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莊子:一個人最大的聰明,是接納别人的“無知”

作者:布衣粗食

紛紛擾擾的世界,人很多。

有人聰明絕頂,有人耍小聰明,有人大智若愚,還有人一竅不通。

作為普通人的你我,想要變得聰明,就應該從生活中,找到智慧。

《莊子》裡有這樣一句話:“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其意思有些繞口,大概是說,“庸”就是“用”,“用”裡含着“無用”,了解了“用”和“不用”的關系,就接近“道”了。

一般的人,希望做什麼,都是有用的。卻不知道,自己隻是看到一個面,忽視了另一個面——無用方為大用。

以此類推,我們和别人打交道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說的,想的,是有用的,然後習慣性去否定别人。

反過來了解,一個人最大的聰明,是接納别人的“無知”。

莊子:一個人最大的聰明,是接納别人的“無知”

01

“别人無知”, 其實是你知道太少而已。

北宋文學家蘇轼,曾評價莊子:“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為什麼他對莊子評價如此之高呢?其根本原因,是蘇轼犯過認知上的錯誤,太自以為是了。然後,他通過别人,發現自己在“無知”的人,茅塞頓開。

“三言兩拍”裡,有一個關于蘇轼和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蘇轼前去拜訪。

宰相府前,門庭若市,蘇轼不願意排隊,就通過一個熟悉的奴仆徐倫,走小門到了王安石的書房。

書桌上,有王安石還未寫完的詩詞《詠菊》——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看到詩句,蘇轼就笑了。因為菊花凋落,不會漫天飛舞,而是慢慢萎縮,腐朽。詩句裡的描述,和事實不符合。

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蘇轼在書桌上,幫王安石續寫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過了一段時間,蘇轼被貶黃州,居住在定惠院。

秋天,定惠院裡的菊花開了,又謝了。風吹過,菊花漫天飛舞。蘇轼驚呆了,原來菊花有多種,真的有一種菊花,花瓣會飛舞。

這個世上,有無數的事情,無數的風景,無數的智慧,你是不可能都明白。就算你才高八鬥,也還有兩鬥,在别人那裡。

你以為别人無知,那是你自己知道太少,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最好是,虛心求教,把身邊人都當成老師。

莊子:一個人最大的聰明,是接納别人的“無知”

02

“别人無知”,其實是不被你認可而已。

《莊子》有言:“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你是你,不是“他”,是以,你無法徹底了解“他”。

古時候的某一天,昭文在彈琴,音樂聲非常優美;師曠在打節拍,非常精準;惠子在辯論,非常精彩,但是他們三個人,誰都不服誰,是以都疲憊不堪。

戰國時的某一天,莊子和惠子去濠水看風景。

忽然有一條魚遊過來,莊子說:“魚,很快樂。”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

兩個人争吵不休,連風景都無暇去看了。

我們都以為,自己有很強的共情力,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自己說的話,都是為了對方好,都在幫助對方。卻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一廂情願的。

人與人的悲歡,不可能百分百一樣,共情力是有局限的。

父母給子女找工作,子女很讨厭這樣的工作。父母憤怒了:“我都是為了你好。”子女崩潰了:“為何遇到這樣的父母?”

上司安排你做輕松的事情,你卻覺得這件事好難,認為上司在刁難你。上司很難受:“為什麼你不領情?”

朋友請你喝酒,你卻端起酒杯,戰戰兢兢,骨子裡是厭惡酒精的。朋友難過:“我那麼誠心請你喝酒,居然讓你不高興,還做什麼朋友?”

是的,你是你,不是“彼”。還是各自安好吧,不要交集太深了。學會尊重,或許是最好的安排。

莊子:一個人最大的聰明,是接納别人的“無知”

03

“别人無知”,其實是别人認知的開始而已。

父母老了,總是覺得子女不夠愛自己,反哺不夠。

事實上,子女愛父母,這是令人感動的,隻是父母不知道而已。

打一個比方。

子女在一兩歲的時候,父母故意把子女放在路上,說:“我不要你了。”

孩子會大聲哭泣,父母跑,孩子在後面跟着跑。

愛父母,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這樣的天性,被父母一點一點磨滅了,并沒有培養起來。

一些看起來很無知的人,其實是很“天真”的,或者說是天性得到了釋放。

聰明的父母,會很早就放手子女。這樣做,子女的天性得到了發揮,進而認為父母通情達理,更加愛自己的父母。

允許别人無知,其實是一種“無為而治”的過程。也就是說,你作為旁觀者,看着對方慢慢成熟,變得聰明。

三國時的呂蒙,留下“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就說明了一點,要容許别人無知,那是進步的起點。

莊子:一個人最大的聰明,是接納别人的“無知”

04

詩曰:“廣知世事休開口,縱會人前隻點頭。假若連頭俱不點,一生無惱亦無愁。”

遇到無知的人,你根本就不要煩惱,也不要反駁,而是笑着面對。

常常反思自己,知道了什麼,又不知道什麼。從社交中,找到别人的“無知”,那正是自己值得學習的東西。

是非對錯,往往是一面之詞,若在你這裡,變成了“不對不錯”,那就開悟了。

世界是廣袤的,你我隻是偏安一隅,知道的東西,如灰塵一樣微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