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社會在私有制中發展十三:私有制和封建社會

作者:兔卧荒山

第十三章 私有制和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是人類物質階段的第二個社會形态。封建社會有兩種提法:一種是狹義上分封制的社會結構,這種提法最早是指西歐中世紀的國家結構;一種是馬克思定義的廣義上的封建社會,這種提法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态。《簡明不列颠百科全書》對封建主義的解釋是:一種以土地占有權和人身依附關系為基礎的關于權利和義務的社會制度。

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統治其他階級的根本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土地私有制。

在西方,所有土地屬于國王,國王把土地封給貴族、功臣,貴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給親信,如此下去。封建領主不僅占有農田,還把原來祖祖輩輩在這片領地上生存的農民也納入自己的麾下,使大批農民沒有選擇地淪為農奴,成為封建領主會說話的财産的一部分。這就是封建社會私有制的表現,不僅生産、生活資料是封建領主的私有财産,就連被統治階級的農民也沒有選擇地成為封建領主“活”的私有财産。

在封建社會,雖然農奴被視為領主财産的一部分,與奴隸社會的奴隸類似,但農奴和奴隸相比已有所“解放”,有了一定的人身權利,隻可使用不可作為商品買賣,更不可任意宰殺,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庭”,兒女屬于自己的,“财産”也可以讓後人繼承。是以,封建社會的私有制載體和表現主要是土地,而不是封建社會的農民(農奴)。這是人類社會在物質階段,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路途上一次社會的巨大進步,一次社會整體人性(特别是人性物質類别層次)的巨大提升。

在中國,在封建社會自從商鞅變法起就明确實行了土地私有制,地主對轄内土地擁有絕對支配權,可以自由買賣。地主占有土地,趕走原來的土地所有者(農民),然後把土地租佃給無地農民,由農民自行開發與耕種,繳納地租。農民一定程度上有獨立的人身和自由。

在中國,“封建”一詞是“封國土、建諸侯”的意思。封建社會即是地主階級占據統治階級的社會。地主階級通過自己掌握土地這一生産資料的優勢條件,控制着社會人性物質類别層次的釋放、滿足、解放和自由,通過需要使用土地的農民來達到自己人性物質自私的目的,最終實作階級自私和經濟地位的鞏固。是以,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沖突是封建社會的主要沖突(這是在人類社會内部,階級與階級之間劃分的沖突;而人性類别層次的沖突是人類與自己建構的社會、人性需求與外部供給的沖突),這是地主階級占有土地私有制的反映和表現。這種私有制模式不言而喻是對奴隸社會私有制的延續和繼承,在新的人性需求、解放平台上,在新的物質生産力水準上,對私有制的進一步鞏固、深化和發展。

因為,奴隸社會1000多年的發展曆史已經證明,私有制是遵循和順應人性自然規律的一種社會發展機制,唯有私有制方能解決社會的發展問題,方能較快、較好和較低成本的脫離人類必然王國而進入人性物質類别層次的自由王國。

這種情況下,封建社會形成了以土地為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結合的自然經濟,找到了符合私有制要求的,最小和最适宜的家庭生産機關,建構了以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組織。既具有自我封閉性,又具有自我獨立性。這種私有制經濟中大部分關鍵生産資料都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領主)手中,進而形成地主(封建領主)“剝削”農民的階級關系,形成了人性物質類别層次追求、滿足程度有着很大差異的兩個階級對立統一體、兩個階級鬥争合作共同體,形成了陰陽共存的社會發展之道。

在中國,封建社會分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農民土地所有制。

國家土地所有制,即國有土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曆代封建政府和皇帝都直接掌握着一部分土地,各朝各代的皇莊、王田、軍屯、民屯等都是國有土地,尤其以北魏、曹魏、隋唐為最盛。國家占有大量的土地,一方面保障統治階級人性物質類别層次的需求,另一方面為鞏固國家政權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維護了包括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在内的社會共同體利益。

在封建社會,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産資料,國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也就掌握了社會的經濟命脈。是以這是一個層次更高、更有權威和不容挑戰的私有制,隻是私有制的主人很特殊,他就是封建王朝上層的統治階級。

地主土地所有制,即地主擁有土地。地主是封建社會的富人階級,出租土地,從貧苦農民身上擷取自己的物質利益,是人人向往的社會角色。他們有錢有勢,很容易擠進國家官員隊伍中,借助國家政權來保障他們的既得利益。地主階級更為重要的是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有文化,有能力,是國家官員候選人階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中國封建社會私有制生産關系的核心和重點。

