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十歲之後,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止

作者:布衣粗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的植物,都懂得順應自然。

深夜,三葉草會把葉子合攏,好好睡覺;睡蓮,會閉合花瓣,防止被凍傷;合歡樹,到了黃昏,就把羽毛一樣的葉子收起來。

老家的橘子樹、蘋果樹、茶油樹,也有大小年之分,去年碩果累累,今年就收成少很多。這是果樹在“歇枝”,為下一年的豐收準備。

原來,生命是一張一弛的,若一直向前沖,就過猶不及了。

我們的一生,看似漫長,其實隻有上半生、下半生,兩段而已。

若要幸福生活,上半生就張開自己,下半生就閉合自己。

深以為然,五十歲之後,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止步”。

五十歲之後,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止

01

職業止步,留一份錢财,養老。

工作三四十年,還真的很累了。可是你不工作,生活的開銷是一個大問題。

總有人,認為自己一生都要工作,否則就會陷入生活的困頓。

聰明的人,過了五十歲,一定會安排退休。

有一份終身俸,手裡還有一些存款,後半生會好過很多。不工作,但是也享受了工作的成果。

當然,有一套房子,就更好了。房子可以小一點,但是很溫暖,讓你不至于寄人籬下,也不會有被房東趕走的煩惱。

你的職業再好,到頭來也會弄丢。不如從現在開始,省吃儉用,留下養老錢。低配生活,會讓你餘生高貴地活。

02

社交止步,留一點孤獨,養身。

看過很多人,一邊 喊“我要鍛煉身體”,一邊去喝酒應酬。

喝酒傷身,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

更可悲的是,你總是去社交,到處混圈子,時間上就不自由了,也會浪費。

與人打交道是很麻煩的,也會讓你心累。

五十歲之後,你在職業上往後退,那麼社交就顯得不太重要了。

太多的人,看起來像朋友,但是真的不是朋友,隻是利益之交,或者是虛僞的人在喊你“朋友”。

學會獨處吧,你有時間鍛煉身體,也可以讀書。就是什麼都不做,一個人待着,看看窗外的風景,也會放松自己。

告訴身邊的人,抱歉,失陪了。告訴三四次之後,别人自然不會繼續邀約你。

五十歲之後,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止

03

戀愛止步,留一位老伴,養情。

自由戀愛的時代,離婚的人很多。

也有一些人,婚姻熬不下去了,于是夫妻決定,等孩子大學畢業了,就辦離婚手續。

也有一些人,勇敢地二婚、三婚,直到找到真愛為止。

什麼是真愛?

亦舒說:“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的又是另一些人。”

朱德庸說:“當你想結婚時,你碰不到好對象;當你遇上好對象時,你又想當一名單身女郎。”

想來,真愛是一種虛幻的感覺。到頭來,都會有一些後悔。

不管你愛過誰,或者當下有誰走進你的心靈深處,記得停止,然後去珍惜身邊的老伴。

你還得明白,夫妻之間的争吵,其根本是為了家業更好,是彼此在乎,一開始一定不是分别。

能夠滋養你的情感世界的,隻有老伴。不信,等你老到走不動的時候,再去看。

誰願意免費陪護你?也許兒女都不願意。老伴老了,但仍舊呵護你。

04

育兒止步,留一尺距離,養緣。

不要繼續補貼兒女了。他們已經長大了,你應該讓他們去飛。

家庭關系,在此時,已經改變了很多。你應該看到,社會要改朝換代,家庭也是如此。

一代新人換舊人,哪能舊人一直在?

之前,我們管着孩子的一切,逼着孩子去成才,找工作等。後來,我們聽從兒女的,漂泊、帶娃、在老家,都可以。

在你我身體好的時候,遠遠地看着兒女,然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彼此都放心,也是彼此的愛護。

兩代人,變成了兩家人,真正的家長,是兒女。

事實證明,遠香近臭。能夠放手的父母,得到兒女更多的關愛,也處理好了家庭關系。

五十歲之後,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止

05

欲望止步,留一份淡泊,養心。

人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老的欲望實作了,就像掃帚一樣,丢在角落;新的欲望滋生了,就像吃鹽巴止渴一樣。

易蔔生說:“人生第一天職是什麼?答案就是,做自己。”

被欲望牽着走,你會走到萬丈深淵。

停下來,看看自己已經得到什麼,已經失去了什麼,還有什麼注定得不到,有什麼是可有可無的。

得不到就算了,遠遠地看着,欣賞也是一種姿态。

得到了就珍惜,慢慢享受,才真正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養護好自己的心情,你的眼裡會有光。看任何東西,都會發現美,看誰,都很自然,不趨炎附勢,不貶低窮人。

康熙皇帝說:“人心虛則所學進,盈則所學退。”

騰出心靈的位置,不圓滿,卻有留白之美。如清風拂過,不留痕。

06

“川流不息,生命不止”:停下來,不是頹廢,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五十歲之後,有一種感慨,是“時間飛逝”。

羅振宇說:“在本該坐火箭的時期,改為步行,這才是長壽。”

是的,餘生很貴,你不懂得富養自己,那就拿着錢财、拼命工作,卻一直窮困。

主動擺脫生命的牢籠,放下欲望,卸下疲憊,走下神壇,人回到低處了,但是精神更高貴了。

看看你,白頭發、魚尾紋、皮膚枯燥,也該調理一陣子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