國的話,特地為郭隗修了一座宮殿,象弟子事奉老師一樣恭恭敬敬地聽郭隗講課,而且還親自端茶送飯,以示敬重有才之人,并在宮殿旁邊築一高台(即"招賢台"),把黃金堆在上面,準備随時奉送天下賢士,結果天下賢人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其中有一武将魁首叫樂毅,他親率燕國等5國聯軍攻打齊國,前後征戰5年,連下70餘城,把戰國7雄中軍力最強的齊國打得體無完膚,創造了中國古代戰争史上以弱勝強的輝煌戰績。

古往今來,推薦選拔優秀人才的辦法很多,諸如高人推薦,毛遂自薦;科舉考試,招賢納士;禮義相加,利祿相許等。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齊桓公不顧一箭之仇得管仲,秦昭王三跪請教得範睢,劉備三顧茅廬得孔明等。擇其之要,在于“崇禮而重祿。"時至今日,仍不失為有效之策。

曆史上因用宦官、"小人"而不用賢人招至國破人亡者也不勝枚舉。正如《素書》所言:"親饞遠忠者亡。"諸葛亮生前最擔心後主劉禅親饞遠忠而亡國,特意在《出師表》中告誡劉禅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是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人,此後漢是以傾頹也。"無奈劉禅隻當耳邊風,完全聽信身邊宦官黃皓饞言,結果奸侫小人受寵,忠良賢臣疏遠,使諸葛亮一生心血付之東流,劉禅自己也落個“扶不上馬的阿鬥"的綽号。唐玄宗李隆基早年英明勇武,頗有明君風度,創立了"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但到了晚年昏庸霸道,隻圖享樂,荒廢朝政,朝中一切權力落入奸相楊國忠之手,終于引發了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把一個大好的唐朝搞得兵荒馬亂,不能不說與唐玄宗用人失誤有關。明朝朱元璋登基之後,為避免漢唐時的宦官之禍,下令在内宮樹了一塊"不準宦官幹政"的牌子,但從明英宗開始宦官漸露頭腳,标志是英宗最信賴的太監王振搬掉了朱元璋在内宮豎的牌子,破了明朝戒律,竊取權力,操縱朝政,最終導緻英宗被北方瓦刺所俘,敲響了明王朝的喪鈡。為什麼曆代王朝君主大都知道選賢任能的重要,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有那麼多的"遠賢親小"呢?這大概是由人的“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的本性所決定。古今英雄,善始者多,善終者少;創業者衆,守成者寡。

與民,就是造福人民。黃石公在《三略》中進一步指出:"軍國之要,察民心,施百務。"就是治軍理國的要領在于體察民心之好惡,知民所需,進而采取一系列措施順民心之所好,去民心之所惡。大陸古人深谙"民為固本,本固邦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民心所向,曆來是政治家、軍事家密切關注的晴雨表、“溫度計。”‘《素書》中說:"根枯枝朽,人困國殘,"認為腳之于人猶民之于君,人無腳不立,國無民不成,足為人之根,民為國之本。大陸曆史上有兩個很有名的農民出身的皇帝,一個是漢高祖劉邦,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這兩個開國明君之是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内掃平天下,登上皇位,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深知民間疾苦,勤政為民,厚施于民,終獲天下。劉邦的四公子漢文帝劉恒是一個簡樸守業、一心為民的帝王典範,他在位23年,清心寡欲,率先垂範,不煩擾群眾,不勞民傷财,還帶頭縮減皇室财政開支,開放糧倉赈濟平民,特别是皇家喪事從簡,廢除了很多于民不利的陳規陋習,他以"敦樸為天下先"的作風赢得了群眾,進而奠定了漢初強盛的局面,在曆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美譽。

曆史上,凡不"以民為本"者都沒有好下場。秦、隋兩朝盡管在初創時期都顯得強大無比,無敵于天下,但都因為大興土木,傷害群眾,而迅速滅亡了。秦始皇因築長城、建阿房宮和修皇陵,勞民傷财,政權僅維持了15年。隋炀帝在位20年,前後征用民工不下一千萬人,由于大量丁夫死于苦役,就抓婦女充當差役,使社會生産所必需的勞動力遭到嚴重摧殘,他最後被起義軍抓獲用繩子勒死。是以,李世民說:"舟是以比人君,水是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曆代帝王幾乎無一例外,凡以"民為國本"者都盛,凡"厚斂薄施"者必衰。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舉凡盛世,言必稱夏、商、周三代,三代都有聖明之君,中興之王,但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也恰恰産生在這三個朝代,那就是夏之桀、商之纣、周之厲。特别是長達791年的周朝和曆史上任何朝代一樣,兩周早期統治者勵精圖治,出現了政權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一掃殷商末期的陰霾景象,但到了西周周厲王執政時期,他是一個财迷心竅、蔑視民意的暴君,施行了很多與民争利的政策,遭到了人民的強烈反對,加上戰事頻繁,賦役太重,便爆發了勢如洪水決壩般的武裝暴動,到頭來落了個倉皇出逃、客死他鄉的悲慘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