農民土地所有制,即個體農民的土地。個體農民擁有的土地雖然不多,但人數最多。這就是封建社會私有制深化和進步的表現,即一部分底層人民(農民)也有了自己的土地,也在分享私有制的紅利,整個社會人性物質類别層次得到了進一步的釋放、解放和發展。當然,想均等化、平均化和同步化那是不可能的,不僅封建社會不可能,任何社會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種可能,這就是人性物質類别層次的需求已經進入了自由王國的社會境界,但這時遠遠沒有到達。

這些就是封建社會以土地為抓手的私有制的表現和反映。

由此可見,私有制在封建社會暢通無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社會、全方位的覆寫,在人性物質類别層次面前無一逃脫,無一例外,全體國人都參加到了私有制的陣營,都不同程度分享私有制成果,或者在私有制中生存。私有制建構着社會體系、國家體系,曆史的、現實的和牢不可破的私有體系就是社會體系、國家體系。其中,包含着政治體系、經濟體系和文化體系,等等。

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将“生産力”(物質生産力)作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進而将封建社會看成是生産力(物質生産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取代奴隸社會、孕育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社會形态,他們都是生産力一條軌道上前行的不同路段,最終到達物質階段的最後驿站--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社會主義社會)。這是馬克思對人類物質階段社會發展必然性(“規律性”)的偉大發現,但什麼決定物質生産力的終極原因卻沒有了答案。

我們說,決定物質生産力的根本是人性,是人性自然規律決定的物質類别層次;物質生産力的動力來自人性物質類别層次需求的動力。是以,封建社會隻能延續奴隸社會開創、建構的物質私有制,而且是發展了的私有制。這是人性自然規律對必然王國的物質生産力所有制科學的、有效的必然要求,是人性自然規律及其要求的物質生産力發展選擇的所有制,不是所有制選擇的人性自然規律和物質生産力;所有制是為人性自然規律和物質生産力服務的,不是人性自然規律和物質生産力為所有制服務的,二者的主人和奴仆關系必須搞清楚。

由于馬克思的“封建社會”是在堅持唯物史觀下來定義的,以生産力與生産關系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性質來判斷社會曆史階段的共性标準,是以馬克思定義的“封建社會”是廣義上的“封建社會”,具備更為普适的價值。中國封建社會,在經濟上是私人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在政治上是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專制制度,在社會結構上是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宗法等級制度,確定了私有制在适宜的生态中促進了中國社會快速發展。

特别是秦漢時期,國家統一,社會物質生産力、物質生産的進步,各民族間政治經濟的進一步聯系和加強,科學和文化更是迅速地發展,進而說明封建社會繼承和選擇私有制的科學性和曆史驗證的正确性,對私有制的繼承、發揚和光大,顯示了私有制在人類社會必然王國的無比力量和生命力。

在人類物質階段,在人性自然規律決定下,私有制在不斷地推進物質生産力線性發展。在這條線上,從革命的、促進的和适應的物質生産關系,逐漸的發展為不适應的和阻礙的生産關系,進而舊的生産關系不斷地被新的生産關系所代替,直至積累到一個進步的、新的社會形态的産生。

這種生産關系周而複始的革命對封建社會也不能例外,封建社會在經曆了這樣一個周期關系以後,私有制迸發的勢不可擋的力量,在繼續加鞭生産力沖破一切不符合要求的原有生産關系的束縛,進而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封建生産關系)的,就是它自己發展了與自己現在不相适應的社會物質生産力,再加之封建統治階級根本看不到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和絲毫未知科學自私(階級自私)的真谛,不懂得改良、改革已經落後了的社會生産關系(社會制度),使之原有生産關系必然遭到革命的破壞,迫使農民起義、資産階級革命發生,不斷嘗試、尋求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進而改變整個封建制度)的生産關系。

物質生産關系這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深化和發展私有制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促使私有制第二版出台,第二次換代更新(奴隸社會私有制是人類物質階段物質必然王國私有制的原創版,封建社會私有制是第一次換代更新版,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第二次換代更新版),伴随新的物質生産力以适應新的物質生産關系,即資本主義的基本生産關系--雇傭勞動關系。在這種關系構成的基礎上,相對穩定的構成了資本主義私有制,使人性在新的平台上輸出人性自然規律源源不斷的決定力量和不可改變的意志,自然地形成人性物質類别層次的發展,以達到資本主義社會目标任務的完成。

物質私有制随着人性物質類别層次需求的釋放、綻放、解放、滿足和自由的發展而發展,在人性自然規律作用下繼續推動物質生産力,然後又随同物質生産力摧毀原有承載它的社會形态,使社會物質生産力在一個新的社會中繼續發展。私有制在社會形态更替上又再次表現出無比的力量和生命力,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再次顯示自己的光明前途。

封建制度中的土地制度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産權制度,社會地位必須與土地的數量對應才算是合法擁有,貴族通過購買、贈送、售出等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土地資産,以長久實作和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在封建制度中,土地與貴族的身份和家族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但他們的深厚淵源是私有制,他們的護身符是私有制,他們的刀劍利器是私有制。

是以,封建社會私有制的社會表現和标志是土地私有制,是私有制在奴隸社會以奴隸為社會表現和标志的進步和發展,是私有制的第一次深化和提升,是人類物質階段私有制發展的第二步,即從奴隸私有制發展到土地私有制。

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貫穿了人性自然規律的思想,凸顯了人類物質階段物質生産力是社會主要沖突和社會進步的關鍵,是以将“物質生産力”作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把封建社會看作是物質生産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取代奴隸社會、孕育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社會形态,這個社會的發展必然是沿襲奴隸社會物質私有制的發展。隻是,此時物質私有制是建立在物質生産力更高水準上的物質私有制,是建立在人性物質類别層次更高水準上的物質私有制,使物質私有制行進在新的生産力和新的人性平台上,在新的物質生産力水準上進一步向進階的方向發展。

封建制度的核心已轉換為霸主和農民之間對于土地和産業的配置設定關系,封建制度解決了農業生産力和固化生産力的問題。随着曆史的發展,封建制度逐漸形成穩定階層和合法貴族,這為封建制度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曆史和政治背景。同時,封建制度完善了在中國的農業生産和激勵人民努力生産的秩序,滿足了中國社會生産力在奴隸社會結束以後的發展需要,促進了國家統一和經濟發展。當然,到了最後時期,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革命運動,為一個新的社會形态的到來埋下了伏筆,為滿足私有制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是以,奴隸制度孕育了封建制度,很自然,奴隸制度将自己人性發展的一條線和滿足人性需求的物質生産力一條線交給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隻能抓住這兩條線頭繼續前行,繼續搭乘私有制的高鐵,在人性向自由王國(物質自由王國)奔去的軌道上疾馳。是以,封建制度的私有制是奴隸制度的更新版和進階版,從以奴隸為抓手更新為以土地為抓手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封建私有制的興起和衰落是人類社會物質階段中一個重要曆史時期。在中國,封建私有制的出現早于西方國家,其經曆了漫長的發展和演變。但和西方一樣,都是在私有制懷抱中誕生、成長、走向輝煌,最後完成自己的曆史使命,将自己從奴隸社會傳承的法寶—私有制,在創造和發展的基礎上交給自己孕育的下一個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無論如何,在封建社會,地主和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農民努力耕種土地,可以收獲自己的農産品,而地主則得到租金等。私有制激勵了個人和家庭的勞動生産,使他們能夠直接從自己的努力中獲得收益,這種激勵機制推動了整個社會農業生産的發展。私有制鼓勵了技術創新和發明,使之個人和家庭有動力尋求改進生産方法和工具,以增加産量和降低成本,如農具的發明和農作物的改良,進而提高他們自己的物質利益。私有制有助于個人和家庭積累财富。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個人可以逐漸積累财富,并且将其投資于生産資本或其他領域,進而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私有制促進了社會分工和專業化。個人和家庭在不同領域中的專業化生産,使得整個社會可以更高效地生産各種産品和服務,進而提高了社會的整體生産力。

一句話,私有制在封建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存在的一些負面問題是在確定社會發展的前提下的次要問題,并且是不影響發展和一定程度可以解決或者緩解的問題。

人類社會在私有制中發展十三:私有制和封建社會

本名鄭金民,筆名兔卧荒山,陝西洛南人,獨立學者,曆史生命哲學建立者,倉颉、洛書、洛河和伶倫陝西(洛南)“四寶文化”研究者。

著有《還原道的本相》(2020年《國學研究》第八期專刊發行,并分别于2020年、2023年獲得陝西省國學研究會2019—2020年度“國學研究論著獎”“國學研究學術成果獎”)、《曆史生命哲學規律體系》《人類安全階段的假說》《生命及生命法則》等。

現有《生命文化及人性類别層次論述》《關于哲學統一性體系論述》《有關哲學問題探索》《新思想》《洛河文集》《倉颉講義》和《人類社會在私有制中發展》等書稿。《倉颉造字之道》和《倉颉造字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2022年分别獲得開封市全國倉颉文化論文征文獎。先後獲得《曆史生命哲學規律體系》(進入百度文庫)《倉颉講義》《倉颉造字洛南考》《伶倫洛南制樂》《洛書洛南考》《洛河文化之洛河考》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局頒發的“國字号”作品登記證書13個。2021年9月19日接受了西安廣播電台就曆史生命哲學和《書院門1991》有關情況一個小時新聞直播專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